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药基础知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农药基础知识
  • 金端华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 ISBN:16051·1017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药基础知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农药的基本知识1

第一节 农药的分类1

一、杀虫剂(包括杀螨剂)1

(一)杀虫剂按来源的分类1

1.植物性杀虫剂1

2.微生物杀虫剂2

3.无机杀虫剂(矿物性杀虫剂)2

4.有机杀虫剂2

(二)杀虫剂按作用方式的分类2

1.胃毒剂2

2.触杀剂2

3.熏蒸剂3

4.内吸杀虫剂3

5.拒食剂3

6.驱避剂3

7.诱致剂4

8.不育剂4

9.拟激素剂4

二、杀菌剂4

(一)杀菌剂按作用方式的分类5

1.保护剂5

2.治疗剂5

(二)杀菌剂按来源的分类5

1.无机杀菌剂5

2.有机合成杀菌剂5

3.农用抗菌素6

4.植物性杀菌素6

三、杀线虫剂7

四、除草剂7

(一)除草剂按来源的分类7

1.无机除草剂7

2.有机除草剂7

3.微生物除草剂7

(二)除草剂按用途的分类7

1.灭生性除草剂7

2.选择性除草剂8

(三)除草剂按作用方式的分类8

1.内吸性除草剂8

2.触杀性除草剂8

五、杀鼠剂8

六、植物生长调节剂8

第二节 农药的加工剂型9

一、农药的剂型10

(一)常用的剂型10

1.粉剂10

2.可湿性粉剂11

3.乳油(乳剂)11

4.油剂(超低容量制剂)12

5.颗粒剂12

(二)其它的剂型13

1.水溶剂(可溶性粉剂)13

2.乳粉(胶体剂)13

3.浓乳剂13

4.乳膏14

5.糊剂14

6.微粒剂及大粒剂(块粒剂)14

7.缓释剂14

8.烟剂14

9.气雾剂15

10.片剂(锭剂)15

11.水剂(水溶液剂)15

(三)常用的农药助剂16

1.填充料(稀释剂)16

2.溶剂16

3.湿润剂(展布剂)16

4.乳化剂17

5.分散剂17

6.固着剂17

7.防解剂17

8.增效剂17

9.缓释物17

二、农药的名称17

(一)农药剂型的名称17

(二)农药原药的名称18

第三节 农药的使用方法20

一、农药的一般使用方法20

(一)喷粉及撒粉20

(二)喷雾及弥雾23

(三)超低容量喷雾26

(四)其它的使用方法28

1.拌种28

2.浸种及浸苗29

3.毒谷及毒饵29

4.熏蒸及熏烟29

5.土壤处理(土壤消毒)29

6.毒土30

7.涂抹30

二、农药的控制释放技术30

(一)缓释剂的种类32

1.物理型缓释剂32

(1)微胶囊剂32

(2)塑料(或橡胶)结合剂32

(3)吸附缓释剂32

(4)凝胶缓释剂33

(5)多层带缓释剂33

(6)纤维片缓释剂34

2.化学型缓释剂34

(1)纤维素酯类缓释剂34

(2)脲素聚合物类缓释剂34

(3)金属盐聚合物类缓释剂34

(二)缓释剂的使用方法35

1.胶囊剂的使用35

2.塑料结合体的使用35

3.多层带及纤维片的使用35

4.化学型缓释剂的使用35

第四节 农药的常用计算法36

一、稀释计算法36

(一)药剂的浓度36

1.浓度表示法36

(1)百分浓度(%)36

(2)百万分浓度(ppm)36

(3)倍数法36

2.浓度表示法间的换算37

(1)百分浓度与百万分浓度之间的换算37

(2)倍数法与百分浓度之间的换算37

(二)稀释计算法38

1.按有效成分的计算法38

2.根据稀释倍数的计算法39

3.两种药剂混合后的用药量的计算法40

4.多种药剂混合后的浓度计算法41

二、药效计算法42

(一)杀虫剂的药效计算法43

1.对于地面非钻蛀性害虫43

2.对于地下害虫及钻蛀性害虫43

(二)杀菌剂的药效计算法43

(三)除草剂的药效计算法44

第五节 农药的合理和安全使用45

一、合理用药提高药效45

(一)药剂45

(二)防治对象49

(三)环境条件50

二、安全用药防止毒害54

(一)农药对农作物的药害54

(二)农药对有益生物的毒害57

(三)农药对人、畜的毒性60

1.急性毒性60

2.慢性毒性61

3.农药的残留、污染及其克服办法62

第二章 杀虫剂66

第一节 杀虫剂进入虫体的途径66

一、昆虫体壁与杀虫剂的关系66

二、昆虫的口器及消化系统与杀虫剂的关系70

三、昆虫气门及气管系统与杀虫剂的关系72

第二节 杀虫剂的毒杀作用73

一、物理作用方面73

(一)窒息作用73

(二)机械作用73

1.吸水作用74

2.磨损作用74

二、化学作用方面74

(一)使昆虫细胞质中毒致死——原生质毒剂74

(二)使昆虫神经系统中毒致死——神经性毒剂74

1.兴奋型神经毒剂75

(1)破坏昆虫神经系统的酶活性75

(2)破坏昆虫神经组织及其功能76

2.抑制型神经毒剂77

(三)使昆虫呼吸系统中毒致死——呼吸抑制剂77

(四)使昆虫消化系统中毒致死——胃毒剂、内吸剂等77

第三节 害虫的抗药性78

一、自然抗药性与获得抗药性79

(一)自然抗药性(耐药性)79

(二)获得抗药性(抗药性)80

二、抗药性类型82

(一)多种抗性82

(二)交互抗性82

(三)负交互抗性83

三、抗药性机制83

(一)形态保护作用(表皮抗药性)83

(二)生理解毒作用(体内抗药性)84

1.靶子酶性质改变84

2.解毒酶的解毒作用(酶促解毒机制)85

四、抗性害虫的防治途径86

(一)实行综合防治87

1.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配合87

2.化学防治与农业防冶的配合88

3.化学防治与灯光诱集的配合88

(二)正确使用农药88

1.混合用药88

2.轮换用药90

(三)利用增效剂91

第四节 主要杀虫剂91

一、有机氯杀虫剂92

六六六(666)93

滴滴涕(DDT)95

附 八八九合剂配制法97

二、有机磷杀虫剂98

(一)内吸的有机磷杀虫剂98

乙酰甲胺磷98

灭蚜松99

杀虫净(哒嗪硫磷)100

异丙磷101

乐果102

氧化乐果(氧乐果)103

久效磷104

三硫磷105

甲胺磷(多灭磷)106

磷胺(大灭虫)107

保棉丰(三九一一亚砜)108

三九一一(甲拌磷)109

(二)非内吸有机磷杀虫剂110

双硫磷110

马拉硫磷(马拉松、4049)112

辛硫磷(肟硫磷、倍腈松)113

敌百虫115

杀螟松(杀螟硫磷)117

亚胺硫磷118

稻丰散119

敌敌畏(DDVP)120

一六○五(对硫磷、E605)122

甲基一六○五(甲基对硫磷)123

三、有机氮杀虫剂124

(一)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125

西维因(胺甲萘)125

混灭威127

叶蝉散128

呋喃丹129

(二)其它有机氮杀虫剂130

杀虫脒130

巴丹132

四、拟除虫菊酯杀虫剂134

除虫精(二氯苯醚菊酯)134

溴氰菊酯(敌杀死)136

杀灭菊酯(速灭菊酯)137

五、杀螨剂138

三氯杀螨砜138

螨卵酯(K-6451)139

氯杀螨140

三氯杀螨醇141

其它杀螨剂(苯来特、无机硫制剂)142

六、熏蒸剂142

溴甲烷143

氯化苦145

磷化铝147

七、植物性杀虫剂149

除虫菊149

鱼藤151

烟草152

松脂合剂154

八、特异性杀虫剂155

(一)化学不育剂155

1.六磷胺156

2.噻替派156

3.替派(绝育磷)157

4.其它不育剂(喜树碱、ZR-515、ZR-738)157

(二)拒食剂157

(三)性诱剂159

(四)拟激素剂(昆虫生长调节剂)160

1.拟保幼激素剂(保幼激素类似物)160

2.几丁质抑制剂(灭幼脲1号、2号)161

附162

杀鼠剂162

磷化锌162

安妥164

敌鼠165

甘氟166

第三章 杀菌剂167

第一节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167

一、杀菌剂的保护作用(化学保护)168

(一)病源上施药168

(二)植物上施药168

二、杀菌剂的治疗作用(化学治疗)169

(一)表面化学治疗169

(二)内部化学治疗169

(三)外部化学治疗(植物外科治疗)170

第二节 杀菌剂的杀菌作用及其机制170

一、杀菌剂的杀菌作用171

(一)杀菌作用171

(二)抑菌作用171

(三)阻止作用171

二、杀菌剂的作用机制172

(一)破坏细胞结构172

1.破坏细胞壁172

2.破坏细胞膜173

3.破坏细胞核173

4.破坏其它细胞器(线粒体、核糖体等)173

(二)干扰代谢过程(破坏生理功能)173

1.干扰生物氧化过程(破坏氧化功能)173

2.干扰生物合成过程(破坏合成功能)174

3.干扰酶系统的作用(破坏酶功能)174

第三节 主要杀菌剂176

一、无机杀菌剂176

波尔多液176

硫酸铜179

铜皂液180

银氨合剂181

硫磺粉183

可漫性硫磺粉184

胶体硫185

石硫合剂186

氟硅酸(“907”)187

二、有机硫杀菌剂189

代森铵189

代森锌190

福美锌191

福美双192

灭菌丹193

克菌丹194

三、有机胂杀菌剂195

稻宁(甲基胂酸钙)195

田安(胂铁铵)196

退菌特197

四、有机磷、有机氯、醌类及其它杀菌剂198

克瘟散199

稻瘟酞(四氯苯酞)200

五氯硝基苯201

氯硝胺202

百菌清(TPN)203

菲醌205

杀枯净205

甲醛206

五、内吸杀菌剂208

敌锈钠(对氨基苯磺酸钠)210

敌克松211

托布津(乙基托布津)212

甲基托布津214

苯来特216

多菌灵(苯并咪唑-44号)217

稻瘟净(EBP)218

异稻瘟净(IBP)219

十三吗啉220

六、农用抗菌素和植物性杀菌素221

春雷霉素222

灭瘟素223

内疗素224

井冈霉素225

抗菌素“401”(乙基大蒜素)226

附228

杀线虫剂228

滴滴混剂(D-D)229

二溴氯丙烷230

棉隆231

除线磷232

除线特232

第四章 除草剂234

第一节 除草剂的使用原则及方法235

一、利用植物的不同形态特征——形态选择法235

二、利用植物的不同生理特性——生理选择法236

三、利用植物的不同空间分布——“位差”选择法237

四、利用除草剂的短残效特性——“时差”选择法237

第二节 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及作用机制238

一、除草剂的作用方式238

(一)触杀作用238

(二)内吸作用238

二、除草剂的作用机制239

(一)使植物生长异常239

(二)破坏植物的光合作用239

(三)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241

(四)干扰植物的蛋白质代谢242

第三节 主要除草剂242

一、苯氧羧酸类除草剂242

2,4-滴243

二甲四氯246

二、酚类、醚类除草剂247

五氯酚钠247

除草醚250

三、酰胺类除草剂253

敌稗253

四、均三氮苯类除草剂255

西玛津256

扑草净257

五、取代脲类除草剂258

绿麦隆259

敌草隆259

六、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261

氟乐灵261

七、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262

杀草丹262

八、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264

燕麦灵264

九、氯代酯族类除草剂265

茅草枯265

十、有机磷类除草剂266

草甘磷266

附录一268

农牧渔业部、卫生部颁发《农药安全使用规定》268

《农药安全使用规定》268

附录二 农药安全使用试行标准273

附录三277

常用农药混合使用表(一)(杀虫剂、杀菌剂)277

常用农药混合使用表(二)(除草剂、化肥、杀虫剂)不能连用的农药及施药间隔日数表280

附录四281

对农药易产生药害的作物表(一)(杀虫剂)281

对农药易产生药害的作物表(二)(杀菌剂、杀线虫剂及除草剂)283

附录五 常用杀虫剂的有效防治对象表285

附录六292

石硫合剂容量倍数稀释表(一)292

石硫合剂重量倍数稀释表(二)2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