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以贵州为例的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以贵州为例的研究
  • 谢彬如著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 ISBN:754121815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164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以贵州为例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问题的提出1

第一章 一项永远没有终点的工作6

第一节 文化怎么成了资源8

一、关于“资源”的辨析8

二、关于“文化资源”的辨析10

三、对“文化资源”的定义18

第二节 富饶的贫困——经济上的穷与文化资源上的富19

一、欠发达、欠开发19

二、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历史形成21

三、文化的多彩与资源的丰富26

四、民族民间舞蹈26

五、民族民间戏剧28

六、民族民间音乐31

七、民族民间工艺美术33

第三节 发展的紧迫性——文化资源优势与资源的开发37

一、先污染(破坏)与后治理(保护)37

二、利益与博弈——“看得见的手”40

三、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44

第四节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开发中的得与失48

一、文化搭台与经济唱戏49

二、文化自己要唱大戏51

三、得与失——传承的缺失与断层55

第五节 永远的话题63

一、开发与创新——动机与效果的矛盾63

二、新的社会实践——发展的客观性65

三、永远的话题——新的适应方式70

第二章 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保护的实践与模式72

第一节 发掘、搜集、整理和抢救保护工作76

一、抢救保护的历史责任76

二、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抢救保护工作79

三、十大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86

第二节 强化特色与创新的保护93

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特色与创新93

二、因地制宜的保护——特色与模式95

第三节 特定环境与地域的保护101

一、文化生态博物馆——特定时空下的文化记忆库102

二、《六枝原则》——经验与实践105

三、民族文化村(镇)——特定时空的延续111

四、不同的声音——应当关注的争辩115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117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保护工作118

二、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原则与实践120

(一)布依族八音坐唱122

(二)侗戏124

(三)侗族大歌125

(四)苗族神话(古歌古词)128

三、保护意识与文化自觉133

附: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137

第五节 以文化建设为主要指标的保护方式138

一、行政主体的推动——政府部门实施的保护139

二、政府主导的资源开发与品牌打造144

第三章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保护中关于“文化”的矛盾与困惑152

第一节 为何保护,保护什么154

一、保护的理由——难言的隐痛154

二、怎样保护——实践中的困惑161

三、保护的实质——对文化和文明的认知168

第二节 必要的辨析172

一、文化与文明173

二、“源”与“流”176

三、生活方式与文化消费179

四、文化心理与文化体验180

第三节 文化的误读182

一、泛文化现象——文化与产业的结合182

二、经济效益——文化价值的转换和颠覆186

三、“失魂落魄”——文化精神的失落和扭曲188

第四节 以保护的名义195

一、有限的资源与无限的欲望195

二、文化与市场的博弈——商业化与产业化197

三、盲目打造的隐忧——形式的发展与内涵的丢失202

四、文化自信与保护发展——民族自身的话语权205

五、保护与损毁——利益的角逐208

第五节 文化是发展的213

一、活化石理论——生老病死215

二、文化打工者——文化的流动与发展218

三、文化适应——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223

四、文化的社会“遗传”——自控与智慧226

第四章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保护的理论与实践232

第一节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根本意义232

一、文化掌握世界的方式232

二、民族的标志和心灵的家园238

三、对精神世界的追寻和坚守244

(一)对傩文化的保护245

(二)对苗族文化的保护246

第二节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开发的历史客观性250

一、观念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250

二、资源化——文化功能的转换253

三、商业化——发展中的相对平衡258

四、“毛”与“皮”——资源优势与资源配置262

第三节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保护与人的社会发展267

一、文化适应——文化创新与人的发展267

二、文化联系——人的社会化过程270

三、文化的兴衰——民族社会的“晴雨表”274

四、文化选择——发展的收益与丢失的代价277

五、人的社会发展——文化传统和社会历史的延续280

第四节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84

一、发展的必然性——失衡与新的相对平衡285

二、活态的保护传承——文化主体的话语权289

三、自说与他说——不同视角的实用与创新295

四、全民参与——利益共享与可持续发展303

第五节 建立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保护的社会指标体系313

一、建立社会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313

二、对社会指标体系的确认316

三、社会指标体系中文化的保护与发展318

四、社会指标体系中文化的丰富性322

五、社会指标体系中文化的价值体现325

六、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文化的自觉发展326

结语329

后记3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