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雷州文化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雷州文化概论
  • 司徒尚纪著;岭南文库编辑委员会,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合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1809256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74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5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雷州文化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区域文化概念1

一、以区域为文化载体2

二、分布区域基本相连成片3

三、比较一致的文化演进过程5

四、共同的文化特质和风格6

五、比较一致的文化发展水平9

六、以历史地名命名11

七、存在一个区域文化中心13

第二节 民系概念16

一、共同的语言17

二、共同的地域19

三、共同的经济生活21

四、共同的心理素质22

五、自我认同23

第三节 区域文化与民系的关系24

一、区域文化特征是民系存在和划分的依据24

二、互为表里和依托25

三、组成区域文化综合体26

第四节 雷州文化和雷州民系27

一、雷州文化概念27

二、雷州民系概念28

三、雷州文化和雷州民系的关系29

第五节 雷州文化和雷州民系在岭南区域文化和民系版图上的位置29

一、雷州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一种亚文化30

二、雷州文化区是岭南四大民系文化区之一30

三、雷州文化和雷州民系的历史地位和贡献31

第二章 雷州文化和雷州民系形成发展的地理环境33

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33

一、半岛地理区位34

二、火山地质基础35

三、平坦地貌37

四、干热气候40

五、玄武岩发育的红土42

六、丰富的生物资源43

第二节 人文地理条件45

一、较为稳定的政区建置沿革46

二、土著居民的历史作用52

三、多元民族和人口来源53

四、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55

五、远离政治中心56

六、历史上的贬谪之地58

第三节 区域地缘与文化关系58

一、雷琼桂三足鼎立的政治牵制关系59

二、雷琼本应属同一个文化区62

第三章 雷州文化和雷州民系的历史演进过程70

第一节 史前时期雷州文化的萌芽70

一、雷州新石器文化71

二、海洋文化曙光72

第二节 先秦时期骆越文化在雷州起源73

一、骆越族存在及其文化形态73

二、南岛语在雷琼传播75

三、荆楚文化南下雷州78

第三节 秦汉至隋唐汉俚文化的碰撞与融合81

一、秦汉首置郡县81

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82

三、佛教传入雷州87

四、冼夫人与汉俚文化在雷州融合90

五、陈文玉与雷文化形成95

第四节 宋元时期汉文化成为雷州文化的主体96

一、闽移民大量入居雷州96

二、以围垦为中心的海洋农业文化勃兴99

三、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持续发展100

第五节 雷州文化在明清时期定型成熟和雷州民系的形成104

一、雷州半岛划归广东104

二、旱作杂粮成为土地利用主要的文化景观105

三、雷州方言形成107

四、雷州民系产生110

五、史志编纂盛况空前114

第六节 鸦片战争后雷州文化的转型与新生116

一、法国租借广州湾117

二、反帝斗争的救亡文化勃兴120

三、近代城镇商业文化的兴起122

四、西方宗教和近代报刊在雷州的传播124

第七节 现代方兴未艾的雷州文化127

一、热作文化异军突起127

二、海港文化崭露头角128

三、风俗文化重新兴起130

四、红土文化的诞生131

五、雷州城和湛江城区两大文化中心并峙格局的建立132

第四章 雷州热带农业土地利用135

第一节 粮食作物土地利用景观135

一、洋田稻作文化136

二、台地番薯种植及其文化效应138

第二节 经济作物土地利用景观140

一、甘蔗种植及其加工文化意义141

二、菠萝的海143

第三节 热带作物土地利用景观145

一、槟榔种植及其文化内涵146

二、橡胶引种及胶园文化板块147

第五章 雷州方言文化景观与分布152

第一节 雷州方言构成152

一、南岛语153

二、古越语153

三、中原汉语155

四、雷州话156

五、客家话156

六、粤语157

七、雷州各方言的相互影响158

第二节 雷州话文化特色160

一、语音复杂161

二、词汇多古汉语和古越语用词161

三、常用词汇与现代汉语词汇差异甚大162

四、雷州话语法颇具地方特色163

五、雷州话中的海洋文化内涵165

六、雷州话与潮汕话的差异165

第三节 雷州方言的分布167

一、雷州话方言区167

二、粤方言板块168

三、客家方言板块169

第四节 文化内涵丰富的雷州地名170

一、古越语地名171

二、闽南语地名177

第六章 雷州发达的热带海洋文化179

第一节 热带海洋农业文化179

一、海滩围垦的文化成果180

二、海岛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185

三、热带海洋捕捞及其文化景观190

四、海洋农牧化204

第二节 海洋商业文化206

一、海洋商业活动206

二、海港城镇的兴盛213

三、商帮会馆在半岛的分布217

第三节 海洋精神文化222

一、勇敢创新的开拓精神222

二、广招天下客商的包容精神225

第七章 雷州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228

第一节 雷州饮食文化的特点228

一、取材于海陆228

二、主粮薯稻并重231

三、讲究时令234

四、因地制宜236

五、制作简单237

六、突出原汁原味238

七、嗜食槟榔239

八、中西饮食和而不同243

第二节 特色菜肴246

一、白斩狗246

二、湛江鸡248

三、合蒌饭249

四、艾子饭250

五、白粑251

第八章 雷州多元的宗教和民间信仰252

第一节 称盛岭南的佛教文化253

一、岭南最大的一个佛教文化中心253

二、以内江腔为主调的佛乐256

三、佛像雕塑艺术260

四、著名佛教丛林261

五、高僧大德其人其书271

第二节 道教文化的演变与景观274

一、先兴后衰的历史进程274

二、道教音乐276

三、著名道长白玉蟾277

第三节 西方宗教文化278

一、天主教在雷州半岛279

二、基督教在雷州半岛282

第四节 各种各样的民间信仰及其传说284

一、神庙的类型与分布284

二、妈祖崇拜287

三、雷神崇拜289

四、石狗图腾崇拜297

五、伏波神崇拜301

第九章 雷州多姿多彩的风俗文化306

第一节 独具特色的岁时风俗307

一、元宵称作年例节307

二、农历二月二是土地公生日309

三、清明节称作三月节310

四、端午节曰水鬼生日312

五、中秋节拜文昌帝君313

六、重阳节即登高节315

七、冬至称作男人节316

第二节 婚嫁风俗317

一、一夫多妻制残余318

二、哭嫁320

三、盛行童养媳的婚俗325

第三节娱乐风俗326

一、盛行的铜鼓音乐326

二、形式多样的民间舞蹈330

三、群众性游神340

第四节 丧葬风俗347

一、俗重殡葬348

二、流行一次葬和二次葬式350

三、薄厚葬并存352

第十章 雷州人才和流寓文化355

第一节 科举人才的历史变迁356

一、科举人才的历史分布356

二、科举人才在广东的地位361

第二节 雷州文化精英362

一、陈瑸362

二、陈昌齐373

三、丁宗洛381

四、陈乔森382

五、林召棠386

六、陈兰彬389

七、鄚玖396

八、其他文化精英399

第三节 流寓文化在雷州404

一、寇准406

二、苏轼408

三、秦观412

四、苏辙414

五、李纲416

六、汤显祖419

七、其他流寓人物424

第十一章 雷州器艺与文学艺术426

第一节 雷州器艺426

一、精巧的纺织品426

二、绚丽多彩的陶瓷429

三、异彩纷呈的石狗塑刻434

四、木雕438

五、蒲织441

第二节 雷歌442

一、雷歌的历史渊源442

二、雷歌的整理和总结448

三、雷歌的思想内容452

四、雷歌的艺术技巧458

五、雷歌高手461

第三节 雷诗471

一、雷诗发展的历史轨迹471

二、雷诗诗人群体472

第四节 雷剧498

一、雷剧的历史演变498

二、雷剧剧目500

三、雷剧的艺术风貌503

四、雷剧的著名演员506

第五节 粤剧507

一、粤剧的历史演变508

二、新中国成立后粤剧的成就509

第六节 雷州书法512

一、书法源流513

二、摩崖石刻519

三、当代书法艺术长廊522

第七节 雷州作家群体及其成就522

一、小说523

二、新诗525

三、散文528

四、报告文学529

第十二章 雷州文化的风格531

第一节 雷州文化的热带性531

第二节 雷州文化的海洋性533

第三节 雷州文化的多元性535

第四节 雷州文化的原生性538

第五节 雷州文化的刚烈性540

第六节 雷州文化的平民性543

第七节 雷州文化的务实性544

附图5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