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分子合成材料学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高分子合成材料学 第3版
  • 陈平,廖明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28837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544页
  • 文件大小:111MB
  • 文件页数:563页
  • 主题词:高分子材料-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分子合成材料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0.1 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发展简史1

0.2 国内外发展现状2

0.3 高分子的定义、分类、特点、命名5

0.3.1 定义5

0.3.2 分类5

0.3.3 特点6

0.3.4 命名8

上篇 热固性高分子合成材料10

第1章 酚醛树脂10

1.1 酚醛树脂的原材料11

1.1.1 酚类11

1.1.2 醛类12

1.2 酚醛树脂的生成反应和结构13

1.2.1 热塑性酚醛树脂的生成反应和分子结构13

1.2.2 热固性酚醛树脂的生成反应和分子结构15

1.3 酚醛树脂的制造工艺18

1.3.1 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制造工艺18

1.3.2 热塑性酚醛树脂的制造工艺19

1.3.3 影响酚醛反应的因素20

1.4 酚醛树脂的固化22

1.4.1 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固化反应22

1.4.2 热塑性酚醛树脂的固化反应26

1.5 酚醛树脂的基本性能28

1.5.1 酚醛树脂的热性能及烧蚀性能28

1.5.2 酚醛树脂的阻燃性能和发烟性能29

1.5.3 酚醛树脂的耐辐射性31

1.6 其他酚醛树脂31

1.6.1 间苯二酚树脂31

1.6.2 苯酚糠醛树脂32

1.6.3 纯油溶性酚醛树脂33

1.7 改性的酚醛树脂33

1.7.1 苯胺改性的酚醛树脂33

1.7.2 二甲苯树脂改性的酚醛树脂34

1.7.3 苯酚改性的二苯醚树脂35

1.7.4 聚乙烯醇缩丁醛改性的酚醛树脂36

1.7.5 植物油改性的酚醛树脂36

1.7.6 耐热的酚醛树脂37

1.8 酚醛树脂的应用37

1.8.1 酚醛模塑料39

1.8.2 酚醛树脂层压塑料40

1.9 酚醛树脂的研究新进展41

1.9.1 树脂41

1.9.2 复合材料及其加工工艺43

第2章 不饱和聚酯树脂45

2.1 不饱和聚酯树脂基体、原材料46

2.1.1 不饱和二元酸及酸酐46

2.1.2 饱和二元酸及酸酐47

2.1.3 二元醇49

2.1.4 交联单体50

2.1.5 引发剂52

2.1.6 阻聚剂56

2.2 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物的组成及其固化57

2.2.1 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物的组成57

2.2.2 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物的固化反应58

2.2.3 有机引发剂60

2.2.4 热分解引发60

2.2.5 化学分解引发61

2.2.6 光引发61

2.2.7 阻聚与缓聚61

2.3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老化与防老化62

2.3.1 紫外线的作用62

2.3.2 空气中氧和臭氧的作用63

2.3.3 水解降解作用63

2.4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性能与应用63

2.4.1 层压塑料与模压塑料63

2.4.2 片状模塑料、团状模塑料64

2.4.3 人造大理石和人造玛瑙64

2.4.4 云母带胶黏剂65

2.4.5 油改性不饱和聚酯漆65

2.4.6 无溶剂漆66

第3章 环氧树脂67

3.1 环氧树脂的合成、制造、质量指标67

3.1.1 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合成制造67

3.1.2 脂环族环氧树脂的合成70

3.1.3 环氧树脂的质量指标71

3.2 环氧树脂的基本性能72

3.2.1 双酚A型环氧树脂72

3.2.2 双酚F型环氧树脂73

3.2.3 双酚S型环氧树脂74

3.2.4 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74

3.2.5 线型酚醛型环氧树脂74

3.2.6 多官能基缩水甘油醚树脂75

3.2.7 多官能基缩水甘油胺树脂75

3.2.8 具有特殊机能的卤化环氧树脂76

3.3 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固化剂和促进剂78

3.3.1 环氧化物的反应性78

3.3.2 含羟基化合物的固化反应79

3.3.3 胺类的固化反应和固化剂80

3.3.4 有机羧酸的固化反应88

3.3.5 酸酐的固化反应89

3.3.6 酸酐类固化剂93

3.3.7 合成树酯类固化剂97

3.3.8 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用促进剂99

3.4 环氧树脂用辅助材料及其改性101

3.4.1 稀释剂101

3.4.2 增韧剂103

3.4.3 填料105

3.4.4 阻燃剂105

3.4.5 纤维增强材料108

3.5 环氧树脂的应用112

3.5.1 环氧树脂涂料113

3.5.2 环氧树脂胶黏剂116

3.5.3 环氧树脂成型材料119

3.5.4 纤维增强塑料和复合材料121

3.5.5 环氧树脂的反应注射成型123

第4章 聚氨酯树脂126

4.1 聚氨酯的基本原材料127

4.1.1 多元异氰酸酯127

4.1.2 多羟基化合物和聚合物128

4.1.3 助剂129

4.2 聚氨酯的合成原理136

4.2.1 异氰酸酯的化学反应136

4.2.2 聚氨酯的生成反应138

4.3 聚氨酯的制造工艺138

4.3.1 熔融法139

4.3.2 溶液法139

4.4 聚氨酯的应用139

4.4.1 聚氨酯泡沫塑料139

4.4.2 聚氨酯弹性体141

4.4.3 聚氨酯涂料144

4.4.4 聚氨酯胶黏剂146

4.4.5 聚氨酯密封胶147

第5章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149

5.1 双马来酰亚胺的合成原理149

5.2 双马来酰亚胺的性能151

5.2.1 熔点151

5.2.2 溶解性能151

5.2.3 反应性能151

5.2.4 耐热性能152

5.2.5 力学性能152

5.2.6 BMI固化物的热稳定性152

5.3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改性153

5.3.1 与链烯基化合物的共聚改性153

5.3.2 二元胺改性BMI157

5.3.3 热塑性树脂改性BMI159

5.3.4 环氧改性BMI164

5.3.5 氰酸酯改性BMI164

5.3.6 降低后处理温度工艺改性165

5.4 新型双马来酰亚胺的合成165

5.4.1 链延长型BMI165

5.4.2 取代型BMI171

5.4.3 稠环型BMI171

5.4.4 噻吩型BMI171

5.4.5 含特殊元素BMI172

5.4.6 树脂传递模塑用BMI树脂172

5.4.7 线型酚醛型多马来酰亚胺树脂173

5.5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应用174

5.5.1 电气绝缘材料174

5.5.2 高温胶黏剂174

5.5.3 航空航天结构-功能复合材料174

第6章 聚酰亚胺树脂177

6.1 均苯型聚酰亚胺177

6.1.1 用熔融缩聚法制备聚酰亚胺177

6.1.2 用两步法制备聚酰亚胺178

6.2 可熔性聚酰亚胺181

6.2.1 6F二酐型聚酰亚胺182

6.2.2 二苯醚四羧酸二酐型聚酰亚胺183

6.2.3 用含亚胺环的二酐制备聚酰亚胺184

6.3 加成型聚酰亚胺184

6.3.1 PMR型聚酰亚胺184

6.3.2 乙炔端基型聚酰亚胺185

6.4 聚酰亚胺的性能187

6.4.1 聚酰亚胺的热稳定性187

6.4.2 聚酰亚胺的化学稳定性189

6.4.3 聚酰亚胺的介电性能190

6.4.4 聚酰亚胺的力学性能191

6.5 改性聚酰亚胺191

6.5.1 聚酰胺酰亚胺191

6.5.2 聚酯酰亚胺193

6.5.3 聚酯-酰胺-酰亚胺194

6.5.4 聚苯并咪唑-酰亚胺195

6.5.5 聚砜-酰亚胺195

6.6 聚酰亚胺的应用196

6.6.1 聚酰亚胺薄膜196

6.6.2 聚酰亚胺漆199

6.6.3 聚酰亚胺胶黏剂200

6.6.4 高性能工程塑料200

6.6.5 聚酰亚胺纤维204

6.6.6 聚酰亚胺复合材料205

第7章 氰酸酯树脂207

7.1 氰酸酯树脂单体的合成207

7.2 氰酸酯树脂的固化反应209

7.2.1 氰酸酯固化反应机理209

7.2.2 催化剂对固化反应的影响209

7.3 氰酸酯树脂的基本性能213

7.3.1 氰酸酯树脂的结构与性能213

7.3.2 氰酸酯固化物的热分解机理219

7.3.3 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220

7.4 氰酸酯的改性223

7.4.1 氰酸酯改性环氧树脂223

7.4.2 氰酸酯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228

7.4.3 氰酸酯的增韧改性229

7.5 氰酸酯的应用231

第8章 有机硅树脂233

8.1 硅及硅键的化学特性233

8.2 有机硅单体的合成234

8.2.1 有机卤硅烷的合成方法235

8.2.2 甲基氯硅烷的合成237

8.2.3 苯基氯硅烷的合成240

8.2.4 其他有机硅单体的合成242

8.3 聚有机硅氧烷的生成反应242

8.3.1 水解缩合242

8.3.2 催化重排248

8.3.3 在高温下利用空气中氧的作用提高分子量249

8.3.4 杂官能单体缩聚制备聚有机硅氧烷250

8.4 有机硅树脂的性能250

8.4.1 热稳定性250

8.4.2 聚有机硅氧烷液体及弹性体的特征253

8.4.3 电绝缘性253

8.4.4 力学性能255

8.4.5 耐候性256

8.4.6 耐化学药品性257

8.4.7 憎水性258

8.5 有机硅树脂的改性259

8.5.1 有机硅改性醇酸树脂259

8.5.2 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260

8.5.3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260

8.5.4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260

8.5.5 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262

8.5.6 硅氧烷改性聚酰亚胺树脂262

8.6 有机硅树脂的应用264

8.6.1 有机硅绝缘漆264

8.6.2 有机硅胶黏剂270

8.6.3 有机硅塑料273

8.6.4 微粉及梯形聚合物275

参考文献276

下篇 热塑性高分子合成材料277

第9章 聚乙烯277

9.1 发展简史277

9.2 低密度聚乙烯278

9.2.1 反应机理278

9.2.2 生产工艺278

9.2.3 结构与性能279

9.2.4 加工和应用282

9.3 高密度聚乙烯283

9.3.1 反应机理283

9.3.2 生产工艺283

9.3.3 结构与性能284

9.3.4 加工和应用285

9.4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286

9.4.1 反应机理286

9.4.2 生产工艺286

9.4.3 结构与性能287

9.4.4 加工和应用289

9.5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291

9.5.1 生产工艺291

9.5.2 结构与性能291

9.5.3 加工和应用293

9.6 茂金属聚乙烯294

9.6.1 发展简介294

9.6.2 生产工艺295

9.6.3 结构与性能295

9.6.4 加工和应用297

9.7 双峰聚乙烯297

9.7.1 生产工艺297

9.7.2 结构与性能298

9.8 共聚聚乙烯树脂298

9.8.1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298

9.8.2 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301

9.8.3 乙烯-丙烯酸甲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302

9.8.4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303

9.9 聚乙烯改性304

9.9.1 化学改性304

9.9.2 共混改性310

9.9.3 填充改性312

参考文献315

第10章 聚丙烯317

10.1 发展简史317

10.2 等规聚丙烯318

10.2.1 反应机理318

10.2.2 生产工艺318

10.2.3 结构与性能319

10.2.4 加工和应用324

10.3 茂金属聚丙烯326

10.3.1 结构与性能327

10.3.2 加工与应用327

10.4 无规聚丙烯328

10.4.1 生产工艺328

10.4.2 结构与性能328

10.5 共聚聚丙烯树脂328

10.5.1 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329

10.5.2 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329

10.6 聚丙烯改性330

10.6.1 化学改性330

10.6.2 共混改性334

10.6.3 填充改性340

10.6.4 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343

10.6.5 透明改性346

参考文献347

第11章 聚氯乙烯349

11.1 发展简史349

11.2 反应机理350

11.3 生产工艺350

11.3.1 悬浮聚合生产工艺350

11.3.2 乳液聚合生产工艺357

11.3.3 微悬浮聚合法工艺360

11.3.4 本体法生产工艺362

11.4 结构和性能363

11.4.1 化学结构363

11.4.2 颗粒结构和形态365

11.4.3 性能368

11.4.4 加工和应用373

11.5 共聚聚氯乙烯树脂376

11.5.1 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376

11.5.2 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377

11.5.3 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377

11.5.4 氯乙烯/马来酰亚胺共聚物378

11.6 聚氯乙烯化学改性378

11.6.1 氯化聚氯乙烯378

11.6.2 PVC交联380

11.7 PVC共混改性382

11.7.1 增韧改性382

11.7.2 耐热改性388

11.8 聚氯乙烯填充改性389

11.9 聚氯乙烯纳米复合材料389

11.10 聚氯乙烯加工改性392

11.11 聚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393

11.11.1 HP-PVC393

11.11.2 共混型TPVC394

11.11.3 TPVC加工和应用394

参考文献394

第12章 聚苯乙烯396

12.1 发展简史396

12.2 通用聚苯乙烯397

12.2.1 反应机理397

12.2.2 生产工艺397

12.2.3 结构与性能398

12.2.4 加工和应用399

12.3 可发性聚苯乙烯(EPS)399

12.3.1 生产原理和工艺399

12.3.2 结构与性能401

12.3.3 加工和应用403

12.4 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404

12.4.1 生产工艺404

12.4.2 结构与性能406

12.4.3 加工和应用410

12.5 间规聚苯乙烯410

12.5.1 生产工艺410

12.5.2 结构与性能410

12.5.3 加工和应用412

12.6 共聚聚苯乙烯树脂413

12.6.1 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413

12.6.2 丙烯酸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414

12.6.3 丙烯腈/乙烯-丙烯-二烯烃三元乙丙橡胶/苯乙烯共聚物415

12.6.4 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共聚物416

12.6.5 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416

12.6.6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417

12.6.7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417

12.6.8 苯乙烯/马来酰亚胺共聚物418

12.6.9 K树脂419

12.7 聚苯乙烯共混改性420

12.7.1 PS与PPO共混420

12.7.2 PS与PO共混421

12.7.3 其他共混改性421

参考文献421

第13章 ABS树脂423

13.1 发展简史423

13.2 反应机理424

13.3 生产工艺425

13.3.1 ABS生产工艺分类425

13.3.2 乳液接枝-掺混生产工艺427

13.3.3 连续本体法429

13.4 结构与性能431

13.4.1 结构431

13.4.2 增韧机理431

13.4.3 性能432

13.4.4 加工和应用437

13.5 ABS改性438

13.5.1 化学改性438

13.5.2 共混改性440

13.6 ABS填充改性444

参考文献445

第14章 聚酰胺447

14.1 聚酰胺6447

14.1.1 发展简史447

14.1.2 反应机理448

14.1.3 生产工艺449

14.2 聚酰胺66451

14.2.1 发展简史451

14.2.2 反应机理452

14.2.3 生产工艺453

14.3 结构与性能453

14.3.1 结构453

14.3.2 性能455

14.4 加工和应用461

14.4.1 加工461

14.4.2 应用462

14.5 聚酰胺改性463

14.5.1 共聚改性463

14.5.2 共混改性465

14.5.3 增韧改性470

14.5.4 增强改性471

14.5.5 填充改性473

14.5.6 阻燃改性474

14.5.7 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475

14.6 其他聚酰胺480

14.6.1 聚酰胺1010480

14.6.2 聚酰胺11483

14.6.3 聚酰胺12486

14.6.4 聚酰胺46489

14.6.5 聚酰胺610、612490

14.6.6 单体浇铸聚酰胺6492

14.6.7 透明聚酰胺493

参考文献494

第15章 聚碳酸酯496

15.1 发展简史496

15.2 反应原理497

15.2.1 光气界面缩聚法497

15.2.2 熔融酯交换法497

15.2.3 非光气酯交换法497

15.3 生产工艺498

15.3.1 光气法工艺498

15.3.2 熔融酯交换法工艺499

15.3.3 非光气酯交换法工艺500

15.3.4 其他非光气酯交换法工艺502

15.4 结构和性能503

15.4.1 PC结构503

15.4.2 性能503

15.5 加工和应用506

15.5.1 加工506

15.5.2 应用506

15.6 聚碳酸酯改性508

15.6.1 共聚改性508

15.6.2 共混改性508

参考文献514

第16章 热塑性聚酯516

16.1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516

16.1.1 发展简史516

16.1.2 反应机理518

16.1.3 生产工艺518

16.1.4 结构和性能521

16.1.5 加工和应用524

16.1.6 PET改性526

16.2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534

16.2.1 发展简史534

16.2.2 反应机理535

16.2.3 生产工艺536

16.2.4 结构和性能537

16.2.5 加工和应用539

16.2.6 改性540

参考文献5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