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系统建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维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6895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33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46页
- 主题词:信息系统(学科: 建立模型) 信息系统 建立模型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系统建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1.1 模型1
1.1.1 模型的概念1
1.1.2 模型的组成3
1.1.3 模型的表示3
1.1.4 模型的分类4
1.1.5 模型与仿真6
1.1.6 模型建立的基本原则6
1.2 信息系统7
1.2.1 基本概念7
1.2.2 信息系统开发过程11
1.3 模型与信息系统20
1.3.1 信息系统规划模型20
1.3.2 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与物理模型21
1.3.3 信息系统的数据模型与知识表达22
1.3.4 信息系统中的模型23
第2章 面向信息系统的建模25
2.1 信息系统建模25
2.1.1 建模的意义25
2.1.2 建模的特点25
2.2.2 功能模型精化26
2.2.1 可行性分析和调查26
2.2 面向信息系统的建模过程26
2.2.3 设计精化27
2.2.4 实现28
2.2.5 测试28
2.2.6 部署与交付29
2.3 面向信息系统的建模方法29
2.3.1 面向需求分析的建模方法29
2.3.2 面向对象的逻辑建模方法31
2.3.3 面向数据的建模34
3.1.1 数据流图35
3.1 结构化分析方法35
第3章 需求分析的结构化分析方法35
3.1.2 层次DFD37
3.1.3 DFD的建模39
3.1.4 DFD的检查与改进41
3.1.5 创建数据流模型43
3.2 结构化分析和设计方法IDEFO43
3.2.1 IDEFO的特点44
3.2.2 功能模型的表示47
3.2.3 IDEFO建模过程50
3.2.4 IDEFO方法与数据流分析方法比较52
4.1.1 角色54
4.1 使用实例方法54
第4章 使用实例驱动的需求分析建模54
4.1.2 使用实例56
4.1.3 建模方法59
4.2 使用实例驱动的OOSE方法60
4.2.1 使用实例模型61
4.2.2 系统界面描述61
4.2.3 问题领域模型62
4.2.4 分析模型62
4.3 顺序图64
4.3.1 顺序图的表示65
4.3.2 消息65
4.3.3 消息类型67
4.4 协同图69
4.4.1 链接69
4.4.2 消息70
4.4.3 数据70
4.4.4 链接的类型71
4.4.5 对象的创建和破坏72
第5章 面向对象的逻辑建模73
5.1 概述73
5.2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73
5.3 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74
5.4.1 面向对象的分析(OOA)75
5.4 Coad与Yourdon方法75
5.4.2 面向对象的设计(OOD)84
5.5 OMT方法88
5.5.1 OMT的三个模型88
5.5.2 对象模型技术的开发过程92
5.6 Booch方法94
5.6.1 Booch方法的基本模型95
5.6.2 Booch方法的建模过程97
第6章 面向对象的静态建模99
6.1 对象和类99
6.1.1 类的定义99
6.1.2 属性101
6.1.3 操作103
6.1.4 对象图105
6.1.5 抽象类与具体类106
6.1.6 枚举类107
6.1.7 实用类107
6.2 类的关系108
6.2.1 关联关系108
6.2.2 聚合关系111
6.2.3 继承关系113
6.2.5 精化关系117
6.2.4 依赖关系117
6.3 包118
6.3.1 包的表示118
6.3.2 包的关系118
第7章 对象的行为描述120
7.1 状态机模型120
7.1.1 状态机定义120
7.1.2 状态和组合状态121
7.1.3 转移121
7.1.4 并发状态机122
7.1.7 不确定转移123
7.1.6 条件转移123
7.1.5 状态转移的同步123
7.2 基于状态机的可视化建模124
7.2.1 状态124
7.2.2 转移126
7.2.3 并发状态机127
7.2.4 状态机的建模方法128
7.3 活动图129
7.3.1 活动的基本描述130
7.3.2 活动的并发与同步131
7.3.3 多活动的通信131
7.4.1 Petri网的发展历史132
7.4 Petri网132
7.4.2 基本概念133
7.4.3 高级网系统139
7.5 Petri网的建模146
7.5.1 Petri网建模的一般方法146
7.5.2 信息系统的Petri网模型149
7.5.3 Petri网建模实例——通信网络仿真建模154
8.2 UML表示法159
8.2.1 使用实例图159
8.1 统一建模语言UML简介159
第8章 统一建模语言UML159
8.2.2 静态图160
8.2.3 行为图162
8.2.4 交互图163
8.2.5 实现图163
8.3 统一的建模过程165
8.3.1 软件工程过程的概念165
8.3.2 Rational的统一过程166
8.3.3 过程的特点及两维空间166
8.3.4 时间维:阶段与迭代167
8.3.5 过程的静态结构170
8.3.6 核心工作流程171
8.3.7 统一过程的基本特征173
第9章 面向多Agent系统的建模176
9.1 Agent系统和多Agent系统176
9.1.1 Agent的概念和特性176
9.1.2 多Agent系统的概念和特性177
9.2 面向多Agent系统的交互协议建模178
9.2.1 交互协议和协议图178
9.2.2 交互协议的分层建模180
9.3.1 丰富角色规范189
9.3 Agent交互协议描述的UML扩展189
9.3.2 包扩展192
9.3.3 部署图扩展193
9.3.4 复制和分裂特性描述193
9.3.5 消息语义的扩展194
9.3.6 Agent生命线和交互线程描述195
9.3.7 嵌套协议197
9.3.8 参数化协议198
第10章 面向数据的建模200
10.1 数据建模的含义200
10.2 数据模型201
10.2.2 网络数据模型202
10.2.1 层次数据模型202
10.2.3 关系数据模型203
10.2.4 基于逻辑的数据模型204
10.2.5 多维数据模型206
10.3 语义数据建模209
10.3.1 基本概念210
10.3.2 实体-关系图211
10.3.3 建模过程214
10.4 IDEF1X的发展过程215
10.5 IDEF1X方法的语法和语义216
10.5.1 实体(Entity)216
10.5.2 域(Domain)217
10.5.3 视图(View)218
10.5.4 属性(Attribute)218
10.5.5 关键字(Key)220
10.5.6 联接关系(Connection Relationship)221
10.6 IDEF1X方法的建模过程225
10.6.1 阶段0:设计的开始225
10.6.2 阶段1:定义实体226
10.6.3 阶段2:定义关系226
10.6.4 阶段3:定义键227
10.6.5 阶段4:定义属性228
参考文献230
热门推荐
- 2255160.html
- 2167873.html
- 21044.html
- 1729156.html
- 1482690.html
- 3896160.html
- 3535132.html
- 2978142.html
- 2080393.html
- 37999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26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25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92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35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7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09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4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72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72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2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