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市场发展报告 2001 袖珍中国市场年鉴【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市场发展报告 2001 袖珍中国市场年鉴
  • 马洪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 ISBN:780087459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8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市场发展报告 2001 袖珍中国市场年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消费品市场发展与预测1

一、2000年消费品市场发展概况1

(一)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1

代前言1

(二)市场物价止跌回升2

(三)买方市场格局仍未改变4

(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生质的变化4

(五)商品零售市场的新兴业态形式发展迅速6

二、2000年消费品市场变化原因分析7

(一)宏观经济形势向好,为消费品市场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7

(二)政策因素是国内消费品市场变化的主要推动力量7

(三)商业企业加大了促销力度9

三、消费品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9

(一)消费品市场需求不足,农村市场仍难启动9

(二)城乡居民即期消费需求减弱10

(四)消费政策仍在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消费11

(五)市场秩序混乱制约着市场拓展和消费的增长11

(三)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没有根本改观11

四、2001年消费品市场发展前景分析12

五、2001年消费品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13

(一)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信心13

(二)发挥政府的功效,改善消费环境14

(三)创造新的供给方式和供给制度14

(四)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14

(五)消费品市场要积极应对WTO15

(一)就业仍处于低迷状态,城镇失业人数缓慢增加16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与预测16

一、2000年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概况16

(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继续增加17

(三)城镇居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地区和行业间差距明显18

(四)养老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进一步提高20

(五)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与覆盖面继续增长21

(六)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21

(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农村劳动力流动势头增强21

(八)100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取得新进展22

(一)市场供求总量矛盾与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23

二、劳动力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3

(二)再就业服务中心即将关闭带来的新问题24

(三)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存在诸多难点25

(四)劳动力市场人为分割问题依然严重26

三、加入WTO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26

(一)入世对劳动力市场需求总量将产生长远的影响26

(二)入世将改变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28

(三)入世将促进劳动力市场体系发生变革30

(一)广开就业门路,增加劳动力市场需求量31

四、2001年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31

(二)实行积极的劳动力就业政策,刺激劳动力需求33

(三)规范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34

(四)进一步完善与劳动力市场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35

中国生产资料市场发展与预测36

一、2000年生产资料市场出现了重大转机36

(一)生产资料需求增长旺盛36

(二)长线产品产量得到一定控制37

(三)市场价格基本上全面回升38

(四)生产资料流通效益明显好转39

二、生产资料市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0

(一)市场有效需求仍然不足40

(二)生产结构缺少创新41

(三)价格回升基础不稳42

三、相关对策建议43

(一)继续实行扩张性的宏观调控政策43

(二)努力控制和调整资源供给44

四、2001年生产资料市场形势展望45

(一)生产资料需求增长将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46

(二)生产资料市场在结构调整中进一步发展47

(三)生产资料流通纳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49

五、生产资料主要品种走势分析51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与预测56

一、2000年住宅与房地产业的基本情况56

(一)房地产开发与住宅建设投资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势头57

(二)建设规模继续扩大57

(三)商品房销售形势良好,个人购房比例提高58

(五)全社会城镇住宅完成投资增长率回落,竣工面积略有下降59

(四)商品房价格稳中有升59

(六)房地产开发资金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60

(七)商品房屋空置面积继续增长,但增幅明显回落60

(八)西部地区的房地产开发与住宅建设有较大幅度提高6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61

三、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和政策取向63

(一)2001年房地产发展的条件分析63

(二)“十五”期间房地产发展的政策取向65

(一)加入WTO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影响67

四、加入WTO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67

(二)应对措施72

中国信息市场发展与预测74

一、2000年信息市场发展的基本概况74

(一)信息市场需求旺盛,规模激增74

(二)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发展顺利,处于中国工业第一支柱地位75

(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扩展迅速,超额完成计划目标76

(四)电信服务市场发展迅猛并出现新特点76

(五)电信市场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电信企业经营机制转变加快77

(七)信息技术领域关键技术已经确定,相关政策跟进迅速78

(六)规制建设力度加大,制度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78

(八)作为战略性产业的信息产业地位日益明确80

(九)网络经济发展回归理性,电子商务又有新突破80

二、2000年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81

(一)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81

(二)信息技术总体水平落后,基础研究投入不足82

(三)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核心技术没有形成82

(四)信息服务业竞争力低下,企业经营机制不适应发展要求83

(五)信息服务业市场准入规则亟待完善84

(六)信息业管理体制存在着制约因素84

(七)信息市场体系尚未健全85

三、2001年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展望85

(一)促进信息市场发展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86

(二)网络基础设施将获得快速发展86

(三)基于网络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将成为先导行业87

(四)西部地区将成为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地区87

(五)发挥社会需求对信息产业发展产生巨大拉动作用88

(六)充分竞争的基础电信业务市场格局将有望加快形成90

(八)信息产业发展所需的行业监管体系将日趋完善91

(七)涉及信息产业的法律法规将进一步完善91

(九)信息产业发展所需的产业保障体制将尽早纳入研究范畴92

(十)激烈的市场竞争将促使信息产业增强活力与竞争力93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与预测94

一、2000年证券市场发展的基本态势94

(一)股票市场的发展现状94

(二)2001年中国证券市场展望100

(一)国债发行市场发展109

二、国债市场的发展状况109

(二)国债市场2001年展望110

三、基金市场的发展111

(一)基金市场的现状111

(二)基金市场2001年展望112

中国货币市场发展与预测113

一、2000年中国金融基本形势113

(一)2000年货币政策回顾113

(二)2000年金融运行状况118

(一)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的发展121

二、2000年中国货币市场发展状况121

(二)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124

(三)票据市场的发展128

(四)外汇交易市场的发展129

三、货币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30

四、2001年中国金融形势展望131

五、2001年中国货币市场发展预测134

(一)业务增长速度明显加快137

中国保险市场发展与预测137

一、2000年保险市场运行的基本情况137

(二)市场竞争格局发生新的变化138

(三)保险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得到加强138

(四)保险风险控制取得成效139

(五)保险体制改革稳步推进140

(六)保险监管进一步加强140

(七)保险对外开放稳步扩大140

(二)保险产业结构不够合理141

二、当前保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141

(一)保险市场规模仍然偏小141

(三)国有保险公司体制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142

(四)保险风险隐患仍然不容忽视142

(五)监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142

三、中国保险市场发展面临的环境分析142

(一)加入WTO为保险市场发展带来了机遇142

(二)国民经济发展总体向好为保险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144

(三)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为保险市场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144

四、未来五年保险市场发展的趋势判断145

(四)居民收入增长和高储蓄率给保险业发展创造了条件145

五、2001年保险市场发展的政策取向147

(一)推进保险产业结构调整147

(二)深化保险体制改革148

(三)切实加强公司经营管理149

(四)进一步完善保险监管体系149

(五)培养和吸纳人才151

(一)技术合同成交总量持续快速增长152

一、2000年中国技术市场发展状况152

中国技术市场发展与预测152

(二)技术交易规模和水平大幅提高153

(三)技术合同的构成相对稳定155

(四)技术合同的买卖双方交易状况变化不大156

(五)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技术合同明显增加158

(六)科技计划项目通过技术市场转移、转化的比率上升159

(七)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增长159

(二)技术市场管理职能在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得到确立160

(一)依照《合同法》规范技术合同取得成效160

二、2000年中国技术市场发展的特点160

(三)区域性技术中介组织继续发挥重要作用161

(四)技术交易会社会化、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162

(五)企业技术交易的能量扩大,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164

(六)东西部技术对接工程为促进西部大开发提供了有效渠道164

(七)技术中介组织的结构性调整加快165

三、2001年中国技术市场发展趋势与对策168

(一)着力建立技术市场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168

(二)推动技术市场中介服务体系的创新,完善社会化服务功能170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与展望174

一、2000年中国对外贸易回顾174

(一)2000年进口和出口实现历史性的双高增长174

(二)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继续超过国有企业,其他企业快速增长175

(三)进出口商品结构继续优化,机电产品进出口大幅增长176

(四)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实现高速增长177

二、2000年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179

(一)扩张性财政政策促使进口高速增长179

(二)中国扩大出口政策和全球经济增长促进了出口增长180

(三)即将加入WTO的预期和中介机构的服务促进了进出口增长181

三、2001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展望182

(一)加入WTO后,中国对外贸易将跨上新台阶182

(二)加入WTO后,贸易争端可能更加频繁184

(三)加入WTO后,外贸体制改革步伐将加快185

四、2001年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建议186

(一)履行加入世贸组织协议的有关承诺186

(二)继续稳定和重视加工贸易政策187

(三)深化外贸体制改革188

(四)继续积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189

(五)入世后,充分利用WTO机制和规则190

中国期货市场发展与预测191

一、2000年中国期货市场基本情况191

(一)期货市场规范整顿已初见成效191

(二)期货交易持续低迷,交易活跃的品种较少191

(三)期货交易所积极探索规范发展的新路193

(一)2000年大豆期货价格走势及2001年预测195

二、主要期货交易品种的价格走势195

(四)期货经纪公司在困境中求生存195

(二)2000年小麦期货价格走势及2001年预测197

三、在规范的基础上促进期货市场的发展199

(一)转变期货监管思路199

(二)进一步加强期货市场的基础建设199

(三)研究、开发和推进新品种上市200

(四)推进市场技术创新200

(一)当前期货市场面临的问题201

四、当前期货市场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201

(五)发挥期货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201

(二)当前期货市场困境的深层次原因202

五、期货市场前景及政策建议204

(一)2001年期货市场前景展望204

(二)期货市场规范发展的政策建议205

(一)产权市场交易活跃208

(二)信息行业企业强强联手异军突起208

一、2000年中国产权交易市场的新特点208

中国产权交易市场发展与预测208

(三)民航业资产重组已初见端倪209

(四)战略性资产重组已成热点210

(五)区域性优化调整成效显著210

(六)高新技术产业成为资产重组的亮点211

(七)企业做大做强的意识进一步增强212

(八)在国外购并的案例增多212

(九)债务重组成为资产重组新方式213

(十)上市公司参股创业投资十分踊跃213

(一)宏观政策的积极引导和支持214

(十一)证券市场的重组购并如火如茶214

二、产权交易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分析214

(二)结构调整取得一定的成效215

(三)世界购并潮流的巨大影响215

(四)证券市场快速发展的影响216

(五)高技术产业迅速发展216

(六)民营经济成为产权交易市场的生力军216

三、中国产权交易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217

(一)国有企业产权不清的问题仍然存在217

(二)国有股份变现难,国企包袱仍然沉重217

(三)证券市场运行仍不规范218

(四)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严重扭曲219

(五)产权交易政策法规滞后219

四、2001年产权交易市场发展预测及政策建议219

(一)2001年中国产权交易市场发展预测219

(二)2001年中国产权交易市场政策建议222

(一)经济鉴证类市场中介组织清理整顿工作全面展开224

一、2000年市场中介组织发展概况224

中国市场中介组织发展与预测224

(二)律师事务所发展较快,业绩突出227

(三)公证制度改革开始启动228

(四)仲裁工作体制开始形成230

(五)资信评级行业向纵深拓展232

(六)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自律组织发展势头向好233

二、中国市场中介组织发展中的突出问题234

(一)一些市场中介机构设立不规范、定位不准确234

(七)其他类型的市场中介组织得到快速发展234

(二)一些市场中介组织的经营行为不规范235

(三)不同区域市场中介机构的发展很不平衡236

(四)国家对市场中介组织的指导力度和调控手段相对薄弱236

(五)中介机构规模效益差236

三、规范中国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的政策建议237

(一)发挥政府对市场中介组织的宏观调控作用237

(二)健全对市场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制度237

(三)切实发挥行业自律组织对中介机构的管理、引导及服务职能238

(六)加大培训力度,尽快提高中介执业人员素质239

(四)健全中介组织内部运行机制239

(五)深化市场中介行业的体制改革239

四、2001年中国市场中介组织发展预测240

(一)中国市场中介机构的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240

(二)中国市场中介服务业面临巨大的市场需求240

(三)中国市场中介机构发展的规范化、法制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242

(四)中介机构上档次、上规模的联合、兼并、重组势头更猛242

中国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进展243

一、2000年中国市场经济法制建设进展概况243

二、2000年审议通过的重要市场经济法律244

三、有关市场经济的重要行政法规253

(一)有关规范市场主体、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方面的行政法规253

(二)有关规范金融财税秩序、促进金融财税体制改革方面的行政法规254

(三)其他方面的行政法规257

四、2001年市场经济法制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263

(一)总的要求263

(二)具体立法任务264

附录 2000年中国市场大事记2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