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军事医学心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军事医学心理学
  • 张理义,徐毅主编;全军心理疾病防治中心,第二军医大学,武警天津医学院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94864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266页
  • 主题词:军事医学:医学心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军事医学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军事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1

目录1

第1章 概论1

二、军事医学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和意义2

(一)工作成绩3

三、军事医学心理学的发展与展望3

(三)对军事医学心理学发展的展望4

(二)现状分析4

二、判断标准6

第2章 平时常见的军人心理障碍6

第一节 心理障碍6

一、概述6

一、适应不良行为8

第二节 适应不良行为与迷信行为8

一、概述10

二、迷信行为10

第三节 人格障碍10

二、人格障碍的病因及分类11

三、各型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12

四、人格障碍的治疗对策13

一、概述14

第四节 神经症14

(一)神经衰弱15

二、神经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15

(二)焦虑性神经症16

(三)强迫性神经症18

(四)躯体形式障碍19

(五)恐怖性神经症21

(一)神经衰弱的治疗22

三、神经症的治疗方法22

(三)强迫症的治疗23

(二)焦虑症的常用治疗方法23

一、概述24

(四)躯体形武障碍的治疗24

(五)恐怖性神经症的治疗24

第五节 精神分裂症24

(二)核心症状25

二、临床表现及临床类型25

(一)早期症状25

(三)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类型27

三、诊断28

(四)精神分裂症的病程及转归28

(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29

四、精神分裂症的治疗29

一、概述32

(二)电抽搐治疗32

(三)心理治疗32

(四)精神康复32

第六节 情感障碍(心境障碍)32

(一)抑郁发作33

二、临床表现33

(二)躁狂发作35

(四)恶劣心境障碍36

(三)混合发作36

(一)抑郁发作37

(五)环性心境障碍37

(六)病程与预后37

三、诊断37

(三)躁狂发作38

(二)复发性抑郁症38

(一)抑郁发作的治疗39

(四)复发性躁狂症39

(五)持续性心境障碍39

四、治疗39

(二)躁狂发作的治疗42

二、临床表现43

第七节 睡眠障碍43

一、概述43

四、治疗44

三、诊断标准44

(四)应用“效果律”来提高训练成绩45

第3章 军事训练中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45

第一节 平时军事训练中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45

一、军事技能训练中的心理指导45

(一)确定练习目标,激发训练动机45

(二)认真做好示范的心理效应45

(三)方法灵活,激发兴趣45

(一)疲劳的概念46

(五)及时纠正痼癖动作46

(六)发挥官兵训练的内在潜能46

二、疲劳的调适46

三、对训练器械恐惧的调适47

(二)疲劳的产生及积累模式47

(三)调适方法47

(一)逃避心理48

第二节 海训中官兵心理问题的调适48

一、海训中官兵常见的心理问题48

(二)迎合心理49

(四)紧张恐惧心理50

(三)消极怠慢心理50

(四)心理社会应激因素51

二、海训中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51

(一)自身因素51

(二)环境因素51

(三)人为行为51

(二)加强心理训练52

三、海训中官兵心理问题的调适52

(一)科学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休息52

(三)针对问题,加强疏导53

(三)恐惧心理54

第三节 军事演习中的心理问题及其预防54

一、演习中官兵常见的心理问题54

(一)焦虑心理54

(二)紧张心理54

(二)军事演习期间生活环境差55

(四)压抑心理55

(五)疲劳心理55

(六)心理应激障碍55

二、演习中官兵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55

(一)军事演习环境条件差55

(二)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掌握高技术武器装备56

(三)军事演习训练强度大56

(四)军事演习部队管理严56

三、演习中官兵心理问题的预防56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政治心理素质56

(六)开展自我心理保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57

(三)加强心理训练,不断提高心理素质57

(四)大力开展文体活动,及时减轻心理压力57

(五)合理安排训练,避免过度疲劳57

(二)动态执勤中的心理问题58

第4章 部队在执行特殊任务时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58

第一节 武警官兵在执勤和处突中的心理问题及对策58

一、武警官兵在执勤中的心理问题58

(一)静态执勤中的心理问题58

二、武警官兵在处突中的心理问题59

(二)执行任务过程中不良情绪的调适60

三、武警官兵优良心理品质的培养60

(一)培养良好的心理自控能力60

第二节 公安干警在执行公务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61

(一)职业本身的特殊性62

一、警察职业对干警心理的影响62

(四)来自社会的压力63

(二)警察内部严明的纪律对警察个体的压力63

(三)家庭矛盾的压力63

二、干警对职业应激源的身心反应64

(三)处理不良情绪的行为训练65

三、缓解干警心理压力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65

(一)对入警人员进行心理素质的测评65

(二)注重对干警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65

(六)建立良好的家庭和人际关系66

(四)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模式66

(五)提高警察组织管理水平66

(七)建立专家咨询制度,为警察提供心理服务67

(三)远距离精确火力战强化了军人的恐惧心理68

第5章 现代战争中军人的心理障碍及其应对68

第一节 现代战争对军人心理的影响68

一、现代战争的作战样式对军人心理的影响68

(一)非线性作战加剧了军人的心理应激反应68

(二)连续作战加重了军人的心理负荷68

(三)复杂战场状况对军人认识和行为的重大冲击69

(四)全方位信息战增加了军人认知和判断的难度69

二、现代战争的战场环境对军人心理的影响69

(一)恶劣作战条件对军人作战意志的严重考验69

(二)战场恐怖气氛对军人情感的强烈刺激69

(二)视觉70

第二节 现代战争致军人心理障碍70

一、认知障碍70

(一)感知觉障碍70

(五)幻觉71

(三)痛觉71

(四)错觉71

三、思维障碍72

二、记忆障碍72

(一)临床意义72

(二)影响因素72

(三)表现72

二、战斗应激反应的发生率73

第三节 战斗应激反应73

一、应激的心理反应73

四、战斗心理应激的相关因素74

三、战斗应激反应的发生机制74

(一)急性战斗反应75

五、战斗应激反应的症状表现75

八、战斗应激反应的预防76

(二)慢性战斗反应76

六、战斗应激反应的诊断76

七、战斗应激反应的治疗76

一、概述77

九、战斗应激反应的预后77

第四节 战时心理伤的救治模式77

(一)海湾战争78

(四)波斯尼亚(Bosnia)维和79

(二)海地维和79

(三)关塔那摩海湾(Guantanamo Bay)人道主义救援79

二、救治模式80

(五)伊拉克战争80

(二)救护治疗方法81

三、救治原则及救治系统的分级81

(一)救护处理原则81

(三)积极密切军队内外关系83

第五节 现代战争中官兵心理问题的调控83

一、积极对军人士气进行激励83

(一)及时开展战场宣传鼓动83

(二)正确实施奖励与惩处83

(二)表同——创造强化心理的榜样84

(四)充分发挥各级指挥员的表率作用84

(五)严格控制不良心态的滋生蔓延84

二、实施心理干预84

(一)弱化——消除对战争的恐惧84

(五)胜利——最好的心理防线85

(三)严纪——抑制不良心理产生85

(四)转移——增加仇恨心85

一、心理战的含义86

第6章 心理战86

第一节 心理战概述86

三、心理战的地位87

二、心理战理论的发展87

四、心理战的作用88

六、心理战的层次和任务89

五、心理战的目标89

(三)战术心理战90

(一)战略心理战90

(二)战役心理战90

(一)应激91

第二节 心理战的生理、心理学原理及心理战原则91

一、心理战的生理学原理91

(一)心理战是针对脑机能活动的作战91

(二)身心相关使心理战的影响具有双重效果91

二、心理战的心理学原理91

(四)注意92

(二)错觉92

(三)需要92

(八)防卫机制93

(五)思维定势93

(六)暗示93

(七)从众93

(四)感召性原则94

三、心理战的原则94

(一)适当性原则94

(二)应变性原则94

(三)针对性原则94

一、心理战的基本手段95

四、心理战对人发生作用的通道95

(一)个人心理平衡的不稳定性是心理战的切入点95

(二)个人心理素质的不健全性是心理战的突破口95

(三)群体心理的相互影响使心理战的效果得到放大95

第三节 心理战的基本手段和途径95

二、心理战实施的基本途径——传媒96

二、心理战和谋略战的关系97

第四节 心理战模式、战法及装备97

一、心理战的模式97

(六)威胁法与利诱法98

三、心理战的战法98

(一)震慑法与迷惑法98

(二)示强法与示弱法98

(三)示勇法与示怯法98

(四)明示法与暗示法98

(五)明理法与情感法98

(二)疲劳攻击99

(七)民族心理战法与阶级心理战法99

四、心理战攻击99

(一)超强攻击99

(六)形象暗示攻击100

(三)噪声和声响攻击100

(四)光束攻击100

(五)颜色攻击100

(九)恐吓、威胁攻击101

(七)欺骗攻击101

(八)扭曲攻击101

(十二)诽谤、中伤攻击102

(十)利诱、劝降攻击102

(十一)戏弄、激怒攻击102

(一)心理战指挥机构103

五、心理战装备103

第五节 心理战机构及心理战人员培训103

一、心理战指挥机构和心理战部队103

二、心理战部队的培训104

(二)心理战部队104

(二)心理战部队的训练105

(一)心理战部队的稳定性建设105

(一)建立心理战防御的组织机构106

第六节 心理战防御106

一、心理战防御的原则106

(一)平时与战时相结合的原则106

(二)攻防相协调的原则106

(三)预防为主的原则106

二、心理战防御的方法106

(七)加强反心理战行动107

(二)控制心理战信息传播与影响107

(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107

(四)加强心理战防御训练107

(五)加强心理监控107

(六)心理激励107

一、反敌错觉——聂总粉碎敌“扫荡”108

附6-A 心理战经典战例108

二、借敌心理定势——苏军智夺大桥109

三、顶尖心理战炸弹震撼塔利班110

四、埃军示弱骄敌 以军疏忽落败111

五、渲染重拳部队和装备112

六、情感术感召男女军人113

七、策反轻车熟路美金神通广大114

八、沉稳不惧——斯大林红场阅兵115

九、五角大楼的造假办公室117

十、妖魔化米洛舍维奇118

十一、隐瞒欺骗成新闻119

十二、高科技“攻心术”——心理战新面孔121

十三、网上心战争锋——北约提心吊胆122

一、一般特点124

第7章 军校学员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124

第一节 军校学员的个性心理特点124

(一)入学阶段的适应及对策125

二、与军校生活有关的社会心理特点和对策125

(三)人际交往特点及对策126

(二)军校学员自我认识的特点及对策126

(五)考试心理紧张及对策127

(四)学习动力特点及对策127

二、压抑128

(六)青春期特点和对策128

(七)毕业阶段的特点和对策128

第二节 军校学员常见的心理问题128

一、情绪不稳128

五、人际关系不协调129

三、挫折感129

四、个性问题129

六、焦虑130

第三节 军校学员的心理调适131

七、抑郁131

三、依靠集体力量,养成不骄不躁的情绪132

一、注重学员心理素质的养成132

二、注重心理训练,增强学员的心理承受力132

(二)性心理的发展133

第8章 军人的性心理健康133

第一节 青春期性心理知识133

一、青春期的性心理发展133

(一)性生理的发展133

(三)性欲望、性冲动与性行为134

二、青春期性心理特征134

(一)对性知识的追求134

(二)对异性的爱慕134

(三)由性愚昧导致的种种性困扰136

三、青春期性心理的困扰136

(一)由性成熟带来的性焦虑和性压抑状态136

(二)由性冲动引起的自慰行为及其内心冲突136

(二)爱情、婚姻和性生活对男女双方具有极其不同的意义137

第二节 恋爱中的心理健康137

一、协调男女性心理的差异137

(一)性心理发育和成熟男女双方侧重不同137

三、婚前性行为138

二、择偶中的性选择138

(一)了解对方对性生活的态度和情感沟通的能力138

(二)了解双方的性心理特征是否协调匹配138

一、新婚之夜的性心理健康139

第三节 婚姻中的性协调139

(一)感觉器官的充分调动140

二、性生活的协调140

(五)两性性反应周期中的心理变化141

(二)注意力141

(三)运用性幻想141

(四)表达和体验爱与性感受141

三、月经期、孕期及产后的性生活协调142

四、婚后两次重要的角色转换143

一、让性生活浪漫起来144

第四节 婚姻危机的应对144

二、婚姻危机与婚外恋145

一、科学对待,正确认识147

第五节 性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147

二、加强疏导,主动适应148

三、早发现,快处置149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150

第9章 军人心理健康的维护150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150

二、心理健康的划界151

三、军人心理健康的标准152

四、影响军人心理健康的因素153

一、学习和运用心理学是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的必由之路154

第二节 军人心理健康的意义154

三、学习和运用心理学是保持部队安全稳定的需要155

二、学习和运用心理学是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补充155

第四节 军人心理保健156

第三节 军人心理健康的特点与任务156

一、部队是以青年人为主体的战斗群体156

二、部队人员构成以男性为主、生活方式以集体为主156

一、青年期生理心理的基本特征157

第五节 军人的工作、学习、恋爱与生活157

第六节 青年官兵的心理健康157

(二)恋爱、结婚、为人父母158

二、青年期心理健康的维护158

(一)择业与追求事业的成功158

(二)主观原因159

第七节 军人的挫折心理及其调适159

一、产生挫折的原因159

(一)客观原因159

(一)挫折后的不舒适体验与失常行为160

二、军人经常面对的现实挫折160

三、军人遭受挫折后的心理反应160

(二)挫折后的心理防卫机制161

四、军人心理挫折的调适与疏导163

(一)军人人际关系的概念和类型165

第八节 军人的人际关系165

一、军人人际关系的一般问题165

(二)军人人际关系的特点167

(三)影响军人人际关系的因素168

(一)军人人际关系障碍的类型169

二、军人人际关系障碍169

(二)军人人际关系中的几种典型不良心理170

一、端正人际交往的态度172

第九节 军人人际关系障碍的调适172

二、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173

(一)军人适应性教育175

第10章 军人心理健康教育175

第一节 宣传教育对军人的心理影响175

第二节 军人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175

第三节 军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175

(五)军人创造能力的培养176

(二)心理健康基本常识的教育176

(三)军人自信心的教育与培养176

(四)军人耐挫能力的培养176

(一)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177

第四节 军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常用方法177

(一)教育引导177

(二)环境磨炼177

(三)集体影响177

(四)自我养成177

(五)建立军人心理档案177

第五节 军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177

(三)建立组织178

(二)结合训练、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心理素质教育178

第六节 军人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的实施178

(一)指导思想178

(二)预期目标178

(六)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制度179

(四)明确分工179

(五)建立心理咨询网络179

(七)骨干培训180

(八)实施步骤181

(一)机体对高海拔缺氧的主要代偿反应183

第11章 军人心理训练183

第一节 军事特殊环境对军人心理的影响183

一、高海拔缺氧环境对军人心理的影响183

(二)高海拔缺氧对军人认知能力的影响184

(二)低温对军人心理、行为的影响185

(三)高海拔缺氧对情绪和人格的影响185

(四)高海拔缺氧对心理运动能力的影响185

二、低温环境对军人的心理影响185

(一)低温对个体生理的影响185

(二)炎热环境对军人心理的影响186

三、炎热环境对军人心理的影响186

(一)炎热环境对军人生理的影响186

(一)航海自然环境对舰(艇)船员心理的影响187

四、航海环境对军人心理的影响187

(二)舰(艇)船上理化环境对军事航海人员心理和行为的影响189

(四)潜水环境对潜水作业人员的心理的影响190

(三)舰(艇)船上社会环境对舰(艇)船员心理和行为的影响190

(二)森林环境对军人心理的影响191

五、其他环境对军人心理的影响191

(一)沙漠环境对军人心理的影响191

(二)心理承受能力训练192

第二节 军人心理训练192

一、军人心理训练的内容192

(一)心理适应能力训练192

(四)集体主义精神的训练193

(三)意志品质训练193

(一)情绪调节的训练方法194

二、军人心理训练的基本方法194

(二)意志行为的训练方法200

(三)统计指标204

第12章 军人心理评估204

第一节 中国军人心理健康量表204

(一)测验条件204

(二)测验方法204

(五)结果解释205

(四)计分方法205

一、项目及内容207

第二节 军人适应不良自评量表207

二、评分方法及结果分析208

二、评定方法及注意事项209

第三节 抑郁症状自评量表209

一、项目和评定标准209

三、统计指标和结果分析210

二、评定注意事项211

第四节 症状自评量表211

一、项目和评定标准211

四、常模和分界值212

三、统计指标212

六、应用评价213

五、结果分析213

(四)统计指标216

第五节 中国心身健康量表216

(一)项目及内容216

(二)评定方法及注意事项216

(三)适用范围216

(五)结果分析217

第六节 ET脑电超慢涨落分析220

一、概述221

第13章 军人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221

第一节 心理咨询221

三、心理咨询的对象及范围222

二、心理咨询的内容222

六、心理咨询的原则223

四、心理咨询的程序223

五、心理咨询的方式223

(二)开展心理咨询需要具备的基本设施225

七、心理咨询的条件225

(一)对心理咨询工作者的要求225

八、心理咨询的技巧227

(二)两者的不同点228

九、医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228

(一)两者的相同点228

二、心理治疗的机制229

第二节 心理治疗229

一、概述229

四、心理治疗的分类230

三、心理治疗的适应证和目的230

(一)行为疗法231

五、心理治疗的实施程序231

六、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231

(二)认知领悟疗法234

(三)理性—情绪疗法235

(四)贝克认知疗法236

(五)森田疗法237

(六)生物反馈疗法239

(七)催眠疗法240

(八)精神分析疗法241

(九)人本主义疗法2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