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儒家基本存有论 自哲学始基点之定立与完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儒家基本存有论 自哲学始基点之定立与完成
  • 范良光著 著
  • 出版社: 乐学书局有限公司
  • ISBN:986802672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51页
  • 文件大小:165MB
  • 文件页数:4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儒家基本存有论 自哲学始基点之定立与完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本文研究动机与目的1

一、1

二、10

第二节 本文研究方法与范围24

第三节 本文进行程序与提要30

第二章 综述「默契道妙」的基本存有论39

第一节 规模、进路及定立哲学始基点之视域和原则39

一、回归古典智慧:洞见「道妙」的「哲学模型」39

二、逆显进路建立「彻上彻下」形上智慧44

三、实践的动力性是一心恒运的基型自律性49

四、默契道妙:以「知明之优先性」建立哲学说明54

第二节 基型决定的身慧合一圆顿教55

一、逼显实践方法论之必要——一个「究极完成」的参攷系55

二、对显方法——以「普遍智慧基型」为指标开展实践的动力论之方法学及其原则所含的运用性意义63

三、基本存有论的构成:「贞下启元」的妙慧系统是洞见圆善之证明66

四、「默契道妙」证成于实践的动力论:儒家圆教的天心系统71

第三章 哲学始基点开显「基本存在」意义的说明79

第一节 定立「哲学模型」79

一、普遍性定立「法之必然性」:圆顿的实践性证示79

二、逆显义「心之圆用」八义:「定立」之进程和理据的展列87

三、道德心之知明的运用性展列程式95

第二节 正表「哲学模型」102

一、「此也,易也,密也」之虚明:内歛性的超越原则102

二、宋儒悟道模型:表象「道妙」之动力形式106

第四章 悟入撰德道妙的动力形式113

第一节 悟入途径113

一、「良知自知知他」运用性之动力学解析113

二、主静立极中的「六爻之动」:圆实教要求行慧养交融的实践系统即存在系统119

三、运用性的心灵解析:法则性的圆善证立于圣意125

四、回归古典、精简撰德:圆实教的证立130

第二节 圆教模型的攷察与精简135

一、「圆教模型」理论之攷察136

二、圆成之抉择:解释原则之对显144

三、「圆教模型」之展示与开新153

四、「圣意」的指归:「哲学模型」之实有性160

第五章 圆实教宗骨之创生性的纯粹形式167

第一节 「自下面说上去」的始基方法论解证:契合「哲学原型」之进路167

一、创生性的宗骨「基本底子」167

二、哲学原型之定位与动力性开展圆顿八相170

第二节 显示「一切存在」无限性之基本洞见192

第六章 圆实圣教的始基性理据209

第一节 基本洞见证明「儒圣立教成始成终」209

一、重建智慧学的证明系统——「自下面说上去」:以「即理即力」之功能、向度与决定209

(一)动力学向度逆转下上之机:指证始基性意义的进路及圆善的证立209

(二)在普遍智慧视域中定立一切存在之基型225

二、实践动力论原则决定圣意圆实之理据234

第二节 依惕跃仁心通观确立圣意之普遍智慧242

一、回归古典贞定圆实教智慧之始基性242

二、通观「四位判教」理据的基本洞见246

三、圆实智慧之「圆说」由通观基点展露:实践智慧学由「见道十义」圆实教规定确立254

四、综论圣意「纯粹形式的圆说」:彻底的唯心论圆实教必依动力学展述真实无限性之理据269

第七章 圆实教智慧转向实践工夫论原则的理证279

第一节 安身要旨:妙慧的基型系统展述279

第二节 安身论的理据及其所涵283

第三节 导向实践的动力论的实践生命:「不复复」中的纯洁化生命302

第四节 「不复复」所涵:实践智慧学是体全的圆盈智慧310

第五节 论安身逆显上达的「智知之使用义」:以纯粹形式为中枢之原则313

一、歛智显德321

二、心之圆用:智知之使用324

第八章 「德慧圆盈」的实践智慧学327

第一节 悟道见体之逆向进路:「观法」的天慧洞见归宗仁教之途径327

第二节 安身至境中「德慧圆盈」之建构规模稳立实践智慧学333

一、德慧圆盈333

二、实践智慧学的实用性:「存在转化」的知几圆慧339

第三节 「转化」之天功是安身「贞下启元」的保证341

第四节 洗心藏密、贞静圆顿显示实用性:「直方咸合」方法论道破撰德天机344

第五节 道德心彻上彻下,以「直方咸合」之天功显示圆盈347

一、道德心显立天功的始终进程347

二、「观心止观」的逆显进路:以天功实用为则而开显智慧学349

三、在天慧中证示纯粹形式之圣意354

第九章 论实践智慧学需要基本存有论的证明359

第一节 智慧学之究极完成由圣意所指证359

一、精简「德慧圆盈」于一心359

二、贞下启元之「哲学模型」:乾知之生化性实践的动力性之决定361

第二节 实践智慧学止于「不复复」:崇德安身原则之所涵364

一、直方咸合:专翕合一的「用静」364

二、圆实智慧在坤道之理证:由「不复复」决定365

第三节 基型之「贞下启元」证明370

一、圆慧之动力论说明:天功生化性之无限动力系统370

二、天人不异用、不异知373

三、普遍智慧之始基点:在安身至境的动力论解明程列中实现375

(一)原则之实用性376

(二)「即理即力」之理力发用377

第四节 论悟道见体必安慧以立命379

第五节 基本存有论之证立于圆顿止观「直方咸合」384

第十章 正论圆顿止观之大旨389

第一节 基型系统之切入点在逆显义之「动力的致用利用义」389

一、感通之逆显义「顺化」390

二、「专翕合一」之虚明咸合——能用天德391

三、「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之咸合393

四、「专翕合一」的不复复心与「天德之止」的哲学始基点395

第二节 天心仁心交会:歛智显德止观展开仁心之全体大用398

一、「动力的致用」建立诸开合之端的形上智慧404

二、归本于「不复复」的实践智慧:普遍智慧论即安身论405

第三节 「圆善之证立」的动力论证明408

一、智思极成于当机得力的契机:在「不复复」中建立408

二、纯粹儒家哲学心灵中之洞见412

第十一章 基本存有论的定位与完成即安身极成415

第一节 基型决定的形上学是天心系统415

一、基型是无限智慧形上学之「证明系统和智慧依据」416

二、「直心之动」的实践智慧规模:论尽存在、论尽智慧、上达天德420

第二节 「直心之动」实践的动力论大纲423

第三节 实践动力论通览智慧学规模及其究极完成428

一、动力形式之贞定429

二、安身立命智慧的源头活水:悟入之始终通一无二430

三、哲学目的:「行慧圆盈」的基型生于圣心433

参考书目437

一、原典之类437

二、专著之类439

三、论文之类4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