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银行核心竞争力培育与创新运营成功模式全集 模式一 中国现代银行 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与营销创新成功模式 第2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现代银行核心竞争力培育与创新运营成功模式全集 模式一 中国现代银行 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与营销创新成功模式 第2册
  • 詹向阳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 ISBN:978780529652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220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38页
  • 主题词:银行-经济管理-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银行核心竞争力培育与创新运营成功模式全集 模式一 中国现代银行 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与营销创新成功模式 第2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模式一 中国现代银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与营销创新成功模式635

第二册目录635

第五编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产品创新管理模式(续)635

第二章 商业银行负债产品创新管理模式635

第一节 商业银行负债的构成与作用635

一、商业银行负债的概念635

二、商业银行负债的作用635

(一)负债对银行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银行经营的先决条件635

(二)扩大社会生产资金总量635

(三)银行负债是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手段636

(四)银行负债构成社会流通中的货币量636

(五)负债是银行同社会各界联系的主要渠道636

三、商业银行银行负债的构成636

(一)存款负债636

(二)借款负债636

(三)结算中负债637

(四)自有资本637

第二节 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经营管理637

一、存款业务的种类637

(一)活期存款637

(二)定期存款638

(三)储蓄存款638

二、银行存款负债的意义638

(一)存款是货币存在的主要形式638

(二)存款的数量规模和种类结构制约着银行的资产规模和结构638

(三)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基础和前提639

(四)存款负债是决定银行盈利水平的基础639

三、银行存款业务的经营管理策略639

(一)银行存款的积极经营策略639

(二)提高存款稳定性的策略措施639

(三)控制存款成本的策略640

(四)存款规模控制策略641

(五)存款商品的营销创新策略642

(六)存款的定价策略643

第三节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创新管理模式643

一、存款商品的创新643

(一)存款商品创新的原则643

(二)存款商品的基本特征644

二、存款商品品种创新645

(一)国外存款商品品种创新645

(二)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商品创新647

三、非存款类负债业务创新管理模式649

(一)短期借入款创新管理模式649

(二)长期借款的创新管理模式654

【本土探索】655

协议存款需要引入市场机制655

【国际典范】656

美国存款产品设计对中国的启示656

第六编 现代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产品创新管理模式659

第一章 商业银行国际业务概述659

第一节 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兴起659

一、商业银行业务国际化的原因659

(一)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659

(二)国际经贸迅速发展660

(三)科技革命的发展660

二、商业银行业务国际化的动机660

(一)经济动机660

(二)行为动机661

(三)战略动机661

三、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经营目标662

(一)从盈利性而言,银行国际业务是银行追逐高利润的重要手段662

(二)从安全性与流动性而言,国际业务经营环境的复杂及不可预见性高于国内业务662

四、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发展阶段663

(一)服务于国内客户阶段663

(二)服务于国内、国外客户阶段663

(三)跨国经营国际业务阶段663

(四)全球性经营国际业务阶段663

五、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业务的意义664

(一)是贯彻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需要664

(二)发挥银行整体功能,完善金融市场的需要664

(三)利用多种方式筹措外汇资金的需要664

(四)增加银行收益培养金融人才的需要664

第二节 商业银行国际业务海外分支机构设置665

一、分支机构665

(一)国际业务部665

(二)国外代表处665

(三)国外分行665

二、国外子银行666

三、国外代理行666

四、跨国联营银行666

(一)从事某一地区业务的银行666

(二)从事欧洲货币市场中、长期贷款业务的银行667

(三)兼营投资银行业务或商人银行业务的银行667

五、银行俱乐部667

第三节 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经营风险667

一、信用风险668

二、外汇风险668

三、利率风险669

四、国家风险670

(一)国家风险的种类670

(二)国家风险的评估670

【专家论坛】671

加入WTO: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如何应对外资银行的冲击671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开拓跨国公司业务的思考676

【银行家说】679

现代商业银行间国际业务合作的新模式679

【本土探索】685

上海浦发:构筑风险防火墙685

【国际典范】686

美国的个人信用体系686

第二章 国际贷款业务产品创新管理模式691

第一节 项目融资业务产品创新管理模式691

一、项目融资概述691

(一)项目融资的特征691

(二)项目融资贷款的分类692

二、项目融资的参与方692

(一)项目发起人693

(二)项目公司或承办单位693

(三)贷款人693

(四)项目产品的买主或项目设施的用户693

(五)承建商693

(六)供应商693

(七)设计和承包公司693

(八)外国政府官方保险机构693

(九)托管人693

(十)工程银行694

(十一)东道国政府694

(十二)融资顾问694

三、项目融资中的风险管理694

(一)项目融资与普通贷款相比特有的风险694

(二)项目融资风险的规避695

四、项目融资的条件696

(一)利率696

(二)贷款期限696

(三)还款方式696

(四)一揽子担保696

五、融资筹资来源697

(一)商业银行贷款697

(二)发行债券698

(三)政府间双边贷款698

(四)开发银行和保险机构贷款698

(五)国际金融机构贷款698

六、项目融资的融资结构及融资协议698

(一)项目融资的框架结构698

(二)项目的融资结构699

(三)融资协议699

七、项目融资的利弊700

(一)项目融资的有利之处700

(二)项目融资的不利之处700

八、项目融资中的文件701

(一)项目融资基本文件701

(二)融资协议的条款701

(三)支持性文件701

(四)其他可能涉及到的文件702

第二节 银团贷款业务产品创新管理模式702

一、银团贷款的概述702

(一)银团贷款的定义702

(二)银团贷款的特点702

(三)银团贷款的内容703

二、银团贷款的组织要素705

(一)贷款银团的成员705

(z-)银团贷款的其他参与者705

(三)银行贷款协议的基本内容705

(四)期限706

(五)有效提款期706

(六)担保和偿还706

(七)先决条件706

(八)费用707

(九)成本增加条款707

(十)提前偿还条款707

(十一)法律适用条款707

(十二)同等位次及消极保证条款708

(十三)违约及交叉违约条款708

三、银团贷款的操作程序708

四、银团贷款的成本分析708

五、银团贷款发展的新趋势709

(一)延长贷款的平均偿还期限709

(二)放宽合约条款709

(三)延长年期709

(四)放宽再融资条件709

【专家论坛】709

国际银团贷款:参与行应注意的法律问题709

大型项目融资特点和信贷风险分析712

【本土探索】716

银团贷款在中国的申请办理条件和程序716

【国际典范】717

项目融资案例:马来西亚南北高速公路项目融资717

第三章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产品创新管理模式721

第一节 出口信贷721

一、出口信贷的特点721

(一)出口信贷的金额大、期限长、风险大721

(二)出口信贷利率偏低721

(三)出口信贷限于购买贷款国商品721

(四)出口信贷与信贷保险相结合721

(五)政府设立专门的出口信贷机构,对出口信贷给予资金支持722

二、出口信贷的基本类型722

(一)卖方信贷722

(二)买方信贷722

三、买方信贷的原则和条件723

(一)买方信贷的原则723

(二)买方信贷的条件723

四、出口信贷的操作程序724

(一)卖方信贷724

(二)买方信贷725

五、出口信贷的其他形式725

(一)存款协议725

(二)信用安排限额725

(三)混合贷款725

六、出口信贷的国家担保727

(一)担保范围727

(二)担保的最高额度727

(三)保费的收取727

第二节 福费廷业务728

一、福费廷业务概述728

(一)福费廷业务的特点728

(二)福费廷业务的发展728

(三)福费廷业务操作程序729

二、福费廷业务的费用729

三、福费廷业务与代理融通业务的区别729

四、福费廷业务中的风险及防范730

(一)福费廷业务中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730

(二)福费廷业务中风险的防范730

第三节 进出口押汇731

一、押汇的概述731

二、出口押汇731

(一)出口押汇的特点731

(二)出口押汇的操作程序732

(三)出口押汇的主要风险及防范732

三、进口押汇733

(一)进口押汇的操作程序733

(二)进口押汇业务中担保机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734

四、进出口押汇业务中涉及到的货运单据735

(一)提单735

(二)售货发票735

(三)保险单735

(四)领事发票735

第四节 打包放款736

一、打包放款概述736

二、打包放款的操作程序736

(一)打包放款的申请736

(二)打包放款的审查736

(三)打包放款合同的签订736

(四)打包放款的发放737

(五)打包放款的偿还和追索737

三、打包放款具备的条件737

四、打包放款的金额、期限和利率737

五、打包放款中的风险及防范738

(一)银行开展打包放款业务的主要风险738

(二)面对以上风险,银行的防范措施738

第五节 保付代理业务739

一、保付代理的概念739

二、保付代理业务的特点和作用739

三、保付代理业务的分类739

(一)国内保理与国际保理739

(二)到期保理与融资保理740

(三)双保理与单保理740

(四)无追索权保理和有追索权保理740

(五)出口保理与进口保理740

四、保付代理业务的操作程序741

(一)签订保付代理协议741

(二)对进口商进行资信调查741

(三)承购行承购出口商的应收账款,给以资金融通741

(四)保付代理业务的利息与费用741

(五)承购行对到期应收账款的收取742

五、国际上的保付代理机构742

【银行家说】742

积极发展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742

防范国际贸易融资风险 促进国际结算业务健康发展745

【本土探索】748

福费廷业务在我国的可行性探讨748

第四章 国际业务中的投资银行业务产品创新管理模式752

第一节 国际债券业务752

一、国际债券概述752

(一)外国债券752

(二)欧洲债券753

二、国际债券的当事人754

(一)发行人754

(二)投资人754

(三)牵头经理人754

(四)经理集团755

(五)承销人755

(六)销售集团755

(七)法律顾问755

(八)担保人755

(九)受托人、财务代理人或支付代理人756

(十)债券清算机构756

三、国际债券的评级、上市及发行756

(一)债券评级756

(二)上市756

(三)国际债券发行的条件756

四、国际债券的收益率758

(一)名义收益率758

(二)即期收益率759

(三)迄止到期日平均收益率759

五、国际债券发行的具体程序759

(一)选定牵头经理人759

(二)表明发行债券意向,获得发行权759

(三)拟定相关法律条款760

(四)组织承销集团,签订协议760

(五)正式递交申报书761

(六)债券的承销与债券款项的划拨761

(七)债券的销售与登记761

第二节 企业并购业务761

一、企业并购的资金需求761

二、企业并购的动机762

(一)从兼并收购方的动机看762

(二)从被兼并方的动机看762

三、银行在企业并购中的作用762

四、企业兼并收购的方式763

(一)杠杆收购763

(二)管理层收购763

(三)按收购支付工具不同,收购可分为现金收购和股权交换763

(四)根据并购双方的目的、关系以及运作手法的不同,并购方式又可分为善意并购、敌意并购和狗熊拥抱方式763

(五)从通用性的角度来讲,企业并购主要有三种形式764

五、借壳上市764

(一)选好“空壳公司”是基础764

(二)制定科学完善的收购方案,选择好合作伙伴764

(三)适时扩股,促进发展764

六、银行在企业并购中的风险控制和防范765

(一)要注意防范和控制融资风险765

(二)要注意防范和控制收购风险765

(三)投资银行的并购业务和自营业务必须分离765

【银行家说】765

商业银行开办投资银行业务探析765

【本土探索】769

我国海外债券发行的法律问题研究769

【国际典范】773

亚洲投资银行业——满载东方的希望773

第五章 外汇买卖业务产品创新管理模式776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776

一、外汇的概念776

(一)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资产776

(二)外汇必须是可以自由兑换成其他形式的,或以其他货币表示的资产776

二、外汇的种类777

(一)记账外汇777

(二)自由外汇777

三、汇率的概念及标价777

(一)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778

(二)间接标价法778

四、汇率的种类778

(一)按汇率制定的不同方法划分778

(二)从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划分779

(三)根据汇款工具不同划分779

(四)按外汇管制程序不同划分779

(五)按外汇买卖成交后交割时间的长短不同划分780

(六)按国际汇率制度不同划分780

(七)根据交易对象划分780

(八)在实行复汇率的国家中按外汇使用范围的不同划分780

(九)根据货币制度下汇率是否经过通货膨胀的调整划分781

五、纸币制度下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781

(一)国际收支差额781

(二)国际利率变化781

(三)通货膨胀782

(四)投机资本782

(五)心理预期782

(六)政府的市场干预782

(七)一国经济实力783

(八)其他因素783

第二节 外汇市场783

一、外汇市场的涵义783

二、现代外汇市场的特点783

(一)高度集中的宏观市场783

(二)汇率剧烈波动的市场784

(三)全球一体化的市场784

(四)政府干预的市场784

(五)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市场784

三、外汇市场的构成785

(一)商业银行785

(二)顾客785

(三)中央银行及政府主管外汇的机构785

(四)外汇经纪商和交易商786

(五)外汇投机者786

四、外汇市场的功能786

(一)为国际经济交易提供资金融通786

(二)实现购买力的国际转移786

(三)提供外汇保值和投机的场所787

五、外汇市场的监管787

六、商业银行在外汇市场中的业务788

第三节 外汇买卖的交易788

一、不同当事人之间的外汇交易788

(一)银行与顾客之间的外汇交易788

(二)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788

(三)银行同业间的外汇交易788

二、外汇报价的换算789

(一)电汇汇率报价和普通汇款(信汇、票汇)汇率报价的换算789

(二)即期报价和远期报价换算789

三、几种传统的外汇买卖790

(一)即期外汇买卖790

(二)远期外汇买卖791

(三)掉期外汇买卖793

(四)套汇交易794

四、银行参与外汇买卖的原因794

(一)调节货币结构794

(二)规避外汇风险795

(三)调剂外汇头寸795

第四节 个人外汇买卖业务795

一、个人外汇买卖业务概述795

二、个人外汇买卖的程序796

(一)客户申请796

(二)银行审核796

(三)客户确认796

三、个人外汇买卖业务的种类796

(一)个人实盘外汇买卖796

(二)居民因私兑换外汇796

【银行家说】797

关于商业银行个人实盘外汇买卖业务的思考与对策797

【本土探索】799

兴业银行个人外汇买卖系统的设计799

第六章 离岸金融市场业务产品创新管理模式803

第一节 离岸金融市场概述803

一、离岸金融市场的概念803

二、离岸金融市场的特征804

三、离岸金融市场的作用804

(一)有利于扩大开放和国际经济交流804

(二)有利于促使国际融资渠道畅通,充分利用闲置资本804

(三)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国际利差水平804

(四)离岸金融市场的产生缓和了国际收支失调,稳定了国际经济秩序804

(五)有助于促进我国银行业务向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靠拢805

四、离岸金融市场的产生和发展805

五、离岸金融市场的种类806

(一)内外混合型离岸金融市场806

(二)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808

(三)避税港型离岸金融市场809

六、与离岸金融市场相关的其他问题809

(一)离岸金融市场的惯例和法规809

(二)离岸金融市场中的避税809

第二节 离岸金融市场业务产业创新管理模式810

一、离岸业务的概述810

二、离岸业务的种类810

(一)根据离岸业务涉及的功能进行分类810

(二)根据离岸业务性质及变现期长短分类811

三、几种传统的离岸金融业务812

(一)离岸存款812

(二)离岸贷款813

(三)离岸汇款业务815

四、离岸业务的创新815

第三节 我国的离岸金融市场816

一、我国发展离岸金融的条件816

(一)税率优惠条件816

(二)对外开放条件816

(三)健全的法制条件816

(四)政府推动条件816

二、我国离岸金融的产生和现状816

(一)政策不到位,环境不宽松817

(二)业务品种少,范围窄817

(三)流动性问题以及贷款逾期问题比较突出817

(四)抗风险能力差817

三、我国离岸金融的经营特点817

(一)严格的内外分离型管理817

(二)逐步建立离岸资产质量跟踪监视系统818

(三)利率、费率低于香港同行,有较强的竞争力818

(四)以香港等地的企业股东为服务对象818

(五)重视离岸业务的基础工作818

【专家论坛】818

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战略研究818

论离岸金融市场是有监管的市场824

【银行家说】829

本息分离债券的创新含义829

第七章 国际结算业务产品创新管理模式831

第一节 国际结算的概述831

一、国际结算的含义和分类831

(一)国际结算的含义831

(二)国际结算的分类831

二、国际结算的特征832

(一)具有广泛的国际性832

(二)以多种货币为结算货币832

(三)涉及多项国际惯例832

(四)需要当事各方的协调合作833

(五)业务风险较大833

三、国际结算的条件833

(一)货币条件833

(二)支付通讯系统833

(三)时间条件834

(四)支付工具834

(五)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单据834

四、国际结算的作用834

(一)推动了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834

(二)保障国际社会正常运转834

(三)促进了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835

(四)协助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835

(五)促进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835

五、国际结算中的票据835

(一)票据的含义835

(二)国际结算的票据种类835

(三)国际上的票据法系836

六、国际结算中的单据837

(一)商业发票837

(二)海运提单838

(三)保险单据838

(四)产地证书839

(五)海关发票839

(六)包装单839

(七)重量单839

第二节 国际结算业务创新工具839

一、传统的国际结算方式839

(一)汇款839

(二)托收844

(三)跟单信用证849

二、结算工具的创新852

(一)预支信用证852

(二)可转让信用证853

(三)循环信用证853

(四)背对背信用证854

(五)对开信用证855

【专家论谈】856

信用证欺诈例外:具体操作中的几个重要问题856

【银行家说】864

我国银行业应对国际结算方式多元化的问题与建议864

【本土探索】867

中国光大对外贸易湖北公司因卖方伪造、倒签提单在仲裁中申请对银行业已承兑尚未付款的信用证予以财产保全案867

【国际典范】873

全球金融一体化格局下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趋势与拓展策略873

国际商会DOCDEX规则解决信用证纠纷案例剖析875

第八章 商业银行其他外汇业务产品创新管理模式880

第一节 买入外汇票据880

一、买入外汇票据的原则880

(一)应属我国收兑外币币种的票据880

(二)境外银行应属我国的账户行880

(三)严格审核印鉴880

(四)非发行国银行付款的他国票据不能买汇880

二、买入外汇票据的范围881

(一)国际限额汇票881

(二)银行本票881

(三)银行汇票881

(四)支票881

三、买入外汇票据的审核881

(一)核对票据货币名称881

(二)审核票据的有效期882

(三)审核票据是否转让882

(四)审核票据付款人是否属银行882

(五)审核外币票据是否载明确切的币种882

四、买入外汇票据的处理手续882

五、买入外汇票据时应注意的问题882

(一)注意票据的可接受性882

(二)注意签发票据的银行应满足的条件882

(三)注意票据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问题882

第二节 外币信用卡883

一、外币信用卡的概念883

二、外币信用卡的种类883

(一)维萨卡884

(二)万事达卡884

(三)美国运通卡884

(四)大莱信用卡884

(五)JCB信用卡884

三、外币信用卡业务操作程序884

四、外币信用卡发卡行应具备的条件885

五、在我国申领外币信用卡的程序885

六、兑付外币信用卡的操作程序885

(一)发卡行拨入周转金885

(二)信用卡兑付时的审查885

(三)外汇信用卡现金兑付885

(四)特约购货单位结算886

(五)兑付信用卡的索偿886

(六)信用卡的挂失886

七、代理外汇信用卡886

(一)代办取现业务886

(二)代办直接购货886

(三)直接收单清算业务887

第三节 非贸易票据托收887

一、非贸易票据托收的概述887

二、非贸易托收的范围887

三、非贸易票据托收操作程序888

(一)托收票据的申请888

(二)办理托收888

(三)托收收妥888

(四)付款的处理888

(五)退票的处理888

第四节 外汇旅行支票888

一、外汇旅行支票概述888

(一)旅行支票的当事人889

(二)旅行支票的特点889

二、外汇旅行支票的操作程序890

(一)外汇旅行支票出售的申请和批准890

(二)外汇旅行支票的订购签收和保管890

(三)外汇旅行支票的兑付890

(四)外汇旅行支票的挂失和补偿891

三、外汇旅行支票中应注意的问题891

(一)认真审核旅行支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891

(二)应注意支票签发银行的信用状况891

(三)应处理好收费的问题891

【专家论坛】891

完善外币信用卡业务管理的政策建议891

第七编 个人金融产品创新管理模式896

第一章 个人金融产品896

第一节 个人金融产品概述896

一、金融产品简介896

二、储蓄产品介绍897

(一)储蓄现状897

(二)银行业务898

(三)新兴业务899

(四)热点问题899

三、信贷产品介绍899

(一)信贷现状899

(二)基本信贷业务900

(三)新兴业务900

(四)热点问题901

四、其他业务902

(一)个人支票业务902

(二)个人电话业务902

(三)保管箱业务902

第二节 个人银行业务的创新管理模式902

一、个人银行业务创新的必要性和意义902

(一)个人银行业务创新是金融需求变化的需要902

(二)个人银行业务创新是银行生存的需要903

(三)个人银行业务创新是银行间市场竞争的需要903

二、个人银行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903

(一)经营理念的创新903

(二)业务品种的创新904

(三)服务手段的创新904

(四)个人银行业务创新的重点904

三、个人银行业务创新的原则904

(一)市场化原则904

(二)成本管理的原则905

(三)把握风险的原则905

四、个人银行业务创新的方法905

(一)面向客户和市场,积极开拓,进行营销策略创新905

(二)实施有效管理,进行管理制度创新906

(三)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进行银行业务创新906

(四)积极开发网上银行,进行银行科技创新907

(五)加快银行新产品的开发,进行银行产品创新907

(六)在坚持分业经营的前提下,应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中间业务,鼓励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进行业务创新和相互代理908

【专家论坛】908

个人金融业务如何发展908

个人金融: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913

我国发展个人银行业务应重点解决的问题915

第二章 个人储蓄业务产品创新管理模式920

第一节 个人储蓄业务产品概述920

一、储蓄政策与原则920

(一)政策920

(二)储蓄原则920

二、活期储蓄921

(一)活期储蓄的特点921

(二)活期储蓄的种类921

三、定期储蓄921

四、其他储蓄业务产品922

第二节 个人储蓄业务品种创新管理模式922

一、教育储蓄922

(一)教育储蓄的定义922

(二)开办对象923

(三)特点与功能923

(四)额度、期限和利率923

(五)开办程序923

二、活期储蓄923

(一)定义923

(二)特点923

(三)额度、利率923

(四)开办程度923

三、整存整取储蓄924

(一)定义924

(二)特点924

(三)额度、期限和利率924

(四)开办程序924

四、零存整取定期储蓄924

(一)定义924

(二)特点与功能924

(三)金额、期限和利率924

(四)开办程序924

五、整存零取定期储蓄924

(一)定义924

(二)特点与功能924

(三)开办程序925

(四)金额、期限和利率925

六、存本取息定期储蓄925

(一)定义925

(二)特点925

(三)额度、期限和利率925

(四)开办程序925

七、本外币定期一本通925

(一)定义925

(二)特点与功能925

(三)开办程序926

(四)存折更换和遗失处理926

八、本外币活期一本通927

(一)定义927

(二)特点与功能927

(三)开办程序927

九、个人支票储蓄927

(一)定义927

(二)开办对象928

(三)开办程序928

十、外币储蓄928

(一)外币存款的定义928

(二)外币存款的分类928

(三)利息928

(四)业务929

十一、定期(活期)储蓄通存通兑930

(一)定义930

(二)特点与功能930

(三)操作规程930

(四)注意事项930

十二、定活两便储蓄930

(一)定义930

(二)开户对象930

(三)特点与功能930

(四)操作规程930

(五)存款期限和利率931

十三、个人住房特种储蓄931

(一)定义931

(二)签订协议931

(三)资金存入与存款支用931

十四、个人通知存款932

(一)定义932

(二)特点与功能932

(三)操作规程932

(四)期限、额度和利率932

(五)注意事项932

十五、定期自动转存存款933

(一)定义933

(二)特点933

(三)操作规程933

(四)转存周期及利率933

(五)注意事项933

【专家论坛】933

易宪容:以金融创新化解储蓄风险933

银行存款收费问题的理论分析935

【银行家说】939

个人存款实名制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939

【本土探索】942

通存通兑收费的建议942

上海建行个人住房贷款新品叠出943

【国际典范】944

香港个人银行业务竞争策略944

第三章 个人贷款业务品种创新管理模式947

第一节 个人贷款业务产品概述947

一、消费信贷947

(一)什么是消费信贷947

(二)消费信贷的合理性947

(三)消费信贷的特点948

(四)消费信贷的种类949

二、其他信贷952

第二节 个人贷款业务品种952

一、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952

(一)什么是个人耐用消费品952

(二)开办对象952

(三)额度、期限和利率953

(四)开办程序953

(五)实例954

(六)相关法令条文955

二、个人助学贷款957

(一)什么是个人助学贷款957

(二)种类957

(三)国家助学贷款957

(四)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959

(五)相关法令条文961

三、个人住房贷款965

(一)什么是个人住房贷款965

(二)种类965

(三)开办对象966

(四)额度、期限和利率967

(五)开办程序967

(六)、担保方式969

(七)相关法令条文970

四、个人楼宇按揭贷款977

(一)什么是个人楼宇按揭贷款977

(二)开办对象978

(三)功能特点978

(四)额度、期限和利率978

(五)开办程序979

五、个人汽车消费贷款980

(一)什么是个人汽车消费贷款980

(二)开办对象980

(三)功能特点980

(四)额度、期限和利率980

(五)开办程序982

(六)相关法令条文983

六、个人小额质押贷款986

(一)什么是个人小额质押贷款986

(二)开办对象986

(三)功能986

(四)额度、期限和利率986

(五)开办程序987

七、个人创业融资贷款987

(一)什么是个人创业融资贷款987

(二)开办对象987

(三)功能特点987

(四)额度、期限和利率988

(五)开办程序988

八、个人旅游消费贷款988

(一)什么是个人旅游消费贷款988

(二)开办对象988

(三)功能特点988

(四)额度、期限和利率989

(五)开办程序989

九、个人寿险保单质押贷款990

(一)什么是个人寿险保单质押贷款990

(二)开办对象990

(三)功能特点990

(四)额度、期限和利率990

(五)开办程序990

十、个人小额信用贷款991

(一)什么是个人小额信用贷款991

(二)开办对象991

(三)功能、特点991

(四)额度、期限和利率991

(五)开办程序992

十一、个人VIP综合授信992

(一)什么是个人VIP综合授信992

(二)开办对象992

(三)功能、特点992

(四)额度、期限和利率992

(五)开办程序993

十二、个人住房装修贷款993

(一)什么是个人住房装修贷款993

(二)开办对象993

(三)功能特点994

(四)额度、期限和利率994

(五)开办程序994

十三、个人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995

(一)什么是个人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995

(二)开办对象995

(三)功能特点995

(四)额度、期限和利率996

(五)开办程序996

十四、个人住房二手房贷款997

(一)什么是个人住房二手房贷款997

(二)开办对象997

(三)功能特点997

(四)额度、期限和利率997

(五)开办程序997

十五、个人住房房改房贷款998

(一)什么是个人住房房改房贷款998

(二)开办对象998

(三)功能、特点999

(四)额度、期限和利率999

(五)开办程序999

十六、个人住房组合贷款999

(一)什么是个人住房组合贷款999

(二)开办对象999

(三)功能、特点1000

(四)额度、期限和利率1000

(五)开办程序1000

十七、个人住房押旧买新首付款贷款1000

(一)什么是个人住房押旧买新首付款贷款1000

(二)开办对象1000

(三)功能特点1001

(四)额度、期限和利率1001

(五)开办程序1001

十八、个人住房质押首付款贷款1001

(一)什么是个人住房质押首付款贷款1001

(二)开办对象1001

(三)功能特点1002

(四)额度、期限和利率1002

(五)开办程序1002

十九、个人住房加按贷款1002

(一)什么是个人住房加按贷款1002

(二)开办对象1002

(三)功能特点1003

(四)额度、期限和利率1003

(五)开办程序1003

二十、个人住房转按贷款1003

(一)什么是个人住房转按贷款1003

(二)开办对象1003

(三)功能特点1004

(四)贷款额度、期限和利率1004

(五)开办程序1004

二十一、个人住房车位贷款1004

(一)什么是个人住房车位贷款1004

(二)开办对象1005

(三)功能特点1005

(四)贷款额度、期限和利率1005

(五)开办程序1005

二十二、个人商铺贷款1006

(一)什么是个人商铺贷款1006

(二)开办对象1006

(三)功能特点1006

(四)贷款额度、期限和利率1006

(五)开办程序1006

二十三、小城镇个人购建房贷款1007

(一)什么是小城镇个人购建房贷款1007

(二)开办对象1007

(三)功能特点1007

(四)贷款额度、期限和利率1007

(五)开办程序1007

二十四、新婚贷款1008

(一)什么是新婚贷款1008

(二)开办对象1008

(三)功能特点1008

(四)开办程序1008

【专家论坛】1008

我国住房金融模式探析1008

【银行家说】1012

制约助学贷款的因素分析1012

【本土探索】1014

工商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六项创新举措1014

以点带面 拓展业务1015

【国际典范】1017

日本个人住房信贷市场及其特点1017

美国的住房抵押信贷及风险控制1020

第四章 个人其他新兴金融业务品种创新管理模式1024

第一节 个人支票业务品种创新管理模式1024

一、个人支票业务1024

二、个人支票的功能及特点1024

(一)功能1024

(二)特点1024

三、个人支票的种类1024

四、个人支票的开办1025

(一)开办对象1025

(二)开办程序1025

五、个人支票的使用1025

六、其他1026

第二节 个人电话银行业务品种创新管理模式1026

一、个人电话银行服务1026

二、个人电话银行服务的特点1027

(一)方便快捷1027

(二)通讯畅通1027

(三)涵盖面宽1027

(四)申请简单、免费服务1027

(五)操作简单1027

(六)安全保密1027

三、个人电话银行服务的主要功能1027

(一)持卡人查询1027

(二)银行内转账1028

(三)代理业务1028

(四)银(行)证(券)转账1028

(五)持卡人口头挂失1028

(六)持卡人修改密码1028

(七)金融信息查询1028

(八)特约商户操作1028

四、个人电话银行服务的申请1028

(一)申办条件1028

(二)申办手续1028

(三)注意事项1028

五、电话银行实例——交行金融万家通服务台1029

(一)交行金融万家通服务台的特点1029

(二)交行金融万家通服务台的服务内容1029

(三)交行金融万家通服务台的操作说明1030

第三节 个人银行保管箱业务品种创新管理模式1031

一、保管箱业务1031

二、保管箱的发展模式和经济规模1031

三、银行保管箱的申办1032

(一)社会效益1032

(二)经济效益1032

四、个人租用保管箱1033

(一)开办对象1033

(二)可存和禁止物品1033

(三)保管箱的操作1033

(四)租赁费用1036

第四节 个人委托咨询业务品种创新管理模式1036

一、个人委托咨询业务的发展现状1036

(一)公益委托业务1036

(二)特定委托业务1036

(三)业务咨询1036

(四)个人投融资咨询1037

二、个人委托业务1037

(一)现状1037

(二)种类1037

三、个人咨询业务1038

(一)内容1038

(二)种类1038

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委托咨询业务的主要问题1044

五、个人委托咨询业务的发展策略1041

(一)强化客户管理1041

(二)推行差别服务1041

(三)加强品牌建设1042

(四)解决收费问题1042

【专家论坛】1042

个人支票:当潇洒遭遇尴尬1042

助学贷款操作问题与对策1044

【银行家说】1046

手机银行:未来银行业的竞争焦点之一1046

深化个人耐用消费品信贷的若干问题1048

【本土探索】1049

学习电子银行——手机银行1049

第八编 商业银行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产品创新管理模式1052

第一章 商业银行证券业务产品创新管理模式1052

第一节 商业银行证券业务概述1052

一、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目的1052

(一)获取收益1053

(二)增强流动性1053

(三)分散风险1054

(四)合理避税1054

(五)灵活运用资金1054

二、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对象1054

(一)政府债券1055

(二)公司债券1056

(三)股票1057

(四)商业票据1057

(五)银行承兑汇票1057

三、商业银行证券投资方式1059

(一)商业银行为获利而持有各种组合的证券1059

(二)商业银行通过证券交易账户来从事广泛的证券业务1059

四、商业银行证券投资收益分析1060

(一)证券投资的收益1060

(二)证券投资收益率的计算方法1061

(三)证券投资收益曲线1062

五、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策略1063

(一)分散策略1064

(二)期限分离策略1065

(三)灵活调整策略1067

(四)债券调换法1067

(五)利率周期期限法1068

第二节 商业银行证券承销业务产品创新管理模式1068

一、证券承销1068

(一)证券承销业务渊源1069

(二)承销方式1069

(三)证券承销过程1070

(四)承销风险1074

二、债券承销1074

(一)债券的信用评级1074

(二)债券发行与承销1077

(三)我国国债的发行与承销1079

(四)国债的一级自营商制度1080

三、股票承销1080

(一)我国承销商的条件1081

(二)承销商职责1082

(三)承销定价方式1083

第三节 商业银行证券二级市场业务1084

一、自营业务的含义及特点1084

(一)自营业务的含义1084

(二)自营业务的特点1085

二、开展自营业务的条件1085

三、自营业务内容1086

(一)做市业务1086

(二)自营交易业务1087

四、自营业务经营原则1092

(一)经纪业务优先原则1092

(二)公平交易原则1092

(三)公开交易原则1092

(四)维护市场秩序原则1092

(五)严格内控原则1092

五、证券经纪业务1093

(一)证券经纪业务的含义1093

(二)从事证券经纪业务的条件1093

(三)证券经纪商1093

(四)经纪业务的程序1094

(五)开展经纪业务的原则1096

(六)投资银行在对经纪业务进行管理时,必须严加注意的一些事项1096

(七)证券经纪业务的具体内容1097

六、信用经纪业务1099

(一)信用经纪的种类、方式1099

(二)信用经纪业务的一般流程1100

(三)信用经纪业务的保证金和营运资本要求1100

第四节 商业银行基金托管业务产品创新管理模式1101

一、投资基金的概念及种类1101

(一)投资基金的概念1101

(二)投资基金的产生和发展1101

(三)投资基金的特点1102

(四)投资基金的种类1103

二、商业银行基金托管业务1106

(一)基金托管人的条件及职责1106

(二)投资基金的托管协议1107

(三)托管工作内容1107

(四)基金托管人的主要收益1109

(五)基金托管的业务流程1109

(六)基金托管的授权1110

(七)我国发展和完善基金托管业务的措施1110

【专家论坛】1111

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努力开创保险业发展的新局面1111

基金托管业务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增长点1118

【银行家说】1119

银证合作:既定政策下的有益探索1119

【本土探索】1122

开创受托理财业务模式1122

【国际典范】1122

美国商业银行进入基金管理行业1122

第二章 商业银行保险业务产品创新管理模式1127

第一节 商业银行保险业务概述1127

一、商业银行保险业务的含义1127

二、银行保险产生的原因1127

(一)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其实现增收节支1127

(二)银行可以增加收益1128

(三)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产生了对银行保险的需求1128

三、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对保险公司的机遇与挑战1129

(一)机遇1129

(二)挑战1129

四、商业银行保险在我国的发展现状1130

第二节 商业银行保险代理1130

一、保险代理的涵义1131

二、保险代理人1131

(一)专业代理人1131

(二)个人代理人1131

(三)兼业代理人1131

三、保险代理业务范围及保险代理合同1132

(一)保险代理业务范围1132

(二)保险代理合同1132

第三节 国内商业银行代理的典型保险产品介绍1135

一、寿险产品1135

(一)“储而保”1135

(二)分红保险1136

(三)世纪理财投资连结保险1138

(四)步步高增额终身寿险1143

(五)全家福终身寿险1144

(六)喜洋洋消费借贷者定期寿险1145

(七)子女教育保险1146

(八)英才少儿保险1147

(九)个人养老金保险1148

(十)松鹤养老金保险1148

(十一)育英年金终身保险1149

(十二)康宁终身保险1149

(十三)综合意外伤害保险1150

二、财险产品1151

(一)校(园)方责任保险1151

(二)物业管理责任保险1151

(三)现金保险1152

(四)机动车辆消费贷款保证保险1153

(五)家庭财产综合保险条款1154

(六)家庭财产综合保险附加盗抢保险1156

(七)家庭财产综合附加家用电器用电安全保险1156

(八)家庭财产综合保险附加管道破裂及水渍保险1157

(九)家庭财产综合保险附加现金、首饰盗抢保险1157

(十)家庭财产综合保险附加第三者责任保险1157

第四节 银保合作1158

一、银保合作的外部环境1158

二、银保合作的三个阶段1159

(一)充当保险公司代理中介1159

(二)全面介入保险领域1159

(三)介入形式趋于多样化1159

三、我国银保合作需攻克的难关1159

(一)银行保险业务量偏低1159

(二)金融创新滞后1160

(三)营销水平落后1160

(四)缺乏合格人员1160

(五)技术落后1160

四、加强银保合作的措施1160

(一)资金合作方面1160

(二)业务合作方面1161

(三)技术合作方面1162

五、我国银保合作的风险控制1162

(一)明确各自权限与职责1162

(二)合理选择代理险种1162

(三)共同实施有效监管1162

【专家论坛】1163

发展专业代理蓄势待发1163

【银行家说】1165

透视上海的银行保险1165

银证保三方合作问题初探1170

【本土探索】1173

发展保险代理业务创立银行经营品牌1173

【国际典范】1176

西方银行保险的发展及其影响分析1176

第九编 中间业务产品创新管理模式1180

第一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概述1180

第一节 中间业务概念和特点1180

一、中间业务的概念1180

二、中间业务的特点1181

(一)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金1181

(二)以接受客户委托的方式开展业务1181

(三)风险小1182

(四)收益高1182

(五)多样性1182

三、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异同1182

(一)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联系1183

(二)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区别1183

四、中间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的关系1184

五、商业银行开拓中间业务的意义1185

(一)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本身的意义1185

(二)中间业务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意义1187

第二节 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扫描1187

一、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状况1187

二、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迅猛发展的原因1188

(一)受《巴塞尔协议》的影响1188

(二)金融环境的影响1188

(三)资本市场证券化趋势的影响1189

(四)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影响1189

(五)银行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情况要求1189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1190

一、我国各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概述1190

(一)银行竞争、百姓坐享金融服务1190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特征1192

二、工商银行中间业务简介1192

(一)利用牡丹卡,代收电费、寻呼费、移动话费、固定话费1193

(二)银证自助转帐系统1193

(三)代发工资1193

三、建设银行中间业务简介1193

四、对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思考1194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1194

(二)加快以电子化建设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1195

(三)强调规范化管理1195

(四)加强培养和储备人才1195

(五)通过市场营销手段让社会了解和认识中间业务1195

五、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不足1195

(一)从总体上看,发展速度慢、品种单一、范围狭窄1195

(二)从地区上看,发展不平衡,各地之间差距很大1195

(三)从管理上看,没有中间业务主管机构、缺乏明确的业务范围和发展目标1196

(四)从地位上看,远远低于传统业务,甚至没有摆上议事日程1196

(五)从人员上看,严重缺乏从事中间业务的专门人才1196

六、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1196

(一)对发展中间业务的认识高度的理解深度不够1196

(二)中间业务的商品化没有进入市场发育1197

(三)队伍素质不适应中间业务发展的需要1197

(四)服务设施不适应中间业务发展的需要1197

(五)行政干预,同业不公平竞争阻碍了中间业务的健康规范发展1197

七、我国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1197

(一)开展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1198

(二)发展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与世界接轨的迫切需要1198

(三)发展中间业务是增强资金安全性、分散业务风险的需要1199

(四)中间业务可以对传统业务的发展发挥联动效应1199

(五)创造新的信用形式、开辟新的业务经营领域1199

八、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的总体思路1200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把发展中间业务放在战略位置1200

(二)健全研究开发、管理体制,完善奖惩激励机制,促进中间业务快速发展1200

(三)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市场营销1201

(四)增加科技投入,加快业务创新,不断拓展服务领域1201

(五)加快中间业务人才的培养,壮大专业人才队伍1202

(六)健全制度,规范操作,强化管理,规避业务风险1202

(七)全面规划,循序渐进,适时开发,同时完善收费制度1202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方向1203

一、影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1203

(一)商业银行利率管制的弹性化,导致利息收益的减少以及利息收益吸引力的减弱1203

(二)分业管理的软化,加剧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1203

(三)《巴塞尔协议》的出台,标志着银行管理从经验走向理性,从幼稚走向成熟1203

(四)金融业竞争日益加剧1204

(五)降低银行经营的风险也是影响中间业务发展的杠杆1204

(六)社会经济活动对信用中介多样化的需求在增加1204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方向1205

(一)全方位1205

(二)多样化1205

(三)系列化1205

(四)从不占用资金到占用资金1205

(五)从不垫付资金到垫付资金1205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应注意的问题1206

(一)中间业务与政策管制1206

(二)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1206

(三)技术与人才的制约问题1206

(四)管理人员的观念更新1207

(五)中间业务和“三产”1207

(六)加强我国银行中间业务的市场营销工作1207

【专家论坛】1208

试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功能创新1208

中间业务面对入世的选择1212

银行中间业务路在何方1213

【银行家说】1218

禁止风险较大的中间业务1218

【本土探索】1219

中国建设银行的中间业务品种1219

【国际典范】1219

美国银行中间业务的收费12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