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话语与权力 中国近现代教育宗旨的话语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但昭彬著;周洪宇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286004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69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402页
- 主题词:教育史-研究-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话语与权力 中国近现代教育宗旨的话语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一、研究旨趣2
二、研究现状4
三、研究方法7
四、理论框架11
第一章 话语权与教育宗旨15
第一节 语言、言语与话语15
一、语言与言语16
二、语言与言语之辨析18
三、语言与话语之辨析19
第二节 话语的语境与权力22
一、语境之概念与要素22
二、话语权之释义24
三、话语权之分类30
第三节 教育话语与教育宗旨的话语属性32
一、教育话语之定义32
二、教育话语之分类33
三、教育宗旨之话语属性34
第四节 话语权与教育宗旨的制定37
一、专制政体下之教育宗旨38
二、立宪政体下之教育宗旨42
三、民主政体下之教育宗旨45
第二章 官方话语权之独霸:“中体西用”(1862—1898)50
第一节 传统教育与“明人伦”教育宗旨51
一、儒家“明人伦”教育宗旨之萌生51
二、儒家“明人伦”教育宗旨之确立54
三、儒家“明人伦”教育宗旨之实施57
第二节 洋务教育与“中体西用”60
一、鸦片战争与“师夷制夷”61
二、洋务运动与“中体西用”63
第三节 “中体西用”之作用及影响74
一、“中体西用”之积极作用75
二、“中体西用”之消极影响77
第四节 “中体西用”与学堂“立学宗旨”79
一、洋务学堂的设学之旨80
二、维新学堂的立学之旨82
三、“两大学制”规定之“立学宗旨”84
第三章 官方话语权之松动:“五项教育宗旨”(1898—1912)87
第一节 官方话语权之松动与民间话语权之获得87
一、中国民众第一次获得宝贵的话语权88
二、民间教育报刊的创办与民间教育团体的创建90
第二节 学者对教育宗旨的言说与构建97
一、梁启超呼吁“教育当定宗旨”98
二、王国维放言《论教育之宗旨》111
第三节 官方“五项教育宗旨”的颁布123
一、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123
二、朝廷颁布教育宗旨之《上谕》133
第四节 民间对教育宗旨的言说136
一、民间人士对教育宗旨的言说136
二、民间报刊对“五项教育宗旨”的批判138
第五节 “五项教育宗旨”之话语特点141
一、发布机构的权威性142
二、包含内容的全面性142
三、语义蕴涵的丰富性143
四、语言表述的简明性143
第四章 官、民话语权之互动:“四育教育宗旨”(1912—1915)146
第一节 民众呼吁:民国当确定教育宗旨147
一、汪涛发表《论民国当确定教育宗旨》148
二、其他人士对教育宗旨的言说151
第二节 学者建言:民国教育方针当采实利主义155
一、陆费逵建议《民国教育方针当采实利主义》155
二、庄俞《论教育方针》165
第三节 官方颁布:“四育教育宗旨”168
一、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169
二、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四育教育宗旨”187
第四节 “四育教育宗旨”的话语特色190
一、表述方式不同190
二、蕴涵信息不同192
三、文本结构不同194
第五章 帝制话语权之复辟:“七项教育要旨”(1915—1916)197
第一节 袁世凯执掌话语权198
一、袁世凯正式就任总统199
二、为复辟帝制寻找话语资源202
第二节 官方颁布“七项教育要旨”205
一、汤化龙上书大总统请“明定教育指针”205
二、大总统袁世凯颁布“七项教育要旨”213
第三节 民众、学者对复古教育要旨的抨击221
一、潘文安《对于汤总长中学教育方针之赘言》221
二、陈独秀纵论《今日之教育方针》223
第四节 “七项教育要旨”的实质及影响235
一、“七项教育要旨”之实质235
二、“七项教育要旨”之影响238
第六章 民间话语权之拓展:“七条教育标准”(1916—1924)240
第一节 北洋军阀话语权之式微240
一、军阀话语权之式微241
二、杜威哲学之传播244
三、民间话语权之拓展247
第二节 民间人士对教育方针之言说257
一、朱元善倡言《今后之教育方针》257
二、贾丰臻发表《教育危言》258
三、刘昆书呼吁《今后当以实利主义为教育方针》259
第三节 民间团体对教育宗旨之建议260
一、教育调查会的建议261
二、全国省教育会联合会的建议262
三、国家主义派的建议266
第四节 “七条教育标准”的意蕴270
一、一次民间话语的胜利270
二、一次对官方话语的解构271
第七章 官方话语权之重掌:“党化教育方针”(1924—1928)274
第一节 国民党势力之崛起与重掌话语权274
一、国民党在南方之崛起274
二、广东国民政府之成立277
第二节 “党化教育方针”之提出与蜕变279
一、“党化教育方针”之提出279
二、“党化教育方针”之蜕变289
第三节 学者对“党化教育方针”之批判291
一、任鸿隽发表《党化教育是可能的吗?》292
二、舒新城对“党化教育”之批评295
第四节 民众对“党化教育方针”之反应297
一、“醒狮派”对“党化教育”之评论297
二、“醒狮派”对“党化教育”之体认299
第五节 “党化教育方针”之实质与特征299
一、“党化教育方针”之实质299
二、“党化教育方针”之特征302
第八章 官、民话语权之衡称:“三民主义教育宗旨”(1928—1949)304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之建立与话语权之重握304
一、“迁都之争”实乃话语权之争305
二、定都南京与蒋介石掌握实权307
第二节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之确立312
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之提出312
二、“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之确立319
第三节 学者对“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之抨击323
一、“新月派”对“党化教育”的抨击325
二、陶行知《评加强教育党化》330
第四节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之实质及特征331
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之实质331
二、“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之特征335
结语338
一、话语权之流转必然导致教育宗旨之流变338
二、官、民话语权之强弱与“公共领域”相关340
三、民主之社会方能形成官、民话语权之互动342
参考文献347
后记365
热门推荐
- 1055559.html
- 358491.html
- 283037.html
- 1602090.html
- 1747383.html
- 3873446.html
- 3790228.html
- 82330.html
- 3871066.html
- 15077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01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27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79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87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38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66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42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36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1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