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严格司法与诉讼制度改革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策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沈德咏主编;戴长林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1970400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57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3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严格司法与诉讼制度改革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策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改革的背景和基本原则1
二、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的基本内涵5
三、刑事诉讼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8
四、改革的方向与路径11
第二章 树立科学司法理念22
第一节 无罪推定理念22
一、任何人不被强迫自证其罪原则23
二、证据裁判原则27
三、疑罪从无原则33
第二节 程序公正理念37
一、程序法定原则37
二、司法监督原则42
三、公正审判原则46
第三节 人权保障理念50
一、有效辩护原则50
二、司法救济原则53
第三章 贯彻证据裁判原则57
第一节 证明对象57
一、实体法事实及其构成58
二、程序法事实及其类型61
三、证据法事实及其类型64
四、关键事实和争议事实65
第二节 证明责任67
一、证明责任的内涵及功能68
二、证明责任的分配规则70
三、提供证据责任的转移机制及相关问题74
第三节 证据规则及取证制度改革77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相关取证制度改革77
二、一般证据规则及相关取证制度改革92
第四节 证明标准106
一、证明标准的界定和内涵106
二、疑罪的认定和虚假印证的防范109
第四章 刑事诉讼构造转型115
第一节 刑事诉讼构造理论116
一、刑事诉讼构造概述116
二、域外关于刑事诉讼构造的理论121
三、域外刑事诉讼构造分析128
第二节 我国刑事诉讼构造存在的问题140
一、纵向构造141
二、横向构造144
第三节 刑事诉讼构造转型147
一、完善侦控关系148
二、贯彻控审分离原则,改革提起公诉制度149
三、完善审前程序,改革侦查构造150
四、完善辩护制度,实现有效辩护151
五、理顺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关系152
第五章 改革完善审前程序153
第一节 审判中心司法改革对侦查、审查起诉的要求153
一、侦查制度的改革154
二、审查起诉制度的改革159
三、对不起诉制度的监督和制约171
第二节 检察监督指导侦查模式172
一、检察指导侦查的含义172
二、检察机关指导侦查的法律依据175
三、检察机关指导侦查的模式176
第三节 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的司法监督179
一、强制措施和强制性侦查措施的性质分类179
二、强制性侦查措施司法监督的必要性181
三、司法监督的原则182
四、司法监督的方式185
第六章 完善庭前准备程序198
第一节 公诉审查机制198
一、实质性审查199
二、撤回起诉与驳回起诉204
三、庭前阅卷模式209
第二节 繁简分流机制218
一、被告人的程序选择权218
二、控辩认罪协商制度224
三、简化审理程序232
第三节 庭前会议程序243
一、庭前会议的内容244
二、庭前会议的效力247
第七章 实现庭审中心主义254
第一节 非法证据排除程序254
一、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模式选择254
二、审判阶段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体系构建260
第二节 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270
一、证人出庭作证的重要意义271
二、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实践现状272
三、解决路径277
第三节 法庭调查程序286
一、举证程序287
二、质证程序289
三、认证程序293
第四节 法庭辩论程序298
一、法庭辩论的定位298
二、法庭审理中的量刑辩论300
三、强化法庭对辩论的指挥302
四、强化有效辩护303
第八章 改革完善裁判制度306
第一节 裁判组织306
一、陪审制度306
二、审判委员会制度315
第二节 裁判权运行机制320
一、裁判形成320
二、裁判形式326
三、宣判制度329
第三节 救济制度333
一、二审程序改革333
二、再审程序改革341
三、最高人民法院统一法律适用347
后记354
热门推荐
- 939517.html
- 2124706.html
- 3660526.html
- 2481267.html
- 2482131.html
- 2873764.html
- 2826800.html
- 2890954.html
- 501170.html
- 3570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39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47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48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37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48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08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98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2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56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4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