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 刘贤奇主编;杨玉,田守成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 ISBN:7538331670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哲学的本质和功能1

一、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1

二、哲学的特点3

三、哲学的功能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9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9

二、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14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7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科学思想体系2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2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25

三、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30

第二章 物质、实践和认识33

第一节 物质是世界的本质33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33

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35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38

第二节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40

一、科学的实践观40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44

第三节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47

一、认识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47

二、认识的辩证过程50

三、认识发展的阶段性和无限性52

第四节 真理和价值54

一、真理的本质与发展规律54

二、价值的本质和价值评价57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评价的标准59

第三章 世界的根本规律和认识的根本方法61

第一节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61

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61

二、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64

三、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67

四、物质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70

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73

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73

二、由矛盾引起的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量变质变规律77

三、由矛盾引起的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否定之否定规律80

四、唯物辩证法的范畴都是对立统一的82

第三节 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86

一、辩证思维的实质: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86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88

三、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90

四、分析和综合的统一92

第四章 生产力的构成、发展和作用95

第一节 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95

一、两种历史观的对立95

二、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97

三、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100

第二节 生产力的构成103

一、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103

二、生产力的渗透性要素106

三、生产力的运筹性要素108

第三节 生产力的发展111

一、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111

二、生产力的发展动力113

三、生产力的历史演变116

第四节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118

一、生产力是一种客观物质力量118

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因120

第五章 社会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124

第一节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及其运动规律124

一、社会生产关系124

二、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辩证关系125

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30

第二节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及其运动规律133

一、社会上层建筑133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133

三、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38

第三节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140

一、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140

二、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进程和多种形式143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145

第四节 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148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148

二、社会改革的实质和作用150

三、社会在改革和革命中前进152

第六章 阶级、国家和政党155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155

一、阶级的起源、本质和结构155

二、阶级斗争及其历史作用159

三、阶级斗争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161

第二节 国家163

一、国家的起源和本质163

二、国家的职能及其历史演变166

三、国家的类型和形式168

四、自由、民主、人权169

第三节 政党172

一、政党的产生和本质172

二、政党的作用175

三、政党的历史发展177

第七章 社会意识和精神生产183

第一节 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183

一、社会意识的本质183

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185

第二节 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188

一、政治法律思想188

二、道德190

三、艺术192

四、宗教194

五、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的联系196

第三节 社会精神生产及其结构、职能198

一、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198

二、精神生产的具体结构和基本职能200

第四节 思想文化的基本类型及其发展204

一、思想文化及其载体204

二、思想文化的检视与比较206

三、思想文化的具体类型与发展210

第八章 人的本质、作用和发展215

第一节 人的本质和价值215

一、人的本质215

二、人的价值217

三、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220

第二节 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23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23

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228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34

第三节 人的全面发展236

一、人的发展目标236

二、人全面发展的条件239

三、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2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