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事诉讼法 下 修订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姜世明著 著
- 出版社: 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86295298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630页
- 文件大小:132MB
- 文件页数:6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事诉讼法 下 修订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二编 通常诉讼程序1
第十章 证据学3
壹、基本概念3
一、主张责任与举证责任3
二、证明与释明4
三、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4
四、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5
五、间接本证与间接反证6
六、证据能力与证据价值6
贰、证明之客体(对象)6
一、当事人主张之事实6
二、法院应依职权调查之事项7
三、法院所不知之习惯、地方法规、外国法7
四、经验法则8
叁、事实8
一、直接事实8
二、间接事实8
三、补助事实9
肆、举证必要性之排除9
一、于法院已显著之事实或法院职务上已知之事实9
二、自认与拟制自认10
(一)自认10
(二)拟制自认15
三、推定之事实40
伍、自由心证43
一、自由心证主义之意义43
二、自由心证主义之内容43
(一)全辩论意旨之涵义44
(二)调查证据结果之涵义45
(三)证据方法之自由评价46
(四)证据能力之自由评价46
(五)证据力(价值)之自由性46
(六)证据共通之原则47
三、自由心证之限制47
(一)证据契约47
(二)论理法则51
(三)经验法则(Erfahrungssatze)52
(四)证明预断禁止63
(五)违法取得证据之可利用性65
(六)刑事判决之影响69
四、对自由心证之法律审审查70
陆、证明度73
柒、举证责任论78
一、举证责任78
(一)举证责任之基本法理78
(二)举证责任分配法则之体系建构82
二、举证责任减轻——民事诉讼法第277条但书88
三、举证责任分配法则在我国运用之特殊性94
(一)主观举证责任与客观举证责任在我国法之意义94
(二)欠缺规范理论思维之法条结构对举证责任分配法则之影响96
(三)辩论主义修正对于举证责任法理之可能冲击97
(四)对于实务适用举证责任分配法则之操作建议98
(五)遗留之困难99
四、损害赔偿数额之确定99
五、证明妨碍104
(一)法理基础105
(二)客观要件108
(三)主观要件111
(四)法律效果112
(五)部分争议问题117
六、表见证明124
七、事案解明义务一般化或例外化之争论127
八、证据调查论134
(一)声明证据134
(二)摸索证明141
(三)调查证据151
九、证据保全程序153
(一)证据保全制度之意义153
(二)证据保全之种类154
(三)证据保全之程序161
十、证据方法论165
(一)人证165
(二)文书180
(三)鉴定196
(四)勘验205
(五)当事人讯问207
第十一章 诉讼终结论211
壹、撤回211
一、意义211
二、诉之撤回与其他行为之概念区别212
(一)上诉之撤回212
(二)诉讼标的之捨弃212
(三)实体权利之抛弃213
(四)撤回诉讼之合意213
三、诉之撤回之要件214
(一)诉之撤回系由原告为之214
(二)诉之撤回须在判决确定前,向法院为之214
(三)被告已为本案之言词辩论者,原告撤回诉讼,应得被告同意215
四、一部撤回之相关问题216
五、诉之撤回之程序与法院之审查218
六、诉之撤回之效力220
(一)原告之诉溯及于起诉时消灭220
(二)私法上形成权之行使与程序上之主张220
(三)经本案终局判决后撤回诉讼,禁止再行起诉221
(四)意思表示之瑕疵与撤回或同意之效力222
七、诉之撤回之拟制222
贰、诉讼上和解223
一、意义223
二、要件225
(一)实体要件225
(二)程序要件226
三、程序227
(一)类型227
(二)和解笔录之作成230
四、效力231
(一)形式之效力231
(二)实质之确定力231
(三)执行力231
(四)形成力232
五、诉讼和解之无效、撤销与其救济程序233
(一)无效或得撤销之原因233
(二)法院继续审判之程序235
六、第三人撤销诉讼236
叁、裁判论237
一、概说237
(一)裁判之意义237
(二)裁判之种类237
二、判决程序238
(一)判决之种类238
(二)假执行判决247
(三)判决之程式、内容及瑕疵259
(四)判决之宣示与送达264
(五)判决之更正与补充265
三、判决之效力268
(一)意义268
(二)种类268
(三)判决之确定270
(四)既判力272
(五)执行力299
(六)形成力301
四、外国判决之承认304
(一)概说304
(二)承认外国判决之要件305
(三)大陆地区民事判决之承认与执行309
肆、裁定程序312
一、概说312
二、裁定之成立与效力312
(一)裁定之成立313
(二)裁定之效力314
三、司法事务官之处分315
第十二章 调解、小额及简易程序317
壹、调解程序317
一、调解之意义及法理依据317
(一)意义317
(二)法理依据318
二、调解事件318
(一)强制调解事件318
(二)任意调解事件321
三、调解程序之声请与实施321
(一)调解之声请321
(二)调解程序之进行324
四、调解程序之终结329
(一)调解成立329
(二)调解不成立330
(三)调解声请之撤回331
五、调解之救济332
六、调解笔录之制作与送达334
七、调解费用334
贰、小额程序335
一、基本法理335
二、适用小额诉讼程序之事件336
(一)依法律应适用小额诉讼程序之事件336
(二)依当事人合意适用小额诉讼程序之事件336
三、第一审之小额诉讼程序337
(一)起诉337
(二)程序进行339
(三)第一审之判决341
四、小额诉讼程序之第二审342
(一)管辖法院342
(二)抗告或上诉之事由343
(三)诉之变更、追加或提起反诉之禁止343
(四)提出新攻击或防御方法之限制344
(五)言词辩论之例外344
(六)程序之续行344
(七)其他程序规定之准用345
五、小额诉讼事件之再审程序346
叁、简易程序346
一、程序法理特色346
二、适用简易诉讼程序之事件347
(一)依诉讼标的之金额或价额之规定者347
(二)列举规定349
(三)依当事人之合意所定者352
(四)得依当事人声请改用通常诉讼程序之例外规定353
(五)程序之转换354
三、简易诉讼之第一审程序356
(一)起诉与调查证据356
(二)言词辩论与裁判357
四、上诉及抗告程序359
(一)第二审上诉与抗告359
(二)第三审上诉与抗告360
五、再审之诉或声请再审367
第三编 救济程序369
壹、上诉371
一、概说371
(一)上诉之意义371
(二)上诉制度之目的372
(三)上诉利益与不利益变更禁止原则372
(四)其他379
二、第二审上诉381
(一)概说381
(二)第二审上诉之合法要件383
(三)提起第二审上诉之效力400
(四)附带上诉404
(五)第二审之诉之变更、追加或提起反诉410
(六)法院对于上诉第二审之处理417
(七)第二审法院之言词辩论418
(八)第二审法院之判决426
(九)第二审法院关于假执行之裁判430
(十)第二审法院程序之终结432
三、第三审上诉433
(一)审级特性与功能433
(二)第三审上诉之限制435
(三)第三审上诉之合法要件437
(四)第三审上诉之上诉理由442
(五)第三审上诉之程序464
(六)第三审法院之裁判471
(七)第三审法院所为废弃判决之拘束力482
贰、抗告485
一、概说485
(一)概念485
(二)抗告与上诉及异议之区别485
(三)抗告之种类486
(四)准用之规定487
二、抗告之合法要件488
(一)对法律准许抗告之裁定,始得抗告488
(二)抗告人未丧失抗告权491
(三)抗告须符合法定程式492
三、对于抗告之审判493
(一)原法院或审判长之审判493
(二)抗告法院之审判494
四、再抗告495
(一)意义495
(二)再抗告之要件495
(三)再抗告之程序496
五、抗告之效力496
叁、再审498
一、概说498
(一)基本概念498
(二)再审之诉与上诉之区别498
(三)再审之诉之构造498
(四)再审之诉之诉讼标的499
二、再审之合法要件499
(一)再审之客体499
(二)再审之当事人503
(三)再审期间504
(四)再审之管辖510
(五)提起再审之诉之程式513
三、再审事由517
(一)概说517
(二)第496条及第497条所规定各款之再审事由518
四、再审之诉之审判535
(一)合法性之审查535
(二)有无再审事由之审查537
(三)本案之审理540
(四)再审判决之效力542
五、准再审543
肆、第三人撤銷诉讼545
一、意义545
二、体系功能546
三、第三人撤销诉讼之要件547
(一)第三人撤销诉讼之原告当事人适格547
(二)第三人撤销诉讼之专属管辖法院558
(三)提起第三人撤销诉讼之不变期间560
四、第三人撤销诉讼之程序560
五、第三人撤销诉讼之起诉效果与判决效力562
(一)第三人撤销诉讼之起诉效果562
(二)第三人撤销诉讼之判决效力563
第四编 特殊程序565
壹、督促程序567
一、概说567
二、声请发支付命令之要件567
(一)债权人请求之给付,须系以金钱或其他代替物或有价证券之一定数量为标的者567
(二)债权人须无尚未履行之对待给付之义务568
(三)支付命令之送达,须非应于外国为之或依公示送达为之者568
三、债权人声请发支付命令之程序568
(一)管辖法院568
(二)声请之程式570
(三)债权人声请支付命令之效果573
四、法院对声请支付命令之审理程序574
(一)法院审理方式574
(二)法院发支付命令之裁定575
(三)支付命令之送达575
五、债务人对支付命令之异议575
(一)异议之方式576
(二)异议之期间576
(三)异议之效力576
六、支付命令确定之效力578
贰、保全程序579
一、总说579
(一)保全制度之意义与立法目的579
(二)保全程序之性质580
(三)保全事件之程序标的581
二、假扣押程序581
(一)声请之要件582
(二)管辖法院584
(三)假扣押声请之程式与其效力585
(四)法院对假扣押声请之审查及裁定587
(五)假扣押裁定之撤销591
三、假处分程序596
(一)假处分之目的与类型596
(二)要件597
(三)假处分声请之裁定601
(四)效力及撤销604
(五)定暂时状态假处分607
叁、公示催告程序617
一、概说617
(一)意义与制度目的617
(二)种类618
(三)法律性质及其要件618
二、一般公示催告程序619
(一)管辖法院619
(二)声请人及声请程式619
(三)审查及裁判620
(四)公示催告之公告方法与权利之申报621
(五)除权判决之程序621
(六)撤銷除权判决之诉624
三、宣告证券无效之公示催告程序626
(一)管辖法院626
(二)公示催告之声请人627
(三)声请程序627
(四)法院公示催告之记载公告方法627
(五)利害关系人之申报权利及法院之处理628
(六)法院之除权判决与撤销除权判决628
(七)禁止支付命令与禁止支付命令之撤销629
热门推荐
- 2314443.html
- 655498.html
- 675888.html
- 960264.html
- 71226.html
- 1174319.html
- 126688.html
- 2235487.html
- 975063.html
- 11320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63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70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50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82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57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6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31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94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3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