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服务型制造 基于“互联网+”的模式创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刚,汪应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48615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386页
- 主题词:制造工业-工业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服务型制造 基于“互联网+”的模式创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制造业外部环境的变化1
1.1 全球制造业环境的变化1
1.1.1 经济的全球化1
1.1.2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6
1.1.3 资源与环境挑战9
1.1.4 顾客需求的变化11
1.1.5 服务经济的快速发展13
1.1.6 企业竞争模式的进化15
1.1.7 新制造模式的涌现19
1.2 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22
1.2.1 资源与环境压力22
1.2.2 劳动力减少与劳动成本上升24
1.2.3 产业发展方式亟待升级26
1.2.4 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30
1.2.5 《中国制造2025》32
1.3 世界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34
1.3.1 新兴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34
1.3.2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交叉融合35
1.3.3 绿色、低碳发展36
1.3.4 资源配置全球化36
1.3.5 组织方式开放化、扁平化37
1.3.6 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创新发展39
第2章 “互联网+”与制造业变革43
2.1 互联网与制造业变革44
2.1.1 互联网技术的演进44
2.1.2 互联网驱动的制造业变革45
2.2 物联网与制造业变革47
2.2.1 物联网47
2.2.2 物联网与制造业变革48
2.3 社会化网络与制造业变革50
2.3.1 社会化网络50
2.3.2 社交网络对制造业的启示51
2.4 云计算与制造业变革52
2.4.1 云计算52
2.4.2 云制造53
2.5 大数据与制造业变革54
2.5.1 大数据54
2.5.2 基于大数据的制造业创新55
2.6 “工业4.0”与制造业变革58
2.6.1 CPS与智能生产58
2.6.2 智能制造59
2.7 “互联网+”与制造业变革60
2.7.1 “互联网+”技术的演进60
2.7.2 “互联网+”模式61
2.7.3 “互联网+”驱动的制造业变革63
第3章 服务型制造模式68
3.1 服务的概念与内涵68
3.1.1 服务的概念68
3.1.2 服务的内涵与特征69
3.1.3 服务经济的发展71
3.2 制造业服务拓展73
3.2.1 制造业服务拓展73
3.2.2 制造与服务的融合74
3.2.3 制造业服务拓展的维度77
3.2.4 制造业服务拓展的分类78
3.3 “互联网+”驱动的服务型制造模式79
3.3.1 服务型制造的概念界定79
3.3.2 服务型制造的内涵与特征80
3.3.3 服务型制造的体系结构83
3.3.4 “互联网+”时代服务型制造的新特性86
3.4 服务型制造的生产组织89
3.4.1 产品内分工与服务过程内分工89
3.4.2 顾客的主动参与90
3.4.3 “互联网+”驱动的业务协同90
3.5 服务型制造的实施92
3.5.1 需求管理92
3.5.2 能力管理93
3.5.3 价值网络94
3.5.4 风险管理95
3.5.5 企业管理变革96
3.5.6 企业基础设施升级97
3.6 迈向服务型制造的障碍99
3.6.1 服务悖论现象的挑战99
3.6.2 行业特征的影响99
3.6.3 战略变革的阻力100
3.6.4 产品与服务整合障碍101
3.6.5 观念转变的挑战101
3.6.6 组织变革的挑战102
3.6.7 流程变革的挑战103
3.6.8 人员的变革103
3.6.9 激励制度的变革104
3.6.10 文化惯性104
第4章 服务型制造的经济学分析106
4.1 基于交易成本的服务型制造分析106
4.1.1 交易成本的概念和内涵106
4.1.2 交易成本理论的发展107
4.1.3 服务型制造的交易成本理论分析109
4.2 服务型制造的资源基础观111
4.2.1 概念以及内涵111
4.2.2 起源与发展112
4.2.3 RBV对服务型制造的解释114
4.3 服务型制造的价值链——延伸与整合116
4.3.1 概念及内涵116
4.3.2 起源与发展117
4.3.3 服务型制造——价值链延伸与整合119
4.4 基于竞争战略理论的服务型制造模式121
4.4.1 概念121
4.4.2 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123
4.4.3 竞争战略和制造企业服务化124
第5章 服务型制造的商业模式126
5.1 商业模式126
5.1.1 商业模式的概念与内涵126
5.1.2 商业模式的系统架构130
5.2 制造业商业模式的演进历史133
5.2.1 手工作坊式生产(craft production)133
5.2.2 大批量生产方式(mass production)134
5.2.3 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135
5.2.4 制造业商业模式演进趋势136
5.3 新经济技术环境下的制造业商业模式创新(跨界融合)139
5.3.1 基于核心产品服务拓展的商业模式创新139
5.3.2 基于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创新143
5.3.3 基于客户共同参与创造的商业模式创新145
5.3.4 基于个性化定制的商业模式创新146
5.3.5 新兴产业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渗透和改造147
5.4 服务型制造的商业模式148
5.4.1 价值主张149
5.4.2 目标客户150
5.4.3 分销渠道152
5.4.4 客户关系155
5.4.5 收入模式157
5.4.6 核心能力159
5.4.7 价值配置159
5.4.8 成本结构160
5.4.9 合作伙伴网络162
第6章 服务型制造的企业变革164
6.1 战略管理的SCP范式164
6.2 服务型制造的产品模式创新——产品服务系统168
6.3 服务型制造的管理模式变革170
6.3.1 组织变革170
6.3.2 流程变革173
6.3.3 人力资源变革174
6.3.4 文化变革175
6.4 服务型制造的技术变革178
6.4.1 制造技术变革——智能制造178
6.4.2 运作支持技术变革——智能连接,智能感知180
6.4.3 客户支持技术变革——主动响应181
6.5 服务型制造企业的演进路径181
6.5.1 企业产品模式的演进181
6.5.2 企业的组织模式演进184
6.5.3 企业的运营模式演进187
6.5.4 迈向服务型制造的阶段性189
第7章 服务型制造的“产品模式”192
7.1 产品服务系统192
7.1.1 产品192
7.1.2 智能产品194
7.1.3 产品服务系统196
7.1.4 产品服务系统的分类198
7.2 基于客户价值创造网络201
7.2.1 客户价值创造网络图201
7.2.2 客户价值创造的七个效用杠杆206
7.3 基于IT和服务深度融合的产品服务系统模式创新210
7.3.1 基于IT和服务深度融合的PSS创新210
7.3.2 PSS创新模式1——物理产品+售后服务210
7.3.2 PSS创新模式2——PSS集成212
7.3.4 PSS创新模式3——PSS效用服务213
7.3.5 PSS创新模式4——基于IT的新功能产品(服务)214
7.3.6 PSS创新模式5——智能产品(服务)215
7.3.7 PSS创新模式6——客户价值创造整体解决方案217
7.3.8 PSS创新模式7——智能产品服务系统218
7.3.9 PSS创新模式8——价值网络智能整合系统221
7.3.10 PSS创新模式9——智能化产品服务系统运营平台222
第8章 “互联网+”驱动的产品服务系统开发227
8.1 基于客户参与的产品服务系统开发227
8.1.1 客户参与的概念与内涵227
8.1.2 客户参与的动机229
8.1.3 客户参与PSS创新的循环模式230
8.1.4 支持客户参与的组织变革——营销与制造整合233
8.1.5 营销—制造整合促进PSS开发绩效的理论分析236
8.1.6 营销—制造整合与PSS开发绩效的概念模型[223]238
8.1.7 数据收集与分析246
8.1.8 企业营销—制造整合与新产品创新绩效的实证分析251
8.1.9 营销—制造整合促进PSS开发绩效的管理启示255
8.1.10 客户参与PSS开发的实践256
8.2 基于供应商参与的PSS价值共创257
8.2.1 供应商参与的概念257
8.2.2 供应商参与对产品服务系统开发的作用机制258
8.2.3 供应商参与对企业绩效的影响262
8.3 基于众包的产品服务系统开发263
8.3.1 信息技术与众包模式263
8.3.2 基于众包的产品服务系统开发265
第9章 服务型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268
9.1 服务型制造网络268
9.1.1 价值链268
9.1.2 工艺内分工与价值模块269
9.1.3 服务型制造网络270
9.2 “互联网+”驱动的服务型制造组织272
9.2.1 去中间化272
9.2.2 小微化274
9.2.3 平台化276
9.2.4 服务型制造组织变革实践277
9.3 产业互联网278
9.3.1 工业互联网278
9.3.2 产业互联网279
第10章 服务型制造的营销模式281
10.1 营销理论的演进281
10.1.1 4P营销282
10.1.2 4C营销283
10.1.3 4R营销284
10.1.4 服务营销理论285
10.2 基于营销视角的产品服务系统规划287
10.3 产品服务系统的定价289
10.3.1 面向产品的PSS定价289
10.3.2 面向方案的PSS定价291
10.3.3 面向效用的PSS定价292
10.3.4 产品服务系统的收益管理294
10.4 产品服务系统的渠道管理296
10.4.1 传统渠道296
10.4.2 全渠道297
10.5 产品服务系统的促销299
10.5.1 人员推销299
10.5.2 广告促销301
10.5.3 公共关系303
10.5.4 销售促进304
第11章 服务型制造的企业文化306
11.1 制造企业的文化306
11.1.1 技术导向型文化307
11.1.2 规模经济导向文化307
11.2 服务企业的文化309
11.2.1 市场导向型服务文化309
11.2.2 创新型服务文化309
11.2.3 家族型服务文化310
11.2.4 等级型服务文化310
11.3 服务型制造企业的文化310
11.3.1 服务型制造企业的文化理念310
11.3.2 服务导向文化312
11.3.3 开放文化312
11.3.4 柔性文化314
11.3.5 知识文化315
11.3.6 创新文化315
第12章 服务型制造与企业绩效317
12.1 引言317
12.1.1 服务型制造战略317
12.1.2 服务型制造战略的结果变量318
12.2 概念模型及假设319
12.3 研究方法320
12.3.1 现有量表选择320
12.3.2 量表内容效度检验321
12.3.3 数据采集322
12.3.4 信效度分析324
12.4 检验结果与结论326
12.4.1 检验结果326
12.4.2 结果讨论327
第13章 陕汽集团服务型制造实践329
13.1 陕汽集团概况329
13.2 陕汽集团经营环境分析329
13.3 重卡产业链分析332
13.4 陕汽集团服务型制造战略333
13.5 面向客户价值创造的产品服务系统开发336
13.5.1 重卡客户价值公式336
13.5.2 将发展车联网作为产品服务系统开发的切入点338
13.6 生产系统优化——打造协同制造模式342
13.7 营销系统转型——为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344
13.8 组织体系再造——德银平台建设347
13.9 陕汽集团实施服务型制造的绩效348
13.10 陕汽集团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的转型349
13.10.1 运营模式转型349
13.10.2 商业模式转型350
参考文献351
热门推荐
- 3716339.html
- 3525622.html
- 1771053.html
- 2392860.html
- 771.html
- 195856.html
- 931581.html
- 2360093.html
- 388804.html
- 23037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35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35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2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08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68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26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45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79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18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8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