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药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跃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44765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生药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药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生药学的定义和任务2
第二节 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4
一、我国药物知识的起源和本草沿革4
二、生药学的起源和我国生药学的发展6
第二章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10
第一节 生药的分类10
一、按生物类群亲缘关系分类10
二、按药用部位分类10
三、按化学成分分类11
四、按药理作用或功效分类11
五、其他分类法11
第二节 生药的记载11
一、生药记载的主要内容11
二、生药的拉丁名12
第三章 生药的化学成分14
第一节 生物的初生代谢与次生代谢产物14
第二节 生药的化学成分15
一、糖类15
二、苷类20
三、醌类22
四、黄酮类24
五、皂苷类26
六、强心苷类28
七、生物碱类29
八、香豆素类36
九、萜类和挥发油37
十、木脂素类43
十一、其他类44
第四章 生药的鉴定48
第一节 生药鉴定的意义48
一、规范和确定药用的品种48
二、制订和完善生药的标准49
三、寻找和利用新药用资源49
第二节 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与方法50
一、生药的取样50
二、杂质检查51
三、水分测定51
四、灰分测定53
五、浸出物测定53
六、挥发油测定54
第三节 生药的来源鉴定55
第四节 生药的性状鉴定57
第五节 生药的显微鉴定59
一、显微装片的制作59
二、显微鉴定的观察要点60
三、显微鉴定的方法62
第六节 生药的理化鉴定66
一、物理常数66
二、荧光分析法67
三、光谱法67
三、色谱法70
第七节 生药的DNA分子标记鉴定72
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72
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和任意引物PCR(AP-PCR)73
三、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74
四、DNA测序法和基于DNA序列测定的PCR—RFLP、特异引物PCR方法75
五、简单重复系列和简单重复序列间区扩增76
第五章 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78
第一节 生药的采收78
一、采收期的确定78
二、一般采收原则80
三、采收方法81
四、采收中的注意事项81
第二节 生药的加工82
一、加工的目的82
二、加工的任务82
三、加工的方法82
第三节 生药的贮藏84
一、发霉84
二、虫蛀85
三、生药的其他变质情况及预防85
四、贮藏方法86
第六章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88
第一节 概述88
第二节 培养基的组成和配制89
第三节 培养材料与方法92
一、愈伤组织的培养93
二、组培苗培养94
三、细胞悬浮培养95
四、多倍体诱导97
五、毛状根的培养98
第四节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100
第五节 培育药用植物人工种子101
第六节 植物药用成分的生物转化102
第七章 生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104
第一节 生药的有效性评价104
一、生药中有效成分或主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104
二、生药药效的生物效应评价法106
第二节 生药的安全性评价112
一、生药中农药残留量的测定112
二、生药中有害重金属和有害元素的测定113
三、生药的内源性毒性成分检查法113
第八章 生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116
第一节 我国生药资源概况116
第二节 生药资源的开发利用117
一、生药资源的开发途径117
二、生药资源多方向开发利用118
第三节 生药资源的保护119
一、生药资源保护的意义119
二、生药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119
三、生药资源保护的有关政策和法规120
四、生药资源保护的对策和措施120
第九章 根和根茎类生药122
第一节 根类生药122
一、性状鉴别122
二、显微鉴别123
第二节 根茎类生药171
一、性状鉴别171
二、显微鉴别172
第十章 茎木、皮类生药213
第一节 茎木类生药213
一、性状鉴定213
二、显微鉴定214
第二节 皮类生药223
一、性状鉴定224
二、显微鉴定224
第十一章 叶、花类生药242
第一节 叶类生药242
一、性状鉴别242
二、显微鉴别242
第二节 花类生药250
一、性状鉴别250
二、显微鉴别250
第十二章 果实、种子类生药262
第一节 果实类生药262
一、性状鉴别262
二、显微鉴别263
第二节 种子类生药273
一、性状鉴别274
二、显微鉴别274
第十三章 全草类生药286
第十四章 藻类、菌类生药306
第一节 藻类生药306
第二节 菌类生药307
第十五章 树脂类生药315
第十六章 其他类生药321
第十七章 动物类生药324
第一节 动物类生药概述324
一、动物体基本结构与个体发育常用术语325
二、动物的分类328
三、动物类生药的分类331
四、动物类生药的活性成分332
第二节 常见动物类生药336
第十八章 矿物类生药353
第一节 矿物类生药概述353
一、矿物类生药的鉴定354
二、矿物类生药的分类355
第二节 常见矿物类生药356
主要参考文献363
热门推荐
- 681263.html
- 3392163.html
- 3082968.html
- 1941859.html
- 1632079.html
- 541169.html
- 2683374.html
- 2638296.html
- 18823.html
- 19313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55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85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76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98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3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97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10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03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03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7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