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提单与其他付运单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提单与其他付运单证
  • 杨良宜,杨大明著 著
  • 出版社: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23381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222页
  • 文件大小:141MB
  • 文件页数:1255页
  • 主题词:海上运输-国际货运-提单;海上运输-国际货运-货运单据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提单与其他付运单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简介1

第二章 提单作用之一:物权凭证4

1 物权凭证4

1.1 定义4

1.2 物权凭证转让的是货物的推定占有8

1.2.1 推定占有和产权的区分10

1.2.1.1 物权凭证只转让推定占有而不转让财产权的例子11

1.2.1.2 nemo dat说法12

1.2.1.2.1 nemo dat说法的思考12

1.2.1.2.2 nemo dat的例外13

1.2.1.3 区分占有和产权的重要性13

1.2.1.3.1 例子之一:没有产权的中间商签发的第二套提单13

1.2.1.3.2 例子之二:自动交出物权凭证,但保留产权14

1.2.1.4 CIF/FOB卖方转让财产权/产权的意图15

1.3 侵占货物属于侵权下的严格责任17

1.3.1 侵占的不同形式19

1.3.2 可以以侵占为由要求救济的人士20

1.3.3 侵占针对的财产24

1.3.4 侵占的立法救济25

1.4 承运人侵占货物要承担运输合约下的严格责任26

1.5 承运人作为货物托管人(bailee)的责任28

1.5.1 托管的定义28

1.5.1.1 托管作为诉因与托管的类别29

1.5.1.2 托管的构成因素31

1.5.2 托管或分托管可以是合约关系33

1.5.3 托管也可以是侵权关系35

1.5.4 让与(attornment)36

1.5.5 提单可否提前让与的争议37

1.5.6 船东交货单是让与,可构成托管关系38

1.5.6.1 为何要有船东交货单(ship's delivery order)38

1.5.6.2 对船东交货单的权威定义40

1.5.7 托管人的责任41

1.5.7.1 托管人的责任之一:足够地合理小心照顾货物41

1.5.7.2 托管人的责任之二:托管期满根据托管的条件将货物归还43

1.5.7.3 托管与侵占货物的近期先例44

1.5.8 对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举证责任45

2 能成为物权凭证的条件46

2.1 普通法下完全是根据习惯做法48

2.2 什么是习惯48

2.2.1 要求之一:肯定、稳定与悠长历史49

2.2.2 要求之二:合理49

2.2.3 要求之三:不得与法律规定或合约明示条文有直接矛盾/冲突50

2.2.3.1 不得有明示条文的“不可流通/转让”52

2.2.3.2 不得漏掉“听指示”(to order)字样52

2.2.4 要求之四:在有关地区证明习惯被承认和依从55

2.3 总结有关条件56

2.4 可否光靠单证上的注明/措辞成为物权凭证56

3 各种付运单证介绍57

3.1 装船提单(shipped/onboard bill of lading)57

3.1.1 简介57

3.1.2 接受为物权凭证的先例58

3.1.3 装船提单的优点60

3.1.4 装船提单的缺点61

3.1.5 提单背书63

3.1.5.1 什么是背书63

3.1.5.2 谁是有权做出背书/指示的发货人64

3.1.5.2.1 发货人填上卖方名字64

3.1.5.2.2 发货人填上买方名字66

3.1.5.2.3 发货人填上代理人或其他人士的名字66

3.1.5.3 背书/指示给收货人67

3.1.5.4 背书/指示给银行69

3.1.5.5 发货人自由决定货物交付给谁的权利(shippers’right to redirect goods)73

3.1.5.6 发货人/卖方中止运输(stoppage in transit)的权利74

3.1.5.7 指示提单下要改变背书/指示的情况78

3.1.5.8 指示提单其他千奇百怪的问题79

3.1.5.9 提单什么时候不能再背书/指示81

3.1.6 装船提单是可流通或只是可转让之争83

3.1.6.1 “转让”历史的简介83

3.1.6.2 依权威说法装船提单只是“可转让”84

3.1.6.3 转让需要约因/对价支持85

3.2 大副收据(mate’s receipt)86

3.3 收货提单(received for shipment或alongside bill of lading)87

3.3.1 一般不被视为物权凭证的原因89

3.3.1.1 原因之一:货物不是义无反顾地付运并锁死在船上89

3.3.1.2 原因之二:另有最后单证90

3.3.1.3 原因之三:难有肯定与稳定的习惯90

3.3.1.4 原因之四:以往的先例与立法只针对装船提单90

3.3.2 不同看法的案例之一:The“Marlborough Hill”先例91

3.3.3 不同看法的案例之二:The“Lycaon”先例92

3.3.4 认同不算是物权凭证的案例之一:Diamond Alkali先例93

3.3.5 承认收货提单为物权凭证的好处94

3.3.6 1992年英国《海上运输法》已包括收货提单95

3.4 全程或转运提单(through bill of lading)95

3.4.1 全程或转运提单下的一程船与二程船的做法与安排95

3.4.2 买卖合约下的付运文件要包括全程以保护买方96

3.4.3 签发多于一套提单时的产权等问题99

3.5 多式联运提单/单证(combined transport bill/multi-model transportbill)99

3.5.1 多式联运的定义99

3.5.2 多式联运承运人100

3.5.2.1 班轮公司/货代在多式联运中作为承运人101

3.5.2.2 货代在多式联运中作为代理人102

3.5.2.3 实务中区分多式联运中货代是承运人还是代理人的困难103

3.5.2.4 区分多式联运承运人或代理人需要考虑的因素105

3.5.3 多式联运提单/单证与收货提单、全程提单的区别107

3.5.4 多式联运的付运单证107

3.5.5 多式联运提单的问题109

3.5.5.1 第一个问题:不同运输方式会适用不同的国际公约109

3.5.5.2 第二个问题:多式联运单证是否是提单?是否是物权凭证?115

3.5.5.3 第三个问题:转让多式联运提单/单证能否转让合约权利包括诉权117

3.6 记名提单(straight bill of laidng)119

3.6.1 什么是记名提单119

3.6.2 美国的有关立法119

3.6.3 英国的The“Rafaela S”先例120

3.6.4 The“Rafaela S”先例带来的问题121

3.7 海运单(sea waybill)125

3.7.1 海运单的特征126

3.7.2 海运单的格式127

3.7.3 海运单的缺点127

3.7.4 针对海运单的立法改善129

3.7.5 海运单的优点与近年兴起的原因130

3.8 船东交货单(ship’s delivery order)131

3.9 发货通知单(consignment note)132

3.10 空运单(air waybill)133

4 物权凭证的质押134

4.1 银行在国际贸易中的融资与质押134

4.2 质押的产生与做法139

4.3 银行对提单货物有特殊财产权142

4.4 银行的特殊财产权受到侵占有诉权142

5 无单放货问题的现状与新发展145

5.1 怎样才是准确交付货物/放货146

5.1.1 呈上规则(presentation rule)146

5.1.2 法律坚持对呈上规则保持简单化与严格对待147

5.1.3 提单一式几份?应退回多少?149

5.1.4 要签发另一套提单(switch bill)152

5.1.5 提单如果被偷或遗失怎样办?156

5.1.6 拒绝无单放货的船东应否先卸下货物存仓157

5.1.7 货物在岸上仓库被无单放货以习惯做法作为抗辩159

5.1.8 船东/承运人能否以明示免责条文针对无单放货的严格责任161

5.1.8.1 无单放货可以免责的Chartered Bank v.British Steam Nayigation先例163

5.1.8.2 不得依赖免责条文的案例之一:Sze Hai Tong Bank Ltd.v.Rambler Cyele Co Ltd.先例164

5.1.8.3 不得依赖免责条文的案例之二:The“Ines”先例166

5.1.8.4 不得依赖免责条文的案例之三:Motis Exports v.Dampskibsselskabet AF 1912先例167

5.1.8.5 不得依赖免责条文的案例之四:East West Corp.v.DKBS 1912先例168

5.1.9 等待提单的船期损失应由谁承担?169

5.1.10 易腐货物等不及提单怎样办?172

5.1.11 发货人、承租人等是否有权要求船东无单放货?172

5.2 保函的做法175

5.2.1 船东是否必须接受保函176

5.2.2 租约规定船东要接受保函178

5.2.3 对保函的实质要求179

5.2.3.1 谁出的保函?179

5.2.3.2 保函的措辞/文字180

5.3 卸港对产权有争议188

5.3.1 船东/船长遇上货物的产权有争议应向法院请求确定权利归属188

5.3.2 船东所花律师费用可获补偿191

5.3.3 向什么法院申请?191

5.4 船东/船长无辜交货/放货给伪造的正本提单持有人的情况192

5.4.1 今天航运的现实环境192

5.4.2 买卖双方互骗是否应由无辜船东承担后果?193

5.4.3 底线是考虑大原则196

5.4.3.1 商业机制无法,也不去对付欺诈196

5.4.3.2 侵占是严格责任197

5.4.3.3 提单信誉必须维护197

5.4.3.4 总结大原则198

5.5 船东/承运人责任基础与损失计算198

5.5.1 违约与侵占的不同损失计算199

5.5.1.1 Order/Judgement for Specific Delivery200

5.5.1.2 市场规则的适用201

5.5.1.3 市场价格或实际价格在侵占当天到判决/裁决当天有所上涨202

5.5.1.4 侵占当天至判决/裁决当天期间最高的市场价格204

5.5.1.5 原告/受害人合理减少损失的义务206

5.5.1.6 市场价格或实际价格在侵占当天到判决/裁决当天有所下跌207

5.5.1.7 没有市场价格时对侵占财物价值的估价209

5.5.1.8 估价对侵占人做出不利的假设211

5.5.1.9 侵占人在侵占期间做了使得财物增值的工作211

5.5.1.10 对可流通的单证的侵占212

5.5.1.11 侵占财物市场价格/价值外可以索赔的“特别损失”(special damage)213

5.5.1.12 示范损失/惩罚性损失赔偿(exemplary damages/punitive damage)214

5.5.1.13 侵占财物租金损失或使用权损失215

5.5.1.14 侵占的受害方如何在1977年TIGA立法下做出抉择218

5.5.2 合约与侵权的并列诉权218

5.6 对无单放货的抗辩221

5.6.1 时效已过221

5.6.2 提单合约内的免责条文223

5.6.3 《海牙规则》下的包装/件数或单位赔偿限额223

5.6.4 船舶总的吨位责任限制224

5.6.5 弃权/禁止翻供225

5.6.6 提单不是船东授权签发227

5.7 船东可否对无单放货协议及时翻悔229

5.8 无单放货的损失与保险的关系231

5.9 多式联运提单下的无单放货233

第三章 提单作用之二:海上运输合约—谁是提单的合约方?236

1 合约方236

1.1 合约方是谁的重要性236

1.2 国际贸易/航运中充斥了皮包公司/单船公司241

1.3 国际贸易/航运合约的代理人与委托人242

2 代理243

2.1 代理人在国际外贸/航运中的重要性243

2.2 “仆人”“承包商”与“代理人”之间的区别244

2.3 披露了的委托人(disclosed principal)246

2.3.1 显名委托人(identified principal)246

2.3.2 隐名委托人(unnamed/unidentified principal)247

2.4 未披露委托人(undisclosed principal)251

2.4.1 未披露委托人的说法是来自于商业上的需要与例子251

2.4.2 未披露委托人的说法与合约法的基本原则的冲突254

2.4.3 未披露委托人的法律地位256

2.5 授权257

2.5.1 实际授权258

2.5.2 默示授权259

2.5.2.1 默示授权是为了补充明示授权的不足259

2.5.2.2 部分代理人业务中的默示授权260

2.5.3 表见授权262

2.5.3.1 表见授权的说法是基于陈述性禁止翻供的说法263

2.5.3.2 The“Ocean Frost”先例265

2.5.4 涉及各种授权相互关系的例子267

2.5.4.1 船长的默示授权及代船东签发提单268

2.5.4.2 承租人(包括分承租人)与其代理人代船东签发提单269

2.5.4.3 “喜马拉雅条文”与授权271

2.5.4.4 公司结构下分公司与代理人的区别272

2.6 追认273

2.7 代理人不为委托人利益行事的情况275

2.7.1 代理人只在为了委托人利益行事时有授权275

2.7.2 违背委托人利益签订的合约中仲裁(及管辖权)条文的问题276

2.8 紧急代理人278

2.8.1 第一种:涉及外部关系与内部关系的紧急代理278

2.8.2 第二种:只涉及内部关系的紧急代理281

3 提单的合约方为何混乱282

3.1 谁是提单承运人、发货人/托运人或收货人纯是订约自由287

3.1.1 发货人/托运人287

3.1.2 收货人/提单持有人291

3.1.3 承运人292

3.2 谁是提单承运人混乱的原因之一:合约转让293

3.3 谁是提单承运人混乱的原因之二:谈判中的证据297

3.4 谁是提单承运人混乱的原因之三:没有在提单中写下的口头协议、合约更改等内容不包括在提单合约内299

3.5 谁是提单承运人混乱的原因之四:提单常有矛盾/隐晦内容,不易解释302

4 对象要找对的重要性:谁是承运人?303

4.1 找对提单承运人的重要性303

4.2 时效305

5 光船租赁(demise/bareboat charter)307

5.1 船长与光船租赁的承租人有雇用关系307

5.2 光船租赁不必登记,外人不会知道307

5.3 英国法律曾有的漏洞307

5.4 现实中发生的光船租赁308

5.5 期租合约309

5.6 识别有否光租的一般做法310

5.6.1 提单上只有船名310

5.6.2 对人诉讼311

5.6.3 对物诉讼312

5.6.4 迫船东对有否光租做出披露与保证312

5.6.5 提单上除船名外印有船公司的名字313

6 班轮提单与租约提单314

6.1 班轮提单的条文315

6.2 租约提单的条文316

6.3 总结班轮提单与租约提单的区分318

6.3.1 班轮提单针对谁是承运人的条文之一:光租条文(demise clause)319

6.3.1.1 内容简介320

6.3.1.2 英国法律承认有效320

6.3.1.3 光租条文的历史来由321

6.3.1.4 漠视光租条文会有严重后果322

6.3.1.5 美国、加拿大法院的不同看法323

6.3.2 班轮提单针对谁是承运人条文之二:承运人身份条文(identity of carrier clause)323

6.3.3 班轮提单下可否把提单抬头的承租人与原船东一并视为承运人?324

7 提单由谁签字的重要性325

7.1 一般船长签字约束船东326

7.2 期租承租人签字一般也约束船东326

7.3 中国部分人士的不同看法331

8 如何识别提单承运人334

8.1 凭对提单内明示条文、措辞与签字的全面解释334

8.2 UCP对承运人说明的要求335

9 关于提单承运人是谁的先例336

9.1 先例之一:The“Venezuela”(1980)1 Lloyd’s Rep.3 93336

9.2 先例之二:The“Rewia”(1991)2 Lloyd’s Rep.3 25337

9.3 先例之三:The“Ines”(1995)2 Lloyd’s Rep.1 44338

9.4 先例之四:The“Hector”(1998)2 Lloyd’s Rep.2 87339

9.5 先例之五:The“Flecha”(1999)1 Lloyd’s Rep.6 12340

9.6 先例之六:Maritrop Trading Corp v.Guangzhou Ocean.Shipping Co.(1998)CLC 224341

9.7 先例之七:The“Starsin”(2003)1 Lloyd’s Rep.5 71341

9.8 总结344

9.9 承运人是谁与禁止翻供345

10 实际承运人(actual carrier)349

10.1 英国法下视为是分包(sub-contract)349

10.2 实际承运人与货方没有合约关系350

10.2.1 侵权问题之一:《海牙规则》/《海牙-维斯比规则》不包括分包商351

10.2.2 侵权问题之二:以喜马拉雅条文与有条件的分托管保护分包商352

10.2.3 侵权问题之三:损失时已拥有货物产权才能起诉并获赔偿356

10.2.4 侵权问题之四:不允许以侵权索赔纯经济损失360

10.3 在提单合约的承运人外再加上实际承运人对货方的好处361

10.4 《中国海商法》可能对实际承运人过于苛求362

11 谁是海上运输合约的货方?365

11.1 国际货物买卖双方中总要有一方安排运输365

11.1.1 CIF买卖365

11.1.2 FOB买卖367

11.1.3 中间商370

11.1.4 全程运输的二程船371

12 租约、提单与买卖合约能否一致371

12.1 提单合约与租约一致与否的探讨371

12.2 提单合约与买卖合约一致与否的探讨373

13 订立海上运输合约的货方才能享有合约权利和承担合约责任374

13.1 合约权利374

13.2 合约责任/义务374

13.2.1 例子之一:危险品374

13.2.2 例子之二:支付运费、亏舱费和滞期费等378

14 合约相对性的大原则造成的障碍与解决办法381

14.1 背书与交出提单只转让货物产权,不转让合约381

14.2 “合约相对性”/“合约相互性”(privity of contract)简介382

14.2.1 提单的对策之一:Dunlop v.Lambert先例384

14.2.2 提单的对策之二:未披露委托人规则387

14.2.3 提单的对策之三:信托关系388

14.2.4 提单的对策之四:有条件的托管(bailment on terms)389

14.2.5 提单的对策之五:转让合约权利(assignment of contractual rights)390

14.2.6 提单的对策之六:默示合约(Brandt v.Liverpool先例)391

14.2.7 提单的对策之七:《Contract(Right of Third Parties)Act 1999》394

14.2.8 提单的对策之八:1855年《英国提单法》395

14.2.8.1 1855年《英国提单法》的措辞/文字396

14.2.8.2 1855年《英国提单法》转让提单合约要求发货人与收货人负连带责任396

14.2.8.3 1855年《英国提单法》问题之一:只针对装船提单397

14.2.8.4 1855年《英国提单法》问题之二:与有关货物财产权/产权转让挂钩399

14.2.8.5 1855年《英国提单法》问题之三:已用提单400

14.2.9 提单的对策之九:1992年《英国海上运输法》400

15 1992年《英国海上运输法》400

15.1 Section 1:1992年立法扩大了对海上运输单证的适用400

15.1.1 提单:包括可通过背书或交出的提单与收货提单401

15.1.2 海运单(与记名提单)403

15.1.3 船东交货单403

15.1.4 将来会可以通过背书或交出转让的电子付运单证403

15.2 Section 2:1992年立法针对海上运输合约权利的转让404

15.2.1 银行作为提单持有人406

15.2.2 中间商作为提单持有人406

15.2.3 代理人作为提单持有人407

15.2.4 已用提单409

15.2.4.1 Section 2(2)(a):什么是提单变为已用前的合约或其他安排?410

15.2.4.2 Section 2(2)(b):买方拒货带来已用提单的转让410

15.2.4.3 Section 5(2):善意411

15.2.5 Section 2(4):提单合法持有人可以为第三人的损失向船东/承运人提出索赔413

15.2.6 Section 2(5):消灭海上运输合约原订约方的权利415

15.2.7 转让的是什么样的权利?417

15.3 Section 3:1992年立法针对海上运输合约责任的转让419

15.3.1 相互性原则(principle of mutuality)419

15.3.1.1 Section 3(1)(a):提货或要求船长交货420

15.3.1.1. 提货(take delivery)420

15.3.1.1.2 要求船长交货(demand delivery)422

15.3.1.2 Section 3(1)(b):提出索赔425

15.3.1.3 Section 3(1)(c):成为提单持有人之前已经提货或要求船长交货428

15.3.2 Section 3(2):大宗货运输中分拆的船东交货单428

15.3.3 Section 3(3):作为原订约方的发货人需要承担提单合约责任428

15.4 1992年立法后的系列先例429

15.4.1 The“Aegean Sea”(1998)2 Lloyd’s Rep.3 9先例429

15.4.2 The“Berge Sisar”(2001)1 Lloyd’s Rep.6 63先例432

15.4.3 The“David Agmashenebeli”(2003)1 Lloyd’s Rep.9 2先例436

15.4.4 East West Corp.v.DKBS 1912(2003)1 Lloyd’s Rep.2 39先例438

15.4.5 The“Ythan”(2006)1 Lloyd’s Rep.4 57先例443

15.4.6 The“Pace”(2011)1 Lloyd’s Rep.5 37先例448

15.4.7 Fortis Bank Sa/Nv And Another v.Indian Overseas Bank(2011)2 Lloyd’s Rep.1 90先例450

15.4.8 The“Kalisti”(2014)2 Lloyd’s Rep.4 49先例454

15.4.9 The“Erin Schulte”(2015)1 Lloyd’s Rep.9 7先例455

15.4.10 The“Dolphina”(2012)1 SLR 992新加坡先例458

15.5 总结1992年《英国海上运输法》461

15.5.1 要了解1992年《英国海上运输法》的原因461

15.5.2 英国法律委员会报告针对1992年立法草案的总结461

15.5.3 1992年《英国海上运输法》解决了什么问题?462

15.5.4 1992年《英国海上运输法》扩大提单合约转让的对象下的银行、代理人等463

第四章 提单作用之二:运输合约的形式与有关条文的分析/探讨465

1 提单合约形式简介465

2 租约提单469

2.1 找出双方针对合并条文的订约意愿470

2.2 假设双方的订约意愿是合并哪一份租约?471

2.2.1 进一步探讨针对提单要合并的租约问题中船东的意愿474

2.2.2 租约链中的第一份租约是期租合约或多航次程租的情况下合并的是哪一份租约?479

2.2.2.1 第一份租约是期租合约时双方的假设订约意图480

2.2.2.2 租约链中的二船东或三船东如何保障自己在分租约中的利益482

2.2.2.3 第一份租约是“多航次程租合约”(consecutive voyage charter)时双方的假设订约意愿484

2.2.3 合并期租合约的先例484

2.2.4 美国法与英国法对待提单合并条文的不同之处487

2.2.5 合并条文的措辞/文字488

2.2.5.1 对提单中合并条文如何解释?488

2.2.5.2 提单中没有合并条文的时候如何解释?492

2.2.5.3 解释提单中的合并条文是否需要考虑租约内容?493

2.3 合并的只是租约内与付运、卸下货物有直接关联的内容/条文495

2.3.1 什么是“与付运、卸下货物有直接关联”?495

2.3.2 船东可否改变已经被合并在租约提单内的租约条文,例如运费支付办法?496

2.3.3 “运费预付”字样与禁止翻供498

2.3.4 英国法下对普通的合并条文的几方面控制500

2.3.5 控制之一:不正常(unusual)、苛刻(onerous)、不符合常理(insensible)与不适用(inapplicable)的租约条文501

2.3.5.1 租约中的无单放货条文502

2.3.5.2 租约中的滞期费条文503

2.3.5.2.1 问题之一:装港滞期费504

2.3.5.2.2 问题之二:部分货物的收货人面对的滞期费问题506

2.3.6 控制之二:与强制立法不一致的租约条文509

2.3.6.1 租约中的“自由条文”(liberty clauses)509

2.3.6.2 租约中货物堆装与装卸的费用与免责条文512

2.4 普通的合并条文不合并附属性的仲裁条文519

2.4.1 什么是“附属性条文”(ancillary term/clause)?519

2.4.2 与租约提单不同,其他类别合约中一条普通的合并条文可以合并仲裁条文521

2.4.3 Congenbill 1978改为Congenbill 1994与2007的原因524

2.4.4 租约提单合并了租约仲裁条文对船东的好处525

2.4.5 向法院申请中止诉讼就会带来对仲裁条文有效性的解释527

2.4.6 代位保险人的地位528

2.4.7 在正确的诉讼地点开始诉讼程序才能保护索赔时效529

2.4.8 英国法院保护租约提单合并的伦敦仲裁条文的手段532

2.4.8.1 英国法院的手段之一:止诉禁令532

2.4.8.2 英国法院的手段之二:做出宣示判决或裁决537

2.4.8.3 英国法院的手段之三:对违反伦敦仲裁条文的收货人做出违约的金钱赔偿判决/裁决538

2.5 中国收货人与/或代位保险人在目前的困境有什么有效对策?538

2.5.1 中国收货人与/或代位保险人的对策之一:买卖合约的订立539

2.5.2 中国收货人与/或代位保险人的对策之二:扣船时强制船东提供被合并的租约543

2.5.3 中国收货人与/或代位保险人的对策之三:在船东与互保协会提供的放船保函中试图令船东放弃伦敦仲裁543

2.5.4 中国收货人与/或代位保险人的对策之四:熟悉英国法与伦敦仲裁545

2.5.5 中国收货人与/或代位保险人的对策之五:中国法院尽快做出合并仲裁条文无效的判决以造成一事不再审的局面545

2.5.6 中国收货人与/或代位保险人的对策之六:中国法院做出反止诉禁令546

2.5.7 中国收货人与/或代位保险人的对策之七:中国接受《鹿特丹规则》之第十五章 546

3 班轮提单548

3.1 条文字体太小的影响550

3.2 Conlinebill的正面条文552

3.2.1 简介552

3.2.2 邻近条文与其他自由条文的有效性553

3.3 Conlinebill正面的承运人条文/空格557

3.4 Conlinebill背面的各条文简介557

3.4.1 第1条:定义557

3.4.2 第2条:通知人558

3.4.3 第3条:首要条文559

3.4.4 第4条:适用法律与管辖权559

3.4.4.1 英国普通法地位559

3.4.4.2 立法地位561

3.4.4.3 提单合约无效或有争议的明示适用法条文564

3.4.4.4 对Conlinebill适用法与管辖权条文的分析/解释567

3.4.4.5 总结568

3.4.5 第5条、第6条:绕航、替代船舶的自由条文569

3.4.6 第7条:转船条文577

3.4.7 第8条:装船前与卸船后的责任582

3.4.8 第9条:装卸货与交货582

3.4.8.1 班轮业务下谁有权指定卸货码头/地点?582

3.4.8.2 若收货人不前来提取货物,船长的权利是什么?582

3.4.8.3 若船东/承运人想马上能卸货上岸呢?583

3.4.8.4 承运人私下出售或公开拍卖货物的情况584

3.4.8.5 分不开的货物的处理586

3.4.9 第10条:运费与各项有关支出/使费589

3.4.10 第11条:留置权591

3.4.11 第12条:共同海损与救助,新杰森与姊妹船条文594

3.4.12 第13条:双方有责碰撞条文597

3.4.13 第14条:政府指令、战争、疫症、冰封及罢工等情况下的自由条文600

3.4.14 第15条:喜马拉雅拉雅条文602

3.4.15 第16条:承运人自己堆装的权利/自由602

3.4.16 第17条:承运人对并非由自己负责的堆装的免责603

3.4.17 第18条:集装箱的归还603

3.4.18 Conlinebill 2000之针对美国航线的额外条文604

3.4.19 总结605

第五章 提单作用之二:运输合约下的货损货差责任609

1 公共承运人有严格责任609

2 普通法下合约承诺也是严格责任612

3 订约自由受到尊重613

3.1 班轮运输与租约运输中的订约自由的地位不同613

3.2 普通法对船舶或承运人的要求614

3.2.1 普通法要求之一:船舶适航614

3.2.1.1 适航的定义614

3.2.1.2 严格适航/适货的时间616

3.2.1.3 对船舶不适航的救济616

3.2.1.4 通过订约自由减轻或排除普通法下的适航责任619

3.2.1.5 《海牙规则》/《海牙-维斯比规则》对提单合约下船舶适航的要求621

3.2.2 普通法要求之二:保管货物(care for cargo)与托管责任622

3.2.3 普通法要求之三:船舶合理速遣(reasonable despatch)622

3.2.4 普通法的要求之四:船舶不得绕航625

3.2.4.1 合约自动终止导致明示免责条文与大部分普通法免责不再适用626

3.2.4.2 绕航后果延伸到其他类型的违约627

3.2.4.3 富争议的普通法下绕航与一般合约违约相比是否要有特殊与异常的后果628

4 《哈特法》,《海牙规则》与《海牙-维斯比规则》635

4.1 美国1893年的《哈特法》(Harter Act 1893)635

4.2 1924年的《海牙规则》639

4.2.1 历史简介639

4.2.2 《海牙规则》下船东与货方各自承担责任的简介642

4.2.3 《海牙规则》的适用644

4.2.3.1 《海牙规则》与1924年《英国海上运输法》针对适用航次的条文645

4.2.3.2 关于《海牙规则》适用上的漏洞与先例646

4.3 1968年的《海牙-维斯比规则》647

4.3.1 《海牙-维斯比规则》与1971年《英国海上运输法》扩大了适用航次648

4.3.1.1 1971年《英国海上运输法》给予法律强制力的技巧648

4.3.1.2 The“Morviken”(The“Hollandia”)(1983)1 Lloyd’s Rep.1 先例651

4.3.1.2.1 The“Morviken”先例后的改变之一:船东承诺在外国法院不会提出比《海牙-维斯比规则》更高的权利653

4.3.1.2.2 The“Morviken”先例后的改变之二:欧共体法654

4.3.1.2.3 The“Morviken”先例与外国仲裁条文:会否以违反英国公共政策为由拒绝中止法院程序654

4.3.1.3 The“Vechscroon”(1982)1 Lloyd’s Rep.3 01先例与The“European Enterprise”(1989)2 Lloyd’s Rep.1 85先例657

4.3.1.4 The“MSC Amsterdam”(2007)2 Lloyd’s Rep.6 22先例661

4.3.2 对1971年《英国海上运输法》法律强制适用航次的总结662

4.3.3 英国法院管辖权条文或适用英国法条文是否会导致适用1971年《英国海上运输法》?664

5 首要条文664

5.1 首要条文的重要性与普及性664

5.2 如何解释千变万化的首要条文?666

5.2.1 对条文合并国际公约/其他国家或地区立法的解释与“准备工作文件”(travaux preparatoires)666

5.2.2 不同写法的首要条文670

5.2.3 首要条文与英国法下的合约解释规则674

5.3 只是“clause paramount”或“general clause paramount”简单一句合并678

5.3.1 先例一:The“Agios Lazaros”(1976)2 Lloyd’s Rep.4 7(租约)679

5.3.2 先例之二:The“Bukhta Russkaya”(1997)2 Lloyd’s Rep.7 44(租约)681

5.3.3 先例之三:Seabridge Shipping v.Orsleff's(1999)2 Lloyd’s Rep.6 85(租约)682

5.4 针对国家或地区立法的首要条文684

5.4.1 as amended684

5.4.2 as enacted687

5.4.3 compulsory688

5.5 部分合并《海牙规则》/《海牙-维斯比规则》691

5.6 《海牙规则》之Article Ⅸ黄金条文692

5.7 首要条文写明只适用在租约下签发的提单696

5.8 转船/转运的情况698

5.9 租约(期租合约)中对《海牙规则》的合并701

5.9.1 解释期租合约与《海牙规则》格格不入的内容之一:The“Saxon Star”先例702

5.9.2 解释期租合约与《海牙规则》格格不入的内容之二:The“Marinor”先例709

5.10 承租人能否享受租约合并的《海牙规则》/《海牙-维斯比规则》中的免责713

5.10.1 《海牙规则》/《海牙-维斯比规则》只是说船东/承运人可以免责713

5.10.2 NYPE格式中的相互免责条文与首要条文714

5.10.3 Shelltime与STB格式中的相互免责条文与首要条文714

6 侵权关系与《海牙规则》/《海牙-维斯比规则》716

6.1 矛盾之一:承运人既违约又侵权716

6.1.1 英国法律承认并列责任/并列诉讼716

6.1.2 货方为何要以侵权起诉716

6.1.3 《海牙-维斯比规则》把侵权之诉的大门关上717

6.2 矛盾之二:独立承包商的侵权718

6.2.1 代理人与独立承包商的区分719

6.2.2 货方取巧成功的Midland Silicones Ltd.v.Scruttons Ltd.先例719

6.2.3 贵族院大政策摇摆不定的The“Nicholas H”先例720

6.2.4 喜马拉雅条文721

6.2.5 有条件的分托管(sub-bailment on terms)722

6.2.6 独立承包商对喜马拉雅条文与/或有条件的分托管的条件的选择?723

6.2.7 英国《Contracts(Rights of Third Parties)Act 1999》725

7 《海牙规则》/《海牙-维斯比规则》的适用期间726

7.1 “船舷至船舷”或“吊钩至吊钩”说法726

7.2 通过驳船卸载的情况727

7.3 法院做出禁令要求船东/承运人改变卸港以妥善与小心卸下货物728

7.4 集装箱运输的装箱或拆箱是否是装货或卸载作业的部分?729

7.5 船东/承运人对货物装船前与卸下后占有/托管责任的法律地位731

7.6 美国《哈特法》针对妥善交货734

8 《海牙规则》/《海牙-维斯比规则》适用的货物734

8.1 动物734

8.2 甲板货735

8.2.1 不特别批注的清洁提单视为运输舱内货737

8.2.2 习惯装载于甲板上的货物是否需要批注?739

8.2.3 怎样批注才有效?741

8.2.3.1 无效的批注741

8.2.3.2 有效的批注742

8.2.3.3 班轮提单中的自由条文743

8.2.3.4 航次中重新堆装将货物的位置在船舱内与甲板上变换747

8.2.4 船东/承运人如何在订约自由下对甲板货的运输免责749

8.2.4.1 常见的免责条文之一:deck cargo at shipper/charterer’s risk749

8.2.4.2 常见的免责条文之二:whatsoever/howsoeve等字样750

8.2.5 发货人/承租人同意或要求货装甲板但货物实不适宜的情况755

8.2.6 违约装载于甲板上能否享有包装/件数或单位赔偿责任限制与索赔时效保护757

8.3 非一般的外贸/商业货物762

9 举证责任764

9.1 普通法下的举证责任764

9.2 《海牙规则》下的第一步举证:海上运输合约与货损货差发生在付运期间770

9.3 《海牙规则》下的第二步举证:货损货差是否由免责事项所导致?771

9.4 《海牙规则》下的第三步举证:船舶是否适航与船东/承运人有否履行在开航前恪尽职责使得船舶适航的责任771

9.4.1 普通法下对船舶不适航举证责任由货方承担772

9.4.2 《海牙规则》下对船舶不适航举证责任的先例773

9.4.2.1 先例之一:Minister of Food v.Reardon Smith Line先例773

9.4.2.2 先例之二:The“Hellenic Dolphin”先例774

9.4.2.3 先例之三:The“Theodegmon”先例776

9.4.2.4 先例之四:The“Bunga Seroja”先例777

9.5 中国货方需要关注与对开航前可能船舶不适航取证779

9.6 总结《海牙规则》/《海牙-维斯比规则》下船东/承运人与货方之间的举证步骤783

10 货损货差发生在付运期间783

10.1 清洁提单785

10.2 货物收据:收货人及时通知货损货差的责任785

10.3 货损货差书面通知的种类与内容786

10.3.1 书面通知种类之一:不清洁的货物收据787

10.3.2 书面通知种类之二:应在3天内通知不明显的货损货差789

10.3.3 书面通知种类之三:共同检验789

10.3.4 及时书面通知是否必要?790

10.3.5 没有及时书面通知而又成功证明货损发生在船上的先例790

10.3.6 集装箱的情况792

11 船东/承运人证明造成货损货差的原因794

11.1 船东/承运人有举证责任才公道和符合实际794

11.2 租约下对举证责任有订约自由795

11.3 货损货差原因不明的情况795

11.3.1 无法证明原因船东就要负责795

11.3.2 船舶保险方面同样如此判决的著名The“Popi M”先例797

11.3.3 原因不明会对船东做不利的推断799

11.4 船东/承运人举证责任的标准799

12 船东/承运人证明免责800

12.1 免责事项之(a):航行、管船疏忽/过错801

12.1.1 何谓疏忽/过错?802

12.1.2 谁的疏忽/过错可以免责?802

12.1.3 何谓航行?803

12.1.4 何谓管船?804

12.1.4.1 船员疏忽使用船上设备/机械要看使用本质是否为了货物806

12.1.4.2 大风浪与/或坏天气下开航与/或继续航行809

12.1.4.3 加压舱水810

12.1.5 疏忽/过错的严重程度会否影响免责?811

12.2 免责项目之(b):火灾813

12.2.1 什么是“火灾”?813

12.2.2 无法免责的火灾之一:开航前发生的火灾导致不适航813

12.2.3 无法免责的火灾之二:船东/承运人对火灾有实际错误或知情814

12.2.4 英美火灾法814

12.2.5 火灾法与《海牙规则》的重叠与差异之处816

12.3 免责项目之(c):海上风险816

12.3.1 定义816

12.3.2 传统先例判是必须不可预见的海上风险才能免责819

12.3.3 对海上风险的免责难以成立820

12.3.4 近期先例对是否一定要不可预见之争821

12.3.5 近期先例中的其他考虑因素822

12.3.5.1 考虑因素之一:船舶构造、设备、保养、大小等822

12.3.5.2 考虑因素之二:偶然的风险824

12.3.5.3 考虑因素之三:船舶损坏824

12.3.6 大风浪以外的海上风险824

12.4 免责项目之(d):天灾825

12.5 免责项目之(e):战争行为825

12.6 免责项目之(f):公敌行为826

12.7 免责项目之(g):君主、统治者或人民的扣留、禁制或法律程序的扣押827

12.8 免责项目之(h):检疫830

12.9 免责项目之(i):货方自己的行为或错漏830

12.9.1 简介及例子830

12.9.2 危险品832

12.9.2.1 危险品的定义:The“Giannis NK”先例832

12.9.2.2 造成船舶延误的货物是否属于危险品?834

12.9.2.3 《海牙规则》针对危险品的条文:Article Ⅳ r.6 836

12.9.2.4 发货人是否负责自己没有疏忽/过错的危险品事故?837

12.9.2.5 船东承诺运输特定危险货物时的风险分摊841

12.10 免责项目之(m):货物固有缺陷844

12.10.1 定义845

12.10.2 自然流失/短重846

12.10.3 其他形式的固有缺陷847

12.10.4 与船东/承运人妥善与小心责任的关系847

12.10.5 与船东/承运人违约的关系848

12.11 免责项目之(n):包装不足852

12.11.1 何谓足够包装?852

12.11.2 对表面可见包装不足的货物不应签发清洁提单852

12.11.3 与船东/承运人违约的关系853

12.11.4 货物包装不足影响其他货物可否免责?853

12.12 免责项目之(o):货物唛头/标记不足854

12.13 免责项目之(j):罢工或停工855

12.13.1 定义855

12.13.2 什么人的罢工?856

12.14 免责项目之(k):暴动与内乱856

12.15 免责项目之(l):海上救助或试图救助人命或财产858

12.16 免责项目之(p):恪尽职责无法发觉的潜在缺陷858

12.16.1 与ArticleⅢ r.1 的重叠问题859

12.16.2 岸吊/吊车的潜在缺陷861

12.16.3 其他潜在缺陷的先例861

12.17 免责项目之(q):兜底条文862

12.17.1 给予广泛解释862

12.17.2 特殊的举证责任862

12.17.3 无法解释原因的货损货差863

12.17.4 适用(q)项免责的情况864

12.17.5 偷窃货物865

12.17.6 船员的背叛866

13 举证第三步:船舶适航问题867

13.1 货方证明船舶不适航及该不适航与货损货差有关868

13.1.1 货方申请检查船舶以对船舶可能的不适航调查取证868

13.1.2 与货损货差有关的船舶不适航869

13.2 《海牙规则》要求“恪尽职责”令船舶适航是先决条件,不违反才能享有免责872

13.3 关于什么是适航/适货的先例877

13.4 何谓“恪尽职责”?880

13.4.1 解释“恪尽职责”一词的先例881

13.4.2 The“Muncaster Castle”先例883

13.4.3 The“Amstelslot”与其他成功证明恪尽职责的先例884

13.4.4 The“Fiord Wind”先例887

13.4.5 The“Happy Ranger”先例890

13.4.6 开航前与开航时指的是什么时间段?891

13.4.6.1 什么是“开航”?891

13.4.6.2 “势力范围”(orbit)的说法892

13.4.7 货损货差调查取证与ISM Code895

13.4.8 总结“恪尽职责”的适航要求902

14 货损货差的原因903

14.1 货损货差的愿意多于一个的情况903

14.2 因果关系904

14.3 因果链的打断906

15 船东/承运人有妥善与小心装载、处理、堆装、运输、保管、照顾及卸载货物的责任907

15.1 举证责任907

15.2 “妥善与小心”的定义910

15.2.1 妥善要求之一:不应接受托运不了解或处理、照顾不了的货物911

15.2.2 妥善要求之二:良好的技术水平、制度以及了解货物本质/特性912

15.3 装卸货物的定义与要求915

15.3.1 什么是装载与卸载?915

15.3.2 《海牙规则》不涉及交货916

15.4 堆装货物917

15.4.1 堆装的定义917

15.4.2 堆装义务被分配/下放与收货人的关系917

15.4.3 堆装与船舶适航的关系918

15.4.4 约定由船东/承运人履行的堆装不得分配/下放责任923

15.5 运输、保管与照顾货物的要求925

15.5.1 船长作为紧急代理人出售货物以挽救其剩余价值925

15.5.2 船长为照顾货物而花费特殊费用926

15.5.3 船长不应进入明知有罢工的卸港926

15.5.4 船长不应进入会丧失货物的卸港926

16 《海牙规则》禁止承运人减轻或逃避责任/义务927

16.1 区分法律强制适用与通过首要条文合并928

16.2 提单条文是否无效及没有法律后果的例子929

16.2.1 例子之一:提单中对货物(重量或表面状况的)描述与陈述的否定性条文929

16.2.2 例子之二:分配提单合约义务的条文932

16.2.3 例子之三:法院管辖权条文/仲裁条文933

16.2.4 例子之四:喜马拉雅条文935

16.2.5 其他例子940

16.3 无效条文可否重生与可否被分割?942

17 其他方面的争议与举证944

17.1 非法/不合理绕航944

17.1.1 《海牙规则》下的“合理绕航”945

17.1.1.1 班轮的约定航线945

17.1.1.2 “合理”的定义946

17.1.2 不合理绕航在《海牙规则》下的后果948

17.1.3 不合理绕航后可否享有《海牙规则》的责任限制与保护性条文949

17.1.3.1 不合理绕航后可否享有包装/件数赔偿责任限制949

17.1.3.2 不合理绕航后可否享有1年索赔时效950

17.1.4 美国法中的“准绕航”951

17.2 索赔时效953

17.2.1 错过时效的各种原因953

17.2.2 索赔时效的起算954

17.2.2.1 交出货物之日955

17.2.2.2 应当交出货物之日958

17.2.3 谁可享有1年索赔时效960

17.2.4 索赔时效届满的后果是排除权利还是排除救济?963

17.2.5 双方可否同意延长1年索赔时效966

17.2.5.1 《海牙-维斯比规则》明示允许966

17.2.5.2 双方的同意必须明确、肯定、最终及无先决条件966

17.2.5.3 船东/承运人的弃权/禁止翻供行为968

17.2.6 保护时效的唯一方法:开始诉讼969

17.2.7 什么是保护索赔时效的“称职”诉讼?974

17.2.7.1 由适格的原告提起诉讼974

17.2.7.2 针对正确的被告975

17.2.7.3 修改保护性告票976

17.2.7.3.1 修改当事人976

17.2.7.3.2 修改其他内容979

17.2.7.4 称职的法院或仲裁庭提起诉讼980

17.2.7.4.1 提单合约中有排他性管辖权条文或仲裁条文980

17.2.7.4.2 保护索赔时效的法院未必决定实质责任984

17.2.7.4.3 索赔时效内的称职诉讼被中止、撤销或撤回的后果985

17.2.8 《海牙规则》之索赔时效的总结988

17.2.9 补偿的索赔时效988

17.2.9.1 为何要有补偿?989

17.2.9.2 补偿为何有索赔时效?990

17.2.9.3 租约下的补偿行为993

17.2.9.3.1 程租与期租合约中明示或默示的补偿条文993

17.2.9.3.2 需要采取补偿行为的原因994

17.2.9.3.3 伦敦仲裁在1996年《英国仲裁法》下对索赔时效的延长996

17.2.9.3.4 租约的首要条文是合并《海牙规则》还是《海牙-维斯比规则》?997

17.2.9.3.5 要求补偿的索赔中损失的遥远性与因果关系问题997

17.2.9.3.6 以Inter-Club Agreement延长索赔时效998

17.2.9.4 英国立法下的分摊行为999

17.2.9.4.1 1978年《Civil Liability(Contribution)Act》999

17.2.9.4.2 1978年立法与提单合约的关系1001

17.2.9.4.4 1978年立法下损失的分摊与时效1003

17.2.9.5 一程船与二程船之间的要求补偿索赔1003

17.3 包装/件数或单位责任限制1006

17.3.1 条文的历史与带来的问题1007

17.3.2 什么是《海牙规则》下的“包装/件数”或“单位”?1008

17.3.2.1 什么是包装/件数?1009

17.3.2.2 什么是“单位”?1010

17.3.2.3 大宗货运输与以重量计算赔偿责任上限的问题1011

17.3.2.4 计算延误损失责任上限的问题1015

17.3.2.5 集装箱运输与如何计算责任上限的问题1016

17.3.2.5.1 英国法地位:The“River Gurara”先例1017

17.3.2.5.2 美国法地位1020

17.3.3 《海牙-维斯比规则》下的责任限制条文1022

17.3.3.1 什么是提单上货物数量的列举?1022

17.3.3.2 提单列举的货物数量与实际数量不符的情况1023

17.3.3.3 提单列举的货物数量与否定性条文1023

17.3.3.4 船东/承运人如可应对发货人对货物数量的单方面不利列举?1024

17.3.3.5 责任限制的金额1025

17.3.3.6 货方(发货人)申报更高价值1026

17.3.3.7 船东/承运人的故意或罔顾后果的行为及疏漏可否享有责任限制?1027

第六章 提单作用之三:货物收据1031

1 装船货物的收据与内容1031

1.1 准确货物收据的证据价值1031

1.2 海上运输中的货物收据:大副收据与提单1033

1.3 提单中的货物陈述与内容1033

1.4 提单上的货物陈述对无辜第三人而言是结论性证据1035

2 禁止翻供的说法/原则1037

2.1 提单的陈述性禁止翻供1040

2.2 陈述性禁止翻供的要求之一:清楚无误、不模糊的事实陈述1041

2.3 陈述性禁止翻供的要求之二:希望影响无辜第三人1042

2.4 陈述性禁止翻供的要求之三:第三人依赖不准确陈述而受损害1043

2.5 陈述性禁止翻供的要求之四:禁止翻供只能用作抗辩而不能作为诉因1044

2.6 权威书籍中对什么是依赖陈述导致损害的介绍1044

2.7 第三人是否有依赖提单不准确货物陈述并造成损害的争议/疑问?1046

2.7.1 不合理的依赖1046

2.7.2 船东/承运人在第三人依赖陈述前通知提单陈述不准确1047

2.7.2.1 第三人必须绝对明确提单陈述不准确1048

2.7.2.2 第三人完全可以不依赖提单不准确陈述的情况1050

2.7.3 对“依赖并造成损害”的总结1051

2.8 面对发货人时船东/承运人是否会被禁止翻供提单中的不准确陈述?1051

3 虚假误述与欺诈1052

3.1 雇员、代理人做出的欺诈1053

3.2 以欺诈作为诉因的好处1054

3.3 对签发不准确提单的小结1057

4 船长签发提单的轻重掌握1059

4.1 船长需要签发提单1059

4.2 船长保证陈述准确性的义务或责任1060

5 以保函换取清洁提单1064

5.1 涉及欺诈的保函无效1064

5.2 模棱两可的案件中保函的作用1065

5.3 以保函交换清洁提单的案件:“金马”船案1067

5.4 以保函交换提单记载发货人提供的货物重量的案件:The“Phassa”案件1068

5.5 做出保函人士的信誉与经济状况1072

5.6 关于保函的总结1073

6 提单上的否定性条文1074

6.1 否定性条文的探讨1074

6.1.1 承认否定性条文是否对船东/承运人合理与现实?1074

6.1.2 承认否定性条文是否对货方(买方/收货人)合理与现实?1077

6.1.3 否定性条文是否违反普通法?1081

6.1.4 否定性条文是否违反《海牙规则》/《海牙-维斯比规则》?1083

6.2 有关否定性条文的先例1085

6.2.1 先例之一:New Chinese Co v.Ocean SS Co1085

6.2.2 先例之二:Attorney-General of Ceylon v.Scindia SS Co Ltd1086

6.2.3 先例之三:The Herroe”and“Askoe”1086

6.2.4 先例之四:The“Esmeralda 1”1088

6.2.5 先例之五:The“Boukadoura”1088

6.2.6 先例之六:The“TNT Express”1090

6.2.7 先例之七:The“Atlas”1090

6.2.8 先例之八:The“River Gurara”1091

6.2.9 先例之九:The“Mata K”1091

6.3 对英国法下这方面地位的批评与解决办法1093

6.4 其他国家立法与国际公约在这方面的地位1096

7 提单上的货物描述或其他陈述1098

7.1 提单记载的地点与日期1098

7.1.1 提单签发的地点1098

7.1.2 提单签发日期与付运日期1099

7.1.3 船东/承运人延误签署与交出提单给发货人是违约/违法1100

7.1.4 付运日期在买卖合约中的重要性1102

7.1.5 发货人无法及时装船的困境与对策1103

7.1.6 倒签提单1104

7.1.7 中国卖方在买卖合约中的对策1105

7.2 货物的唛头/标记1106

7.3 货物的数量或重量1108

7.3.1 岸上电子机械设备计重1108

7.3.2 岸上理货与船舶理货1110

7.3.3 水尺计重1111

7.3.4 水尺计重的重要性及与岸上计重的优劣1113

7.3.5 油轮运输中的岸罐计重、空矩计重与流量计计重1115

7.3.7 依赖空矩计重的数据与船上的证据抗辩货差或短卸索赔不足够1123

7.4 货物的表面状况1127

7.4.1 什么是货物表面状况良好的“清洁提单”?1127

7.4.2 以什么时候的表面状况为准?1130

7.4.2.1 货物受损发生在已经装载上船后但尚未开航时1130

7.4.2.2 货物受损发生在装载作业时1131

7.4.3 集装箱的表面状况1135

7.4.4 对提单上批注的轻重掌握1136

7.4.4.1 大米的熏舱1136

7.4.4.2 石油产品的混合与调和1137

7.4.4.3 钢材的锈迹程度1142

7.4.5 租约条文1148

7.4.6 买卖合约与信用证合约的条文1150

7.5 运费预付1150

第七章 电子提单1152

1 文件的电子化1152

1.1 针对电子文件的规定与国家立法1153

1.2 书面(in writing)1154

1.3 签署(signature)1155

2 付运单证电子化的历程1157

2.1 1990年的CMl电子提单规则1157

2.2 1983年的Seadocs(Seaborne Trade Documentation System)经验1159

2.3 电子服务平台1160

2.3.1 1999年的Bolero1160

2.3.2 uTrade(e-B/L Korea)1161

2.3.3 essDocs(Cargo Docs)1162

2.3.4 E-Title1164

2.3.5 小结1166

2.4 电子风险1167

3 如何复制纸质提单的功能?1169

3.1 功能之一:转让对货物的推定占有1170

3.1.1 各国立法的改变1170

3.1.2 通过让与转让推定占有1172

3.1.3 财产权/产权的问题1174

3.2 功能之二:转让海上运输合约1175

3.2.1 通过“更替”(novation)建立船东与新持有人之间的关系1175

3.2.2 维持船东与发货人、承租人之间的关系1177

3.2.3 谁是承运人?1178

3.3 功能之三:货物收据与证据功能1179

3.3.1 提单的货物收据功能1179

3.3.2 以明示条文订立合约的禁止翻供1179

3.3.3 《海牙规则》/《海牙-维斯比规则》会否自动适用?1180

3.4 小结1182

案例索引11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