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化与公民理性构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化与公民理性构建
  • 曲丽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23963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192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204页
  • 主题词:公民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化与公民理性构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1

一 问题的提出1

二 研究的意义2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4

一 国外研究现状4

二 国内研究现状7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重点8

一 研究的思路8

二 研究的方法9

三 研究的重点10

第一章 公民理性概述11

第一节 公民理性的历史发展11

一 古希腊时期11

二 古罗马时期14

三 西欧中世纪时期17

四 近代时期18

五 现代时期29

第二节 公民理性的内涵31

一 公民及相关概念31

二 公民理性的界定35

第三节 公民理性的内容38

一 公民理性的结构界说38

二 公民理性的结构内容39

第二章 公民理性发展的经济性机制48

第一节 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经济形态的演变48

一 传统自然经济形态49

二 现代市场经济形态52

第二节 市场经济引导公民理性发展55

一 市场经济的主体性要求引发个人的主体意识56

二 权利意识是市场经济中法权关系的凝结57

三 市场经济中的契约式连接必然要求责任的约束59

四 市场经济中的普遍交换体系引导个体参与意识60

第三章 公民理性发展的社会性机制62

第一节 从传统共同体社会到现代私人领域:社会形态的变迁62

一 自然经济的确立与共同体社会的形成62

二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私人领域产生的逻辑66

三 由共同体社会到私人领域:身份到契约的演进69

第二节 私人领域的演变72

一 黑格尔:相互需要的体系73

二 马克思:物质交往关系的总和74

三 葛兰西:文化意义和功能75

四 哈贝马斯:经济系统和文化系统76

第三节 私人领域的三个层级与公民理性的发展78

一 家庭领域的最初启蒙79

二 市场经济的形式化普及81

三 文化领域的实质性升华83

第四章 公民理性发展的政治性机制87

第一节 共同体催生下的传统政治87

一 国家统合体制87

二 宗法伦理文化88

三 个人依赖国家88

第二节 私人领域孕育下的现代民主政治89

一 政治结构分化和功能专业化90

二 政治权威的理性化和合法化91

三 政治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91

四 政治过程的制度化和法治化92

五 公民参与的普遍化和有序化93

第三节 民主制度对公民理性发展所发挥的三重功能94

一 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95

二 提供文化教育的功能95

三 提供政治实践的训练96

第五章 我国公民理性的发展98

第一节 公民理性发展的历程98

一 传统社会公民理性的不足98

二 近代社会公民理性的启蒙107

三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公民理性的不断提升108

第二节 公民理性发展的意义109

一 公民理性与政治民主化112

二 公民理性与经济市场化115

三 公民理性与人的现代化117

第六章 当代中国公民理性的构建119

第一节 重视公民教育119

一 公民理性的发展得益于公民教育的培养和塑造119

二 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121

三 公民教育理念的转变以及公民教育体系的建构122

四 发达国家公民教育的启示124

第二节 推进政治社会化129

一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塑自身的重要手段129

二 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公民理性发展的形式131

三 政治社会化过程的阶段性与公民理性发展规律的内在契合133

四 政治社会化为公民理性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渠道135

五 政治社会化引导公民理性发展的总体性评价136

第三节 实现有序参与137

一 公共参与是公民践行公民角色的重要形式140

二 新中国成立后公民参与模式的转换142

三 当前公民参与模式的分析143

四 健全公民有序参与制度144

第四节 完善社会公共领域145

一 社会公共领域发展的历史148

二 社会公共领域的基本内涵152

三 社会公共领域与国家关系的理论透视154

四 我国社会公共领域的发展158

五 社会公共领域与国家的关系160

六 推进社会公共领域发展的对策168

参考文献173

后记1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