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级音响师速成实用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级音响师速成实用教程
  • 中国录音师协会教育委员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16055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14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228页
  • 主题词:音频设备-技术培训-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级音响师速成实用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声音与人耳听觉特性1

第一节 声音和声波1

一、声压1

二、声速、频率、周期和波长2

三、声功率和声强2

四、声级2

第二节 人耳的构造及各部分的功能3

一、外耳3

二、中耳4

三、内耳4

第三节 人耳的听觉范围5

一、频率范围5

二、声压级范围5

第四节 声音的三要素6

一、音调6

二、响度7

三、音色9

第五节 噪声11

第六节 声波的传播12

一、波阵面和声线12

二、声波的反射和折射13

三、声波的衍射和拍13

四、驻波14

五、多普勒效应15

第七节 人耳的几种效应16

一、掩蔽效应16

二、双耳效应18

三、主观音18

四、鸡尾酒会效应19

五、哈斯效应19

六、耳壳效应19

第二章 乐器声和语声20

第一节 乐器声20

一、乐器的分类20

二、乐器的组成21

三、乐器的时间过程21

四、乐器发声的指向性22

五、乐器声的声学特性22

六、音阶26

第二节 语声33

一、人的发声机构33

二、元音和辅音33

三、语声的声学特性34

四、语言的可懂度和清晰度36

第三章 立体声和环绕声系统39

第一节 立体声和环绕声的概念39

第二节 人耳对声源的定位39

一、声音到达人双耳的时间差40

二、声音到达人双耳的声级差41

三、人耳对前后及上下声源方位的判断42

第三节 德波埃实验及双声道立体声正弦定理42

一、德波埃实验42

二、双声道立体声正弦定理44

第四节 立体声的拾音44

一、仿真头方式45

二、AB方式45

三、声级差方式46

四、分路方式53

五、多声道拾音方式53

六、多声道及立体声的串音衰减量和分离度54

第五节 立体声的重放55

一、立体声最佳听声位置55

二、听声区域的扩大和声像的展宽57

三、立体声听声房间58

第六节 多声道立体声和环绕声59

一、杜比立体声和杜比环绕声60

二、杜比数字立体声与AC-3编码器62

三、家用THX技术62

四、由双声道经处理后形成的环绕声62

第四章 传声器的原理与使用64

第一节 声波的接收方式64

一、压强式声波接收方式64

二、压差式声波接收方式65

三、复合式声波接收方式67

四、接收球面波声场时的声压差68

第二节 传声器的特性及使用时的要求68

一、传声器的特性68

二、传声器使用时的要求70

第三节 传声器的工作原理71

一、动圈传声器71

二、铝带传声器74

三、电容传声器75

四、驻极体传声器78

五、压力区域传声器78

六、无线传声器80

第四节 传声器的使用及其特性选择80

一、传声器使用中的几个问题80

二、对传声器特性的选择82

第五节 拾音方式83

一、一点拾音方式83

二、多传声器方式83

三、一点拾音加辅助传声器方式83

第六节 通俗音乐的拾音84

一、鼓组84

二、弦乐器86

三、钢琴87

四、铜管乐器87

五、打击乐器87

六、歌声的传声器布置87

第七节 西洋古典音乐的拾音88

一、钢琴独奏88

二、小提琴、钢琴二重奏89

三、钢琴伴奏的声乐89

四、弦乐四重奏89

五、交响乐90

第五章 调音的概念与技巧93

第一节 影响声音质量的有关因素93

一、声音三要素对声音质量的影响93

二、室内声场对声音的影响95

三、室内声波传输特性对调音的影响96

四、人耳听觉对调音的影响97

第二节 音响系统的电平调整100

一、电平的基本概念100

二、系统电平的种类100

三、调整方法101

四、电平调整的注意事项101

第三节 调音台的调音技巧102

一、常见音源的频率特性与听觉的关系102

二、人声的调音技巧104

三、伴奏音乐与歌声比例的调整105

四、音乐酒吧与咖啡厅的调音105

五、立体声扩声的校准和调整106

六、音响师在演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07

第四节 效果处理器的调音技巧108

一、效果处理器简介108

二、数字延时器工作的原理及应用109

三、数字混响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112

四、多效果处理器的应用举例113

第五节 压缩/限幅器的调音技巧117

一、压缩/限幅器的功能117

二、压缩/限幅器的工作原理118

三、压缩/限幅器的应用119

第六节 均衡器的调音技巧124

一、频率均衡处理的意义125

二、多频段图示均衡器的工作原理125

三、均衡器的主要技术指标127

四、均衡器在扩声系统中的应用举例128

第七节 激励器的调音技巧131

一、激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131

二、激励器实例132

三、激励器在扩声系统中的使用方法132

第八节 声反馈抑制器的调音技巧133

一、声反馈现象与产生啸叫的原因133

二、声反馈抵制器的工作原理133

三、声反馈抑制器的使用与调整134

第六章 扬声器系统137

第一节 机电和声电类比137

一、电路系统的串联谐振137

二、机械系统的串联共振137

三、声学系统的串联共鸣137

第二节 扬声器的电声特性138

一、扬声器的分类138

二、扬声器的电声特性138

第三节 纸盆扬声器141

一、纸盆扬声器的构造和换能原理141

二、纸盆扬声器在各声频段的特性142

三、纸盆扬声器的效率和失真144

四、其他形式的纸盆扬声器146

第四节 球顶形扬声器147

第五节 号筒扬声器148

一、号筒扬声器的构造148

二、指数号筒的临界频率149

三、声透镜149

第六节 扬声器箱151

一、障板151

二、后部开放式声箱152

三、封闭式声箱152

四、倒相式声箱152

五、扬声器系统153

六、声柱155

第七节 其他扬声器155

第八节 扬声器的使用156

一、阻尼系数156

二、扬声器与放大器的阻抗匹配156

三、扬声器的定相157

四、扬声器的性能与使用157

五、扬声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58

第九节 扬声器的测量158

一、扬声器阻抗的测量158

二、纯音检测158

三、共振频率的测量159

四、等效品质因数的测量159

五、声压频率特性的测量159

第十节 耳机159

一、耳机的特点和对它的要求159

二、耳机的类型和构造160

第七章 扩声系统的使用及配置162

第一节 扩声设备的组成162

一、扩音机162

二、前级增音机164

第二节 扬声器与扩音机的配接165

一、定阻抗式配接166

二、定电压式配接172

第三节 扩声扬声器的布置和啸叫的防止173

一、室内扩声系统173

二、室外扩声系统174

三、防止声反馈引起啸叫的措施174

四、扩声系统的电声性能指标和术语175

第八章 建筑声学基础176

第一节 室内声音176

一、室内声音的传播176

二、吸声系数与平均吸声系数177

第二节 混响时间和简正振动178

一、混响时间的定义178

二、混响公式178

三、简正振动178

第三节 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179

一、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的分类179

二、各种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的吸声特性180

第四节 房间的隔声、隔振和声音的扩散182

一、隔声183

二、隔振184

三、扩散184

第九章 声频指标的测量185

第一节 声频测量的基本知识185

一、声频设备技术指标和测量技术的发展185

二、音质评价185

三、测量工作的原则与注意事项186

第二节 声频测量仪器及要求189

一、声频振荡器189

二、电子毫伏表189

三、标准衰减器189

四、电子示波器190

五、测量用功率放大器190

六、无感电阻箱190

七、失真度测试仪190

第三节 声频基本指标的测量190

一、频率特性191

二、信号噪声比193

三、谐波失真194

四、最大输出功率195

五、声频系统的测量195

六、传声器与扬声器的测量196

第十章 视频基础197

第一节 电视信号197

一、图像的分解扫描198

二、黑白电视与彩色电视的兼容198

三、彩色电视制式200

第二节 电视接收机200

一、黑白电视接收机201

二、彩色电视接收机201

第三节 磁带录像机202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WH/T18—2003演出场所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摘要)204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WH01—1993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摘要)207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部标准GYJ25—1986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摘要)209

附录四 部分品牌音箱、功放技术参数2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