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新婷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7503818425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文化和传统文化1
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3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根源与背景5
第一节 大陆性地理环境6
一、半封闭的大陆6
二、极其宽绰的回旋余地9
第二节 以农为本的经济模式9
一、农业为主的经济9
二、农业型文化11
第三节 血缘宗法制度15
一、血缘宗法制度的形成及演变15
二、血缘宗法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8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24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雏形期——先秦时期24
一、上古:中国文化的产生24
二、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29
三、春秋战国:百家兴起32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定型及强化期——秦至明36
一、秦汉:大一统文化36
二、魏晋南北朝:多元文化39
三、隋唐:兴盛时代41
四、宋明:强化时期44
第三节 中国文化的转型期——清至“五四”47
一、清:传统文化由盛而衰47
二、鸦片战争至“五四”;文化的转型49
第三章 儒家文化51
第一节 儒家的产生及发展51
一、先秦儒家51
二、汉代儒家55
三、宋明理学58
四、现代新儒家62
第二节 儒家的主要思想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67
一、儒家的主要思想67
二、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71
第四章 道家文化77
第一节 道家的产生及演变77
一、先秦道家77
二、道家在封建社会的演变83
第二节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88
一、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88
二、对民族性格和精神的影响91
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95
第三节 儒道互补97
一、圣贤与隐士97
二、刚强与柔弱98
三、人本与自然99
四、群体与个体101
五、肯定与否定102
第五章 法、墨两家的兴衰105
第一节 法家思想的浮沉105
一、法家的兴起及主要思想105
二、法家思想的由显转隐118
第二节 墨家思想的兴衰120
一、墨家的兴起及主要思想120
二、墨家的悲剧:由显学而绝学131
第六章 佛教的传播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35
第一节 佛教的产生及基本思想135
一、佛教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135
二、释迦牟尼的生平137
三、佛教的基本思想138
第二节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140
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140
二、中国化的佛教——禅宗144
第三节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47
一、对中国哲学的影响147
二、对中国文学的影响150
三、对中国艺术的影响154
第七章 中国古代文学158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158
一、中国古代诗歌158
二、中国古代散文165
三、中国古代小说169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173
一、强烈的政治教化功能173
二、积极入世精神174
三、深重的忧患意识176
四、“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180
第八章 中国古代艺术183
第一节 中国古代艺术各门类的风采及成就183
一、戏曲183
二、音乐186
三、绘画188
四、书法191
五、雕塑194
六、建筑197
第二节 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201
一、阳刚阴柔的风格类型201
二、气韵生动的内在精神202
三、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203
第九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205
第一节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205
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历史地位205
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成就207
第二节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以及近代落后的原因217
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217
二、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222
第十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228
第一节 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230
一、强大的生命力230
二、强大的凝聚力235
第二节 突出的人文精神236
一、重人生轻鬼神237
二、重整体轻个人241
三、天人合一242
第三节 偏重道德的价值取向246
一、人的价值在于道德247
二、道德价值至上248
三、重义轻利252
第四节 整体直观的思维方式254
一、整体思维254
二、直觉体悟256
三、辩证思维258
第五节 长盛不衰的美德259
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260
二、以礼待人,厚德载物的仁爱传统261
三、重公爱国识大体的道德意识262
四、重名誉、尚气节的人格精神262
五、追求自我完善的修养观念263
第十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与转变265
第一节 中国近代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265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变的艰难历程269
第三节 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方向271
第十二章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未来前景276
第一节 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阶段276
一、新中国建立开辟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阶段277
二、探索过程中的失误与曲折278
三、八十年代“文化热”的起因与特点280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发展前景283
一、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传统价值观的冲突283
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288
后记295
主要参考文献296
热门推荐
- 1060900.html
- 3600123.html
- 2802870.html
- 901021.html
- 954476.html
- 3538166.html
- 2779614.html
- 3115098.html
- 2724099.html
- 10658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72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57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85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73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69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47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41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1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6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5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