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宪法学新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宪法学新论
  • 罗正德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ISBN:7507811174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宪法学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绪论1

第一章 宪法的基本原理1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1

一、“宪法”一词的由来1

二、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2

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3

四、宪法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反映7

五、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0

第二节 宪法的特点12

一、宪法产生的特点12

二、宪法规范的特点13

三、宪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点15

第三节 宪法的类型17

一、宪法分类的方法17

二、两种不同类型宪法的主要区别19

第四节 宪法的基本原则21

一、资本主义宪法的基本原则21

二、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24

第五节 宪法的作用26

一、一般宪法的作用26

二、我国宪法的作用28

第六节 宪法解释和宪法保障30

一、宪法的解释30

二、宪法的保障31

三、我国宪法的保障34

第二章 我国宪法的历史发展38

第一节 宪法的历史发展38

一、资本主义宪法的产生和发展38

二、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生和发展43

第二节 旧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45

一、旧中国的宪政运动和宪法45

二、革命根据地的宪法性文件51

第三节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53

一、《共同纲领》53

二、《五四宪法》55

三、《七五宪法》57

四、《七八宪法》60

五、《八二宪法》61

第四节 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67

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69

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72

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74

四、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79

第二编 国家制度81

第三章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81

第一节 国家制度概述81

一、国家制度的概念81

二、国体是国家制度的核心82

第二节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83

一、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84

二、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的国家和新型专政的国家89

三、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结构92

第三节 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99

一、人民民主专政和统一战线99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和作用99

第四章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02

第一节 政体与国体的关系102

一、政体决定于国体102

二、政体服务于国体103

三、两种不同类型国家的政体105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111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11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发展113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115

第三节 我国的选举制度118

一、选举制度概述118

二、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122

三、我国选举的组织、程序和方法125

第五章 我国的政党制度129

第一节 政党制度概述129

一、政党制度的概念129

二、政党制度的类型129

三、我国各政党简况130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139

一、我国政党体制的形成139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的特点140

三、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方针141

四、各民主党派的变化和发展144

五、各民主党派参政的重大意义146

第三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50

一、人民政协的性质和组织150

二、人民政协的任务和作用152

第六章 我国的国家结构和地方制度155

第一节 我国的国家结构155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155

二、马列主义关于国家结构形式的基本观点157

三、我国是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158

第二节 我国的地方制度159

一、地方制度的概念159

二、我国地方制度的简况160

三、我国行政区划161

四、我国地方制度的特点163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64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164

二、民族自治地方的类型165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166

第四节 特别行政区168

一、特别行政区的概念168

二、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169

三、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170

四、设立特别行政区的重要意义170

第三编 经济制度172

第七章 我国的经济制度172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172

一、经济制度的概念172

二、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175

三、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180

四、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18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184

一、劳动者个体经济184

二、私营经济185

三、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186

第三节 发展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187

一、社会主义生产的手段和目的187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189

三、扩大国有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的自主权190

第四节 公民个人财产权191

一、公民个人财产的所有权191

二、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权192

第八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9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述193

一、精神文明的概念193

二、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19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195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作用195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196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198

一、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的关系198

二、文化建设198

三、思想建设201

第四编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05

第九章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205

第一节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205

一、公民和国籍205

二、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207

三、资产阶级的人权问题207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基本观点214

第二节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新发展和主要特点220

一、现行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新发展220

二、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222

三、我国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指导原则226

第十章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二)229

第一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229

一、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29

二、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230

三、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233

四、公民的人身自由234

五、公民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权236

六、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236

七、公民的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239

八、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240

九、婚姻、家庭、老人、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241

十、国家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益241

第二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242

一、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242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242

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245

四、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245

五、依法纳税246

六、其他义务247

第五编 国家机构248

第十一章 国家机构概述248

第一节 国家机构的概念和特征248

一、国家机构的概念248

二、国家机构的特征248

第二节 我国国家机构的发展概况249

一、《共同纲领》规定的国家机构249

二、《五四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251

三、《七五宪法》和《七八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253

四、《八二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254

第三节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255

一、民主集中制原则255

二、法制原则256

三、群众路线原则257

四、国家行政机关首长负责制原则258

五、精简和工作责任制原则259

第十二章 我国国家机关体系261

第一节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61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61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67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271

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73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276

一、国家主席的法律地位276

二、国家主席制度的演变277

三、国家主席、副主席的产生和任期278

四、国家主席的职权279

第三节 国务院280

一、国务院的性质和地位280

二、国务院的组成和任期281

三、国务院的职权281

四、国务院的领导体制282

五、国务院的机构设置284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285

一、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性质和地位285

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任期和职责287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288

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88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290

三、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92

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293

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295

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296

一、民族自治机关的概念296

二、民族自治机关的组成和任期297

三、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298

第七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299

一、人民法院299

二、人民检察院306

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相互关系310

第六编 国家标志312

第十三章 国旗、国徽、首都和国歌312

第一节 国旗312

一、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312

二、我国国旗是五星红旗313

三、尊敬和爱护国旗是每个公民的职责313

第二节 国徽313

一、国徽是国家特有的标志和象征313

二、我国国徽的图案314

三、每个公民必须尊敬和爱护国徽314

第三节 首都315

一、首都是一个国家的国都315

二、我国的首都是北京315

第四节 国歌316

一、国歌是代表国家的歌曲316

二、我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3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