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选举的困境 民选制度及宪政改革批判 增订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心树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722007537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710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736页
- 主题词:选举制度-研究-美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选举的困境 民选制度及宪政改革批判 增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给庞然大物画速写——美国现行选举制度概述6
第一节 美国本是十三国——联邦制度与州权传统6
第二节 三足鼎立,还是三足分立?——三权分工与三权分立9
第三节 三足鼎立,还是四足鼎立?——三权分工与四权分工19
第四节 分工思想源自何方?——君臣父子与四权分工26
第五节 媒体该不该宣传?——媒体的“忠君”与“欺君”28
第六节 法官该不该造法?——案例法体系与选举制度31
第七节 层层选举何其多——联邦、州级与地方选举33
第八节 选举几个?——多职位与单职位选举33
第九节 七百三十天,风水轮流转——大选与中期选举34
第十节 本章结语34
第二章 衡量选举制度的尺与秤——合法、正当、正统与资格35
第一节 尺是什么?秤是什么?——细释之重要36
第二节 此尺非彼尺!——两个“合法”37
第三节 追问古罗马人——Legitimate与“资格”40
第四节 资格在人民心中——辕固—韦伯型定义42
第五节 资格来自“合法的民意”与“民主的法律”——管孔—卢梭型定义43
第六节 资格的功能——政治与社会的稳定53
第七节 梁上吊机,如何吊起脚下之梁?——比较卢梭与韦伯的“资格”54
第八节 自行车如何永动?——民主法治的功能57
第九节 曹操、刘备、诸葛亮的“资格”——Legitimacy与“正统”60
第十节 名正才能言顺——Legitimate可译为“正当”63
第十一节 合法的不用合法???——“合法性”非Legitimacy65
第十二节 更多误译——“法制”与“公义”69
第十三节 名正果然言顺——“正当”的生命力70
第十四节 举一反三谈名实——细释冠名的“十加一”原则71
第十五节 本章结语80
第三章 孔子、耶稣、林肯、毛泽东的启示——选举中的人人平等81
第一节 孔夫子、杰弗逊,心有灵犀一点通?——人人平等的原则82
第二节 孔夫子未曾想到的——人人有投票权90
第三节 杰弗逊未曾想到的——人人票力平等94
第四节 杰弗逊未能做到的——人人有被选权97
第五节 麦凯恩想要做到的——人人胜机平等100
第六节 “人人平等”与数千年的人类传承104
第四章 买制度还须看价格——正当度与可行度110
第一节 冷、热与温度的启示——“正当”有“度”110
第二节 制度的使用价值——“合法度”与“民意度”111
第三节 制度的广义费用——“可行度”121
第五章 给次品分类冠名——难局、僵局与困局124
第一节 制度生产的次品——选举难局124
第二节 四种不同的次品——无法局、违法局、僵局与困局126
第三节 “无产品”也是次品——僵局的一般意义127
第六章 杰弗逊、亚当斯、海斯、科什图尼察和布什的经验——五种僵局129
第一节 36轮投票后,杰弗逊才当总统!——平手僵局129
第二节 1876年大选,2000年重演!——争议僵局(误差僵局)139
第三节 议会选举特有的问题——集票僵局144
第四节 1824年的总统难产——散票僵局145
第五节 政府关门为哪桩?——选举以外的散票僵局148
第六节 中东之血为啥流?——越域跨界的散票僵局150
第七节 投票人少,选举不算?——投率僵局153
第七章 林肯、金大中、宋楚瑜和戈尔的体会——单职位选举中的困局154
第一节 阿扁战连战,是赢还是输?——投权困局154
第二节 布什当总统,是对还是错?——误差困局156
第三节 海斯、提尔登,哪个是总统?——中人困局157
第四节 林肯、勒庞、陈水扁,选举得利靠的啥?——鹬蚌困局161
第五节 海斯、布什、亚当斯,吃票胃口有多大?——通吃困局166
第六节 和尚为啥没水喝?——散票困局168
第七节 胜负已定投啥票?——时差困局172
第八节 楚瑜输得冤不冤?——预选困局173
第九节 优秀草案被谁毙?——选举以外的预选困局179
第十节 没人投票怎么办?——投率困局182
第十一节 黑人为何不参选?——候权困局183
第十二节 美国特色的“买官爵”?——财力困局183
第十三节 姓一名A总统相?——顺序困局192
第十四节 本章结语195
第八章 截利蛇、臭冬瓜、猪肉桶和打群架的鹬蚌——多职位选举中的困局197
第一节 划地描蛇优则仕!——截利困局199
第二节 此州一人顶五十!——差比困局204
第三节 半数州民不算人!——余数困局207
第四节 隐形公民算不算?——普查困局210
第五节 划块切割是病根——再谈通吃、截利、差比、余数和普查困局213
第六节 宁波臭瓜美国肉——“地主政治”与国家政策地方化213
第七节 非裔西裔何处寻?——划块制度下的美国联邦参议员选举215
第八节 你死我活为哪桩?——划块制度毒化政治环境218
第九节 弥尔、海尔忧划块——划块制度的历史成因220
第十节 选区做大好处多——集选区制下的错位、截利、余数等困局221
第十一节 选票越多越烦恼!——集票困局225
第十二节 鼓足嘴巴争下游!——配票困局227
第十三节 群鹬群蚌打群架——集选区制下的鹬蚌困局230
第十四节 豆豆相煎何太急!——齿舌困局232
第十五节 齿舌退让谁得利?——弃选困局233
第十六节 一选一票是病根!——续谈集票、配票、鹬蚌、齿舌、弃选困局236
第十七节 场子大了谁得利?——集选区制与大党小党239
第十八节 换了汤水不换药——功能组别制也是划块制241
第十九节 本章结语242
第九章 次品造成的损失——僵局的后果245
第一节 大总统缉拿副总统,副总统枪杀财政部长——僵局加剧政治冲突的情绪化246
第二节 汉贼两立,天下大乱——僵局威胁政治与社会的稳定250
第三节 海斯是否总统?布什有无资格?——僵局打击当选者的威信与正当性251
第四节 肯尼迪班子齐全,布什却光杆两条——僵局浪费宝贵的交接班时间252
第五节 股市狂跌都怨谁?经济迟缓为哪桩?——僵局阻滞经济发展254
第六节 两个和尚垄断水井——僵局侵蚀民主254
第七节 本章结语256
第十章 再谈次品的损失——困局的后果257
第一节 光阴似箭飞,金钱如水流——困局浪费社会资源257
第二节 克莱决斗差点死,布什就职遭抗议——困局加剧政治冲突的情绪化258
第三节 输了选举就打仗,不让掌权咱独立!——困局威胁政治与社会稳定260
第四节 左也亏百姓,右也百姓亏——困局打击当政者的正当性和权威性273
第五节 雾里看花看不清,夜幕更把花来罩!——困局使选举结果更难预测274
第六节 钢铁工业绑架布什,台独势力控制阿扁——困局促使政府政策无理“少数化”275
第七节 “不让咱赢,咱不玩了!”——困局加剧“政治冷淡”280
第八节 恶棍魔鬼任君选,选出一个当总统——困局毒化政治环境281
第九节 本章结语282
第十一章 掏出心来瞧一瞧——难局的心理成因283
第一节 观心论理,何为僵局?——僵局的心理定义283
第二节 有胜不退,双胜必僵——僵局生成的心理机制284
第三节 有输必退,单胜不僵——僵局化解的心理机制286
第四节 不少不多,一样就行——追求平等的心理机制286
第五节 你输我赢,你死我活——阻碍平等的心理机制290
第六节 不是最好,宁愿不要?——散票难局的心理机制293
第十二章 拿起笔来算一算——难局的概率成因295
第一节 势均力敌的机会——平手僵局的概率295
第二节 吵架顶牛的可能——争议僵局的概率299
第三节 人人想当官,谁都没得当!——散票僵局的概率301
第四节 法律违民意,频率何其高!——几种时发困局的概率303
第五节 常在者,经常在——常在困局的概率307
第六节 疑有者,可能有——疑有困局的概率307
第七节 制度杜绝僵局——投率僵局的概率308
第十三章 找把尺来量一量——僵局的计量成因与改进措施309
第一节 南佛州的经验,南联盟的教训——一定要实事求是309
第二节 球员岂能兼裁判——选举机构要专业中立312
第三节 柔性的统一——兼顾全国标准与地方特需314
第四节 北卡与冈山的探索——尽快实现电脑化、网络化315
第五节 本章结语317
第十四章 翻开法律想一想——难局的制度成因和改进措施319
第一节 水碗端平除困局——制度平等与投权、候权困局320
第二节 麦氏舞剑双刃利——禁限制与财力困局321
第三节 过滤平衡信息流——滤衡制遏制财力困局324
第四节 跳过中介好处多——直接选举遏制难局331
第五节 以块为本弊病多——间接选举促成难局334
第六节 鹬蚌相争人住手——复选制的构想342
第七节 鹬蚌渔夫皆欢喜——复选制遏止难局343
第八节 法国渔夫多神通——二轮复选的局限349
第九节 奥运投票防渔夫——多轮复选遏制难局351
第十节 多快好省管渔夫——即刻复选低价高效354
第十一节 上下求索为精准——上行复选纠正下行复选361
第十二节 上行下行都不行——多赛制同步处理信息368
第十三节 科举选士有民主——博达制全面处理信息371
第十四节 精益求精又节约——博达制低价处理信息384
第十五节 莫将优点当缺点——“少数服从多数”与“部分服从全体”391
第十六节 学人无事忧策略——博达制与策略票398
第十七节 这山更比那山高——计分制优于博达制410
第十八节 还有高山在外头?——正负制的优与劣424
第十九节 瓜田李下须谨慎——电脑投票防堵顺序困局429
第二十节 一分为二还是万?——计分排序的哲学、心理学原理430
第二十一节 骆驼双峰不正常!——民意测量,信息处理和政治文化432
第二十二节 本章结语435
第十五章 放开手来试一试——计分在选举以外的应用437
第一节 无困无僵好办事——计分排序制下的国会运作437
第二节 停止战争与流血——跨界公投,混列共剔与混列共支440
第三节 防策之心不可无——策略票与“单列”、“不列”技术455
第四节 举二反三再反四——多跨界公投458
第五节 化繁为简求心服——向民众解释宣传跨界公投460
第六节 夫妻不成交情在——“三制串联”帮助小集体决策461
第七节 三个和尚扛水喝——共剔制化解古典难局464
第八节 众口再难也能调——小三串化解现代难局468
第九节 加时点球与争球——再投票、投标破僵与轮序破僵472
第十节 金蟾遍地益人类——乘法与开根的广泛应用474
第十一节 本章结语476
第十六章 翻开法律再想想——多职位选举困局的制度成因和改进措施477
第一节 为了削弱划块——再谈集选区制477
第二节 何不取消划块?——直接比例制与选票容量480
第三节 政党代替地块——间接比例制与名单制483
第四节 地块结合政党——混合议员制485
第五节 电脑消灭划块?——信息技术与直接比例制495
第六节 海尔挑战一选——选票浪费与转票思想496
第七节 转票消灭一选——单一转票制501
第八节 电脑统一天下——统一转票制506
第九节 何不计分或博达?——多职位选举中的博达、计分和统转制509
第十节 谁当议员权在民!——统转制下的地域、行业因素513
第十一节 谁当议长权在民!——统转制下的国会运作518
第十二节 孔子华氏梦“不党”——统转制下的政党政治523
第十三节 精确计算民意度——统转制下国会的“代表度”526
第十四节 和尚精了就能少——高代表度与高可治度的两全其美533
第十五节 和尚少了更可精——小国会减缓对选票容量的压力544
第十六节 更精更少更高效单类议员制与正副议员制544
第十七节 分散集中求和谐——比例代表制与政治稳定554
第十八节 一石二鸟选领导——总统选举与国会选举二合一557
第十九节 本章结语558
第十七章 搬出宪法谈一谈——与选举有关的宪政问题561
第一节 一树三杈,还是两杈?——总统制与国会制561
第二节 三杈树有没有病?有哪些病?——总统制“缺点”分类569
第三节 非病之病——误认的“总统制缺点”571
第四节 违规之病——政客违法造成的“总统制缺点”572
第五节 选举之病——选举制度缺陷造成的“总统制缺点”577
第六节 别家之病——总统制非核心内容造成的“缺点”586
第七节 让三杈树更强壮——总统制“缺点”小结598
第八节 约翰逊弹劾案——总统制下国会监督总统例一598
第九节 克林顿弹劾案——总统制下国会监督总统例二605
第十节 尼克松辞职案——总统制下国会监督总统例三612
第十一节 总统们告诉我们什么?——三案启示614
第十二节 谨防宪法黑洞——直接、间接修宪与修宪障碍617
第十三节 纵横交错、串并兼备——吸取美国修宪难的教训620
第十四节 减少阻力推改革——即时生效制与延期生效制622
第十五节 落棋无悔真君子——防退保护制627
第十六节 不能定时看情况!——定时延期制与定况延期制628
第十八章 回过头来看一看——对付难局的正面经验630
第一节 万挑二重于二挑一——民主产生候选人630
第二节 未经选举,福特何以成总统?——明定权力接替顺序634
第三节 按既定法律办——实现稳定的秘诀之一637
第四节 法治必须分权——实现稳定的秘诀之二641
第五节 法治必须民主——实现稳定的秘诀之三642
第六节 公民戈尔抗议,议长戈尔执行——“法治”的真义645
第七节 美国人的大智若愚——“民主”“法治”优于“皇权”“造反”647
第八节 忍以守法——现代法治中的“忍”653
第九节 再谈以“度”思想——法律体系的正当性与正当度657
第十节 承认、遵守、运用、改善——“恶”法变“良”四部典659
第十一节 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忠于宪法——誓词里的深意661
第十二节 人人有责,时时有责——守法方能改法,改法方能守法663
第十三节 媒体的责任——独立、自由、平衡、竞争667
第十四节 软硬兼施,法德相辅——道德规范的关键作用670
第十九章 结束语676
索引680
主题索引680
图表索引700
数学符号索引702
第一版后记705
增订版后记709
热门推荐
- 3763192.html
- 2920051.html
- 1118560.html
- 2345409.html
- 3756695.html
- 3870990.html
- 2654648.html
- 3307874.html
- 1574680.html
- 31316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67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69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96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07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23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29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92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49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77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