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 历史思维论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 历史思维论卷
  • 吴怀祺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107812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89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史学思想-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 历史思维论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思维、历史思维与民族文化1

第一节 思维与历史思维1

一、历史思维:中外学人关注的热点3

二、历史思维的特性10

三、思维学:一门亟待发展的学科12

第二节 传统文化与民族历史思维20

一、从经籍源于史谈历史思维21

二、诸子学与历史思维24

三、富有民族特色的三大历史思维26

第一章 象思维、意象思维与历史的解喻30

第一节 从图腾崇拜谈象思维的特性30

一、图腾崇拜、神话的象思维30

二、图腾崇拜、神话与先祖追念31

第二节 意象思维与历史文化的重要特征38

一、《周易》意象思维与历史解喻38

二、关于具象思维、意象思维与抽象思维46

第二章 天人关联的整体思维与历史变化的思考50

第一节 天人联结的整体思维特性52

一、《周易》:系统的整体的思维52

二、“究天人之际”:司马迁修史的整体系统思维54

第二节 天人感应的历史解喻57

一、天人感应的历史解喻57

二、天人感应论的整体思维的变化60

第三章 通变思维与历史大势说63

第一节 易学与通变思维66

一、通变思维的理论价值66

二、通变思维的史学观70

第二节 历史通识与历史思维73

一、历史通识的多样性73

二、通变思维与历史运动大势说78

三、通变思维的历史变革观81

第三节 历史运转的元会运世说88

一、元会运世说88

二、历史地气运转说100

第四章 太极说:社会和谐的思维105

第一节 “诚”:理学思维的纲领性的转换109

一、太极学说:天人整体思维的深化109

二、以“诚”为中心的理念112

第二节 阴阳运转中的和谐113

一、天人和合的思维113

二、阴阳和合运转以“人”为中介115

第五章 史学二重性思维的理路117

第一节 直笔实录与书法褒贬117

一、直笔与书法118

二、《汉书》:正史的二重性思维范式122

三、直笔的背后140

四、疑经与尊经崇圣143

第二节 先王的虚拟性与后王实存性145

一、关于先王的理想坐标与先王的实有验证145

二、“不法古”“不循礼”的思维路径152

第三节 五行说、三统说与正统论的解喻153

一、历史运转的五行说153

二、历史运转的三统模式161

三、正统论的解读164

第六章 致用的多样与历史思维的路径176

第一节 通经致用的思维意蕴176

一、通经致用的思维模式177

二、事功之学的经世致用182

三、畜德致用183

第二节 稽古与资鉴:思维上的同与异185

一、稽古论的思维特点185

二、司马光与王夫之的资鉴思维之比较191

第七章 类例思维的意义204

第一节 “区分类聚”思维的思考204

一、史书编纂的“区分类聚”思维205

二、“类书犹持军”的学术归纳思维的普遍价值207

第二节 清人治学的思维特征208

一、关于“质测”与“通几”的思维208

二、清人治小学的思维213

第八章 兼综百家与成一家之言的求新思维215

第一节 “述”与“作”的理念216

第二节 成一家之言218

一、“学术汇于一”的理路218

二、成一家之言思维的特点219

三、史学批评与史学更革以求新的主张225

四、众手修书与史书的主旨231

第三节 学术宗旨与独断之学232

一、学术门户与学术宗旨232

二、独断之学234

三、史识与史德240

第九章 史学近代化与历史思维244

第一节 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民族历史思维245

一、社会变动与文化转型245

二、史学转型与史学近代化247

第二节 史学近代化与历史思维248

一、西学的输入与回响248

二、史学近代化与历史思维250

第十章 全球视域下历史思维的发展267

第一节 十七年的中国史学与思维的思考267

一、历史思维的根本转换与曲折变化267

二、历史新时期的开放思维与历史认识271

第二节 历史思维的新发展与史学创新273

一、科学发展思维与史学创新273

二、加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盟279

本卷主要参考书目2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