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10能源技术展望 面向2050年的情景与战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阿玲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4919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66页
- 文件大小:130MB
- 文件页数:500页
- 主题词:能源-技术发展-研究-世界;能源-预测-世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10能源技术展望 面向2050年的情景与战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政治环境2
1.2研究目的和范围2
第1部分 面向2050年的技术和全球能源经济7
第2章 情景概述7
2.1情景特点8
2.2能源及CO2排放趋势11
2.3 CO2减排技术12
2.3.1能源效率15
2.3.2电力部门16
2.3.3终端部门的燃料替代17
2.3.4碳捕集和封存17
2.4投资成本和燃料节约18
2.5地区及国家级趋势18
2.6部门趋势22
2.7能源趋势23
2.7.1煤炭24
2.7.2液体燃料25
2.7.3天然气26
2.7.4电力27
2.7.5生物质28
2.8超越蓝色情景29
第3章 发电部门31
3.1简介32
3.2最近趋势32
3.2.1发电用燃料结构32
3.2.2发电效率33
3.2.3 CO2排放34
3.3未来情景34
3.3.1基准情景34
3.3.2蓝图情景35
3.3.3蓝图情景变型38
3.4化石燃料电厂40
3.4.1概况40
3.4.2技术现状和前景40
3.4.3成本43
3.5碳捕集和封存43
3.5.1概述43
3.5.2技术现状和前景44
3.5.3成本46
3.6可再生能源47
3.6.1概述47
3.6.2技术现状与前景48
3.6.3成本53
3.7核电54
3.7.1概述54
3.7.2技术现状与前景55
3.7.3成本57
第4章 电网58
4.1简介59
4.2电力需求60
4.2.1地区电力需求60
4.2.2部门电力需求60
4.2.3需求描述61
4.3发电62
4.4电力系统灵活性64
4.5电力损耗64
4.6未来电网展望65
4.6.1智能电网技术65
4.6.2智能电网的优点67
4.6.3智能电网和CO2减排67
4.6.4储能技术68
4.6.5储能技术需求分析68
4.6.6未来的电网成本69
4.7电网投资障碍70
4.8下一步发展的优先领域70
4.8.1区域电网需求评估70
4.8.2技术研究、开发和示范(RD&D)需求70
4.8.3市场71
4.8.4法规和政策需求71
4.8.5公众教育和公众参与71
4.8.6人力资源71
第5章 工业72
5.1简介73
5.2工业能源利用与CO2排放73
5.3能源与CO2情景76
5.3.1情景假设76
5.3.2情景结论76
5.3.3碳捕集和封存80
5.3.4工业电气化81
5.3.5回收利用81
5.3.6部门结论82
5.4钢铁82
5.4.1能源效率与CO2减排潜力83
5.4.2情景结论83
5.4.3技术选择85
5.4.4投资成本86
5.5水泥86
5.5.1能源效率与CO2减排潜力86
5.5.2情景结论86
5.5.3技术选择87
5.5.4投资成本88
5.6石油化工89
5.6.1能源效率与CO2减排潜力89
5.6.2情景结论89
5.6.3技术选择90
5.6.4投资成本91
5.7制浆造纸92
5.7.1能源效率与CO2减排潜力92
5.7.2情景结论92
5.7.3技术选择94
5.7.4投资成本94
5.8铝95
5.8.1能源效率与CO2减排潜力95
5.8.2情景结论95
5.8.3技术选择96
5.8.4投资成本97
5.9工业部门的区域影响97
5.10投资成本99
5.11工业部门支持技术过渡所需的政策改变99
5.11.1从行业协议到全球排放交易100
5.11.2优先提高工业数据的覆盖范围100
5.12下一个工业革命之路101
第6章 建筑102
6.1民用住宅和公共服务建筑概述103
6.2当前建筑物存量与能源消费104
6.2.1家庭住户:民用建筑存量及其特点104
6.2.2公共服务部门建筑存量105
6.3全球建筑部门能源消费趋势106
6.3.1民用住宅106
6.3.2公共服务107
6.3.3建筑部门CO2排放108
6.4情景分析中的需求推动109
6.5基准情景109
6.5.1各部门燃料能耗109
6.5.2能耗及CO2排放110
6.6蓝图情景111
6.6.1蓝图情景中的能耗113
6.6.2蓝图情景中的投资需求118
6.6.3蓝图情景变型118
6.7蓝图情景中的技术选择120
6.7.1建筑维护结构和设计120
6.7.2热泵供热和制冷123
6.7.3建筑物热电联产126
6.7.4太阳能供热和制冷131
6.7.5照明与家用电器134
第7章 交通运输137
7.1简介138
7.2交通运输情景142
7.3交通运输技术与政策154
7.3.1燃料154
7.3.2轻型车156
7.3.3先进技术汽车157
7.3.4卡车与铁路货运161
7.3.5航空交通运输163
7.3.6船舶交通运输164
第8章 OECD欧洲167
8.1区域介绍168
8.2能源与CO2排放趋势168
8.2.1能源生产与供应168
8.2.2能源消耗170
8.2.3终端效率的提高170
8.2.4 CO2排放171
8.3整体能源政策框架171
8.4情景概述和CO2减排方案174
8.5部门结论176
8.5.1电力部门176
8.5.2工业部门180
8.5.3建筑部门183
8.5.4交通部门186
8.6蓝图情景中的投资需求190
8.7向低碳能源的未来过渡191
8.7.1未来的技术重点191
8.7.2未来的政策重点192
第9章 美国194
9.1区域描述195
9.2能源与CO2排放趋势195
9.2.1能源生产与供应195
9.2.2能源消耗195
9.2.3终端效率的提高196
9.2.4 CO2排放197
9.3整体能源政策框架197
9.4情景概述和CO2减排方案199
9.4.1能源与CO2排放情景199
9.4.2 CO2减排方案200
9.5部门结论201
9.5.1电力部门201
9.5.2工业部门205
9.5.3建筑部门208
9.5.4交通部门211
9.6蓝图情景中的投资需求215
9.7向低碳能源的未来过渡215
9.7.1未来的技术重点215
9.7.2未来的政策重点216
第10章 中国218
10.1区域描述219
10.2能源与CO2排放趋势219
10.2.1能源生产与供应219
10.2.2能源消耗221
10.2.3终端能效的提高221
10.2.4 CO2排放222
10.3整体能源政策框架222
10.4概述情景和CO2减排方案224
10.4.1能源与CO2排放情景224
10.4.2 CO2减排方案225
10.5部门结论226
10.5.1电力部门226
10.5.2工业部门230
10.5.3建筑部门234
10.5.4交通部门237
10.6蓝图情景中的投资需求242
10.7向低碳能源的未来过渡243
第11章 印度246
11.1区域描述247
11.2能源与CO2排放趋势247
11.2.1能源生产与供应248
11.2.2能源消耗249
11.2.3终端能效的提高249
11.2.4 CO2排放250
11.3整体能源政策框架250
11.4情景概况及CO2减排方案252
11.4.1能源与CO2排放情景253
11.4.2 CO2减排方案253
11.5部门结论254
11.5.1电力部门254
11.5.2工业部门258
11.5.3建筑部门262
11.5.4交通部门266
11.6蓝图情景中的投资需求270
11.7向低碳能源的未来过渡271
第2部分 从现在向2050年过渡275
第12章 促进低碳技术转移的政策275
12.1概述275
12.2能源技术政策的必要性278
12.2.1技术开发阶段的政策调整278
12.2.2能力提升行动:解决低碳技术革命中的商业和人力资源问题281
12.3能源技术研究、开发和示范286
12.3.1公共部门低碳技术研发和示范投资286
12.3.2私营部门的研发和示范投资288
12.3.3资金缺口评估:全球低碳能源技术研发和示范需求288
12.3.4加速低碳能源技术的研发和示范290
第13章 技术路线图296
13.1技术需求296
13.2路线图的作用298
13.2.1路线图概要300
13.2.2碳捕集和封存技术路线图(CCS)300
13.2.3水泥行业路线图304
13.2.4聚光太阳能发电路线图308
13.2.5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路线图312
13.2.6核能技术路线图316
13.2.7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路线图320
13.2.8风能路线图324
第14章 融资328
14.1投资需求329
14.1.1基准情景329
14.1.2蓝图情景329
14.2燃料节约332
14.3低碳技术融资的当前趋势及全球能源资产融资333
14.4国际融资机制337
14.5能源技术革命的融资方案343
14.6公共财政机制348
14.7风险与回报349
14.7.1债务成本与股权融资成本349
14.7.2风险与回报349
14.8政策需求351
14.8.1必须有长期的综合政策框架351
14.8.2可再生能源融资352
14.8.3碳捕集和封存融资353
14.8.4核电融资354
14.8.5低碳交通融资356
第15章 加快低碳技术在新兴国家的推广357
15.1概述358
15.2背景359
15.2.1基准情景和蓝图情景中非OECD国家对CO2减排的贡献359
15.2.2蓝图情景中新兴经济体的投资需求360
15.3低碳技术在新兴经济体的推广361
15.4低碳技术流362
15.5贸易流365
15.6低碳能源技术的国际资金流动366
15.6.1私有资金流366
15.6.2政府资金流367
15.6.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运作的资金流369
15.6.4用于低碳技术推广的国际资金流汇总369
15.7加强技术推广370
15.8加强新兴经济体的低碳技术能力373
15.9发展之路375
第16章 技术选择和行为模式377
16.1概述377
16.2行为模式的潜力378
16.3社会和行为模式架构379
16.4居民住宅节能技术381
16.5消费者采用低碳交通工具384
16.6汽车驾驶习惯的影响386
16.7模式转换387
16.8环保驾驶388
16.9政策影响389
第17章 新兴能源技术对环境的综合影响390
17.1概述391
17.1.1目标和范围391
17.1.2综合影响391
17.1.3影响范围393
17.2对电力部门的影响394
17.2.1技术评估394
17.2.2基准案例:USC煤燃烧395
17.2.3生物质混烧396
17.2.4碳捕集和封存397
17.2.5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397
17.2.6天然气联合循环398
17.2.7核能:第三代399
17.2.8太阳能:聚光太阳能400
12.2.9太阳能:光伏发电401
17.2.10风力发电401
17.2.11发电部门的量化结论402
17.2.12对比燃煤发电基准的总体结论404
17.3交通运输的综合影响:轻型客车404
17.3.1技术评估405
17.3.2空气影响405
17.3.3水质影响409
17.3.4土质影响410
17.3.5其他因素411
17.4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411
附录A框架假设413
附录B国际能源署能源技术合作项目416
附录C缩略语422
附录D定义、缩略语和单位428
附录E参考文献435
热门推荐
- 2644412.html
- 995274.html
- 2624899.html
- 1078804.html
- 3167630.html
- 2912229.html
- 1633443.html
- 56095.html
- 711004.html
- 33166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24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1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41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20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32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8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91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51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35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7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