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核临界安全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核临界安全 第2版
  • 阮可强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ISBN:750223487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临界(核)-核安全保障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核临界安全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第一章 核临界安全的一些基础知识8

第一节 中子链式反应及临界8

第二节 临界条件9

第三节 密度效应11

第四节 稀释效应14

第五节 慢化效应15

第六节 几何形状18

第七节 反射效应19

第八节 中子毒物21

第二章 临界安全实验23

第一节 次临界倍增实验23

一、引言23

二、次临界倍增实验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24

三、次临界系统的中子倍增35

四、中子倍增测量实验与向临界逼近39

五、次临界中子倍增测量模拟实验44

六、次临界就地测量实验46

第二节 临界实验47

一、概述47

二、临界实验的原理与方法48

三、临界实验装置51

第三节 瞬发中子衰减常数的实验测量53

一、基本原理53

二、测量瞬发中子衰减常数的Rossi-α实验60

三、测量瞬发中子衰减常数的Feynman方法66

四、测量瞬发中子衰减常数的Babala方法72

五、用脉冲中子源方法测量瞬发中子衰减常数75

六、用随机脉冲中子源方法测量瞬发中子衰减常数82

参考文献85

第三章 临界数据和次临界限值88

第一节 概述88

一、临界数据88

二、次临界限值89

第二节 单参数次临界限值90

一、水慢化系统90

二、金属单元91

三、氧化物单元92

第三节 多参数次临界限值93

一、水溶液和金属-水混合物93

二、低富集铀系统95

三、240Pu,241Pu含量不同的Pu(NO3)4溶液101

四、235U-H2O-C混合物102

五、Pu-U混合物103

第四节 特殊几何109

一、环柱容器109

二、管道交接110

第五节 次临界限值的放宽112

一、密度效应112

二、活性区稀释效应113

三、中子吸收剂113

第六节 影响单体限值的意外因素115

第七节 混凝土反射层117

第八节 多体117

参考文献119

第一节 概述121

一、标准的一般特征121

第四章 核临界安全标准121

二、我国核临界安全标准的制定原则123

三、我国核临界安全标准的制定程序125

四、我国核临界安全标准的构成127

第二节 通用标准129

一、行政管理要求130

二、双偶然事件原则131

三、几何控制131

四、用中子吸收体进行控制132

五、次临界限值133

六、计算方法的适用性确认134

第三节 专用标准134

一、就地测量135

二、易裂变材料贮存135

三、管道交接136

四、钚-铀混合物136

五、轻水堆燃料的堆外操作、贮存和运输136

六、固态中子吸收体的应用137

七、慢化控制137

十、核临界事故的报警、剂量测定与后果评价138

八、核临界事故应急策化与响应138

九、人员培训138

第四节 对新标准的需求140

第五节 指南与手册140

参考文献141

第五章 临界安全管理144

第一节 引言144

第二节 我国核安全与辐射安全管理体制机构144

一、核工业核安全与辐射安全主管机构144

一、安全目标147

第三节 核安全与辐射安全管理原则和要求147

二、国家核安全监管机构147

二、基本安全管理原则148

第四节 核临界安全审管要求149

一、临界安全原则149

二、临界安全责任149

三、临界安全审管要求150

第五节 核临界安全法规标准实际应用152

一、核临界安全法规和标准的特性152

三、核临界安全法规和标准在运行中应用153

二、核临界安全法规和标准在设计中应用153

四、核临界安全法规标准的修订与发展154

参考文献154

第六章 核燃料循环中的临界安全控制155

第一节 概述155

第二节 铀富集厂的核临界安全控制155

一、气体扩散厂的工艺流程简介和核临界安全问题的特点155

二、气体扩散厂的核临界安全要害部位157

三、气体扩散厂核临界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59

四、某气体扩散厂核临界安全行政管理经验161

五、气体离心厂的核临界安全问题简介162

第三节 氧化物核燃料加工厂的核临界安全控制163

一、UO2燃料组件制造工艺163

二、ADU法和AUC法的工艺流程164

三、UO2组件制造过程的临界控制164

四、与燃料元件制造有关的临界事故168

第四节 金属燃料加工的核临界安全控制170

一、概述170

二、金属燃料加工工艺流程简介170

三、金属燃料加工中的临界安全控制174

四、产品贮存、运输中的临界安全控制176

五、废物管理中的临界安全控制177

第五节 乏燃料后处理厂的核临界安全控制178

一、引言178

二、后处理厂核临界控制的基本原则与措施178

三、生产堆核燃料后处理厂的临界控制180

四、动力堆核燃料后处理厂的临界控制186

二、乏燃料的贮存方式198

一、乏燃料的产生和管理198

第六节 乏燃料贮存198

三、乏燃料贮存的临界安全问题199

参考文献201

第七章 临界事故203

第一节 概述203

第二节 国外核工厂的临界事故204

一、美、英的几起临界事故204

二、前苏联的几起临界事故222

一、事件简介228

第三节 我国的核临界安全违章事件228

二、小结234

第四节 经验教训234

第五节 临界事故后果的防御235

一、潜在临界事故的放射学后果评估235

二、临界报警系统239

三、应急响应准备240

四、事后处理241

第六节 反应堆严重事故堆芯熔化后的临界安全问题241

二、防止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再次发生临界事故242

一、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242

参考文献243

第八章 临界安全技术展望244

第一节 燃耗信用制问题244

一、燃耗信用制244

二、燃耗信用制中的燃耗测量253

三、国外燃耗测量装置介绍255

四、开展燃耗信用制工作的必要性259

第二节 我国临界安全技术工作展望261

参考文献2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