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侵权责任法研究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利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2206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733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760页
- 主题词:侵权行为-民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侵权责任法研究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总论3
第一章 侵权责任概述3
第一节 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特征3
第二节 侵权行为与相关行为的区别10
第三节 侵权责任的概念和特征16
第四节 侵权责任的分类34
第五节 侵权责任的特殊形态44
第六节 侵权责任的主体和侵权请求权53
第二章 侵权责任法概述62
第一节 侵权责任法的概念和特征62
第二节 侵权责任法的调整对象70
第三节 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权益范围74
第四节 侵权责任法的渊源100
第五节 侵权责任法的功能103
第六节 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条款117
第七节 我国侵权责任法的体系122
第八节 侵权责任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132
第九节 侵权责任法的适用149
第十节 侵权责任法的解释153
第三章 侵权责任法的历史发展163
第一节 西方侵权责任法的历史发展及现状163
第二节 当代侵权法的发展趋势170
第三节 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历史发展181
第四章 归责原则195
第一节 归责原则概述195
第二节 过错责任原则202
第三节 过错推定责任224
第四节 严格责任原则243
第五节 公平责任原则268
第五章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297
第一节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概述297
第二节 损害302
第三节 过错328
第四节 因果关系372
第六章 免责和减轻责任事由412
第一节 免责和减轻责任事由概述412
第二节 受害人的故意428
第三节 第三人的原因433
第四节 不可抗力440
第五节 正当防卫446
第六节 紧急避险450
第七节 其他减轻或免除责任的事由457
第七章 过失相抵471
第一节 过失相抵概述471
第二节 过失相抵的适用489
第二编 数人侵权509
第八章 共同侵权行为509
第一节 共同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特征509
第二节 共同过错的内容525
第三节 教唆和帮助行为531
第四节 共同侵权人责任承担541
第九章 共同危险行为546
第一节 共同危险行为的概念和特征546
第二节 适用范围和构成要件555
第三节 共同危险行为的责任承担563
第四节 受害人的举证责任566
第十章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责任569
第一节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概念和特征569
第二节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责任承担572
第十一章 数人侵权中的责任581
第一节 连带责任581
第二节 按份责任589
第三编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与适用第十二章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595
第一节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概述595
第二节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发展613
第三节 预防性的侵权责任方式620
第四节 救济性的侵权责任形式635
第五节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适用652
第十三章 侵权损害赔偿659
第一节 侵权损害赔偿概述659
第二节 财产损害赔偿670
第三节 精神损害赔偿697
参考文献721
后记733
第一编 总论3
第一章 侵权责任概述3
第一节 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特征3
一、侵权行为的概念3
二、侵权行为的特征5
第二节 侵权行为与相关行为的区别10
一、侵权行为与违约行为10
二、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14
第三节 侵权责任的概念和特征16
一、侵权责任的概念和特征16
二、侵权责任与侵权损害赔偿之债20
三、侵权责任与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关系25
第四节 侵权责任的分类34
一、一般侵权责任和特殊侵权责任34
二、作为的侵权责任和不作为的侵权责任37
三、自己责任和为他人行为负责的责任38
四、单独侵权责任与数人侵权责任40
五、侵害物权、侵害知识产权、侵害人格权和身份权的责任41
六、单一侵权责任和大规模侵权责任42
第五节 侵权责任的特殊形态44
一、侵权责任形态概述44
二、侵权责任的几种特殊形态46
第六节 侵权责任的主体和侵权请求权53
一、侵权责任关系的主体53
二、关于责任能力问题55
三、侵权请求权57
第二章 侵权责任法概述62
第一节 侵权责任法的概念和特征62
一、侵权责任法的概念62
二、侵权责任法的特征65
第二节 侵权责任法的调整对象70
第三节 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权益范围74
一、确定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权益范围的必要性74
二、我国侵权责任法所规定的权益保护范围75
三、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权益保护范围的特点79
四、侵权责任法保障的具体民事权利82
五、侵权责任法保障的合法利益91
六、关于是否需要区分权利和利益侵害的构成要件98
第四节 侵权责任法的渊源100
一、宪法101
二、法律101
三、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102
四、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103
五、国家认可的民事习惯103
第五节 侵权责任法的功能103
一、救济功能104
二、预防功能109
三、制裁功能112
四、维护行为自由的功能115
第六节 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条款117
一、一般条款和类型化的结合是侵权法的发展趋势117
二、我国侵权责任法采取了“一般条款+类型化”的模式120
第七节 我国侵权责任法的体系122
一、侵权责任法的体系概述122
二、我国侵权责任法体系的特点124
三、我国侵权法的组成部分127
第八节 侵权责任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132
一、侵权责任法与国家赔偿法132
二、侵权责任法与保险法134
三、侵权责任法和社会保障法137
四、侵权责任法与人格权法141
五、侵权责任法与合同法145
六、侵权责任法和物权法148
第九节 侵权责任法的适用149
一、侵权责任法的适用范围149
二、侵权责任法的适用原则150
第十节 侵权责任法的解释153
一、侵权责任法的解释的必要性153
二、侵权责任法解释的具体方法155
第三章 侵权责任法的历史发展163
第一节 西方侵权责任法的历史发展及现状163
一、古代侵权行为法163
二、近代侵权法166
第二节 当代侵权法的发展趋势170
一、保护范围的扩大化170
二、侵权法功能的扩展172
三、侵权行为类型的多样化173
四、归责原则的多元化174
五、补救手段的多元化175
六、精神损害赔偿的强化176
七、过失概念的客观化176
八、因果关系理论的发展178
九、多元化的社会救济机制的形成和发展179
十、两大法系的融和180
第三节 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历史发展181
一、中国古代的侵权责任法181
二、新中国侵权法的发展185
三、侵权责任法在未来民法典中的地位188
第四章 归责原则195
第一节 归责原则概述195
一、归责原则的概念和特征195
二、我国侵权责任法归责原则体系的特点198
三、我国侵权责任法中各项归责原则的地位200
第二节 过错责任原则202
一、过错责任原则的概念202
二、过错责任原则的历史发展205
三、我国侵权责任法中过错责任的特点210
四、我国侵权责任法中过错责任原则的功能212
五、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范围216
第三节 过错推定责任224
一、过错推定责任的概念和特征224
二、过错推定责任的历史发展228
三、过错推定责任与相关概念233
四、过错推定的程序和要件238
五、过错推定的适用范围241
第四节 严格责任原则243
一、严格责任的概念243
二、严格责任的特点247
三、严格责任的历史发展250
四、严格责任的归责依据和功能257
五、严格责任与过错推定责任262
六、严格责任的适用266
第五节 公平责任原则268
一、公平责任的概念和特征268
二、公平责任的历史发展272
三、我国侵权责任法中公平责任的地位277
四、公平责任的适用范围280
五、公平责任与受益人的补偿义务287
六、适用公平责任应考量的因素292
第五章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297
第一节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概述297
一、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概念297
二、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分类298
三、侵权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300
第二节 损害302
一、损害的概念和意义302
二、损害的本质307
三、损害的认定310
四、损害的分类313
第三节 过错328
一、过错的概念和特征328
二、过错的形式334
三、过错与行为的违法性358
第四节 因果关系372
一、因果关系的概念372
二、侵权责任法上的因果关系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375
三、因果关系在归责中的作用378
四、因果关系认定理论381
五、外来因素的介入与因果关系的认定391
六、因果关系的推定400
七、因果关系的证明403
八、结论——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404
第六章 免责和减轻责任事由412
第一节 免责和减轻责任事由概述412
一、免责事由412
二、减轻责任事由419
第二节 受害人的故意428
一、受害人故意的概念和效果428
二、受害人故意与相关概念的区别429
三、受害人故意的法律后果432
第三节 第三人的原因433
一、第三人的原因的概念和特征433
二、第三人过错的类型435
三、第三人原因的责任减免效力439
第四节 不可抗力440
一、不可抗力作为免责事由的原因440
二、不可抗力的认定442
三、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444
第五节 正当防卫446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和存在依据446
二、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447
三、正当防卫的法律后果448
第六节 紧急避险450
一、紧急避险的概念450
二、紧急避险的条件452
三、紧急避险的法律后果453
第七节 其他减轻或免除责任的事由457
一、依法执行职务和正当行使权利457
二、受害人同意459
三、自助467
第七章 过失相抵471
第一节 过失相抵概述471
一、过失相抵概述471
二、过失相抵的理论基础474
三、过失相抵的历史发展476
四、受害人过错与免责或减轻责任482
五、受害人过错的特点484
六、受害人过错的性质486
第二节 过失相抵的适用489
一、对受害人过错程度的判断489
二、对受害人过错的两种形态的判断491
三、关于受害人的责任能力在过失相抵中的适用495
四、过失相抵的具体运用499
五、共同侵权和共同危险行为中的受害人过错502
六、严格责任与过失相抵503
第二编 数人侵权509
第八章 共同侵权行为509
第一节 共同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特征509
一、共同侵权行为的概念和本质509
二、关于共同侵权行为的本质的探讨513
三、共同侵权行为与相关概念的区别520
四、关于团体致人损害的共同侵权行为523
第二节 共同过错的内容525
一、共同过错的本质525
二、共同过失527
第三节 教唆和帮助行为531
一、教唆和帮助行为概述531
二、教唆行为533
三、帮助行为539
第四节 共同侵权人责任承担541
一、共同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的合理性541
二、共同侵权人的责任免除543
第九章 共同危险行为546
第一节 共同危险行为的概念和特征546
一、共同危险行为的概念546
二、共同危险行为与相关概念的比较551
第二节 适用范围和构成要件555
一、适用范围555
二、构成要件557
三、免责事由559
第三节 共同危险行为的责任承担563
第四节 受害人的举证责任566
第十章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责任569
第一节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概念和特征569
一、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与共同侵权行为569
二、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与聚合因果关系、累积因果关系572
第二节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责任承担572
一、以累积因果关系表现的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572
二、以部分因果关系表现的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576
第十一章 数人侵权中的责任581
第一节 连带责任581
一、数人侵权中连带责任的特点581
二、连带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区别583
三、连带责任的内部分担585
四、连带责任人之间的追偿权586
第二节 按份责任589
一、按份责任概述589
二、按份责任的承担方式591
第三编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与适用第十二章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595
第一节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概述595
一、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概念和特征595
二、侵权责任承担方式与相关概念的区别598
三、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分类604
四、侵权责任承担方式与归责原则的关系606
五、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原则608
第二节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发展613
一、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发展趋势613
二、我国侵权责任法中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特点616
第三节 预防性的侵权责任方式620
一、概述620
二、停止侵害624
三、排除妨碍628
四、消除危险632
第四节 救济性的侵权责任形式635
一、概述635
二、返还财产637
三、恢复原状639
四、赔偿损失645
五、赔礼道歉647
六、消除影响、恢复名誉649
第五节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适用652
一、概述652
二、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单独适用与合并适用653
第十三章 侵权损害赔偿659
第一节 侵权损害赔偿概述659
一、侵权损害赔偿的概念和特征659
二、侵权损害赔偿的功能664
三、侵权损害赔偿的分类666
四、侵权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667
五、损益相抵668
第二节 财产损害赔偿670
一、侵害财产的损害赔偿670
二、人身伤亡的财产损害赔偿676
三、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和赔偿标准683
四、人身伤害导致死亡时的赔偿请求权主体689
五、第三人作为赔偿请求权人693
六、赔偿费用的支付方式694
第三节 精神损害赔偿697
一、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和特征697
二、精神损害赔偿与相关概念的区别701
三、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706
四、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709
五、精神损害赔偿构成要件713
六、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计算716
参考文献721
后记733
热门推荐
- 2611067.html
- 3539582.html
- 2455188.html
- 1501747.html
- 2660060.html
- 2837260.html
- 317528.html
- 2224944.html
- 2721500.html
- 35255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10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5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64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87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50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07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29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57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97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7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