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科学技术史 度量衡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科学技术史 度量衡卷
  • 卢嘉锡总主编;丘光明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7891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65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48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科学技术史 度量衡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言1

第一节 研究度量衡史的目的与方法1

总序 卢嘉锡1

第二节 研究度量衡史的途径3

第三节 历代度量衡概况6

第二章 历代度量衡单位简述14

第一节 长度单位14

一 分、寸、尺、丈、引长度单位制的形成及其对后世的影响14

二 咫、仞、寻、常、索、墨等单位的应用与消亡16

三 幅、端、匹、两、版、堵、雉等古代专用测长单位19

四 厘、毫、丝、秒、忽等小单位的应用与废置21

第二节 地积单位22

一 秦汉时期建立的完备的容量单位制25

第三节 容量单位25

二 先秦时期容量单位的分析与整理26

第四节 重量单位30

一 重量单位制的形成以及权衡制度的确立30

二 复杂而混乱的先秦重量单位33

三 古代文献中有关的重量单位36

第三章 古代度量衡标准种种39

第一节 取自然物之标准39

一 取人体为标准39

二 取谷物等为标准41

第二节 假借人造物考证度量衡42

一 以货币考度量衡42

二 以周圭、璧等考度量衡43

一 黄钟本义45

第三节 取自然现象为标准45

二 黄钟、累黍与度量衡的关系46

三 古代取自然现象为度量衡标准的可能性与局限性47

第四章 史前社会——度量衡的萌芽时期51

第一节 数和量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知识51

第二节 早期的比较测量52

第三节 私有制的产生和度量衡的萌芽时期56

第四节 从原始的测量到度量衡的形成58

第五章 夏商周度量衡单位、制度、器具初探62

第一节 早期的量器62

一 原始的量器——大地湾陶量62

二 夏代藏于王府的度量衡器63

三 商代记容陶大口尊64

一 商尺——目前所见最早的测长工具65

第二节 夏、商、周的尺度65

二 吴承洛推证三代尺度之误67

三 历代对夏、商、周尺度之探究68

第三节 夏、商、周的地积单位亩、田、里70

第四节 西周时期的容量、重量单位72

一 西周的记数和计量单位72

二 西周的重量单位?和匀74

第六章 度量衡初步建立的夏商周时期80

第一节 度量衡是划分土地、征收赋税的依据80

第二节 度量衡是手工业生产的技术基础85

一 夏商两代手工业与有统一标准的测量86

二 西周的手工业与度量衡87

第三节 城廓、宫殿(宗庙)的建设必须有统一的度量衡88

一 从考古发掘看商周王城及宫殿的规划与测量89

二 文献中有关商周时期建筑格局与度量单位91

第一节 原始的商业形态与简单的测量94

第七章 商品交换以及官营商品经济下的度量衡94

第二节 西周的关市和度量衡管理96

一 重农抑商下的商业96

二 “关市”的管理与度量衡器具的使用96

三 从几件青铜器的刻铭上考证西周时期的商业形态及度量衡的使用98

第八章 度量衡普遍使用的春秋战国时期100

第一节 手工业规模的扩大和分工合作对度量衡提出了新的要求100

一 手工业的分工合作与度量衡101

二 严格的检测制度要求度量衡作保障102

三 栗氏量——度量衡史中的瑰宝104

第二节 商业的扩展促进了度量衡的广泛使用105

第三节 货币与度量衡107

一 从贝币到金属铸造货币107

二 货币中的重量单位108

三 称量货币——金钣113

第九章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度量衡概述116

第一节 齐国的度量衡116

一 齐国的容量117

二 齐国的权衡123

第二节 邹国的度量衡125

第三节 楚国的度量衡126

一 楚国的权衡127

二 楚国的容量134

第四节 三晋(魏、赵、韩)的度量衡135

一 魏国的度量衡135

二 赵国的度量衡142

三 韩国的度量衡148

第五节 东周的度量衡151

一 东周的容量151

二 东周的权衡153

三 东周的尺度156

第六节 燕国的度量衡156

燕国的容量157

第七节 中山国的度量衡159

一 中山国的容量159

二 中山国的权衡161

第八节 秦国的度量衡163

一 秦国的改革、变法与统一度量衡163

二 秦国的容量166

三 秦国的权衡169

第九节 春秋战国度量衡小结171

第十章 秦统一度量衡及其措施173

第一节 统一的政令要求统一的度量衡173

一 颁发统一度量衡的命令174

第二节 秦统一度量衡的各项措施174

二 沿用战国(秦)时度量衡法规、制度175

三 制造和颁发大批度量衡器具176

四 实行严格的检定制度177

第三节 秦代度量衡单位及量值的考证178

一 长度单位量值的确定178

二 容量单位的分析179

三 重量单位的分析185

第四节 秦代度量衡的应用191

一 俸禄和赋税制191

二 商业与手工业193

第十一章 度量衡的完备时期——两汉195

第一节 从《汉书·律历志》看秦汉时期度量衡制度195

一 审度196

二 嘉量196

三 权衡197

第二节 汉代尺度的考定198

一 西汉尺度及单位量值的考定198

二 新莽测长器及单位量值的考定202

三 东汉尺度及单位量值的考定205

第三节 汉代容量的考定212

一 西汉量器及单位量值的考定212

二 新莽量器及单位量值的考定218

三 东汉量器及单位量值的考定230

第四节 汉代权衡器的考定236

一 西汉权衡器及单位量值的考定237

二 新莽权衡器及单位量值的考定241

三 东汉权衡器及单位量值的考定244

一 度量衡制度的溯源与度量衡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两汉时期250

第五节 汉代度量衡的管理和使用250

二 汉代量器的使用和管理252

三 关于秦汉权衡器中天平(砝码)与杆秤(秤砣)的界定254

四 关于大小石262

第十二章 三国时期的度量衡267

第一节 曹魏度量衡267

第二节 蜀汉度量衡270

第三节 东吴度量衡271

第四节 三国度量衡小结272

第十三章 两晋时期的度量衡275

第一节 两晋的尺度276

第二节 两晋的容量和权衡279

第十四章 南北朝时期的度量衡282

第一节 南北朝的尺度282

第二节 南北朝时期的容量和权衡287

第三节 南朝依“古”制与北朝量植急剧增长290

一 南朝依“古”制291

二 北朝量值增长与朝廷多次议定依“古”改制291

第十五章 隋代的度量衡299

第一节 隋统一度量衡300

一 隋代的尺度300

二 隋代的容量与权衡301

三 隋代容量、重量单位量值的考定303

第二节 隋代度量衡对后世的影响304

第三节 《隋书·律历志》十五等尺考305

第十六章 唐代的度量衡318

第一节 唐代的度量衡单位量制318

第二节 唐代的尺度319

一 唐尺的种类及其应用319

二 唐尺实物资料的研究320

三 唐代尺度量值的研究326

四 唐尺尺度值的考定328

第三节 唐代的容量器制331

一 唐代量器的应用331

二 唐代量器实物资料的研究332

三 唐代容量单位量值分析333

第四节 唐代的权衡334

一 唐代权衡器和大小制334

二 衡制单位“钱”的始由336

三 衡制单位“分”与“字”的分析338

四 唐代衡重单位量值的考定342

第五节 唐代度量衡管理347

一 唐代度量衡行政管理措施347

二 唐代度量衡的法制管理350

第一节 宋代度量衡概况352

第十七章 宋代的度量衡352

第二节 宋代的尺度353

一 宋尺的种类353

二 宋尺实物资料的研究358

三 各家对宋尺尺度值的研究362

四 宋尺尺度值的考定369

第三节 宋代的容量器制371

一 宋代容量的种类和型式371

二 宋代容量资料的研究372

三 宋代容量量值的考定378

第四节 宋代的权衡378

一 宋代的权衡量制378

二 宋代权衡器的种类379

三 宋代各种权衡器的使用381

四 刘承?等秤和李照水秤383

五 宋代对权衡量值的考定385

第十八章 元代的度量衡392

第一节 元代的尺度393

第二节 元代的量制397

第三节 元代的衡制398

一 大量流传的元权反映了元朝繁荣的商品经济398

二 元遵用宋朝旧制——改元必铸新权399

三 元代的秤制399

四 元代权衡的单位量值401

第四节 元代的度量衡管理制度402

一 重视建立统一的度量衡制度402

二 元朝的度量衡管理制度402

三 对违反度量衡管理制度者有明确的处罚规定403

一 明代的清丈田亩与度量衡405

第一节 明代的尺度405

第十九章 明代的度量衡405

二 明代尺度的单位量值406

第二节 明代的量制409

第三节 明代的衡制411

一 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度量衡411

二 明代权衡的单位量值413

第四节 明代的度量衡管理418

第五节 明代的航海测量技术419

第二十章 清代的度量衡421

第一节 清代的尺度421

第二节 清代的量制425

第三节 清代的衡制428

第四节 清代的度量衡管理432

第五节 清代的海关度量衡435

第六节 清末划一度量衡制度437

第二十一章 民国时期的度量衡440

第一节 甲乙两制并用的北洋军阀时期440

一 民初度量衡的混乱状况440

二 米制的创建及兴起441

三 甲乙制并行的民国《权度法》441

四 《权度法》的试行442

第二节 市用制的制定及推行442

一 划一度量衡方案的再研究442

二 《度量衡法》的公布及推行443

三 中国历代度量衡量值表447

参考文献448

索引456

后记462

总跋4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