图书介绍

Moldflow 2018模流分析从入门到精通 升级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Moldflow 2018模流分析从入门到精通 升级版
  • 陈艳霞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335754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53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465页
  • 主题词:注塑-塑料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Moldflow 2018模流分析从入门到精通 升级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1

第1章 模流分析基础知识1

1.1有限元分析简介2

1.1.1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2

1.1.2有限元法的特点3

1.2注射成型基础知识4

1.2.1塑件的工艺性4

1.2.2注射成型过程对塑件质量的影响7

1.2.3注射成型工艺条件对塑件质量的影响11

1.3塑件缺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15

1.3.1欠注15

1.3.2飞边16

1.3.3缩痕17

1.3.4熔接痕18

1.3.5翘曲19

1.3.6颜色不均20

1.3.7气泡21

1.3.8空隙22

1.3.9放射纹23

1.3.10烧焦纹24

1.3.11玻璃纤维银纹24

1.3.12顶白25

1.4本章小结26

第2章 软件介绍27

2.1概述28

2.1.1软件简介28

2.1.2软件功能29

2.1.3 AMI介绍29

2.1.4主要模块30

2.2 Moldflow 2018操作界面32

2.3 Moldflow 2018菜单34

2.3.1开始菜单35

2.3.2几何菜单37

2.3.3网格菜单38

2.3.4成型工艺设置和分析菜单38

2.3.5结果菜单41

2.3.6报告菜单49

2.4 Moldflow 2018一般分析流程51

2.5本章小结52

第3章 模型导入53

3.1模型准备54

3.1.1从CAD软件导出模型54

3.1.2文件格式选择55

3.2模型导入55

3.3本章小结56

第4章 网格划分57

4.1网格的类型58

4.2网格的划分59

4.3网格的统计61

4.4网格划分实例64

4.5本章小结65

第5章 网格诊断及修复66

5.1网格缺陷诊断67

5.1.1纵横比诊断67

5.1.2重叠单元诊断69

5.1.3取向诊断69

5.1.4连通性诊断70

5.1.5自由边诊断71

5.1.6厚度诊断72

5.1.7网格出现次数诊断72

5.1.8网格匹配诊断73

5.1.9零面积单元诊断74

5.2网格缺陷修复工具74

5.2.1自动修复75

5.2.2修改纵横比75

5.2.3整体合并76

5.2.4合并节点77

5.2.5交换边78

5.2.6匹配节点79

5.2.7重新划分网格79

5.2.8插入节点80

5.2.9移动节点81

5.2.10对齐节点81

5.2.11单元取向82

5.2.12其他网格修复工具82

5.3网格诊断与修复实例90

5.4本章小结95

第6章 建模工具96

6.1菜单操作97

6.2节点的创建97

6.2.1通过坐标系创建节点97

6.2.2在已有两节点之间创建节点98

6.2.3平分曲线创建节点99

6.2.4偏移创建节点100

6.2.5曲线相交创建节点101

6.3线的创建101

6.3.1两节点创建直线101

6.3.2三节点创建圆或圆弧103

6.3.3角度创建圆弧104

6.3.4节点创建样条曲线104

6.3.5连接两曲线来创建曲线105

6.3.6断开曲线105

6.4区域的创建106

6.4.1通过封闭曲线创建区域106

6.4.2节点创建区域107

6.4.3直线创建区域107

6.4.4通过拉伸曲线创建曲面107

6.4.5通过边界创建孔洞108

6.4.6节点创建孔108

6.5镶件的创建109

6.5.1镶件创建109

6.5.2镶件创建实例110

6.6局部坐标系(LCS)的创建110

6.6.1 LCS的创建111

6.6.2 LCS的创建实例111

6.7移动与复制112

6.7.1平移113

6.7.2旋转113

6.7.3三点旋转模型114

6.7.4指定比例因子缩放模型114

6.7.5镜像创建模型115

6.8其他建模工具的应用116

6.8.1查询实体116

6.8.2型腔重复向导116

6.8.3流道系统向导116

6.8.4冷却回路向导117

6.8.5模具镶块向导117

6.8.6曲面边界诊断118

6.8.7曲面连通性诊断118

6.9本章小结119

第7章 浇注系统的创建120

7.1浇注系统介绍121

7.1.1浇口的设计122

7.1.2分流道的设计127

7.1.3浇注系统的几何128

7.2自动创建流道系统128

7.3浇口的创建130

7.3.1点浇口的创建130

7.3.2侧浇口的创建133

7.3.3潜伏式浇口的创建134

7.3.4香蕉形浇口的创建138

7.4创建普通浇注系统140

7.5热流道浇注系统的创建147

7.5.1热流道系统成型介绍147

7.5.2热流道浇注系统的创建实例149

7.6本章小结150

第8章 冷却系统的创建151

8.1冷却系统介绍152

8.1.1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及影响因素152

8.1.2冷却系统的设计153

8.1.3冷却系统构件的几何158

8.2冷却系统的创建159

8.2.1自动创建冷却系统159

8.2.2手动创建冷却系统160

8.3喷流式冷却系统的创建166

8.4挡板式冷却系统的创建171

8.5加热系统的创建176

8.5.1加热系统的设计176

8.5.2加热系统的创建178

8.6本章小结179

第9章 分析类型及材料选择180

9.1选择分析类型181

9.2选择材料182

9.2.1材料的搜索183

9.2.2显示材料属性184

9.2.3材料的比较192

9.2.4材料的数据及使用方法报告193

9.3本章小结193

第二部分 高级应用194

第10章 浇口位置分析194

10.1浇口位置介绍195

10.1.1浇口的作用195

10.1.2浇口位置的设计195

10.1.3 AMI浇口位置分析197

10.2浇口位置分析工艺参数设置197

10.3浇口位置应用实例199

10.3.1分析前处理199

10.3.2分析计算201

10.3.3浇口位置分析结果202

10.4本章小结205

第11章 成型窗口分析206

11.1概述207

11.2成型窗口分析工艺条件设置207

11.3成型窗口分析实例209

11.3.1分析前处理209

11.3.2分析计算211

11.3.3成型窗口分析结果212

11.4本章小结214

第12章 充填分析215

12.1充填分析简介216

12.2充填分析工艺条件设置217

12.3注射工艺条件高级设置220

12.4充填分析结果225

12.5充填分析应用实例229

12.5.1初始充填分析方案229

12.5.2初始充填分析结果232

12.5.3优化充填分析方案237

12.5.4优化后充填分析结果238

12.6本章小结239

第13章 流动分析240

13.1流动分析简介241

13.1.1填充+保压分析的目的241

13.1.2工艺参数的定义241

13.1.3保压曲线242

13.2流动分析工艺参数设置243

13.3流动分析结果245

13.4流动分析应用实例246

13.4.1初始流动分析方案246

13.4.2初始流动分析结果251

13.4.3优化保压方案254

13.5本章小结256

第14章 冷却分析257

14.1冷却分析简介258

14.2冷却分析工艺条件设置258

14.3冷却分析结果260

14.4冷却分析应用实例261

14.4.1初始冷却分析方案262

14.4.2初始冷却分析结果265

14.4.3优化冷却分析方案268

14.5本章小结276

第15章 翘曲分析277

15.1翘曲分析简介278

15.1.1翘曲的分类及产生的原因278

15.1.2翘曲分析的目的282

15.1.3翘曲分析流程282

15.2翘曲分析工艺条件设置283

15.3翘曲分析结果285

15.4翘曲分析应用实例285

15.4.1翘曲分析优化方案1292

15.4.2翘曲分析优化方案2295

15.5本章小结297

第16章 收缩分析298

16.1收缩分析简介299

16.1.1塑料收缩性299

16.1.2 AMI收缩分析301

16.2收缩分析材料的选择302

16.3收缩分析工艺条件设置306

16.4收缩分析应用实例306

16.4.1分析前处理307

16.4.2分析计算310

16.4.3流动收缩分析结果解读312

16.4.4流动收缩分析优化315

16.4.5流动收缩优化分析结果解读318

16.5本章小结321

第17章 流道平衡分析322

17.1流道平衡分析简介323

17.1.1流道平衡性323

17.1.2 AMI流道平衡分析325

17.2流道平衡分析约束条件设置325

17.2.1工艺条件平衡约束条件的设置325

17.2.2流道尺寸约束条件的设置327

17.3流道平衡分析应用实例328

17.3.1电话听筒上盖浇口位置分析328

17.3.2电话听筒下盖浇口位置分析330

17.3.3组合型腔的流道平衡初步分析331

17.3.4组合型腔的流道平衡初步分析结果解读338

17.3.5组合型腔的流道平衡初步优化分析342

17.3.6组合型腔的流道平衡优化分析343

17.3.7组合型腔的流道平衡优化分析结果解读345

17.3.8结论347

17.4本章小结348

第18章 纤维充填取向分析349

18.1纤维充填取向分析简介350

18.2纤维充填取向分析结果351

18.3纤维充填取向分析应用实例352

18.3.1纤维充填取向分析前处理352

18.3.2进行分析356

18.3.3纤维充填取向分析结果357

18.4本章小结359

第19章 应力分析360

19.1应力分析介绍361

19.2应力分析结果362

19.3应力分析应用实例362

19.3.1应力分析前处理363

19.3.2进行分析367

19.3.3应力分析结果367

19.4本章小结371

第20章 气体辅助成型分析372

20.1气体辅助成型分析简介373

20.1.1气体辅助成型的基本原理373

20.1.2气体辅助成型的特点374

20.1.3气体辅助成型工艺控制参数375

20.1.4 Autodesk Moldflow在气体辅助注射成型中的应用376

20.2气体辅助成型分析结果376

20.3气体辅助成型分析应用实例377

20.3.1气体辅助成型分析前处理377

20.3.2进行分析384

20.3.3气体辅助成型分析结果385

20.4带溢料井的气体辅助成型分析386

20.4.1分析前处理386

20.4.2进行分析392

20.4.3带溢料井的气体辅助成型分析结果392

20.5本章小结394

第21章 双色注射成型分析395

21.1双色注射成型分析简介396

21.1.1双色注射成型介绍396

21.1.2 AMI在双色注射成型中的应用396

21.2双色注射成型分析应用实例397

21.2.1双色注射成型分析前处理397

21.2.2进行分析403

21.2.3双色注射成型分析结果404

21.3本章小结407

第22章 嵌件注射成型分析408

22.1嵌件注射成型分析简介409

22.2嵌件注射成型分析应用实例409

22.2.1嵌件注射成型分析前处理410

22.2.2进行分析415

22.2.3嵌件注射成型分析结果416

22.3本章小结417

第23章 显示器面板的工艺参数优化418

23.1显示器面板实例介绍419

23.2初始流动分析419

23.2.1分析前处理419

23.2.2分析运算431

23.2.3分析结果431

23.3优化后的流动分析432

23.3.1分析前处理432

23.3.2分析运算433

23.3.3分析结果434

23.4初始冷却+流动+翘曲分析435

23.4.1分析前处理435

23.4.2分析运算441

23.4.3方案1的分析结果443

23.5冷却+流动+翘曲分析优化方案448

23.5.1分析前处理448

23.5.2分析运算449

23.5.3方案2的分析结果450

23.6本章小结4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