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哲学年鉴 2010【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哲学年鉴 2010
  • 谢地坤主编 著
  • 出版社: 哲学研究杂志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35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561页
  • 主题词:哲学-中国-2010-年鉴-哲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哲学年鉴 201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特别报道3

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成果交流会暨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换届会议3

2009年度全国社科系统“哲学大会”4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第3届青年学术论坛5

德国代表团访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6

特载9

加快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王伟光9

专文15

论马克思的方法论唯物主义&王南湜15

国学与中国哲学&李存山25

中国传统人性理论的去魅与重建&俞吾金52

研究报告73

重思唯物史观及其现代意义&张曙光73

近年来的中国马克思学研究:回顾与前瞻&鲁克俭84

2009年中国哲学史研究评述&陈卫平 蔡志栋97

2009年西方哲学史研究综述&詹文杰105

本土化的回归——2009年中国美学史研究撷要&余开亮 晏晨114

2009年国内逻辑学研究综述&关兴丽 刘新文121

当代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研究概观&柯哲129

德性论与规范论的互竞及出路——2009年德性论研究报告&冯庆旭142

政治哲学与理性的限度&陈德中150

国际金融危机的哲学反思述评&张雄160

近年来消费社会研究述评&孔明安 张剑171

朱智贤的心理学哲学理论思想及其形成和发展&赵璧如179

热点聚焦193

历史唯物主义何以可能193

历史唯物主义之“历史”双重意义的统一性&王南湜193

历史唯物主义的三重意蕴&马俊峰194

马克思对历史经验论的超越及其当代意义&唐正东196

“历史的终结”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命运&张盾197

关于唯物史观与中国现实问题的讨论199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陈先达199

唯物史观与价值观&李景源200

历史辩证法视阈中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郝立新202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反思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赵家祥203

“国学热”反思与国学问题研究205

国之旧学其命维新&张曙光205

“国学”:国家认同与学科反思&干春松206

“国学热”的文化反思&赵林208

反思“五四”激进主义210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激进主义&耿云志210

五四时期激进思潮的五大缺陷&柴文华211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文化传统三题&李翔海212

分析哲学与中国哲学214

洪谦与冯友兰的思想交锋&江怡214

分析哲学与中国哲学&杨国荣216

中国现代哲学视野下的分析哲学&胡军217

重思莱布尼茨哲学219

对莱布尼茨《单子论》的实践哲学解读&邓安庆219

论自由是莱布尼茨神义论思想的主题&侯忠海221

莱布尼茨与克拉克论战中的神学与自然哲学&桑靖宇222

后社会建构论与当代科学论224

当代科学论与后康德思维&盛晓明224

关于科学实践哲学的研究与未来发展&吴彤225

社会建构之后的科学论&蔡仲227

社会建构主义的“更多转向”&安维复228

追寻正义230

论正义之为社会制度的第一美德&万俊人230

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与核心价值观念&韩震231

公共政策程序正义及其价值&李建华232

人道主义的义务与正义的义务&江娅233

学术争鸣237

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实证科学?237

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而不是实证科学——兼答段忠桥教授&俞吾金237

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还是“真正的实证科学”——答俞吾金教授&段忠桥239

思想构境论:关于文本解读方法的争论241

一种主观主义的解释学理论——评张一兵的“思想构境论”&王金福241

思想构境论想说明什么?——答王金福&张一兵242

关于国学的争鸣244

关于倡导国学几个问题的质疑&刘泽华244

论国学研究的态度、立场与方法——评刘泽华先生王权主义的“国学观”&梁涛246

关于“生活美学”思想的论争248

“生活美学”是如何可能的&王江松248

回归生活世界的“生活美学”&刘悦笛250

启蒙的主体与理性的运用253

人人都是启蒙的主体&韩水法253

自主与理性&尚新建254

新书选介259

人的世界与世界的人:马克思的思想历程追踪&张曙光著259

真正的马克思&孙承叔著259

重读马克思:一种哲学观的当代诠释&何中华著259

马克思的六个经典问题&张盾著260

马克思的遗产&侯才著260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上、下卷)&何萍著26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研究&王桂泉 胡延风主编261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解释学视域&吴学琴著26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新体系:基于实践思维方式的阐释&倪志安等著261

公共性视域:马克思哲学的当代阐释&贾英健著262

感性存在与感性解放:对马克思存在论哲学思想的探析&刘兴章著262

社会关系的逻辑: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合理形态&高云涌著262

瓦解资本的逻辑: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本质&白刚著263

历史复杂性的观念&白利鹏著263

财富、人与历史:马克思财富理论的哲学意蕴与现实意义&刘荣军著263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曹泳鑫著263

实践的逻辑&刘森林著264

理性的生存论意蕴&庞立生著264

发展的呼唤与回应:哲学视野中的社会发展&丰子义著264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徐崇温著265

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杨耕著265

对中国历史转型的再思考&魏小萍著265

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性问题&吴晓明 邹诗鹏主编266

现代性语境下的价值与价值观&晏辉著266

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研究&童世骏等著266

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赵汀阳著266

公共领域论&杨仁忠著267

思维差异与社会和谐&崔永和著267

反鲍德里亚:一个后现代神话的祛序&张一兵著267

生态批判与绿色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王雨辰著268

浮生取义&吴飞著268

孤鹜落霞&孙慕天著268

诠释与定向: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之探究&刘笑敢著268

中国近现代思想与哲学传统&胡伟希著269

气论与仁学&李存山著269

中国儒学之精神&郭齐勇著269

现代新儒学的走向&宋志明著269

文化复兴论:公共儒学的进路&邓曦泽著270

近代新学的价值世界&周海春著270

儒家实用主义:作为经验与世界交融之化境&温海明著270

儒家“生”之伦理思想研究&张舜清著270

理学与启蒙:宋元明清道德哲学研究&魏义霞著271

明末清初劝善运动思想研究&吴震著271

孟子仁义思想研究&万光军著271

有无之境&陈来著272

车过麻城 再晤李贽&张再林著272

湛若水年谱&黎业明撰272

牟宗三哲学研究:道德的形上学之可能&程志华著272

张立文文集(中文版)&张立文著272

中国道家之精神&詹石窗 谢清果著273

老子哲学研究&朱晓鹏著273

生命的哲学:庄子文本的另一种解读&李振纲著273

老庄与现代技术批判&邓联合著274

东方哲学思想与文化精神&李景源等主编274

韩国儒学史&李甦平著274

当代西方哲学演变史&江怡主编274

重建理性主义信念&韩震著275

后哲学的哲学问题&孙周兴著275

走进分析哲学&王路著275

知识与语境:当代西方知识论对怀疑主义难题的解答&曹剑波著276

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之超越&段德智著276

解释学之维:问题与研究&何卫平著276

解构—指引:海德格尔现象学及其神学意蕴&李章印著276

回到源初的生存现象:海德格尔前期对亚里士多德的存在论诠释&朱清华著277

于“无”深处的历史深渊:以海德格尔哲学为范例的虚无主义研究&王俊著277

笛卡尔:大家精要&周晓亮著277

斯多亚主义(Ⅱ)&石敏敏 章雪富著278

批判的形而上学&韩水法著278

黑格尔辩证:思辨的真无限概念&刘哲著278

蒯因自然化认识论研究&夏国军著278

默会维度上认识理想的重建: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研究&李白鹤著279

罗尔斯的制度主义理论:朝向自由民主制的历史发展&李绍猛著279

中国伦理学60年&王小锡等279

中国应用伦理学(2009-2010)&龚颖 李兵 蒋颖荣主编280

中华传统美德十二讲&唐凯麟 彭柏林 李彬编著280

当代中国道德建设论纲&吴灿新主编280

道德结构与伦理学&陈泽环著281

从底线伦理到终极关怀: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研究&谭培文 肖祥著281

德性之镜: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美)余纪元著281

公正德性论:亚里士多德公正思想研究&黄显中著281

人权伦理学&甘绍平著282

权利的伦理基础&强昌文著282

商谈道德与商议民主:哈贝马斯政治伦理思想研究&王晓升著282

经济伦理研究丛书&李建华主编282

科学技术伦理的跨文化对话&王国豫 刘则渊主编283

制度伦理研究:探寻公共道德理性的生成路径&李仁武著283

媒介载道:传媒伦理研究&郑根成著283

生命伦理中的知情同意&朱伟著283

老龄伦理研究&刘喜珍著284

基于环境伦理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刘富刚著284

蒙古族生态智慧论: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乌峰 包庆德主编284

汶川地震的启示:灾害伦理学&刘雪松 王晓琼著284

当代科学哲学发展趋势研究&郭贵春等著285

当代科学哲学问题研究&郭贵春 成素梅著285

第二种科学哲学&洪晓楠等著285

第四世界:一种新时空的创造和探索&张之沧等著286

交互心灵的建构:现象学与认知科学研究&孟伟著286

“道”“技”之间:中国文化背景的技术哲学&王前著286

海归学子演绎化学之路: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史考&张培富著286

心理学(第4版)&程正方 高玉祥 郑日昌编著286

心理学概论(第2版)&张旭东 刘益民 欧何生主编287

回归:当代美学的11个问题&彭锋著287

西方美学思想史&朱立元主编287

分析美学史&刘悦笛著288

山水精神:中国美学史文集&薛富兴著288

全球与地方:比较视野下的美学与艺术&高建平著288

实用主义的三副面孔:杜威、罗蒂和舒斯特曼的哲学、美学与文化政治学&毛崇杰著289

原艺:尼采与海德格尔艺术哲学比较研究&李必桂著289

世界现代设计史&梁梅著289

中西戏剧审美陌生化思维研究&邹元江著289

中国佛教思想史稿&潘桂明著290

佛教与中国伦理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刘立夫著290

欧美佛教学术史:西方的佛教形象与学术源流&李四龙著290

耶释合论&姚兴富 吴忠伟著291

唯识通论:瑜伽行学义诠&周贵华著291

《古兰经》与伊斯兰文化&王新生著291

玄应和慧琳《一切经音义》研究&徐时仪著291

果阿:葡萄牙文明东渐中的都市&顾卫民著292

哈贝马斯宗教哲学思想研究&铁省林著292

转型视野下的中国农村宗教:兼以乡村基督教为个案考察&欧阳肃通著292

论文荟萃295

关于马克思主义创新的思考&孙正聿295

创新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化&庞元正295

论马克思哲学与形而上学的深层关系&贺来295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辨误&卜祥记295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两个问题的理解&陶德麟29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命题释义&王桂泉29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精神家园”路向&胡海波296

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政治哲学思想&李淑梅296

“独自性”能否超越“自由”:施蒂纳与马克思&聂锦芳297

恩格斯对“唯物—唯心”之争的态度&何中华297

论哲学的对象视域&李德顺等298

面向哲学本身:对“纯粹哲学”的现象学反思&李金辉298

关于唯物史观理论的再认识&魏小萍298

创新劳动价值与社会生产历史进程&鲁品越298

实践论和辩证法的分离与统一&萧诗美299

论马克思新哲学的实践逻辑&倪志安299

试析马克思实践观的和谐意蕴及其当代价值&徐海峰299

论实践概念的三个层次&黄其洪299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重大进展&毛卫平300

社会发展的重要视域:历史转折的文化动因探析&张雄 颜景高300

论中国的和平主义发展道路及其世界历史意义&吴晓明300

论资本时代的科学发展&何建津301

经济哲学视野中的贫困与发展&史月兰301

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公共权力异化成因探析&吕艳红301

公共生活的批判与重建:从黑格尔到马克思&卞绍斌301

规范的合理性及其判定的程序与标准&徐梦秋 张爱华302

马克思生存论哲学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毛勒堂302

社会公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冯颜利302

乌托邦的困境与希望的哲学反思&张彭松303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王雨辰303

后马克思主义:历史语境与多重逻辑&杨耕303

政治经济学与社会现实:关于鲍德里亚对马克思批判的一种回应&夏莹 崔唯航303

走出历史哲学的幻象:阿格尼丝·赫勒后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颜岩304

苏联解体后奥伊则尔曼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反思批评&安启念304

意识形态是一种“社会存在”: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探讨&苏平富 莫秀凤304

高兹早期哲学思想的显性理论支源和思想渊源&汤建龙304

中国哲学的现状、问题及其任务&谢地坤305

哲学一词的中文定型与中国现代哲学地图的形成&张法305

中西会通的四大层面&耿成鹏305

“中道”思想与中国发展&何锡蓉305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王杰306

中日近代哲学新语创译之比较&徐水生306

汉儒称“儒学”为“儒术”考&蒋国保306

关于儒家伦理理论特性的再认识&张舜清306

儒家民本观的现实意义&周桂钿307

自然情感与道德原则的双向涵摄:儒家之仁对传统中国人的型塑&王雅307

《论语》“外传”:对孔门师弟传说的思想史考察&陈少明307

《论语》中仁的“之间”结构及其诠释学义蕴&臧要科307

从孟子看思孟学派的“以德抗位”精神&梁宗华308

人性“可见”吗?——《东坡易传》对传统人性理论的批评&赵清文308

“六经糟粕”论与明代儒学的转向&朱人求308

从《高僧传》研究看汤用彤治中国佛教史的门径&赵建永308

原始宗教历史演变的文化选择&郑英杰 谭必友309

《周易》:人类最早的类比推理系统&周山309

虞翻易学“成既济定说”的哲学文化底蕴&王新春309

道学与西方心理治疗学的互动及其意义&吕锡琛309

道教外丹术三题&黄永锋310

西方哲学的中国研究:思想风险及其应对方法&童世骏310

语言转向之后&陈嘉映310

后现代主义与思想解放&张庆熊311

批判理论的范式转型及其问题&谢永康311

知识观的“培根设计”理念新探&陈遵沂311

本体论追问与希腊民主制的创生&郭忠义311

“自我”发生的三个阶段:对胡塞尔1920年前后所撰三篇文字的重新解读&倪梁康312

胡塞尔现代性批判的方法论逻辑&胡刘312

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Phronesis)的存在论诠释&朱清华312

性:权力建构的产物——福柯性意识理论评析&杨生平313

空间哲学与空间政治:福柯异托邦理论的阐释与批判&汪行福313

承认还是再分配:从霍耐特到弗雷泽&王才勇313

希伯来先知与儒家圣人比较研究&傅有德313

论俄罗斯哲学的宗教性质及其悖论&张百春314

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樊浩314

挑战与前景:当代伦理学之走向&卢风314

伦理学创新与方法论转换&崔秋锁314

转向生活世界的伦理学变革&庞立生315

应用伦理学与伦理文化的变革&曾建平 代峰315

传统道德在现实中难以践履原因探析&李兵315

知“道”的良知:对孟子良知论的实践理智的阐释&廖申白315

王夫之义利思想的特点与意义&王泽应316

解读作为美德的感恩德性&陈爱华316

七论道德资本:道德资本的基本形态研究&王小锡316

应用伦理学视野中的死刑存废之争&杨通进 刘汉琴316

公正标准体系的批判与重构&李兰芬317

人权视阈的尊严理念&任丑317

论权力伦理的核心问题&唐土红317

社会责任:企业内在的价值诉求&孙伟平318

道德推理的原理多元化:当代西方经济伦理的新走向&龚天平318

经济和人文脱节的不良后果:全球金融危机的伦理审视&唐凯麟 陈世民318

金融危机下思考中国消费伦理&周中之319

回到历史本身:“新全球史”的发展伦理学意蕴&陈忠319

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一个方法论问题:以河流生命为例&叶平319

两种内在价值的通融:生态伦理的生成基础&易小明319

中国传统儒家成己成物观对生态伦理研究的启示&曹孟勤320

人学视野中的环境正义&张登巧320

城市未成年流动人口的道德现状及其改善对策&王正平 周治华320

哈尼族丧葬仪式的伦理意蕴&蒋颖荣320

语境的边界及其意义&郭贵春321

语境论的科学观&成素梅321

纠正不应有的错位:“自然辩证法”语义在当代汉语学术中的境遇及出路&刘啸霆321

当代科学与哲学关系的多维性&曾国屏322

形上生存观与科学方法论&胡长栓322

科学文化哲学的向度分析&洪晓楠322

知识归赋的语境敏感性:三种主要的解释性理论&阳建国323

社会认识论的理论定位、研究路径和主要问题&殷杰 尤洋323

认识论的框架问题&张华323

心身问题和瑟尔的生物自然主义&陈真324

退相干理论的意义分析&赵丹324

实践消费生态化的主要目的&高文武 关胜侠324

论新军事安全如何影响技术的社会形成&石国进 龚耘324

穆勒的算术哲学&宋伟325

因果逻辑研究述评&王磊 何向东325

诠释的不确定性与自我知识的确定性&王静 张志林325

从思想到真:弗雷格逻辑研究的基本路径&张燕京 李颖新326

博弈求解的动态认知分析&崔建英 唐晓嘉326

爱的哲学与美的哲学&阎国忠326

认识论·实践论·本体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思维方式的嬗变与发展&张伟327

自然审美“恰当性”问题与中国“借景抒情”传统&薛富兴327

论中古时期出处思想的演变及其审美意蕴&李昌舒327

艺术终结之后:黑格尔与现代美学转向&代迅328

美国生态美学的思想基础与理论进展&程相占328

人的心理的实质&程正方 高玉祥 郑日昌328

哲学界概况331

学者简介331

2008-2009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哲学)331

第5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哲学)333

全军优秀教师(哲学)334

2009年晋职学者334

2009年逝世学者339

2009年哲学学会换届情况346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第6届理事会领导成员名单346

国际儒学联合会第4届领导成员名单346

中国伦理学会第7届理事会领导成员名单347

中华美学学会第7届理事会领导成员名单347

哲学教育348

2009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哲学)348

2009年哲学学科新增本科专业348

2009年哲学学科毕业硕士研究生情况348

2009年哲学学科毕业博士研究生情况352

2009年哲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工作人员情况367

重大项目370

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哲学)370

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哲学)376

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哲学)376

2009年哲学学科其他研究立项情况378

获奖信息385

第5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成果名单(哲学)385

2009年哲学学科其他科研成果获奖情况387

哲学界动态399

学术会议399

俄罗斯思想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399

全球化时代的资本批判国际学术研讨会399

钱学森教育思想研讨会399

第3届部门法哲学研讨会399

第5届全国分析哲学学术研讨会399

2009中国文化产业形势分析与预测暨《文化蓝皮书》发布会400

中国伦理学会第7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400

中国现代美学的资源与实践全国高层论坛400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讨会400

第17次中韩伦理学讨论会400

第2届中日哲学论坛401

中西文化基本精神与未来走向学术研讨会401

金融危机与马克思主义学术研讨会401

中国传统思维方法学术研讨会401

首届中华民族精神五四论坛暨现代化与民族化、全球化与中国化关系学术研讨会401

创新方法研讨会401

60年的哲学反思和60年哲学的反思研讨会401

第7次全国应用伦理学讨论会402

2009文化哲学论坛: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学术研讨会402

纪念张岱年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402

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回顾与展望研讨会402

现代社会的公正问题理论研讨会402

全国生态文明与环境哲学高层论坛402

2009年国际易学联合会年会暨国际易学论坛403

中国哲学与分析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403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公共性问题理论研讨会403

2009年应用逻辑学术研讨会403

《周抗哲学文集》研讨会403

统一性中的多样性:全球化时代的和谐国际研讨会403

后苏联时期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国际研讨会暨第12届全国俄罗斯哲学研讨会404

新中国60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09年年会404

中美哲学论坛:全球化与哲学发展404

全球化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404

比较哲学方法论研讨会404

儒释道与东亚文化国际学术会议404

第9届马克思哲学论坛404

改革开放30年哲学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405

第7届全国美学大会暨新中国美学60年全国学术会议405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60年理论研讨会405

中日价值哲学与唯物史观国际学术研讨会405

北京国际法治学术研讨会405

第24届国际法哲学与社会哲学大会405

核心价值体系与精神家园建设学术研讨会406

科学技术的传播与社会运行机制的国际比较论坛406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4届会员大会406

德国哲学与文献和文本国际会议407

山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9年年会407

实用主义与中国:纪念杜威诞辰150周年学术研讨会407

环境美学国际论坛暨第7届亚洲艺术学会年会407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宗教研究暨纪念中国宗教学会成立30周年研讨会40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2009年辽宁省哲学学会会议408

第14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408

台闽社会文化与伦理道德两岸学术研讨会408

第6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408

全球视野中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408

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暨全国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409

纪念中国逻辑学会成立30周年大会409

全球经济与东方文化:金融危机及其文化的启示研讨会409

国际明清学术思想暨纪念萧萐父先生诞辰85周年研讨会409

第14届中国现象学年会409

首届国际老子道学文化高层论坛409

日本新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市民社会与国家暨第4届广松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410

第2届理解科学会议410

2009年全国党校系统哲学年会暨哲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学术研讨会410

中国社会思想及其现代性学术研讨会410

全国第4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411

陆象山与当代心灵生态的培育:纪念陆象山诞辰870周年学术研讨会411

北京2009·学术前沿论坛411

金融危机的伦理反思全国学术研讨会411

中日韩天台宗学术对话国际研讨会411

多元价值审视下的中国哲学研讨会412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学部2009年度工作会议412

2009年全国博士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会议412

湖北省伦理学学会2009年年会暨伦理学中的情感问题学术研讨会412

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学术研讨会413

中国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第11届东亚汉学国际学术会议413

国际儒学论坛·2009: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学术研讨会413

传统与当代世界:走向多元文化、思想与价值的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413

古典今读名家论坛国际学术会议414

哲学与社会发展论坛(2009)414

江苏省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60年发展创新学术研讨会414

第3届中西语言哲学国际研讨会414

第2届孔子与中国人文高端学术论坛:儒家人文主义与教育、教化和教养414

湖北省哲学史学会2009年年会415

第2届语言学和逻辑学交叉研究研讨会415

国外学者访华415

皮塔里纳访问武汉大学415

甘德在北京大学做报告415

弗雷泽访华415

卡本在北京大学举办讲座和研讨班416

丢尔访问上海社会科学院416

戴维森在武汉大学讲学416

麦克金访问武汉大学416

罗宾逊在北京大学举办讲座417

罗默访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417

胡服勒访问清华大学417

布凯夫在中山大学做讲座417

弗拉那甘在北京大学做讲座417

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代表团访华418

塞勒尼访问清华大学418

黄勇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做报告418

宋荣培在武汉大学讲学418

菲斯特等访问中国人民大学419

德国科学院哲学学科旗舰项目访问团访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419

威廉姆森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讲演419

费瓦雷访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419

拉茄科访问南京大学419

施力杰夫在中山大学做讲座419

付挈访问清华大学420

库苏拉蒂访华420

索文森访华420

斯特朗在北京大学举办讲座420

木村宣彰访问南京大学420

余永贤访问清华大学421

比岱访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421

里斯访问北京大学哲学系421

扎哈维在北京大学举办讲座421

戴克在中山大学举办讲座421

佛斯在武汉大学主持研讨班422

越南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代表团访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422

杰夫斯访问南京大学422

卡尔松访问南开大学422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代表团访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422

岩佐茂访问南开大学423

恒实在北京大学演讲423

罗朝晖在北京大学做报告423

克拉克访华423

马格纳尼在中山大学举办讲座423

莱文访问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423

雷韦尔访问北京大学哲学系424

坎贝尔访问北京大学哲学系424

其米德策耶在山东大学做讲座424

哈克在北京大学讲演424

卡特访问北京大学425

陈慧在武汉大学做讲座425

其他活动425

青年哲学论坛425

纯粹哲学论坛425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论坛425

海峡两岸苏州大学—辅仁大学研究生哲学论坛426

学科国际前沿教师培训426

河北讲坛·纪念张岱年百年诞辰暨中国哲学研究426

第12届中国人民大学—辅仁大学哲学论坛426

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第6期高级读书班426

第3届夏日语言哲学书院(2009)426

高清海先生塑像揭幕仪式426

首届上海青年学者逻辑论坛427

厦门大学庆祝联合国世界哲学日活动周427

南京大学第12届殷海光逻辑奖学金颁奖典礼427

内蒙古社会科学界庆祝2009年国际哲学节座谈会427

南北四校哲学博士生论坛427

著名佛学家、逻辑学家虞愚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428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家讲坛428

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哲学论坛428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人文论坛428

海外哲学研究431

列维-施特劳斯及其结构主义的历史地位&(法)高宣扬431

当前西方历史哲学中有关“在场”问题的研究&董立河446

海外胡塞尔现象学研究现状&马迎辉452

海外哲学论坛459

危机与出路——历史是否面临着转折——美国纽约2009年左翼论坛概述&魏小萍459

国际环境哲学协会与国际环境伦理学会第6届联合年会综述&姚晓娜461

今日政治和社会中的“幸福生活”——第8届文化间哲学国际大会综述&刘悦笛463

“普遍主义与文化多样性”国际学术会议&石永泽465

资料辑要469

台港学术动态469

2008-2009年哲学新书选目479

2008-2009年台湾新书选目498

2009年部分哲学论文索引5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