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思想政治教育转型论 现代性的观点【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盛跃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4821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69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思想政治教育转型论 现代性的观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问题的缘起2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趋势4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篇章结构8
(一)本书的研究思路8
(二)本书的研究方法9
(三)本书的篇章结构10
四、本书的特色与创新11
第一章 历史变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型12
一、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态跃迁12
(一)城邦教育:古希腊的思想政治教育12
(二)神学教育:中世纪的思想政治教育16
(三)公民教育:近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19
二、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形态24
(一)先秦德性教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化24
(二)儒释道交融: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教化29
(三)国民党党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政党化33
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38
(一)理论掌握群众: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38
(二)争夺文化领导权: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43
(三)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47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转型中的“变”与“不变”53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现代性范式57
一、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解释路径57
(一)“实践”的范式57
(二)“制度”的范式61
(三)“系统”的范式65
二、现代性逻辑:思想政治教育转型分析的理论基础69
(一)现代性的自我确证69
(二)现代性的自我批判71
(三)现代性的自我完善74
三、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现代性语境77
(一)作为转型背景(动力)的整体现代性77
(二)作为转型目标(价值)的观念现代性80
(三)作为转型理论(模式)的知识现代性83
结语:现代性何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研究的范式86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现代性背景90
一、市场化、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新挑战90
(一)市场化进程中的双刃剑效应90
(二)全球化进程中的价值观战争94
(三)网络化进程中的机遇与挑战96
二、党情、社情与民情的新变化100
(一)中国共产党的现实党情及权威获取100
(二)反社会主义社会思潮的侵袭104
(三)主体性危机中人们的精神空虚和迷惘107
三、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现代困境113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合法性追问和合理性质疑113
(二)实施者的非专业性与对象的非主体性118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泛化和去政治化120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低效性和滞后性123
结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张力及其创新动力126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现代性目标131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时空逻辑131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生成的历史逻辑132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生成的现实逻辑135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内在逻辑140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精神维度143
(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维度143
(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维度147
(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由维度151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运动趋向155
(一)公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和平民化156
(二)科学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和学科化160
(三)人文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化和人性化164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不能脱离政治性169
第五章 基于现代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转型174
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175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现代化的生命线176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观念现代化的生命线179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生命线183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目标与价值187
(一)主题切换:从政治动员到人与社会的协同发展187
(二)目标重构:从“高大上”到“接地气”190
(三)价值转向: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平衡194
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拓展197
(一)文化安全功能197
(二)社会建设(整合)功能200
(三)人文关怀功能204
结语:作为现代社会治理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207
第六章 基于现代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转型211
一、主体间性:主体转型211
(一)从主客二元主体到主体间性212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结构215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受动者结构217
二、时代性:内容转型221
(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展221
(二)内容转型中的“一元”与“多样”关系225
(三)内容转型中的“中”、“西”、“马”关系227
三、有效性:方法转型231
(一)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受教育者233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238
(三)借鉴相关学科及其实践形态的成果241
结语:走向“诗意”的思想政治教育246
参考文献250
后记266
热门推荐
- 3425101.html
- 1737387.html
- 787643.html
- 2012915.html
- 3097937.html
- 1846332.html
- 1600937.html
- 2784803.html
- 1071046.html
- 24726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30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9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91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00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98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57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03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47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99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8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