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Cisco完全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Brian Hill著;肖国尊,贾蕾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8028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805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8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Cisco完全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OSI模型2
1.1 什么是报文2
第一部分 联网基础2
1.2 OSI模型基础4
1.2.1 第7层:应用层4
1.2.2 第6层:表示层5
1.2.3 第5层:会话层6
1.2.4 第4层:传输层6
1.2.5 第3层:网络层8
1.2.6 第2层:数据链路层8
1.2.7 第1层:物理层10
1.2.8 整体分析11
1.3 其他网络模型12
1.4 小结13
2.1.1 拓扑15
第2章 以太网与无线局域网15
2.1 以太网基础15
2.1.2 带宽17
2.1.3 双工17
2.1.4 衰减现象17
2.1.5 色散18
2.1.6 电磁干扰18
2.1.7 以太网寻址19
2.1.8 以太网组帧20
2.1.9 仲裁22
2.1.10 基本以太网交换22
2.1.11 以太网技术26
2.2 WLAN29
2.2.1 IEEE 802.11b的工作原理29
2.2.2 无线电通信29
2.2.3 仲裁30
2.2.4 分片33
2.2.5 蜂窝电话33
2.2.6 安全34
2.2.7 带宽与范围34
2.3 小结34
第3章 帧中继35
3.1 帧中继的工作原理:核心概念35
3.1.1 虚电路35
3.1.2 寻址38
3.1.3 LMI41
3.1.4 组帧44
3.1.5 拓扑45
3.2 帧中继的工作原理:高级概念48
3.2.1 服务质量增强48
3.2.2 速度50
3.2.3 出错恢复52
3.2.4 物理连接52
3.2.5 多项服务与信道化53
3.3 小结54
第4章 ATM与ISDN55
4.1 什么是异步传输模式55
4.1.1 ATM的工作原理:核心概念55
4.1.2 ATM的工作原理:高级概念63
4.2 什么是综合业务数字网65
4.2.1 ISDN的工作原理:核心概念66
4.2.2 ISDN的工作原理:高级概念68
4.3 小结72
第5章 TCP/IP基础73
5.1 TCP/IP历史73
5.2.1 串行线路Internet协议74
5.2.2 点到点协议74
5.2 逐个协议介绍74
5.2.3 网际协议75
5.2.4 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76
5.2.5 地址解析协议79
5.2.6 反向ARP80
5.2.7 用户数据报协议80
5.2.8 传输控制协议81
5.2.9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85
5.2.10 域名系统86
5.2.11 普通文件传输协议89
5.2.12 文件传输协议89
5.2.13 Telnet90
5.2.14 超文本传输协议90
5.2.15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90
5.2.17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91
5.2.16 邮局协议版本391
5.3 整体分析92
5.4 小结94
第6章 高级IP95
6.1 IP寻址基础95
6.1.1 基本二进制数学95
6.1.2 IP地址结构99
6.1.3 IP类与规则105
6.2 简单的子网划分107
6.2.1 范围划分示例1(A类)114
6.2.2 范围划分示例2(A类)116
6.2.3 范围划分示例3(B类)118
6.2.4 范围划分示例4(B类)119
6.2.5 范围划分示例5(C类)121
6.2.6 范围划分示例6122
6.2.7 简便方法125
6.3 复杂的基于类的子网划分和VLSM127
6.4 其他TCP/IP增强特性142
6.4.1 CIDR142
6.4.2 第4层寻址143
6.5 NAT与私有寻址145
6.6 组播148
6.6.1 组播的工作原理148
6.6.2 组播寻址150
6.7 小结150
第7章 IPX/SPX协议集152
7.1 IPX/SPX协议集152
7.1.1 IPX152
7.1.2 SPX154
7.1.3 DIAG155
7.1.4 SAP和GNS155
7.1.6 NetBIOS157
7.1.5 RPC157
7.1.7 NetWare Shell158
7.1.8 NCP158
7.2 IPX组帧158
7.3 整体分析159
7.4 小结160
8.1.2 机柜安装设备162
8.1.1 基座安装设备162
8.1 硬件构成162
第8章 Cisco硬件综述162
第二部分 Cisco技术概述162
8.2 内部构件和外部构件163
8.2.1 内部构件163
8.2.2 外部构件165
8.3 模块化166
8.4 布线167
8.4.3 RJ-45以太网连接168
8.4.2 AUX端口168
8.4.1 控制台连接168
8.4.4 单串行连接169
8.4.5 八进制串行连接169
8.5 小结170
第9章 基本交换机术语171
9.1 Cisco交换技术基础171
9.1.1 Cisco交换机类型171
9.1.2 模块化交换机172
9.1.3 交换机硬件术语173
9.1.4 交换机IOS173
9.2 交换机分类表174
9.3 小结183
第10章 独立交换机系列参考184
10.1 1548系列微型交换机184
10.2 1900系列和2820系列185
10.3.1 2926系列186
10.3 2900和2900XL系列186
10.3.2 2980系列187
10.3.3 2948系列187
10.3.4 2900XL系列188
10.4 3000,3100和3200系列188
10.5 3500XL系列189
10.6 3900系列189
10.7 4000系列190
10.8 4840系列191
10.9 5000系列191
10.10 5500系列193
10.11 6000系列194
10.12 6500系列195
10.13 8500系列196
10.14.4 IGX 8400系列197
10.14.3 MGX 8200网关197
10.14.1 6000系列DSL交换机197
10.14 专用交换解决方案197
10.14.2 6400系列集中器197
10.14.5 BPX 8600系列198
10.14.6 MGX 8850系列198
10.14.7 CSS 11000系列198
10.14.8 LightStream LS 1010198
10.15 小结198
第11章 基本路由器术语199
11.1 Cisco路由器类型199
11.2 路由器模块化200
11.3 路由器硬件术语200
11.4 路由器IOS200
11.5.1 系列201
11.5.2 路由器型号201
11.5 路由器分类表201
11.5.3 分类202
11.5.4 结构202
11.5.5 接口编号方式202
11.5.6 端口类型202
11.5.7 路由协议202
11.5.8 CPU类型202
11.5.9 标准和最大DRAM202
11.5.10 标准和最大闪存203
11.5.11 PPS203
11.5.12 性能203
11.6 小结226
第12章 独立路由器系列参考227
12.1 600系列227
12.2 700系列227
12.3 800系列228
12.4 1000系列229
12.5 1400系列230
12.6 1600系列230
12.7 1700系列231
12.8 2500系列232
12.9 2600系列234
12.10 3600系列236
12.11 7100系列239
12.12 7200系列240
12.13 7500系列242
12.14 10000系列245
12.15 12000系列246
12.16 小结247
第13章 访问服务器、高速缓存引擎和安全产品248
13.1 访问服务器248
13.1.1 AS系列通用访问服务器248
13.1.2 AccessPath访问服务器251
13.1.3 2500系列访问服务器252
13.2 高速缓存引擎和内容引擎253
13.2.1 Cache Engine500系列254
13.2.2 Cisco内容引擎系列255
13.3 Cisco安全产品257
13.3.1 Cisco安全访问控制服务器257
13.3.2 Cisco安全策略管理器257
13.3.3 Cisco安全扫描器258
13.3.4 Cisco IOS防火墙259
13.3.5 Cisco安全入侵检测系统259
13.3.6 Cisco安全PIX防火墙260
13.4 小结261
第14章 IOS基础262
14.1 什么是IOS262
14.1.1 IOS的版本和版本结构262
14.1.2 版本的命名263
14.2 引导Cisco系统265
14.3 基本的Cisco系统配置265
14.4 IOS的运作271
14.4.1 命令结构271
14.4.2 命令帮助和快捷方式273
14.4.3 IOS模式277
14.4.4 IOS配置文件279
14.5 闪存文件系统280
14.6 系统日志消息281
14.7 配置寄存器、引导选项和口令恢复283
14.8 Cisco发现协议287
14.9 小结294
第15章 标准IOS命令(一)295
15.1 常用用户模式命令295
15.1.1 connect命令295
15.1.2 disconnect命令296
15.1.3 enable命令297
15.1.4 exit命令297
15.1.5 name-connection命令297
15.1.6 ping命令298
15.1.7 resume命令299
15.1.8 rlogin命令299
15.1.9 show命令299
15.1.10 telnet命令317
15.1.11 terminal命令318
15.1.12 traceroute命令319
15.2 常用启用模式命令320
15.2.1 clear命令320
15.2.2 clock命令321
15.2.3 configure命令322
15.2.4 debug命令322
15.2.5 delete命令326
15.2.6 dir命令327
15.2.7 disable命令327
15.2.8 erase命令327
15.2.9 lock命令327
15.2.10 ping命令327
15.2.11 reload命令328
15.2.12 send命令329
15.2.13 setup命令330
15.2.14 squeeze命令330
15.2.15 test命令330
15.2.16 undelete命令330
15.2.17 where命令331
15.2.18 write命令331
15.3 小结331
16.1.1 alias命令332
16.1 常用全局配置模式命令332
第16章 标准IOS命令(二)332
16.1.2 aRP命令333
16.1.3 banner命令333
16.1.4 boot命令335
16.1.5 cdp命令336
16.1.6 clock命令336
16.1.7 config-register命令337
16.1.8 default命令337
16.1.9 enable命令337
16.1.10 end命令338
16.1.11 exit命令338
16.1.12 hostname命令339
16.1.13 interface命令339
16.1.14 ip命令339
16.1.19 service命令341
16.1.18 prompt命令341
16.1.16 logging命令341
16.1.15 line命令341
16.1.17 privilege命令341
16.2 常用接口配置模式命令345
16.2.1 cdp命令345
16.2.2 description命令346
16.2.3 full-duplex和half-duplex命令346
16.2.4 ip命令346
16.2.5 logging命令347
16.2.6 loopback命令347
16.2.7 mac-address命令347
16.2.8 mtu命令348
16.2.9 shutdown命令348
16.3 小结348
第17章 基于集合的IOS命令349
17.1 常用clear命令349
17.1.4 clear boot命令350
17.1.3 clear banner命令350
17.1.1 clear alias命令350
17.1.2 clear arp命令350
17.1.5 clear config命令351
17.1.6 clear counters命令351
17.1.7 clear ip命令352
17.1.8 clear log命令353
17.1.9 clear logging命令353
17.1.10 clear timezone命令353
17.2 config命令353
17.2.1 语法353
17.3 copy命令354
17.3.1 语法354
17.5.1 语法355
17.5 history命令355
17.4.1 语法355
17.4 delete命令355
17.6 ping命令356
17.6.1 语法356
17.7 quit命令356
17.7.1 语法356
17.8 reset命令357
17.8.1 语法357
17.9 session命令358
17.9.1 语法358
17.10 常用set命令358
17.10.1 set alias命令359
17.10.2 set arp命令359
17.10.3 set banner命令359
17.10.4 set boot命令360
17.10.6 set enablepass命令361
17.10.5 set cdp命令361
17.10.7 set interface命令362
17.10.8 set ip命令362
17.10.9 set length命令363
17.10.10 set logging命令363
17.10.11 set logout命令365
17.10.12 set module命令366
17.10.13 set password命令366
17.10.14 set port命令366
17.10.15 set prompt命令367
17.10.16 set summertime命令368
17.10.17 set system命令368
17.10.18 set time命令368
17.10.19 set timezone命令368
17.11 常用show命令368
17.11.1 show boot命令369
17.11.2 show config命令370
17.11.3 show file命令374
17.11.4 show log命令375
17.11.5 show mac命令376
17.11.6 show module命令377
17.11.7 show netstat命令377
17.11.8 show port命令379
17.11.9 show test命令384
17.11.10 show traffic命令387
17.12 小结387
第三部分 Cisco局域网交换390
第18章 基本交换机配置390
18.1 配置通用系统信息390
18.1.1 标准IOS配置390
18.1.2 CatOS配置394
18.2.1 标准IOS配置396
18.2 配置日志和口令396
18.2.2 CatOS配置399
18.3 配置引导参数400
18.3.1 标准IOS配置400
18.3.2 CatOS配置401
18.4 保存配置402
18.5 小结403
第19章 第2层交换404
19.1 生成树协议404
19.1.1 STP的工作原理407
19.1.2 基本STP配置414
19.1.3 快速以太网信道和快速千兆位信道422
19.1.4 STP故障诊断422
19.2 虚拟局域网424
19.2.1 定义VLAN427
19.2.3 VLAN标签428
19.2.2 VLAN成员428
19.2.4 VLAN中继协议430
19.2.5 VLAN上的STP434
19.2.6 VLAN配置435
19.2.7 VLAN故障诊断440
19.3 小结441
第20章 第3层交换442
20.1 第3层交换概述442
20.2 第3层交换的工作原理443
20.2.1 路由与第3层交换的比较443
20.2.2 MLS数据转发444
20.2.3 MLS-SE和MLS-RP互操作448
20.3 第3层交换配置450
20.3.1 IRB与CRB的比较451
20.3.2 配置CRB454
20.3.3 配置IRB456
20.3.4 配置使用分离设备的网络环境458
20.3.5 配置使用中继连接的环境460
20.4 第3层交换的故障诊断和优化464
20.5 小结471
第21章 第4层交换472
21.1 第4层交换概述472
21.1.1 SLB472
21.1.2 MLS472
21.1.3 拥塞管理473
21.2 第4层交换的工作原理:SLB473
21.3 第4层交换的工作原理:拥塞管理479
21.4 第4层交换配置:SLB489
21.4.1 基本SLB配置489
21.4.2 高级SLB配置491
21.4.3 SLB故障诊断493
21.5 第4层交换配置:拥塞管理494
21.5.1 WFQ配置495
21.5.2 CBWFQ配置495
21.5.3 CQ配置500
21.5.4 PQ配置503
21.6 对拥塞管理的验证与故障诊断505
21.7 小结506
第四部分 Cisco路由508
第22章 了解路由508
22.1 路由的工作原理508
22.1.1 静态路由的工作原理508
22.1.2 动态路由的工作原理518
22.1.3 理解管理等级522
22.2 基本的路由器配置:接口配置524
22.2.1 以太网配置524
22.2.2 帧中继配置527
22.2.3 配置ATM接口531
22.3 静态路由配置、验证和故障诊断532
22.4 小结536
第23章 RIP 1和RIP 2537
23.1 RIP的工作原理537
23.1.1 基本的RIP 1操作537
23.1.2 RIP 1高级主题544
23.1.3 RIP 2中的改进546
23.2 基本RIP配置547
23.3 高级RIP配置和优化548
23.3.1 配置被动端口548
23.3.2 配置单播更新549
23.3.3 增加度量偏移550
23.3.4 调整RIP的定时器551
23.3.5 禁用水平分割552
23.3.7 配置身份验证554
23.3.6 设置路径数目最大值554
23.3.8 禁用自动汇总555
23.4 RIP故障诊断558
23.5 小结559
第24章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560
24.1 IGRP的工作原理560
24.1.1 自治系统560
24.1.2 度量和最大跳步数562
24.1.3 带宽563
24.1.4 延迟563
24.1.5 负载和可靠性564
24.1.6 公式的计算564
24.1.7 负载平衡570
24.2 IGRP配置572
24.2.1 基本配置572
24.1.8 定时器572
24.2.2 高级配置573
24.3 IGRP故障诊断596
24.3.1 问题1:不连续网络和VLSM597
24.3.2 问题2:定时器错误配置600
24.3.3 问题3:方差、度量组件和权值604
24.3.4 问题4:大值定时器和大型网络605
24.3.5 问题5:抑制和水平分割605
24.3.6 问题6:被动接口和单播更新606
24.3.7 问题7:默认网络607
24.4 小结607
第25章 增强型内部网关路由协议608
25.1 EIGRP的工作原理608
25.1.1 工作过程概述609
25.1.2 术语参考609
25.1.3 操作612
25.1.4 DUAL工作过程示例634
25.1.5 汇总666
25.1.6 负载平衡672
25.2 EIGRP配置和故障诊断673
25.2.1 配置任务674
25.2.2 重发布EIGRP678
25.2.3 监测和故障诊断命令679
25.2.4 实例学习683
25.3 小结696
第26章 OSPF697
26.1 OSPF概述697
26.1.1 OSPF操作概述697
26.1.2 OSPF术语和概念698
26.2 OSPF的工作原理705
26.2.1 单区域中的OSPF706
26.2.2 多区域中的OSPF751
26.2.3 OSPF与其他协议的比较764
26.2.4 OSPF的重发布765
26.3 配置OSPF768
26.3.1 启用基本的OSPF768
26.3.2 配置OSPF接口770
26.3.3 配置区域773
26.3.4 高级OSPF配置777
26.4 OSPF故障诊断779
26.5 小结784
第27章 访问列表785
27.1 理解报文过滤785
27.2 在报文过滤中使用NAT和PAT789
27.3 理解DMZ791
27.4 ACL配置797
27.4.1 标准访问列表799
27.4.2 扩展访问列表803
27.7 小结805
热门推荐
- 1291880.html
- 2600163.html
- 3021964.html
- 2809200.html
- 26873.html
- 1779636.html
- 430296.html
- 359295.html
- 1064821.html
- 24086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83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79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7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67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40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2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02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99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36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5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