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技史文库中国天文学史大系 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学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久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0466137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657页
- 文件大小:229MB
- 文件页数:480页
- 主题词:少数民族-天文学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技史文库中国天文学史大系 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中国民族的分布与天文学的起源1
第一节 中国民族的起源与分布1
一、中国各民族群的起源及分布1
二、民族文化源及其继承性4
三、民族文化的突变性6
四、中国各民族群的历史变迁及其文化特征8
第二节 中国天文学的起源39
一、神话与传说39
二、华夏族群的图腾崇拜与四象概念的形成56
第三节 研究少数民族天文学史的意义71
一、科技史上的意义71
二、有利于确立少数民族在科技史上应有的地位72
三、在民族史和民族关系史方面的意义72
四、在文化史方面的意义73
五、研究中外科技交流方面的意义73
第一章 东夷、百越与壮族、侗族、布依族、水族天文学74
第一节 上古东夷天文学探索74
一、阏伯与火星台74
二、从十二地支到十二生肖81
三、判断季节的准则:十二月令83
四、上帝之车与季节时针86
五、从北斗九星到北斗七星89
第二节 殷墟卜辞中的天文历法95
一、殷人对太阳、月亮和日月食的观测95
二、殷人对于族星和彗星的认识和祭祀100
三、殷商历法103
第三节 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的天文历法知识105
一、百越与中国南方民族105
二、侗族的宇宙观念和天神崇拜107
三、壮族季节星象知识112
四、从新年看壮、侗、布依等族的历法114
五、布依族的天文历法118
六、水族二十八宿和水历120
第二章 傣族天文学史124
第一节 傣族天文历法概述124
一、小乘佛教和傣族早期历法124
二、傣历纪年和纪月126
三、傣历纪日和纪时128
四、干支纪时法131
五、傣族天文历法文献134
第二节 傣历年、月、日及节日的推算方法136
一、傣历纪年及干支周日的推算136
二、置闰及大小月的安排137
三、泼水节与傣历元旦139
第三节日、月、五星运行位置的推算143
一、傣族行星运动知识概说143
二、太阳、月亮位置的推算148
三、行星位置的推算149
四、罗睺位置的推算及恒星时概念152
五、傣历交食预报153
六、大勐笼石碑九曜位置图分析156
第四节 傣历发展历史简析160
一、据现存傣历历谱讨论傣历的变革160
二、从傣历基本数据试析傣历发展历史164
三、现行傣历的来源和使用年代166
第三章 荆蛮与苗瑶天文历法169
第一节 祝融氏重黎和六千年前的龙虎星象169
一、重黎的事迹与昏旦火正170
二、上古以大火星判断时节的标志173
三、六千年前的龙虎星象175
第二节 长沙子弹库帛书反映出的楚民族天文历法180
一、帛书的研究概况和科学价值180
二、楚民族天文历法的传承关系183
三、楚民族的月名和建正187
四、帛书十二神像和十二月名是楚国各民族的图腾和姓氏192
第三节苗、瑶等南方民族的天文历法199
一、盘瓠子孙及苗、瑶族的敬狗之风199
二、苗族古代的日神崇拜201
三、盘王节与苗、瑶族新年203
四、苗瑶历法沿革探索206
第四节 苗族、水族的纪日周期苗甲子211
一、名称的由来211
二、苗族、水族二十八宿与汉族三十六禽的对比212
三、苗族苗甲子的构成215
四、水族苗甲子的构成216
五、苗甲子的日常应用217
六、苗甲子与演禽法218
第四章 羌夏古历探源220
第一节 西羌远古天文官羲和221
一、伏羲作甲历与三皇以五行纪时221
二、唐尧夏禹时的天文学家羲和225
三、历史上的羲和及其天文工作227
四、羲和本义探源230
第二节 被遗忘的阴阳五行历232
一、彝族十月历所提供的信息233
二、阴阳五行的本源235
三、洪范五行的季节关系238
四、相生序五行的季节关系242
五、《管子·幼官》中的本副五方图和三十节气245
第三节 河图、洛书、《周易》与十月历248
一、从十个神秘的天地数字说起250
二、河图与十月历月序252
三、洛书九宫与十月历的关系257
四、含山出土玉片图形试考260
五、《周易》与十月历264
第四节 十月历系统的黄道季节星座:五兽九野和六龙270
一、《管子·幼官》和《内经·五运行大论》中的五兽270
二、《月令》和《淮南子·天文训》中的五兽273
三、《周礼·考工记》中的五兽和二十八星275
四、九野季节星象278
五、《乾卦》六龙与季节的关系279
第五节 天干十日是十月历的十个时节285
一、天干释义285
二、天干是十月历的十个时节288
三、《山海经》等书十日释义290
四、《山海经》中六座日出入之山293
第六节《夏小正》和《诗经·七月》中的十月历证据296
一、《夏小正》与《月令》各月星象对比297
二、参星的出没与月份300
三、北斗斗柄的指向302
四、气温与节气303
五、各月物候305
六、《诗经·七月》中的十月历特征308
第七节 明堂与玄宫310
一、上古明堂中的十月历痕迹310
二、《大戴礼记·明堂》建制反映的历法制度314
三、“玄官”与《月令》316
四、玄宫图和月令图的对比研究318
第五章 彝族天文学史322
第一节 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发现及其意义322
一、十月太阳历发现始末322
二、小凉山阴阳五行历325
三、中国文明源头的新线索327
第二节 彝族十月历典籍的发现及研究331
一、罗家修及其《古今彝历考》331
二、卢莫扎、马莎妮本人的申述332
三、《天文历法史》一书的发现和研究334
四、《十月兽历》研究342
五、《裴妥梅尼》中有关十月历的记载348
六、关于彝族十月历创始人施滴添自的讨论351
七、彝文文献中有关彝族虎图腾崇拜的资料353
八、凉山彝文十月历文献《日月星辰书》356
第三节 彝族阴阳历360
一、彝族阴阳历与汉历的关系360
二、新年、大小月和置闰问题364
三、纪年、纪月和纪日367
四、《宇宙人文论》所载历法分析371
五、彝族恒星月的纪日周期374
第四节 彝族天文学与星占375
一、对星空的认识和恒星的命名375
二、月亮位置的观测及其运动的研究384
三、彝族对日月食和行星的认识386
四、彝族星占390
五、彝族八卦398
第六章 白族、纳西族、傈僳族、党项族等羌系民族的天文历法407
第一节 白族、土家族、傈僳族、哈尼族先民使用十月历的历史印记407
一、白族古历所反映出的十月历痕迹407
二、七夕节与土家族新年409
三、傈僳族和哈尼族的十月历414
四、佤族的得歪纪日法416
五、云南部分彝民对白虎十月历的认同419
第二节 星回节和火把节421
一、火把节为白族等羌系民族十月历的新年422
二、古代汉人对星回节的记载和解释424
三、火把节即星回节426
四、火把节和星回节日期的考证428
第三节 汉文化影响下的白族天文学431
一、从考古发掘看白族早期的天文历法知识431
二、南诏大理时期白族的天文工作433
三、明清时期白族学者的天文工作434
四、从勒墨人的纪日制度看白族古历436
第四节 纳西族和傈僳族的天文历法知识438
一、东巴经中的纳西族天文历法知识438
二、纳西族的二十八宿与星占444
三、汪忍波獐皮书中的傈僳太极图459
第五节 羌族和西夏天文学468
一、羌族早期的天文历法知识468
二、西夏国行用过的两种历法470
三、西夏的天文机构和天象记录472
四、西夏天文学中的西域天文历法知识474
第七章 藏族天文学史477
第一节 藏族古代天文学概述477
一、从西藏纪年和以麦熟为岁首看藏族史前历法477
二、山南雅隆地区早期藏族老妇人的月算和周日制度480
三、吐蕃时期的藏族天文历法482
四、时轮历在西藏的发展概况485
第二节 藏族天算文献《时轮历精要》解说489
一、《时轮历精要》在藏历中的地位与渊源489
二、时轮历的计量单位与天文数据490
三、日、月位置的推算496
四、五星位置的推算498
五、日月食的预报502
六、月日的安排和重日缺日的科学解释504
七、时轮历的置闰与节气508
八、昼夜时刻的测定和藏族天文仪器509
九、藏族历书中的历注512
十、藏族的宇宙概念513
第八章 维吾尔、蒙古、满族等北方民族的天文学517
第一节 维吾尔等突厥语族古代天文历法517
一、匈奴的天文历法518
二、突厥的天文历法521
三、维吾尔族古代的天文历法523
四、马重绩和《调元历》526
第二节 契丹、女真和蒙古等族早期的天文学529
一、东胡、女真和蒙古族早期的天文历法知识529
二、鲜卑族的天文工作531
三、契丹族的天文历法534
四、女真族的天文历法537
五、蒙古族兴起时期的天文成就539
六、耶律楚材及其庚午元历545
第三节 明清时期满蒙天文学家的天文工作548
一、蒙文《天文星占学》548
二、蒙文《天文原理》549
三、呼和浩特蒙文石刻天文图552
四、明安图的天文工作553
五、明图等蒙古族天文学家的天文工作556
六、满族天文学家玄烨和启博558
第九章 回回天文学史561
第一节 穆斯林的东来和宋初马依泽的在华活动563
一、马氏宗谱和宋初马依泽的生平事迹563
二、应天历与阿拉伯天文学的关系565
三、马依泽与应天历的关系及对宋初天文学的贡献568
第二节 元代的回回天文学573
一、札马鲁丁的生平事迹和回回司天台的建设573
二、编制万年历考辨580
三、研制七件西域仪器582
四、元政府的回回天文工作588
五、元回回天文学对中国天文学的影响592
第三节 马德鲁丁父子和明初回回天文学593
一、明初回回天文文献的翻译594
二、马德鲁丁等人的事迹及来华年代595
三、马沙亦黑的天文工作及其生平599
四、马哈麻的天文工作及其生平602
第四节 贝琳与《七政推步》603
一、贝琳的生平及天文工作603
二、《七政推步》的成就605
三、《七政推步》星表的来历及其贡献608
第五节 回历年月日和十二宫的推算方法610
一、回历年月日的推算方法610
二、回历十二宫日期的推算方法613
三、开皇元与武德元之辨误617
第六节 明中期以后回回天文学家的天文工作619
一、回回天文学家在明清钦天监中的活动619
二、汉族学者对回回天文学的研究622
三、清初回回天文学家与耶稣会士的斗争624
四、《天方性理》所反映出的回回宇宙观628
五、西安化觉巷回回昆仑图637
六、西安化觉寺日晷和回回测时器643
总跋651
补记656
热门推荐
- 526956.html
- 1323618.html
- 938314.html
- 1242269.html
- 2906762.html
- 1946349.html
- 2729944.html
- 2042942.html
- 1333872.html
- 3283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10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89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14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81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40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70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24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79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30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9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