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职官分记 历代制度详说 八面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宋)孙逢吉撰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1078页
- 文件大小:316MB
- 文件页数:11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职官分记 历代制度详说 八面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御制题职官分纪1
四库全书提要2
原序&(宋)秦观3
卷一4
历代总序4
卷二10
三公三师10
三老五更16
尚父18
四辅18
太师19
太傅20
太保23
三少24
太尉24
司徒28
司空32
太宰亦曰冢宰36
大司马38
卷三42
宰相42
丞相61
相国65
中书门下66
平章事 同承受进止平章事66
卷四70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70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91
同紫微黄门平章事93
同中书门下三品93
同东西台三品96
同凤阁鸾台三品96
紫微黄门三品97
平章军国重事97
知军国大事97
同知军国政事97
参决军国重事97
同议军国大事97
卷五98
参知政事98
掌机密100
参朝政100
掌机务同掌机务 参知政事附102
使相102
开府仪同三司107
总三师三公宰相官属108
司直116
长史116
咨议参军117
掾属117
属121
从事中郎122
记室参军122
主簿122
舍人124
祭酒124
诸参军124
令史124
卷六125
门下省125
侍中纳言127
门下侍郎137
给事中139
左散骑常侍 通直散骑常侍 员外散骑常侍 散骑侍郎 通直散骑侍郎 员外散骑侍郎141
中常侍143
散骑常侍 通直散骑常侍 员外散骑常侍144
通直散骑常侍146
员外散骑常侍147
散骑常侍147
通直散骑侍郎148
员外散骑侍郎148
左谏议大夫148
起居郎153
左司谏155
左拾遗156
谏院158
起居院159
典仪赞者161
城门郎门仆162
符宝郎主宝 主符 主节162
卷七166
中书省166
中书令监 右相 紫微令167
右相172
内史173
紫微令174
侍郎174
右散骑常侍见门下省左散骑常侍门176
舍人176
知制诰181
舍人院184
直舍人院184
右谏议大夫见门下省左谏议大夫门185
起居舍人185
右司谏补阙186
右正言拾遗186
通事舍人186
主书187
主事188
令史 书令史188
卷八189
尚书省189
录尚书事193
尚书令195
左右仆射201
八座209
左右丞209
左右司郎中员外郎213
尚书郎214
都事221
主事222
令史 书令史222
亭长 掌固223
行台省223
卷九226
列曹尚书226
吏部尚书231
侍郎237
吏部郎239
郎中241
员外郎242
流内铨243
格式司245
南曹246
流外铨246
官告院247
甲库250
司封郎中250
员外郎251
司勋郎中251
员外郎252
考功郎中253
员外郎254
户部尚书255
侍郎256
郎中257
员外郎259
度支郎中259
员外郎260
金部郎中260
员外郎261
仓部郎中261
员外郎261
卷十263
礼部尚书263
礼部侍郎264
礼部郎中266
礼部员外郎266
贡院267
权知贡举267
祠部郎中268
祠部员外郎269
主客郎中269
主客员外郎270
膳部郎中270
膳部员外郎270
兵部尚书271
兵部侍郎273
兵部郎中273
兵部员外郎275
职方郎中275
职方员外郎276
驾部郎中276
驾部员外郎277
库部郎中277
库部员外郎277
卷十一278
刑部尚书278
刑部侍郎280
刑部郎中280
刑部员外郎281
都官郎中281
都官员外郎282
比部郎中282
比部员外郎283
司门郎中283
司门员外284
工部尚书284
工部侍郎285
工部郎中285
工部员外郎285
屯田郎中286
屯田员外郎286
虞部郎中287
虞部员外郎287
水部郎中287
水部员外郎288
卷十二289
枢密使289
使291
副使293
知院事 同知院事293
签书院事 同签书院事294
权发遣院事294
都承旨承旨 副都承旨 副承旨 诸房副承旨294
逐房副承旨295
主事 令史 书令史295
制置兵马司296
检详官296
编修条例296
宣徽使 南院使 北院使297
编修条例298
卷十三299
三司299
使300
户部使 副使301
判官302
推官巡官303
推勘官303
勾当公事官303
勾院303
都磨勘司主辖 收支司 拘收 司附304
理欠司勾簿司附304
冯由司304
开拆司304
河渠司305
提举账勾磨勘司305
三部诸司属吏306
孔目院都监306
孔目官306
卷十四307
御史台307
大夫308
中丞312
治书侍御史319
侍御史320
殿中侍御史327
监察御史监察御史裹行 检校御史附329
督军御史333
符节御史333
防禁御史333
主簿333
推直官推勘官333
三京留司御史台334
理检使334
登闻鼓院334
登闻检院335
卷十五337
翰林学士院337
翰林学士承旨 翰林学士341
翰林学士承旨348
翰林学士349
直学士院355
直翰林院356
翰林侍读学士 翰林侍讲学士356
翰林侍读 翰林侍讲358
翰林侍书359
翰林待诏359
观文殿大学士 学士361
资政殿大学士 学士362
龙圆阁363
学士 直学士 待制 直阁364
天章阁364
学士 直学士 待制 侍讲365
崇政殿说书365
宝文阁366
学士 直学士 待制366
检讨 校书367
昭文馆368
大学士 学士 直馆368
总史官369
史馆373
监修国史374
史馆修撰375
直史馆377
史馆勘书 史馆编修377
史馆校勘 史馆检讨377
史馆祗候378
集贤院378
大学士 学士382
修撰沿革见上384
直集贤院384
集贤校理待制附385
秘阁 直秘阁 秘阁校理385
馆阁校勘387
卷十六388
秘书省388
监390
少监392
丞392
郎394
校书郎396
正字398
著作郎399
著作佐郎401
卷十七402
太史局402
令404
正406
五官正历 浑仪406
丞直长沿革见太史局门 附历浑仪407
灵台郎408
保章正监候408
挈壶正409
卷十八411
总叙卿411
太常414
卿418
少卿421
丞422
主簿423
博士423
太祝424
奉礼郎425
协律郎426
郊社令427
太乐令427
鼓吹令428
太医令428
太医丞429
礼院430
宗正433
卿434
丞435
主簿436
修玉牒官436
太庙令436
光禄437
卿 少卿440
丞442
主簿442
太官令442
卷十九444
卫尉444
卿 少卿446
丞447
主簿448
公车令448
守宫令448
太仆449
卿 少卿450
丞451
主簿451
乘黄令451
典?令454
车府令455
群牧司455
群牧制置使456
同群牧制置使456
群牧使456
同群牧使457
群牧副使457
群牧都监457
群牧判官457
左右骐骥院458
左右天驷监458
左右天?坊458
牧养上下监458
诸州监务458
河南府洛阳监458
大名府大名三监459
洺州广平二监459
卫州淇水二监459
郑州武原监459
同州沙苑二监459
相州安阳监460
澶州镇宁监460
滑州灵昌监460
邢州安国监460
郓州东平监460
中牟县淳泽监460
许州单镇监460
同州病马务460
估马司460
乳酪院460
大理廷尉460
廷尉462
大理卿判事465
少卿467
正467
监468
丞469
司直469
评事470
主簿471
卷二十471
鸿胪471
卿472
少卿474
丞474
主簿474
司农475
卿475
少卿477
丞478
主簿478
上林苑令478
太仓令478
籍田令479
廪牺令479
导官令479
平准令479
太府480
卿480
少卿481
丞481
主簿481
市令长附481
左右藏令482
常平令482
卷二十一484
国子监484
祭酒485
司业488
丞489
国子博士 太学博士 五经博士 四门博士489
国子四门助教495
直讲495
说书496
主簿496
武学博士496
律学博士496
书学博士497
算学博士497
都讲497
卷二十二498
少府监少监附498
丞505
主簿506
尚方令506
符节令506
将作监少监506
丞509
主簿509
卷二十三511
军器监少监附511
丞512
都水使者512
丞515
主簿515
卷二十四516
殿中省516
监521
少监521
丞521
尚衣奉御521
卷二十五521
内官521
宫官530
卷二十六533
内侍省533
入内内侍省都都知541
内侍省左右班都都知541
元丰八年诸两省内臣诸级543
总中官544
大长秋547
中尉547
谒者548
冗从仆射548
卷二十七549
太子六传549
太师552
太傅552
太保554
少师554
少傅555
少保556
宾客556
詹事府詹事557
少詹事559
司直559
卷二十六560
太子左春坊560
左庶子中庶子附560
中允563
司议郎563
左谕德564
左赞善大夫564
崇文馆学士校书565
司经局洗马565
文学校书正字566
侍读566
侍讲568
伴读说书568
典膳郎丞568
药藏郎569
内直郎569
典设郎569
宫门郎门大夫569
太子右春坊570
右庶子570
中舍人570
舍人571
右谕德573
右赞善大夫573
通事舍人573
太子内坊574
典内574
太子内官574
司闺 掌正 掌书 掌筵 司则 掌严 掌缝 掌藏 司馔 掌食 掌医 掌园574
卷二十九576
太子家令寺 家令丞薄576
食官署令丞577
典仓署令丞578
司藏署令丞578
太子率更寺 令丞 主簿578
太子仆寺 仆丞 主簿579
?牧署令丞580
卷三十581
太子左右卫府率副率581
长史582
录事参军事仓曹 兵曹 胄曹582
左右率府亲府勋府翊府中郎将左右郎将583
太子左右司御率府率副率583
长史583
录事参军事仓曹 兵曹 胄曹584
太子左右清道率府率副率584
长史584
录事参军事仓曹 兵曹 胄曹584
左右监门率府率副率584
长史585
录事参军事兵曹 胄曹585
左右内率府率副率585
长史586
录事参军事兵曹 胄曹586
太孙官属586
卷三十一587
诸侯王587
卷三十二604
诸王府僚属604
总僚佐608
师608
传608
相国相608
宾友612
长史612
司马613
文学613
功曹613
郎中令614
中尉614
常侍615
国侍郎615
上将军615
翊善615
记室615
侍读615
侍讲616
伴读616
说书616
教授616
侍教617
公主邑司官令丞 录事617
大宗正司知宗正司事 同知宗正司事 同勾管宗正司事617
丞618
卷三十三618
总将军618
大将军上大将军 上将军附619
骠骑将军622
车骑将军624
卫将军左右卫626
前后左右将军627
中军将军629
镇军将军630
抚军将军630
四征将军630
四镇将军631
四安将军632
四平将军633
中将军附中军将军633
偏将军633
裨将军633
军府官属633
掾属633
祭酒634
功曹634
主簿634
参军635
记室637
从事中郎637
舍人637
卷三十四638
杂号将军638
辅国将军643
冠军将军643
游声将军643
龙骧将军644
骁骑将军644
建威将军644
奋威将军644
振威将军644
振武将军644
奋武将军644
扬威将军645
建武将军645
伏波将军645
虎威将军645
破虏将军645
扬武将军645
征虏将军645
辅汉将军646
厉威将军646
荡魏将军646
荡寇将军646
鹰扬将军646
牙门将军646
破羌将军646
材官将军646
折冲将军646
虎牙将军646
戈船将军646
度辽将军646
下濑将军647
横野将军647
大树将军647
汉忠将军647
讨虏将军647
宁朔将军647
建义将军647
刺奸将军647
辅威将军647
扬化将军647
都护将军647
立义将军647
中坚将军647
讨逆将军647
辅吴将军648
积射将军648
积弩将军648
疆弩将军648
殿中将军648
员外将军648
朱衣直合648
直合将军648
直寝649
直后649
直齐649
卷三十五649
诸卫将军649
左右卫将军650
左右骁卫将军651
左右武卫将军652
左右威卫将军屯卫653
左右领军卫将军中领军北军中候654
中领军655
北军中候655
左右金吾卫将军中尉 执金吾 左右武候 武库令655
中尉657
执金吾657
左右武候658
武库令658
左右监门卫将军658
左右千牛卫将军659
六军诸卫660
左右羽林军660
左右龙武军662
左右神武军663
左右神策军663
天策上将军664
侍卫亲军司664
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664
侍卫亲军马军司664
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664
侍卫亲军马军司664
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664
殿前司664
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664
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勾当官665
马步军总管副总管666
兵马总管副总管666
都钤辖钤辖669
将官669
都监监押670
都巡检使巡检使巡检670
提举兵甲巡检公事671
走马承受公事673
卷三十六674
三署郎尉674
议郎675
中郎676
侍郎676
郎中令见光禄卿门676
中郎将676
五官中郎将677
左中郎将677
右中郎将677
虎贲中郎将677
南北东西中郎将679
杂中郎将匈奴 司金 典农 武卫679
三都尉680
奉车都尉681
驸马都尉681
骑都尉681
奉朝请683
诸都尉684
主爵都尉684
郡都尉属国附684
关都尉685
边都尉685
积弩都尉685
治粟都尉685
司金都尉685
抚军都尉685
武卫都尉685
卷三十七686
司隶校尉从事附686
城门校尉688
中垒校尉689
屯骑校尉689
步兵校尉690
越骑校尉690
长水校尉691
胡骑校尉691
射声校尉691
虎贲校尉691
戊己校尉692
护乌桓校尉692
护羌校尉692
协律校尉692
南蛮西戎南夷校尉692
诸府羽林校尉693
票姚校尉693
典农校尉693
司农度支校尉693
材官校尉693
骁骑校尉693
西园八校尉693
忠义校尉693
怀义校尉693
折冲校尉693
翊军校尉693
护西域校尉694
宁蛮校尉694
安蛮校尉694
西蛮校尉694
东宫三校尉694
平羌校尉694
三巴校尉694
建义校尉694
武卫校尉694
灭贼校尉694
卷三十八695
三辅695
内史697
京兆尹697
左冯翊700
右扶风701
河南尹701
诸府尹少尹丞附702
开封府703
牧703
尹 少尹703
权知府事703
判官推官704
司录参军704
左右军巡使判官705
左右厢公事所705
京留守705
判官推官707
卷三十九708
都督府708
都督长史附711
节度使713
节度观察留后726
观察使726
防御团练使728
节度行军司马729
节度防御团练副使729
幕膱官730
节度观察判官732
节度掌书记732
观察支使733
节度观察推官733
防御团练判官733
军事判官733
防御团练军事推官733
军监判官733
卷四十734
总州牧734
诸路节镇守防团刺史州741
州牧748
刺史749
别驾759
长史760
司马762
治中763
主簿763
诸从事763
中正765
卷四十一767
郡太守767
知州知府 知军778
总郡佐780
郡丞781
别驾782
通判军州782
长史782
司马783
录事参军783
司功参军功曹783
司仓参军仓曹786
司户参军户曹786
司兵参军787
司法参军法曹 决曹787
司士参军士曹788
司理参军788
参军事行参军789
文学 经学博士789
医博士789
中正789
五官掾790
督邮790
主簿791
卷四十二792
县令792
知县事807
长808
丞809
主簿809
尉810
功曹812
啬夫813
亭长813
吏814
干814
小吏815
卒815
卷四十三817
都护817
镇将镇副818
戍主戍副819
五岳四渎官819
关令丞津吏819
卷四十四820
横行东西班大小使臣820
内客省使821
客省821
客省使副使821
引进使副使822
四方馆822
使822
东西上合门822
合门使副使822
合门通事舍人823
合门祇候823
延福宫使824
景福殿使824
宣庆使824
宣政使824
昭宣使824
皇城使副使825
翰林使副使825
尚食使副使825
御厨使副使825
军器库使副使825
仪鸾使副使825
弓箭库使副使825
衣库使副使825
东西绫锦院使副使825
东西八作使副使825
牛羊使副使825
香药库使副使825
?场使副使825
毡毯使副使826
鞍辔库使副使826
酒坊使副使826
法酒库使副使826
翰林医官使副使以上二十使为东班826
宫苑使副使826
左右骐骥院使副使826
内藏库使副使826
左藏库使副使826
东西作坊使副使826
庄宅使副使826
六宅使副使826
文思使副使826
内园使副使827
洛苑使副使827
如京使副使827
崇仪使副使827
西京左藏库使副使827
西京左坊使副使827
东西染院使副使827
礼宾院使副使827
供备库使副使以上二十名为西班827
带御器械827
内殿承制828
内殿崇班828
东西头供奉官828
左右侍禁828
左右班殿直828
三班奉职828
三班借职828
卷四十五829
大礼五使大礼 礼仪 仪仗 卤簿桥道顿处递829
译经润文使831
宫观使判官 都监 提举 管勾 提点831
奉使832
国信使835
卷四十六837
元帅837
都统839
监军840
招讨使副使840
经略使副使判官842
宣抚使副使判官842
安抚使副使都监管勾官842
巡抚使副使843
察访使843
采访使巡察843
劝农使844
卷四十七845
淮南浙江荆湖路都大发运使副使都监845
诸路转运使副使判官846
勾当公事官848
三门白波黄河汴河水路发运使判官848
催纲拨发辇运848
勾当管勾官850
诸路提点刑狱850
提点府界诸县镇司851
勾当公事官851
卷四十八851
特进851
金紫光禄大夫852
银青光禄大夫852
光禄大夫852
金紫光禄大夫854
银青光禄大夫854
光禄大夫854
正议大夫 通议大夫 太中大夫 中大夫 中散大夫 朝议大夫 朝请大夫 朝散大夫 朝举大夫856
正议大夫856
通议大夫857
太中大夫857
中大夫858
中散大夫858
朝议大夫858
朝请大夫858
朝散大夫858
朝奉大夫858
朝请郎 朝散郎 朝奉郎 承议郎 奉议郎 通直郎 宣德郎 宣义郎 承事郎 承奉郎 承务郎859
朝请郎859
朝散郎859
朝奉郎缺859
承议郎缺859
奉议郎859
通直郎859
宣德郎860
宣义郎860
承事郎860
承奉郎860
承务郎860
卷四十九861
文散官861
武散官861
勋官862
上柱国柱国863
上护军护军864
功臣865
检校兼官868
文武换官868
常参官868
分司870
解官870
致仕871
员外874
赠官876
谥号877
碑额878
卷五十879
官数879
官品880
总封爵880
亲戚封884
功臣封884
辞辟封886
妇人封886
尊贤继绝对888
俸禄889
御题历代制度详说893
四库全书提要894
原序&(元)彭飞895
卷一 科目896
制度896
详说900
卷二 学校903
制度903
阙题言考课事910
卷三 赋役913
制度913
详说926
卷四 漕运929
制度929
详说935
卷五 盐法938
制度938
详说942
卷六 酒禁945
制度945
详说946
卷七 钱币948
制度948
详说955
卷八 荒政958
制度958
详说964
卷九 田制967
制度967
详说970
卷十 屯田971
制度971
详说975
卷十一 兵制977
制度977
详说981
卷十二 马政985
制度985
详说986
原书目录989
四库全书提要992
卷一994
至言若迂有益于国994
兴大利者不计小害995
阴去其弊则怨不生996
工于所察遗于所玩996
示人以法不若以意997
法令之行当自近始998
大体立则不恤小弊999
卷二1000
以势处事以术辅势1000
不以小利伤国大体1001
使人之畏不若使愧1002
为治勿使人窥其迹1004
处利害外则所言公1005
卷三1006
兼才则随所遇而能1006
不习不能不久不精1007
法以治民不贵乎扰1007
令有不便则亦可收1009
将有所夺必有所予1009
用法公平则人无怨1010
法举其略吏制其祥1011
卷四1013
天下之名生于不足1013
爱民当思所以防民1014
法不虑其终者必坏1016
人主好要则百事详1017
不为而后可以有为1018
卷五1019
用人之法当察其内1019
绳下严则人不敢尽1020
小有所屈大有所伸1022
易成之效亦易以败1024
卷六1025
事要其终知人用心1025
议论不一理未尝异1026
法废则人得肆其情1026
任用不可使人取必1028
逆耳之言不可不听1029
为治不可以图美名1030
去夫积弊当以其渐1030
卷七1032
不可以疑心听人言1032
民心难以小惠劫之1033
人主当固结人心1034
物以顺至当以逆观1034
谏因其明处乃能入1035
救弊毋为目前之计1036
天下之事不能两全1036
利在一时害在万世1037
致治非难保治为难1038
卷八1039
用重刑者惧人之玩1039
法无善恶在人所用1040
行事虽同心术则异1041
才与法合不患其密1041
不以或然而废常然1042
事有出于法度之外1042
善念无力则为恶胜1042
不以小节伤国纪纲1043
士量力而趋于其事1044
不可为而为之则凶1045
卷九1046
刚强生于柔弱之余1046
吏爱民则民亦爱吏1046
公私两便则为良法1047
治世之灾皆为祥瑞1047
用人不可仓卒责成1048
法本便民反以害民1049
良法多以权贵而沮1049
良法不得其人则弊1049
善兴利者惟去其害1050
卷十1051
泛取者乃精取之法1051
法令不信则吏民惑1051
下之慢令生于自慢1052
守法度所以系民心1053
立事不必执事之名1054
书生太高公卿太卑1055
卷十一1057
无事时当预求人才1057
用人要当自有所见1058
使人速得为善之利1059
不可以成败论人物1060
民心以先入者为主1060
事不足挠为不足忧1061
人情不可使无所顾1062
为治当权利害轻重1062
理在人心随寓而见1063
卷十二1064
人之才有幸有不幸1064
圣人以无私而成其私1064
先其大者则小者服1065
天下之弊起于相仍1065
不可以一节而弃士1066
宰相得人则百官正1067
因事而纳君于善道1067
事变常出于所不忧1068
为天下者使后不继1069
卷十三1071
善治者无赫赫之功1071
天下之弊自上启之1072
人君求治不可太锐1073
从事其小而忘其大1073
为治当先立其在我1074
为治不可以有所惩1076
热门推荐
- 3157785.html
- 174155.html
- 2333978.html
- 3871471.html
- 2778878.html
- 417281.html
- 2627804.html
- 1767897.html
- 2675610.html
- 20297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8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78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20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1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25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95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54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45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16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9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