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之整合研究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之整合研究 上
  • 臧振华编辑 著
  • 出版社: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品编辑委员会
  • ISBN:9576715504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560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之整合研究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论文1

方法和理论1

对中国先秦史新结构的一个建议 张光直1

关於考古解释与历史重建的一些反省 杜正胜13

民族学与考古学的关系 张忠培45

接触、冲击与调适:文化群之间的互动 许倬云67

文明的形成和发展85

中国文化与文明发展和形成史的考古学探讨 石兴邦85

从生态学的交会带(ecotone)、边缘效应(edge effect)试论史前中原核心文明的形成 陈良佐131

中国北方与南方古代文明发展轨迹之异同 童恩正161

从乙一与乙三基址试说殷代的测影台 石璋如199

考古与历史199

龙山时代城址的初步研究 严文明235

试论夏史研究的考古学基础 王仲孚257

关於殷周关系研究的回顾和思考 刘家和289

华夏化的历程:太伯传说的考古与历史学研究 王明珂313

秦文化的起源:西周青铜器与秦青铜器、陶器的关系 饭岛武次345

从海岱区先秦历史沿革看秦置郡县的依据 邵望平373

Here Today and Gone Tomorrow:The Emergence and Demise of Bronze Producing Culture Outside the Central Plain Katheryn M.Linduff393

从出土文字资料看秦和西汉时代官有农田的经营 裘锡圭429

Purity and Pollution in Early China Robin D.S.Yates479

「养生」与「送死」:汉代家庭的生活消费 林甘泉537

下册561

汉代知识分子与民间信仰 蒲慕州561

Recent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and the History of the Ch'in and Han Periods Michael Loewe605

有关西周晚期礼制改革及庄白微氏青铜器年代的新假设:从世系铭文说起 罗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651

七至十八世纪西藏佛教寺院形制的演变 宿白677

中国古代城市考古与古史研究 徐苹芳699

考古学与台湾史 臧振华721

考古与美术743

Unit Style and System Style: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Martin J.Powers743

由考古实例论中国崇玉文化的形成与演变 邓淑苹793

天龙山石窟的再省思 颜娟英839

耳饰玦的起源、演变与分布:文化传播及地区化的一个实例 杨建芳919

Six Dynasties Tomb Figurines:A Typological Survey and Analysis Albert E.Dien961

商後期青铜斧钺制的发展及其文化意义 陈芳妹983

文字与文献1053

论商代金文在中国文字史的地位 张光远1053

出土简帛佚籍与古代学术文化的演变 李学勤1087

从包山楚简纪年材料论楚历 林素清1099

剩录1123

追怀史语所前辈师友考古学与历史学整合的先进经验 胡厚宣1123

附载1129

开幕致辞1129

致辞之一 管东贵1129

致辞之二 管东贵1131

致辞之三 石璋如1133

致辞之四 苏秉琦1135

致辞之五 许倬云1136

致辞之六 许倬云1138

致辞之七 张光直1140

致辞之八 张光直11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