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志愿服务制度化 北京经验与反思【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党秀云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51500600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志愿-社会服务-经验-北京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志愿服务制度化 北京经验与反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志愿服务及其功能1
第一节 志愿服务的兴起1
一、志愿服务的涵义与特征1
二、志愿服务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6
三、志愿服务的类型与活动领域8
四、志愿服务的功能10
第二节 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12
一、市场失灵理论12
二、政府失灵理论13
三、第三部门理论14
四、社会资本理论16
五、社群主义理论17
第二章 北京市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21
第一节 北京市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21
一、北京市志愿服务的萌芽与发展21
二、奥运契机下的北京志愿服务23
第二节 后奥运时代的北京志愿服务31
一、后奥运时代北京志愿服务的新发展31
二、后奥运时代北京志愿服务的制度建设35
三、北京市志愿服务模式39
第三章 西方发达国家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践经验44
第一节 英国的志愿服务44
一、英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44
二、英国志愿服务制度化的相关举措46
第二节 美国的志愿服务50
一、美国志愿服务的历史发展50
二、美国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建设52
第三节 日本的志愿服务55
一、日本的志愿服务活动55
二、日本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的主要经验56
第四节 加拿大的志愿服务58
一、加拿大志愿服务概况58
二、加拿大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措施与途径59
第五节 西方国家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的启示60
一、政府对志愿服务积极支持而不“越界”61
二、公民的积极广泛参与61
三、相对明确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62
四、较为成熟的管理手段和机制62
第四章 北京市志愿服务的现状调查与分析64
第一节 北京高校志愿服务的现状与对策分析64
一、北京高校志愿服务现状描述与分析64
二、北京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71
三、北京高校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对策建议73
四、个案分析——中央民族大学关注“三农”协会78
第二节 北京市社区志愿服务的现状与对策分析82
一、北京市社区志愿服务的现状调查82
二、北京市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89
三、完善社区志愿服务管理的路径与对策选择95
第五章 志愿者招募与志愿者分类管理108
第一节 志愿者招募108
一、志愿者招募的准备与宣传108
二、志愿者的录用与甄选113
三、志愿者的配置与协调114
四、志愿者招募过程中的相关技术116
第二节 北京市志愿者招募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117
一、北京市志愿者招募中存在的问题117
二、北京市志愿者招募的改进策略118
第三节 志愿者的分类管理120
一、志愿者分类管理的意义120
二、志愿者的分类管理120
第六章 志愿组织与志愿组织管理123
第一节 志愿组织概述123
一、志愿组织的内涵与特征123
二、北京市志愿组织的类型124
第二节 北京市志愿组织及其职能126
一、北京市志愿组织领导机构126
二、北京市志愿组织的结构及职能设置127
第三节 北京市志愿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困境131
一、志愿组织行政化色彩过浓,自主性缺乏132
二、志愿组织缺乏独立法人地位,角色定位尴尬132
三、志愿组织经费短缺,发展能力不足133
四、志愿组织专职人员匮乏,管理水平偏低133
五、志愿组织功能综合,专业性严重缺失134
六、志愿组织战略意识不强,短期行为明显134
七、志愿组织自身管理不善,职能难以发挥135
第四节 北京市志愿组织的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135
一、建立政府、社会和志愿组织三方合力工作系统,推动志愿组织间协同发展135
二、增强志愿组织的资金实力,为志愿组织良性运转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136
三、加强志愿组织对人才的吸引力,建立志愿组织的专职人才队伍136
四、构建科学的志愿组织类别体系,提升志愿组织的专业管理水平137
五、完善志愿组织的治理结构,健全志愿组织的责任和运作机制137
六、发挥志愿者联合会的功能与作用,促进各志愿组织间的协调发展138
第七章 志愿服务立法与志愿服务法制化建设139
第一节 志愿服务立法的理论基础139
一、志愿服务立法的概念139
二、志愿服务立法的意义139
三、志愿服务立法的原则141
第二节 北京市志愿服务立法的进程与现状143
一、北京市志愿服务立法的进程143
二、北京市志愿服务立法的内容144
三、北京市志愿服务立法的特点149
第三节 北京市志愿服务立法存在的困境与问题150
一、适用范围相对局限150
二、内容体系相对松散151
三、管理部门不够权威151
四、部分内容不够细化152
五、应急管理描述相对较少152
六、权利保障不尽完善153
七、资金管理规定不具体153
八、部分定义和概念较为模糊154
九、行为处罚描述不清晰154
十、宣传普及力度不够深入155
第四节 北京市志愿服务立法的改革与完善155
一、积极呼吁适时出台全国范围的志愿者法155
二、进一步细化志愿服务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关系156
三、明确政府责任,提升志愿服务管理部门的权威性157
四、健全北京市志愿服务应急管理方面的立法内容157
五、细化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机制158
六、完善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监控机制和评估体制158
七、借鉴成熟经验,细化配套规定并形成法规体系158
第八章 志愿者培训与志愿服务培训机制162
第一节 志愿者培训的目的与意义162
一、志愿者培训的含义162
二、志愿者培训的目的163
三、志愿者培训的意义164
第二节 北京市志愿者培训的发展历程164
一、志愿者培训的萌芽阶段165
二、志愿者培训的初步展开阶段165
三、志愿者培训的规范摸索阶段166
第三节 北京市志愿者培训存在的问题167
一、相关法规不健全167
二、培训经费匮乏168
三、培训机构官方色彩浓厚168
四、培训内容与培训需求相脱节168
五、培训激励配套措施不完善169
第四节 北京市志愿服务培训体系构建的政策建议169
一、构建科学有序的培训流程169
二、建立高素质的培训师资队伍172
三、完善培训的课程体系和方法174
四、建立多方合作的培训机制176
第九章 志愿者权益与志愿服务保障机制179
第一节 志愿者权益与志愿服务保障的功能179
一、志愿者的基本权益179
二、志愿服务保障及其基本范畴180
三、建立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的意义181
第二节 国外志愿服务保障的经验借鉴181
一、美国的志愿服务保障182
二、丹麦的志愿服务保障184
三、新加坡的志愿服务保障185
第三节 北京市志愿服务保障及其存在问题187
一、北京市志愿者保障的有关制度措施187
二、北京市志愿服务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190
第四节 北京市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192
第十章 志愿者需求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196
第一节 志愿服务激励的理论基础196
一、激励及激励理论196
二、志愿服务激励及激励原则198
三、我国志愿服务的基本激励机制199
四、志愿服务激励的意义202
第二节 北京市志愿者的需求调查与动机分析202
一、北京市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调查202
二、北京市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需求分析205
第三节 北京市志愿者激励的相关政策与规定207
一、北京市志愿服务激励的相关政策与举措207
二、北京共青团志愿者的相关激励措施208
三、奥运会志愿者激励经验的保留与继承209
第四节 北京市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210
一、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培育志愿服务意识210
二、建立多元化激励体系,激发志愿服务热情212
三、加强专业能力培训,满足志愿服务意愿215
四、加强权益保障,吸引志愿服务人才216
第十一章 志愿服务监督与评估机制219
第一节 志愿服务监督与评估的概念与构成要件219
一、志愿服务监督与评估的意义219
二、志愿服务监督与评估主体220
三、志愿服务监督与评估机制221
第二节 西方发达国家志愿服务监督与评估的经验与启示222
一、政府直接监督与评估222
二、独立第三方监督与评估224
三、同行互律225
四、媒体与公众监督225
五、志愿组织的自律226
第三节 北京市志愿服务监督与评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226
一、北京市志愿服务监督与评估的现状226
二、北京市志愿服务监督与评估存在的问题229
三、北京市志愿服务监督与评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32
第四节 北京市志愿服务监督与评估机制构建的对策建议234
一、监督评估主体的多元化234
二、监督评估客体的全面化236
三、监督评估方法的科学化236
第十二章 网络志愿服务与志愿服务网络化建设241
第一节 网络志愿服务的出现及其特点241
一、网络志愿者和网络志愿组织的出现241
二、网络志愿服务的特点242
三、网络志愿服务与志愿服务网络化的功能与意义243
第二节 北京市志愿服务网络化的现状244
一、北京市志愿服务网络化建设244
二、北京市志愿服务网络化建设的经验及其成果246
第三节 北京市志愿服务网络化建设面临的问题247
一、网络志愿组织尚需规范化247
二、志愿服务网络化建设的保障性不足248
第四节 北京市志愿服务网络化良性发展的基本对策248
一、建立网络志愿服务规范化管理机制248
二、完善志愿服务网络化保障机制249
第十三章 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251
第一节 志愿服务的核心价值与意义251
第二节 我国志愿服务面临的困境与问题252
一、志愿服务参与管道不足,社会参与面不广252
二、志愿者流动率高,人才队伍缺乏稳定性253
三、相关法律与伦理规范缺失,志愿者的责任与权益难以保障253
四、志愿活动行政化倾向严重,服务热情和效率难以持续254
五、志愿服务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健全,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254
六、志愿服务网络不完备,志愿资源浪费严重254
第三节 我国志愿服务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255
一、培育志愿精神,普及志愿理念255
二、加强志愿组织建设,提升管理与服务能力256
三、加快志愿服务立法,规范志愿服务行为257
四、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有效整合志愿资源258
五、加强政府政策支持,提供体制与机制保障258
后记260
热门推荐
- 3204008.html
- 355878.html
- 3010400.html
- 3240939.html
- 374043.html
- 1237074.html
- 2331915.html
- 3442842.html
- 2956606.html
- 30121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88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28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87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66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88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99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31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83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35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1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