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文生态学与生态水文学 过去、现在和未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水文生态学与生态水文学 过去、现在和未来
  • (英)伍德,汉纳,赛德勒著;王浩,严登华,秦大庸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978750846503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48页
  • 主题词:水环境-生态平衡-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水文生态学与生态水文学 过去、现在和未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水文生态学与生态水文学:引言1

1.1 宽泛的内涵1

1.2 简要回顾1

1.3 焦点问题2

1.4 本书要旨3

1.5 小结4

参考文献4

2 森林生态系统中树木如何影响水文循环6

2.1 引言6

2.2 蒸腾蒸发中的关键过程与概念——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6

2.3 森林生态系统的蒸散发16

2.4 概念应用——森林生命周期中的水文过程17

参考文献21

3 裸露河滨滩地上无脊椎动物的生态水文学28

3.1 引言28

3.2 ERS生境29

3.3 无脊椎动物保护与ERS生境29

3.4 ERS生境中的水流干扰30

3.5 水流扰动对ERS无脊椎动物生态的重要性31

3.6 多大程度的扰动是维持ERS多样性所必需的37

3.7 ERS无脊椎动物多样性所面临的威胁38

3.8 小结39

参考文献39

4 河流廊道的水陆相互作用43

4.1 引言43

4.2 水生生物——陆生生物流的控制因素43

4.3 河流廊道的水陆系统物质能量流46

4.4 人为因素对水陆相互作用的影响50

4.5 结论51

4.6 展望51

参考文献52

5 流激扰动及其生态学响应:洪水和干旱57

5.1 引言57

5.2 扰动的定义57

5.3 扰动及其响应58

5.4 扰动和生物避难所59

5.5 洪水59

5.6 干旱60

5.7 洪水的响应61

5.8 干旱的响应63

5.9 总结67

5.10 水文扰动和未来的挑战67

参考文献68

6 地表水——地下水交换过程与河流生态系统功能:基于时空尺度的分析73

6.1 引言73

6.2 河流生态系统——水文地貌模块和生态系统功能74

6.3 径流演变与地表水、地下水运动75

6.4 对于地表水、地下水交换过程与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而言的流量变异性的含义82

6.5 结论85

参考文献85

7 生态水文和气候变化89

7.1 引言89

7.2 生态水文对河流的影响90

7.3 气候变化的生态水文响应模拟研究91

7.4 气候变化的生态水文响应的实验性研究92

7.5 水文学家和生态学家的不同观点95

7.6 未来研究的需求95

7.7 附言96

参考文献97

8 长系列(古)记录在水文生态学和生态水文学中的作用102

8.1 河流—洪泛区—湖泊系统和系统监测的局限性102

8.2 主要概念103

8.3 古生态学和古水文学的指标及转换函数104

8.4 古生态水文学的恢复和加强108

8.5 案例一 英格兰西南部的Culm河108

8.6 案例二 丹麦湖泊的变化111

8.7 结论111

参考文献112

9 水生生态系统水文生态相互作用:地表水和地下水现场实验监测方法117

9.1 概述117

9.2 研究的相关内容——命题、尺度、正确度与精度118

9.3 直接的水文学方法评估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119

9.4 评估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的间接水文方法123

9.5 未来技术的挑战和机遇125

参考文献126

10 径流情势变化对流域生态影响的检测130

10.1 引言130

10.2 对生态水文数据的要求130

10.3 文献分析131

10.4 尺度的重要性131

10.5 河流数据的采集和分析134

10.6 生态数据的采集和分析136

10.7 为水文生态学分析整合水文、生态的数据136

10.8 河流变化和生态响应的未来方向和挑战138

参考文献139

11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认识河道生境145

11.1 概论145

11.2 尺度——河流生境的粒度和遥感数据的必要条件145

11.3 水深与地形147

11.4 底质153

11.5 单晶粒识别153

11.6 集成粒度参数的确定154

11.7 应用举例——鲑鱼河的底质测图155

11.8 展望156

参考文献156

12 生态水力学的数学与概念方法161

12.1 导言161

12.2 生态水力学的构想162

12.3 工程学及生态学的方法163

12.4 生态水力学的概念165

12.5 生态水力学的两个例子166

12.6 讨论172

12.7 总结173

参考文献174

13 水文生态学:水资源管理和河流调控的科学依据177

13.1 引言177

13.2 水资源管理的科学依据178

13.3 水资源管理中的水文生态学181

13.4 在解决水资源问题中的运用188

13.5 结论191

参考文献192

14 洪泛平原在削减硝酸盐的非点源污染过程中所起的作用198

14.1 概述198

14.2 河岸带缓冲区的脱氮作用——欧盟国家的实验结果199

14.3 地貌因素204

14.4 未来展望206

参考文献207

15 修复的洪泛区环境中水流——植被的相互作用211

15.1 生态水力学的必要性211

15.2 水流——植被相互作用的基本水力学原理213

15.3 阻力系数和植被217

15.4 流速、流速分布和植被特性218

15.5 维度——流速在有植物的复合河道中的情况220

15.6 对水流—植被相互作用的一些经验说明222

15.7 结论228

参考文献229

16 热带洪泛区水文地貌和生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委内瑞拉奥里诺科河流域汇流区的重要性231

16.1 概述231

16.2 水文地貌动力学233

16.3 滨河带生态系统236

16.4 汇流区的纵比降238

16.5 结论243

参考文献244

17 滨河带植物群落水文生态变化格局248

17.1 引言248

17.2 滨河带生境的植被249

17.3 水文—生态相互响应机制249

17.4 自然变化格局251

17.5 人类影响256

17.6 发展方向258

参考文献260

18 高山河流的水文生态学265

18.1 绪论265

18.2 高山河流系统的水源动力266

18.3 高山河流的物理化学特性267

18.4 高山河流生物群270

18.5 对高山河流系统水文生态的综合理解273

18.6 结论和未来研究方向275

参考文献277

19 河流沉积作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意义281

19.1 引言281

19.2 沙洲形态沉积学282

19.3 沙洲形态的演变290

19.4 讨论和结论293

参考文献296

20 低地河流系统的物理—生态相互作用:澳大利亚墨累河中大树、水力复杂性与本地鱼类之间的关系301

20.1 概述301

20.2 研究区域303

20.3 方法304

20.4 抽样结果分析306

20.5 讨论309

20.6 结论310

参考文献311

21 水力滞留区的生态重要性315

21.1 介绍315

21.2 地貌和斑块动力学产生滞留区315

21.3 滞留性、水力学和地形学条件316

21.4 典型生物体的栖息条件317

21.5 滞留和水体形成过程319

21.6 河网中滞留区的重要作用321

21.7 河流管理中的应用323

参考文献323

22 水文生态学与生态水文学:挑战与展望327

22.1 引言327

22.2 交叉学科方法的必要性327

22.3 未来研究主题329

参考文献3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