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与技术选择 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环境与技术选择 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
  • 萧正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23810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与技术选择 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清代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发展的环境特点和形态特征1

一 清代西部地区农业技术选择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特点1

(一)西部的自然环境特点1

序 史念海1

(二)人文与社会环境特点4

二 清代西部地区农业技术的主要形态及其空间分布特征7

(一)精耕细作农业技术8

(二)原始撂荒农业技术9

(三)粗放农业技术13

(四)技术类型空间分布的复杂多样性14

一 农业生产条件与农业技术的地域类型18

(一)农业生产条件18

第二章 清代黄土高原区的农业技术地理特征18

(二)技术的地域类型20

二 地理环境与农田水利26

(一)关中平原26

(二)黄土丘陵沟壑区与土石山地区31

三 作物种植制度与土地利用35

(一)农作制度36

(二)土地利用问题39

四 作物结构、分布与种植技术43

(一)不同区域的作物结构43

(二)种植技术49

第三章 清代西北区的农业技术地理特征57

一 农业生产条件与农业技术的地域类型57

(一)农业生产条件57

(二)技术的地域类型59

(一)宁夏平原62

二 地理环境与农田水利62

(二)河西63

(三)新疆68

三 作物种植制度、结构、分布与种植技术73

(一)种植制度73

(二)作物结构75

(三)种植技术79

(四)农具组合81

(五)粗放技术与资源条件84

第四章 清代青藏高原区的农业技术地理特征86

一 农业生产条件与农业技术的地域类型86

(一)农业生产条件86

(二)技术的地域类型89

(一)作物结构与分布95

二 农作物结构、分布与种植技术95

(二)农作制度98

(三)种植技术100

(四)水利101

(五)农业工具102

第五章 清代西南区的农业技术地理特征105

一 农业生产条件与农业技术的地域类型105

(一)农业生产条件105

(二)技术的地域类型107

二 地理环境与农田水利110

(一)四川盆地及周边丘陵山地的水利技术形式110

(二)云贵高原的环境与水利特点118

(三)水利机具121

三 作物种植制度与土壤耕作124

(一)作物种植制度124

(二)土壤耕作132

(一)作物结构136

四 农作物结构、分布与种植技术136

(二)水稻138

(三)旱作物141

(四)种植技术150

(五)农业机具与犁耕154

第六章 清代西部农业技术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及其空间相互作用158

一 农业技术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158

(一)技术组合的观点158

(二)“孤岛现象”168

二 农业技术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175

(一)粗放技术的效率175

(二)土地产出率181

(三)水车184

三 农业技术发展中的空间相互作用187

(一)区域间的技术依存关系188

(二)人口迁移与技术传播189

(三)政府与官员的作用197

(四)农业技术空间相互作用的后果204

第七章 清代西部地区的农业技术选择与生态环境要素207

一 热量208

(一)热量与作物种植208

(二)热量与品种211

(三)热量与作物分布214

二 水分资源216

(一)水分资源的分布特点与利用方式216

(二)水分资源与作物种植218

(三)水分资源与其他环境要素218

(四)水分资源与因地制宜原则221

三 地形与土壤223

(一)地形与技术选择223

(二)土壤与技术选择231

四 农业技术选择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变迁238

(一)森林植被的砍伐238

(二)刀耕火种与森林240

(三)对于森林作用的传统认识243

(四)环境变迁与农业技术选择248

第八章 清代西部地区农业技术选择与社会经济和文化要素260

一 清代西部地区人口、劳动力资源与农业技术选择260

(一)清代西部的人口增长与分布260

(二)技术创新的诱致性机制264

(三)人口与技术选择:关中266

(四)人口与技术选择:四川269

(五)人口与技术选择:云贵与新疆271

(六)劳动力资源的相对稀缺问题273

二 农民家庭的经济计划、经济地位与农业技术选择277

三 农业资源的权属关系与分配方式对农业技术选择的影响287

(一)土地资源的权属关系及其分配方式288

(二)水资源的权属关系及其分配方式296

四 交通、市场与多样化的农业经营方式310

(一)交通与技术传播310

(二)交通、市场与农业经营方式312

五 国家政策与农业技术选择319

六 宗教与文化习俗对农业技术选择的影响325

(一)劳动力资源的非正常构成325

(二)宗教、文化习俗与技术选择327

结语332

后记336

附图一:清代西部地区农业技术类型分布图338

附图二:清代西部地区种植制度分布图339

附图三:清代西部地区主要农作物分布图340

附图四:清代新疆绿洲分布图341

附图五:清代西部地区人口分布图3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