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走向政治文明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视角【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允金著 著
- 出版社: 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780596996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走向政治文明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一、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选择1
二、政治文明的进步性和时代性6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历史方位与现实取向13
第一章 政治文明:概念的阐释与解读一、政治文明的概念解读21
(一)对政治文明概念的不同解释21
(二)对政治文明涵义的简要辨析24
(三)政治文明的科学含义29
(四)政治文明在文明整体中的地位33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价值性和工具性的统一49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前提49
(二)近年来中国政治的进步状态52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政策选择62
第二章 有容、有衡、有序:政治文明的三维结构一、政治文明的三维结构69
(一)政治文明是一个系统69
(二)政治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72
(三)政治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规范要求73
(四)政治行为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外在表现76
二、政治意识文明的结构体系78
(一)文明的政治意识形态78
(二)文明的政治心理83
(三)文明的政治思想86
(四)文明的政治道德88
(五)政治意识文明之魂——“有容”93
三、政治制度文明的结构体系96
(一)政治制度的结构和功能96
(二)政治制度文明的内在结构102
(三)政治制度文明之魂——“有衡”106
四、政治行为文明的结构体系113
(一)政治过程与政治行为113
(二)政治行为的具体形式116
(三)政治行为文明之魂——“有序”125
第三章 政治文化:政治文明的价值阐释一、文化:作为非正式规则的解读133
(一)非正式规则的涵义133
(二)非正式规则的特征137
(三)非正式规则的作用140
二、政治:以联系、全面和发展的观点为视角142
(一)用联系的观点理解政治142
(二)用全面的观点理解政治146
三、政治文化:概念、特征及作用153
(一)政治文化概念的各家阐释153
(二)政治文化概念的本书定义157
(三)政治文化的特征161
(四)政治文化的作用162
四、行政文化:提出、内涵、外延和意义166
(一)行政文化概念的提出166
(二)行政文化概念的内涵168
(三)行政文化概念的外延172
(四)行政文化概念的意义174
第四章 政治文化:政治文明的价值认同一、政治民主不能替代政治文明176
(一)民主不是只讲权利176
(二)民主不是否定个人179
(三)民主不是多数任意压制少数180
(四)民主不是追求最优的求全机制183
二、现代社会的民主共识与政治文化186
(一)现代民主社会的政治共识的内容186
(二)现代民主社会的政治共识的作用190
(三)现代民主社会的政治共识的达成195
三、文化认同——民主政治中的妥协原则204
(一)民主政治中妥协原则的根源204
(二)民主政治中妥协原则的基础209
(三)民主政治中妥协原则的作用213
四、政治文明:实质性民主与程序性民主的统一219
(一)从理性错位走向理性回归的要求219
(二)从革命走向建设的要求225
(三)从民本走向民治的要求228
第五章 相互对话中的现代政治文明一、政治文明:历史发展与中国特色231
(一)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成果231
(二)政治文明发展中的民族性241
(三)政治文明发展的中国特色247
二、全球化与政治文化的演进250
(一)全球化:现代政治文明的一个新背景250
(二)相互对话:全球化进程中政治文明的意蕴258
(三)政治文明间的相互对话——以韩国模式为例264
三、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275
(一)政治社会化和政治文化的传递275
(二)政治社会化的不同阶段及其特征292
(三)政治社会化中的反向表现305
结束语314
参考文献320
后记329
热门推荐
- 2408862.html
- 1433118.html
- 3362189.html
- 3569491.html
- 1572603.html
- 2188254.html
- 2015883.html
- 1896259.html
- 3553984.html
- 39018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56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28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79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81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34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9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76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33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03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3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