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心理学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医学心理学基础
  • 杜文东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00841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371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医学心理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1

一、心理学的对象1

二、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3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4

第二节 心理学的由来、发展和展望7

一、心理学的由来和发展7

二、心理学的现状和展望12

第三节 心理学的结构和分支15

第四节 心理学是医学生的必修课17

一、适应医学模式转化的需要17

二、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需要17

三、加强医务人员自身修养的需要18

第一章 心理与脑19

第一节 心理是脑的机能19

第二节 大脑的功能性结构20

一、大脑皮层的结构特点21

二、分析器和皮质的功能区21

三、脑的三个基本机能联合区23

四、大脑皮质的联合区26

第三节 边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7

第四节 大脑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28

一、大脑半球优势概念28

二、大脑半球的机能定位29

三、大脑半球不对性与心理障碍30

第二章 感觉与知觉34

第一节 感觉、知觉的概述34

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34

二、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能34

三、感觉和知觉的分类36

第二节 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40

一、感受性及其测定40

二、感受性变化的规律41

第三节 知觉的基本特征44

一、知觉的整体性44

二、知觉的选择性45

三、知觉的理解性46

四、知觉的恒常性47

第四节 感觉、知觉障碍48

一、感觉障碍48

二、知觉障碍53

第三章 记忆56

第一节 记忆概述56

一、什么是记忆56

二、记忆的种类57

三、记忆表象58

第二节 记忆的三级信息加工模式60

一、瞬时记忆60

二、短时记忆61

三、长时记忆61

第三节 记忆的生理机制63

一、记忆的两阶段学说63

二、记忆在脑结构中的定位64

三、神经突触活动与记忆65

四、记忆的生物化学变化65

第四节 记忆的过程66

一、识记66

二、信息的保持和提取69

三、遗忘与复习71

第五节 促进记忆的因素和方法76

一、信心76

二、营养77

三、确定最佳记忆时区77

四、多感觉通道联合活动77

五、积极的智力活动78

六、扩大材料之间的联系78

七、采用科学的记忆术78

第六节 记忆障碍79

一、记忆减退与病理性遗忘79

二、记忆错误80

三、记忆恍惚81

第四章 思维82

第一节 思维概述82

一、维的定义与特征82

二、思维与语言83

三、思维与实践84

四、人的思维与人工智能85

五、维的种类86

第二节 思维的基本过程89

一、分析与综合89

二、比较和分类91

三、抽象和概括92

四、具体化和系统化93

第三节 思维的形成94

一、概念94

二、判断97

三、推理98

第四节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98

一、解决问题的实验研究98

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100

三、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104

第五节 思维的品质107

一、思维的广阔性107

二、思维的深刻性107

三、思维的独立性108

四、思维的敏捷性108

五、思维的灵活性108

六、思维的逻辑性109

第六节 思维障碍110

一、思维联想过程的障碍110

二、思维内容的障碍112

第五章 言语115

第一节 言语的一般概念115

一、什么是言语115

二、言语与语言的关系115

第二节 言语活动的生理机制116

一、言语的发音机构116

二、言语的生理机制118

第三节 言语的几种存在形态119

一、口头言语119

二、书面言语121

三、内部言语122

第四节 言语的发展和修养123

一、言语发展的几个学说123

二、言语的修养125

第五节 言语障碍127

一、口吃127

二、独语症127

三、缄默症(不言症)127

四、重复言语和刻板言语128

五、失语症128

六、发音困难129

第六章 想象与创造130

第一节 想象概述130

一、什么是想象130

二、想象与实践的关系131

三、想象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132

第二节 想象的种类133

一、无意想象133

二、有意想象134

第三节 创造138

一、创造的概念133

二、创造过程140

三、创造者的个性特征141

第七章 注意143

第一节 注意概述143

一、什么是注意143

二、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144

第二节 注意的种类146

一、无意注意146

二、有意注意148

三、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相互关系151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152

一、注意的稳定性152

二、注意的范围155

三、注意的分配156

四、注意的转移157

第四节 注意障碍159

一、注意增强159

二、注意减弱159

三、注意涣散159

四、注意狭窄160

五、注意转移160

六、注意固定160

第八章 情绪与情感161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的一般概念161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161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163

三、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164

四、情绪、情感与需要的关系166

五、情绪、情感与个性的关系167

第二节 情绪与情感的生理机制168

一、植物神经系统与情绪168

二、中枢神经系统与情绪170

三、其它学说175

第三节 情绪、情感与机体变化176

一、生理变化176

二、表情动作177

第四节 情绪、情感与认知179

一、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关系179

二、情绪唤醒的一个模型180

第五节 情绪的度量与分类181

一、情绪的度量181

二、情绪的分类185

第六节 社会性情感186

一、道德感187

二、理智感187

三、美感188

第七节 情绪与健康189

第八节 常见的异常情绪191

一、素质性异常情绪191

二、病理性优势情绪192

三、情绪反应障碍193

四、情绪表达障碍195

五、其它情绪障碍195

第九章 意志197

第一节 意志的一般概念197

一、意志的定义及特征197

二、意志与认识,情感及个性的关系199

三、意志的客观制约性200

第二节 意志的生理机制201

一、随意运动的神经结构202

二、随意运动的机制203

第三节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205

一、采取行动阶段205

二、执行决定阶段207

第四节 意志的品质209

一、意志的自觉性209

二、意志的果断性210

三、意志的自制力210

四、意志的坚韧性211

第五节 意志障碍211

一、意志增强211

二、意志减退212

三、意志缺乏212

四、意向倒错212

五、矛盾意志212

六、强迫现象213

七、模仿言行213

八、违拗症214

第十章 意识和意识状态215

第一节 意识的概念215

一、什么是意识215

二、意识状态的分类216

第二节 意识的基本特征217

一、意识的自觉能动性217

二、意识的社会制约性218

第三节 意识障碍220

一、意识清晰度的降低220

二、意识内容的变化221

三、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221

第三节 意识及其障碍的生理和神经生化基础223

一、意识及其障碍的生理基础223

二、意识及其障碍的经神生化基础225

第四节 睡眠与梦227

一、睡眠时的生理机能和脑电图变化227

二、睡眠的两种不同状态228

三、睡眠的机制229

四、睡眠障碍230

五、梦231

第十一章 技能235

第一节 技能概述235

一、什么是技能235

二、技能的特点236

三、技能的类型237

四、技能的作用237

五、技能与习惯238

第二节 技能形成的过程239

一、技能形成过程的特征239

二、练习曲线241

第三节 技能的迁移与干扰244

一、什么是技能的迁移与干扰244

二、技能迁移与干扰的条件245

三、技能的减弱和破坏247

第四节 技能的练习及其途径248

第十二章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250

第一节 个性概述250

一、什么是个性250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251

三、人、个体、个性、个别性等概念的比较253

第二节 个性心理结构254

一、个性的形成与发展254

二、个性心理结构的组成256

三、西方关于个性结构的几种学说258

第三节 个性倾向性260

一、需要260

二、动机262

三、兴趣263

四、理想、信念、世界观264

第十三章 智能266

第一节 智能的概述266

一、什么是智能266

二、智能和知识,技能的关系268

第二节 智能的因素与结构269

一、智能的因素分析269

二、智能的结构272

第三节 智能的测量277

一、历史的沿革277

二、智力测验278

三、特殊能力测验281

四、创造力测验282

第四节 智能的个体差异283

一、智能水平的差异283

二、智能的类型差异285

三、智能表现早晚的差异285

四、智能的性别差异288

第五节 影响智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289

一、先天素质289

二、环境因素与早期教育290

三、实践活动291

四、营养状况292

五、其它非智能因素的作用294

第六节 智能障碍295

一、智能发育不全296

二、痴呆297

第十四章 气质299

第一节 气质的概述299

一、气质的定义299

二、气质学说的简史300

第二节 气质的生理机制302

一、气质生理机制的各种理论简介302

二、高级神经活动动类型与气质的关系306

三、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可塑性307

第三节 气质的类型308

一、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308

二、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309

第四节 气质与实践活动的关系310

一、气质类型的社会评价问题310

二、气质与智力发展及社会价值的关系311

三、气质学说在实际工作中的意义312

第十五章 性格317

第一节 性格的概述317

一、什么是性格317

二、性格的生理基础319

三、性格与气质、智能的关系320

第二节 性格的结构及类型322

一、性格的结构与特征322

二、性格的类型327

第三节 性格的形成和发展334

一、性格形成的生物学条件335

二、家庭因素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335

三、学校教育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336

四、文化、社会因素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337

五、性格形成的心理因素338

第四节 性格的研究方法与鉴定339

一、性格的研究方法339

二、性格的鉴定341

第五节 性格异常344

一、性格异常的概述344

二、性格障碍形成的原因345

三、性格障碍的类型347

四、性格障碍的预防349

第十六章 人际关系351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351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351

二、人际关系的种类及人际行为模式352

第二节 人际知觉353

一、人际知觉的过程和特点353

二、第一印象355

三、刻板印象357

第三节 人际吸引358

一、导致人际吸引的因素358

二、有关人际吸引的理论363

第四节 人际沟通364

一、人际沟通的含义和特点364

二、言语沟通365

三、非言语沟通366

四、言语和非言语沟通的关系3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