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末预备立宪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迟云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2154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70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480页
- 主题词:预备立宪-研究-中国-清后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清末预备立宪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课题说明1
一 问题的提出1
二 宪政概念浅释2
三 不能同意的两种见解4
四20世纪初中国的时代课题与君主立宪6
第二节 学术史7
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研究7
二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8
三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研究12
第三节 资料基础17
第一章 外患逼出来的立宪19
第一节 甲午战争以前的君民共主议论20
一 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等的初步观察20
二 驻外使臣的介绍22
三 少数高层官员的讨论23
四 早期改良思想家的言论和要求26
第二节 维新运动中立宪的讨论28
一 康有为29
二 其他人士的倡议31
第三节 新政初始时的立宪议论32
一 张之洞等人的讨论32
二 梁启超的宣传33
第四节 日俄战争与立宪改革的发端35
一 立宪呼声的高涨35
二 五大臣出洋与预备立宪的宣示39
第二章 官方各派人士对立宪的体认42
第一节 主张立宪的官员的认识44
一 实行立宪的必要性44
二 如何立宪56
三 宪法与三权分立58
四 二元君主制68
五 人民的民主权利69
第二节 反对立宪的官员的见解70
一 中国之法本善,三纲五常不可变71
二“大权旁落”73
三“民气浮嚣”75
四 只须军事改革76
五 国情不同78
第三章 预备立宪的筹备规划79
第一节 逐年筹备计划80
第二节 宪政编查馆与宪政筹备处83
一 宪政编查馆的设立及其背景83
二 宪政编查馆的职责85
三 机构设置及人员构成87
四 宪政筹备处93
第四章 立宪措施研究之一:中央官制改革95
第一节 丙午官制改革95
一 中国官制存在的问题95
二 庚子以来官制的变化97
三 新官制草案的推出98
四 新官制出台100
第二节 官制改革个案研究之一——农工商部103
一 从商部到农工商部103
二 农工商部机构改革的演进112
三 农工商部人员的任用121
四 农工商部之经费收支126
五 农工商部的领导者与决策136
第三节 官制改革个案研究之二——度支部143
一 度支部设立缘起144
二 度支部的机构设置及职掌153
三 度支部的施政及财政改革164
四 度支部的人事情况180
第四节 官制改革个案研究之三——中央机构裁撤人员安置问题188
一 中央各机构主官安置情况概述189
二 裁撤机构一般人员安置情况概述192
三 安置工作中为革除弊端和提高官员素质所做的努力198
四 裁撤机构人员安置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203
第五章 立宪措施研究之二:地方官制改革208
第一节 省级行政机构改革的缘起208
一1901—1906年省级行政机构的变化208
二《各省官制通则》的编订与颁布215
三 关于进一步改革省级行政机构的酝酿与争论224
第二节 机构的变更与设置231
一 新设省级行政机构的建立与原有机构的改组231
二 机构设置与职能拓展240
三 各省道员衙门和局所的撤并253
第三节 各方权限关系257
一 部院与督抚之间257
二 新设行政机构与谘议局及高等审判厅的关系266
第四节 新设机构人员的任用275
一 各新设机构主官的任用275
二 各新设机构属官的任用285
本章小结294
第六章 立宪措施研究之三:宪法与三权分立297
第一节 清末的宪法297
一 钦定宪法大纲297
二 未及公布的宪法草案301
三 宪法十九信条305
第二节 准议会的试验——资政院与谘议局306
一 谘议局308
二 资政院310
第三节 司法“独立”312
一 旧司法体制的特点和弊病313
二 司法体制改革的议论、设想和酝酿过程314
三 措施的颁布与初步实行315
四 各地独立审判和检查机构的建立317
五 实施效果的考察321
第四节 司法独立个案研究——大理院328
一 从大理寺到大理院328
二 大理院的官制、法庭及经费334
三 大理院的人员与决策354
四 大理院的实际运作368
第五节 “责任”内阁378
一 实行内阁制的酝酿过程378
二 内阁官制及其策划过程380
三 皇族内阁及其反响382
第六节 平满汉畛域问题385
一 平满汉畛域的议论和策划387
二 平满汉畛域措施的颁布391
三 旗户编入民籍和旗民生计问题394
四 下层平而政权中枢不平402
第七章 预备立宪与清廷覆亡405
第一节 清政府的衰落406
一 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加快衰落进程406
二 太平天国造反和湘淮军崛起的影响408
三 改革迟滞,种覆亡之因412
四 民族危机,衰弱与怀疑的双重增长416
第二节 立宪派与清政府的合作、矛盾及其转变420
一 立宪派—新绅士解析420
二 立宪派与清政府的分歧423
三 立宪派与清政府关系的变化427
第三节 清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432
一 中央政府内部的斗争432
二 督抚与中央关系的演变、加强中央集权之措施与督抚的反抗440
三 宣统朝政局444
第四节 代结语:预备立宪暨清末民初政治变革失败的原因449
一 清末社会结构分析450
二 社会思想意识的变化451
三 清政府已无力领导变革452
附:预备立宪大事记456
主要参考文献461
后记469
热门推荐
- 1076434.html
- 1116962.html
- 3627724.html
- 2222755.html
- 3340511.html
- 71344.html
- 2063174.html
- 2171921.html
- 1040921.html
- 15403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7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29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99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10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24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46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30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56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96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5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