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外经典采访个案解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外经典采访个案解读
  • 周克冰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ISBN:781085173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19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新闻采访-案例-世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外经典采访个案解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独特的视角 独到的见解 石宗源我的初衷——自序 /1

目 录1

使命篇2

警醒社会2

敢论天下风云 /2

——王志纲和他的《中国走势采访录》5

引导舆论5

刻进历史的声音 /5

使命高于一切 /8

——范敬宜采写《莫把开头当过头》8

报告新闻8

——世界第一个战地记者的第一次采访11

记录历史11

历史的见证人 /11

—约翰·里德写下震撼世界的十天14

探索真相14

粮食满仓骗总理 /14

舆论监督17

舆论的力量 /17

——王剑章揭露惊天大骗局17

——抢救老街的故事20

伸张正义20

把正义植入人心 /20

——本多胜一采访南京大屠杀23

为民请命23

“真”匾高悬 /23

——胡士华和“白条新闻”26

研究问题26

报道红军第一人 /26

深圳不会忘记 /29

——范长江采访中国的西北角29

反映情况29

——关于深圳大逃亡的一篇内参32

服务民众32

三年与三天 /32

——宁丽君关于庄基问题的一次调查35

陶冶情操35

深切的一声呼喊 /35

用生命作抵押 /40

勇于献身40

品格篇40

——关于“穷得只剩下钱了 !”40

——日本水俣症采访回味43

勇敢无畏43

当死亡擦身的时候 /43

——吕岩松现场口述中国使馆被炸46

刚直不阿46

良心与良知 /46

清正廉洁49

掷地有声 /49

——哈伯斯坦和他的“越战无望论”报道49

——邹韬奋拒绝官僚收买的一纸宣言52

客观公正52

在公公与婆婆之间 /52

——关于一个出走的工程师的采访55

坚持真理55

禁区内的脚步 /55

——难以忘记的“渤海二号”事件58

勤谨敬业58

厕所怎么登上了大雅之堂 /58

无可回避的抉择 /61

——罗祥兴访厕所给我们的启示61

职业道德61

—卡特的自杀留给我们的思索64

保护来源64

忠诚于信托 /64

——法尔勃保护消息来源的故事68

素质篇68

新闻敏感68

刁民,还是勇士? /68

“抢”字值千金 /71

——“王海现象”报道留给我们的思索71

行动迅捷71

——杰克·海敦的故事74

坚韧不拔74

屈服的是总统 /74

——一个女记者的韧劲77

机智灵活77

“密码”电报 /77

避开隐私捧回大奖 /80

——顾执中的一件往事80

细心沉着80

——一个加拿大记者的经历83

清醒冷静83

养殖热中的冷思考 /83

——杨登榜荣获范长江新闻奖86

独立思考86

无价的思考 /86

“背”下来的独家新闻 /89

博闻强记89

——记者连云山和雷锋典型的推出89

——布洛威兹轶事92

勤于寻觅92

一个人的长征 /92

——罗开富徒步采访长征路95

推销自己95

要学会推销自己 /95

透视能力98

笑里有话 /98

素质篇98

——有感于邓伟采访拍摄世界名人98

——保罗·沃德采写笑话获了大奖101

意志坚强101

意志之篇 /101

——郭超人采写《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104

善解人意104

应该敬你三杯酒 /104

一声春雷 /108

政治修养108

修养篇108

——鲁光和李宁的故事108

——陈锡添采写《东方风来满眼春》111

思想修养111

大记者与小素材 /111

——索尔兹伯里采写垃圾114

理论修养114

理性的强音 /114

——从《北京酱油为啥脱销?》获奖想到的117

学识修养117

历史为什么选择了他 /117

心高艺也高 /120

——第一个目睹原子弹爆炸的记者120

专业修养120

——金涛与他的南极考察123

人格修养123

“我不能那么做” /123

——金凤尊重隐私权的故事126

修养篇126

作风修养126

一瓶咸菜的价值 /126

第二次诞生 /129

顾全大局129

——记者魏萍的一次深入和心入129

——鲍里斯·波列伏依的一段经历134

模式篇134

调查式采访134

小记者扳倒了大总统 /134

——调查性采访一例137

全息式采访137

深呼吸 /137

涂俏和她的生存体验 /140

——全息式采访一例140

体验式采访140

——体验式采访一例143

参与式采访143

凶手在记者的采访中落网 /143

——参与式采访一例146

亲历式采访146

丘吉尔的创造 /146

高山告诉洼地 /149

对比式采访149

——亲历式采访一例149

——对比式采访一例152

跟踪式采访152

一户农家五十年 /152

——跟踪式采访一例155

模式篇155

积累式采访155

有心插柳柳成荫 /155

爱心“原子弹” /158

——积累式采访一例158

专题式采访158

——专题式采访一例161

日记式采访161

拉贝和《拉贝日记》 /161

——日记式采访一例166

方法篇166

隐性采访166

装疯卖傻十三天 /166

借一个自己 /169

——王浩峰采访“飞车大盗”169

委托采访169

——委托采访例说172

间接采访172

凌空的一脚抽射 /172

——间接采访例说175

外围采访175

一次未见主人公的采访 /175

让死者复“生”的人 /178

预先采访178

——外围采访典型一例178

——美国讣闻大师的采访艺术181

现场采访181

一句至理名言 /181

——罗伯特·卡帕的故事184

方法篇184

联袂采访184

公安局长当“记者” /184

内幕记者的“内幕” /187

——联袂采访一例187

案头采访187

——约翰·根室的案头采访190

组合采访190

当“天体大十字”预言破产的时候 /190

——组合采访例说193

交叉采访193

他何以著作等身 /193

叩开大门198

敲开拒绝之门 /198

技巧篇198

——交叉采访例说198

——杨建业采访马寅初201

巧妙切入201

成功的切入 /201

——叶永烈独家采访陈伯达204

提问技巧204

法拉奇之奇 /204

后退一步高人一招 /207

调整角度207

——法拉奇采访邓小平207

——江志顺拍摄《中华健儿勇闯虎跳峡》210

合理导演210

“导演”之辨 /210

——从一篇记者“导演”的新闻说开去213

技巧篇213

用“脑”采访213

采访自己的大脑 /213

用“心”采访216

用“心”去采访 /216

——法新社记者和赫鲁晓夫的下台216

——魏巍采写《谁是最可爱的人》219

用“脚”采访219

新闻界的“哥伦布” /219

——埃德加·斯诺和他的《红星照耀中国》222

用“眼”采访222

用眼睛采访 /222

——霍默·比加特在原子弹轰炸后的广岛225

用“耳”采访225

醒着的耳朵 /225

采访设计230

“等”来的好新闻 /230

——几位老记的同一类故事230

经验篇230

——《9·24,我们一起升国旗》获奖的思考233

采访时机233

“拣”来的好新闻 /233

——郑宝勤获奖的启示236

独辟蹊径236

写小人物的大记者 /236

敢标新立异的人 /239

标新立异239

——独辟蹊径的厄尼·派尔239

——马役军采访点滴242

经验篇242

后来居上242

从一则简讯到历史名篇 /242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采写回顾245

旧事写新闻245

尘封了半个世纪 /245

牵挂着读者的牵挂 /248

——旧事写新闻典型一例248

旧闻翻新闻248

——摄影记者乔·麦克纳利获奖透析251

冷饭也能炒251

冷饭炒好味亦香 /251

——李峰采写鲁冠球254

选择采访对象254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254

应酬里面有新闻257

浅水里面捉大鱼 /257

——再谈王志纲和他的《中国走势采访录》257

——梅明蕾从厂庆中写出好新闻260

建立根据地260

建立新闻根据地 /260

——记者汪强和小岗20年263

冲破“隔离墙”263

冲破“隔离墙” /263

——记者马晓毅的一次采访经历266

注意背景266

采得绿叶扶花红 /266

无须采访269

无须采访 /269

——关于编撰《汉语大词典》的报道269

经验篇269

——有感于日本报纸一张著名的号外272

观察的学问272

在眼睛上装个脑袋 /272

——发生在麦田里的采访275

借助他人275

借个梯子好登天 /275

守望的距离 /278

——张继民发现并报道世界第一大峡谷278

学会等待278

——一张“文革”老照片的启示281

保留证据281

保留你的证据 /281

—一封告状信带给我们的经验286

教训篇286

准备不足286

永恒的苦涩 /286

骗走欢乐的小偷 /289

缺少印证289

——一个记者的难堪289

——一个记者的疏忽292

缺乏勇气292

说出来已经无罪 /292

——一个记者的忏悔295

不守信誉295

风头不可出 /295

空穴来风炒熊掌 /298

捕风捉影298

教训篇298

——一个记者的教训298

——一个记者的轻率301

把握机遇301

机不可失 /301

——一个记者的遗憾304

抢要有度304

骏马失蹄 /304

不合理想象 /307

主观想象307

——一个记者的失败307

——一个记者的失误310

落入陷阱310

金元变成了手铐 /310

——一个记者的悲哀313

丧失立场313

罪恶的“兑换” /313

——一个记者的耻辱316

我与新闻 /3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