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课程异步教学方法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课程异步教学方法论
  • 黎世法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750771895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课程异步教学方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当前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主要矛盾和存在的主要问题1

第一节 当前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主要矛盾1

第二节 当前实施新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3

第二章 新课程异步教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8

第一节 新课程异步教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8

第二节 新课程异步教学方法论的研究任务9

第三节 新课程异步教学方法论的研究方法10

第三章 现代社会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14

第一节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状况14

第二节 现代社会的教育目的17

第三节 现代社会的教育内容23

第四章 课程改革目标32

第一节 课程改革指导思想33

第二节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34

第三节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36

第五章 课程标准的六项基本要求41

第一节 知识与技能41

第二节 过程与方法42

第三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4

第六章 现代社会的教育内容与课程标准的六项基本要求46

第一节 八个基本教学46

第二节 八个基本要求与六项基本要求精神的一致性55

第七章 变革学习方式58

第一节 学生学习方式研究概述58

第二节 学生学习活动的总过程61

第三节 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过程68

第四节 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88

第五节 学生学习的自主发展过程91

第六节 学生学习的生理过程94

第七节 学生学习的问题化过程96

第八节 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97

第九节 学生学习的基本条件109

第十节 学习的个体性是学生学习的本质特点111

第十一节 现代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是自我教育过程113

第十二节 学生学习的原则114

第十三节 “六步学习法”、“三一三思想法”与“八个基本”之间的关系126

第十四节 学生学习的个体性与学生学习的个性化128

第八章 变革教师的工作方式130

第一节 教师的指导程序和指导形式130

第二节 教师的工作程序135

第九章 新课程异步教学模式150

第一节 新课程异步教学模式的概念150

第二节 新课程异步教学模式的操作过程152

第三节 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问题化和呈现手段的多样化166

第四节 实现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化167

第五节 五种学习形式的关系168

第六节 个别指导中的连续和间断169

第七节 分类指导中的集中与分散170

第八节 个别指导、分类指导和全体指导之间的关系172

第九节 实现教学活动的多边互动合作化173

第十节 坐位排列的形式与学习空间的发展174

第十一节 现代教学与旧教学的分水岭176

第十章 新课程异步教学的具体实施178

第一节 准备阶段178

第二节 训练阶段181

第三节 过渡阶段184

第四节 正式教学阶段185

第五节 异步学习管理制度186

第六节 异步教学实践中的若干问题187

第十一章 学习训练理论与学生学习的规范化198

第一节 学习训练理论的概念199

第二节 训练过程200

第三节 训练规则201

第十二章 新课程异步教学变式204

第一节 大单元教学式204

第二节 与课前自学相结合教学式205

第三节 学生自己提问题教学式206

第四节 学生自学式207

第五节 个别化教学式207

第六节 易讲教学式209

第十三章 新课程异步教学结构的特点211

第一节 六段教学结构的特点211

第二节 静态和动态的学习形式216

第三节 异与同的辩证法217

第十四章 新课程异步教学指导原则220

第一节 新课程异步教学指导原则的概念220

第二节 新课程异步教学指导原则220

第十五章 新课程异步教学的基本要求233

第一节 要遵循异步教学的基本规律,符合异步教学的特点233

第二节 要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36

第三节 要实现分科课程知识综合化,综合课程知识系统化237

第四节 要实现经验课程文本化,文本课程经验化238

第五节 要建立大小课堂相结合信息畅通开放的教学系统240

第六节 要构建三类课程异步教学综合运行系统240

第七节 要在实现国家课程酵学基本要求的过程中实现学生有个性的发展247

第八节 要实现教学过程“问题化—主题化—社会实践化”,使教学成为学生健康愉快的生活和发展过程249

第九节 要重视对教学效果的及时评价,经常改进教学实践,确保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250

第十六章 新课程异步教学的看课与评课253

第一节 看课253

第二节 评价新课程异步教学课的一般要求254

第十七章 新课程异步教学方法论与具体异步教学方法的关系258

第一节 新课程异步教学方法论与课程异步教学法258

第二节 新课程异步教学方法论与中小学常用的具体教学方法的关系260

第三节 新课程异步教学方法论与特殊异步教学方法的关系261

第十八章 新课程异步教学艺术263

第一节 新课程异步教学艺术概念263

第二节 新课程异步教学艺术的特点264

第三节 新课程异步教学模式与新课程异步教学艺术265

第四节 新课程异步教学艺术的形成过程266

第十九章 新课程异步教学信息化269

第一节 新课程异步教学是一种信息化教学方式269

第二节 在新课程异步教学方法论指导下制作和运用八个基本教学软件271

第三节 在新课程异步教学中如何运用电教和多媒体教学手段274

第二十章 新课程异步教学与创新教育278

第一节 新课程异步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78

第二节 新课程异步教学的每一节课都是研究课282

第二十一章 新课程异步教学模式能有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288

第一节 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种种表现288

第二节 新课程异步教学模式既能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又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289

第二十二章 新课程异步教学评价299

第一节 新课程异步教学评价的作用299

第二节 新课程异步教学评价的依据和具体目标300

第三节 新课程异步教学评价方式301

第四节 新课程异步教学评价原则305

结束语3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