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固体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固体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
  • 潘履让编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ISBN:7310005902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18页
  • 文件大小:141MB
  • 文件页数:103106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固体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1

第二节 催化剂的重要性3

第三节 催化剂的作用6

第四节 催化反应和催化剂的分类10

第五节 催化剂制备方法的重要性15

第二章 催化剂设计的程序和原则19

一、催化剂设计的内容20

第一节 催化剂设计程序20

二、催化剂设计的步骤21

三、催化剂设计的背景资料21

第二节 设计催化剂主组分依据的资料22

一、活性模型22

二、从吸附作用预示催化活性35

三、根据几何因素预示催化活性40

四、催化剂组分间相互作用与催化性能49

五、从晶体场、配位场理论推断催化活性51

一、催化剂载体的作用54

第三节 催化剂载体的选择54

二、催化剂载体的选择56

第四节 催化剂次要组分的选择58

一、改善催化剂的活性及其原因59

二、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60

三、延长催化剂的寿命60

第三章 催化剂载体的性质与制备62

第一节 催化剂载体的孔结构及测定方法62

一、一般介绍62

二、密度及其测定63

三、孔结构及其测定68

四、孔结构与催化性能87

第二节 载体的分类及性质89

一、载体的分类89

二、载体的一般性质91

第三节 载体制备举例93

一、氧化铝的制备93

二、分子筛的合成112

第四章 胶凝和沉淀方法121

第一节 胶体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21

一、分散系统121

二、溶胶122

三、分散度122

四、表面能123

五、胶体系统的基本性质126

一、溶胶的制备127

第二节 胶凝127

二、溶胶的稳定性与双电层129

三、胶体粒子的结构131

四、影响憎液溶胶凝结的因素134

第三节 沉淀法136

一、沉淀法的选择137

二、结晶沉淀过程138

三、沉淀的老化148

二、超均匀共沉淀法151

一、均匀沉淀法151

第四节 均匀沉淀和超均匀共沉淀法151

第五节 共沉淀法155

一、产物的均匀性155

二、生成复盐化合物的可能性156

第六节 催化剂(或载体)制备方法和条件对其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157

一、对结构的影响157

二、对催化性能的影响159

一、载体的选择和处理165

第一节 载体和浸渍液的选择165

第五章 浸渍方法165

二、浸渍液的选择168

第二节 浸渍过程171

一、浸渍时载体的润湿和浸渍速度171

二、常用的浸渍方法172

三、浸渍顺序174

四、活性组分的附载量与晶粒度176

五、浸渍沉淀对活性组分在孔内分布的影响177

六、其它因素对活性组分分布的影响179

一、溶质在载体孔中的吸附和分布模型180

第三节 吸附法附载活性组分180

二、附载量的计算184

三、竞争吸附原理及模型185

四、竞争吸附剂的选择187

五、竞争吸附剂的浓度对活性组分分布的影响191

六、Pt的渗透度和HCl或H2PtCl6的吸附量与浸渍时间的关系191

第四节 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194

一、载体效应194

二、不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的金属分散度和晶粒大小196

三、制备方法对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影响199

四、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影响201

第六章 离子交换法204

第一节 沸石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204

一、沸石分子筛的离子交换性和离子交换方法204

二、离子交换的选择性206

三、某些因素对离子交换的影响208

四、离子交换后沸石的性质209

第二节 金属/硅酸铝催化剂218

第三节 交换的阳离子的诱导效应222

第七章 机械混合法223

第一节 氧化物间固态相互作用机理223

第二节 物质的预处理和混合条件对组分间相互作用深度的影响226

一、不同原料和比例对相互作用深度的影响226

二、煅烧温度对生成尖晶石速度的影响227

三、氧化物颗粒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228

四、成型压力、介质气氛和添加物对相互作用的影响230

一、不同研磨器和不同研磨时间对研磨效果的影响231

第三节 精细研磨对混合物组分间相互作用的影响231

二、精细研磨对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232

第四节 液相中混合条件对组分间相互作用深度的影响233

一、锌-铬催化剂234

二、镍-铝-铬催化剂235

第五节 机械-化学方法处理原料制备催化剂236

一、机械化学法制备的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238

二、表面活性物质对机械化学法制备的催化剂性质的影响239

第六节 研细载体与新沉淀的氢氧化物的混合242

第一节 骨架镍催化剂的制备247

第八章 熔融法-骨架催化剂的制备247

一、Ni-Al合金的制备248

二、合金的沥滤(碱洗)及水洗248

三、合金组成和沥滤条件的影响249

四、添加剂的效应250

五、骨架镍催化剂的贮存253

第二节 骨架钴催化剂254

第三节 氨合成熔铁催化剂254

一、熔铁催化剂的制备255

二、关于熔铁催化剂的助剂含量和作用259

第九章 几种特殊的制备方法简介262

第一节 金属有机络合物方法262

一、催化剂制备的概述和反应图式262

二、催化剂的性质266

三、双金属催化剂改进催化性能的初步解释271

第二节 冷冻干燥法274

一、冷冻干燥法的原理274

二、冷冻干燥法的实验步骤275

第三节 酒罐形催化剂的制备277

三、冷冻干燥法制备的催化剂的特性277

二、酒罐形颗粒催化剂的性质278

一、酒罐形催化剂的制法278

第四节 金属作载体的催化剂的制备及特点280

一、金属作载体的催化剂的制备282

二、金属作载体的催化剂的特点282

三、金属作载体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283

第十章 催化剂的后加工过程284

第一节 干燥过程284

二、干燥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迁移285

一、渗透推动力和渗透时间285

三、干燥过程的速度288

第二节 焙烧过程290

一、焙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290

二、焙烧过程对催化剂(或载体)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影响295

第三节 催化剂的还原305

一、还原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及金属微晶的生成306

二、还原条件对还原过程的影响307

参考文献3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