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邮资机关键技术及其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邮资机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 张立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5859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22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238页
  • 主题词:邮资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邮资机关键技术及其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邮资机概述1

1.2 国外邮资机研究与应用现状2

1.3 国内邮资机研究与应用现状5

1.4 邮资机的若干关键技术6

1.4.1 调资表头技术7

1.4.2 邮资符志生成技术7

1.4.3 自动供墨技术7

1.4.4 信函单封分离技术7

1.4.5 嵌入式控制技术7

1.4.6 网络管理技术8

1.4.7 资费安全技术8

1.5 本书主要内容8

第2章 机械式邮资机表头技术9

2.1 引言9

2.2 邮资机表头功能原理方案9

2.2.1 邮资机表头需求分析9

2.2.2 邮资机表头功能设计10

2.2.3 邮资机表头过戳工作原理11

2.3 表头机械结构方案设计与评价12

2.3.1 产品设计理论概述12

2.3.2 基于公理设计的通用设计过程模型建立16

2.3.3 机械式邮资机表头结构方案设计19

2.3.4 表头结构方案评价22

2.4 步进式数控调资过戳表头设计26

2.4.1 表头机构设计26

2.4.2 表头驱动与控制技术32

第3章 邮资机自动供墨技术37

3.1 引言37

3.2 油墨概述37

3.2.1 油墨的主要成分37

3.2.2 油墨特性38

3.2.3 油墨选用原则40

3.3 机械式邮资机供墨机构40

3.3.1 电磁柱塞式供墨机构40

3.3.2 电机轮传动式供墨机构46

3.4 数字式邮资机供墨机构51

3.4.1 一体化结构型墨盒组件51

3.4.2 高差式独立供墨系统52

3.4.3 邮资机连续自动供墨技术53

3.4.4 打印头高压脉冲清洗技术55

第4章 数字式邮资机表头及其邮资符志生成技术57

4.1 引言57

4.2 数字邮资符志DPM输出方式57

4.2.1 离散喷墨打印57

4.2.2 热敏打印58

4.2.3 热转印59

4.3 数字式邮资机表头控制技术60

4.3.1 喷墨系统基本结构60

4.3.2 分辨率控制61

4.3.3 分辨率和输出速度调整64

4.3.4 数据缓冲机制66

4.4 邮资符志生成技术67

4.4.1 DPM的加密技术理论67

4.4.2 基于CA的DPM发行系统74

4.4.3 邮资机端DPM关键技术实现78

4.5 DPM输出90

4.6 DPM发行IP的发布91

4.6.1 DPM发行IP91

4.6.2 IP核硬化91

4.6.3 功能模型92

4.6.4 时序模型92

第5章 信函单封分离技术94

5.1 引言94

5.2 信函单封分离的设计需求94

5.3 国内外信函分离机构分析95

5.3.1 摩擦分离95

5.3.2 负压分离97

5.4 新型摩擦分离机构设计99

5.5 摩擦分离过程力学分析101

5.5.1 主要工作部件受力分析102

5.5.2 信函单封分离过程分析105

5.6 摩擦分离机构的动力学仿真109

5.6.1 分离机构动力学建模109

5.6.2 摩擦分离过程的有限元动力学分析114

5.6.3 分离影响因素分析119

第6章 邮资机嵌入式控制技术130

6.1 引言130

6.2 邮资机控制系统需求130

6.2.1 邮资机控制目的130

6.2.2 邮资机控制系统设计基本要求131

6.3 邮资机控制系统功能设计132

6.4 邮资机嵌入式控制系统硬件设计133

6.4.1 系统硬件平台133

6.4.2 嵌入式处理器134

6.4.3 安全协处理器135

6.5 邮资机嵌入式控制系统软件设计137

6.5.1 邮资机嵌入式软件架构137

6.5.2 邮资机嵌入式Linux系统138

6.5.3 邮资机应用层软件140

第7章 邮资机网络管理技术143

7.1 引言143

7.2 邮资机网络管理系统需求分析144

7.2.1 邮资机管理网络设计目标144

7.2.2 邮资机网络管理系统需求设计145

7.3 邮资机管理网络架构148

7.3.1 网络管理系统基本概念148

7.3.2 邮资机网络系统设计方案150

7.3.3 邮资机网络物理架构154

7.4 邮资机网络管理关键技术157

7.4.1 数据传输与网络协议157

7.4.2 邮资机网络安全161

7.4.3 面向邮资机网络的多Agent节点监控162

7.5 邮资机网络管理平台166

第8章 资费安全技术169

8.1 引言169

8.2 硬件安全170

8.2.1 结构强度安全设计170

8.2.2 电磁攻击防护171

8.2.3 敏感器件物理防护171

8.2.4 器件寿命与冗余设计172

8.3 内部安全172

8.3.1 加密/解密172

8.3.2 纠删编码175

8.3.3 校验/恢复178

8.3.4 用户身份认证179

8.4 输出安全181

8.4.1 符志生成181

8.4.2 调资过戳182

8.4.3 待机/保护182

8.5 访问安全183

第9章 YFM118系列邮资机184

9.1 概述184

9.1.1 YFM118系列邮资机主要特点184

9.1.2 YFM118系列邮资机主要技术指标185

9.2 YFM118系列邮资机机械结构186

9.2.1 信函单封分离机构187

9.2.2 加速同步机构187

9.2.3 供墨机构188

9.2.4 调资过戳机构188

9.3 YFM118系列邮资机嵌入式控制系统189

9.4 YFM118系列邮资机过戳振动响应分析193

9.4.1 邮资机过戳机构动力学模型194

9.4.2 过戳机构所受激励分析195

9.4.3 过戳机构响应分析196

9.5 工作状态下的过戳机构模态参数辨识202

9.5.1 试验设备与仪器202

9.5.2 工作模态试验204

9.5.3 工作模态试验结果分析206

9.6 邮资机改进前后高速过戳振动特性对比214

参考文献2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