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诗歌美学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松如主编;庄严,章铸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116248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429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诗歌美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编 萌生与成熟——史前时代至春秋战国3
引言3
第一章 史前时代的诗歌18
第一节 原始诗歌的产生根源与四大特点18
第二节 原始诗歌的发展线索与不同类型22
第三节 诗·乐·舞的分与合25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代与诗歌美学的成熟29
第一节 “士”的崛起与诗的流行29
第二节 我国诗歌的两大源头31
第三节 诗歌自律运动的主要矛盾33
第一节 诗言志歌永言37
第三章 先秦诸子思想与我国诗歌美学37
第二节 温柔敦厚与儒家诗教42
第三节 兴观群怨与诗的功能46
第四节 文质观与比德说50
第五节 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54
第六节 意言之辨与道家诗学57
第七节 中和之美与朴素之美61
第八节 意象溯源及其他68
第二编 拓展与发展——秦汉、魏晋、唐宋73
引言73
第一节 “中和之美”的进一步强化81
第四章 我国诗歌美学在两汉的拓展81
第二节 “中和”与“非中和”的斗争83
第三节 “君形说”的提出84
第四节 乐府诗的兴起与“缘情说”的滥觞85
第五节 真善美的历史统一89
第六节 人的觉醒与生之咏唱90
第七节 建安风骨—由“言志”到“缘情”93
第五章 我国诗歌美学的第一次高潮(魏晋南北朝)98
第一节 玄学的“言意”之辨98
第二节 刘勰的中和美与艺术风格学102
第三节 我国“滋味”说与西方美感论105
第四节 五言诗的成熟与乐府诗的发展108
第五节 山水田园诗的勃兴111
第六节 声律说和近体诗120
第六章 我国诗歌美学的第二次高潮(唐代)127
第一节 唐代诗歌的哲学文化背景127
第二节 从陈子昂到李白130
第三节 山水田园诗歌的蔚为大国137
第四节 边塞诗派的出现141
第五节 杜甫对古典诗歌艺术的全面总结145
第六节 “意境”说的诞生史150
第七节 中国诗歌以悲愁为美的艺术心理156
第八节 白居易与新乐府158
第九节 李商隐与无题诗165
第十节 司空图与《诗品》170
第七章 我国诗歌美学的第三次高潮(宋代)175
第一节 唐宋诗的不同风貌175
第二节 宋诗发展的曲线运动179
第三节 宋代主要诗人及其诗歌成就185
第四节 妙悟说—诗歌研究的一种方法196
第五节 从三部诗话到《论诗绝句三十首》201
第六节 宋词—别一种抒情诗体207
引言215
第三编 深化与分化——宋代末叶至清代中叶(鸦片战争以前)215
第八章 宋末至清代中期的诗歌美学222
第一节 宋诗殿军—文天祥的诗格与人格222
第二节 从元代诗词到散曲的兴起229
第三节 前后七子与明代诗歌235
第四节 明代诗话与尊唐绌宋240
第五节 意境说的进一步深化245
第九章 我国诗歌美学的第四次高潮(明代)252
第一节 童心说—以情反理的先声252
第二节 公安派—反儒文化的一翼258
第三节 姜斋诗话—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总结264
第四节 神韵说—诗歌本体的基质271
第五节 性灵说—人类本性的真情278
第六节 原诗—古典诗歌的发生学286
第七节 阳刚与阴柔—古典诗歌的风格学291
第八节 明代散曲与清代的词298
第九节 明清戏曲与说唱文学307
第四编 综合与融合(清代中叶至今)313
引言313
第十章 从歌哭无端到诗界革命319
第一节 龚自珍对诗歌解放运动的推进319
第二节 黄遵宪进行诗界革命的理论与实践326
第三节 诗界革命的两个阶段及其基本估价334
第四节 艺概—古典诗歌美学从综合走向融合的第一步338
第五节 《人间词话》—第一部融西方美学思想于传统文艺批评中的诗词审美学351
第十一章 我国诗词美学由近代向现代的演化363
第一节 从《去国集》到《尝试集》363
第二节 新诗与新诗的格律化370
第三节 传统诗学的现代嬗变377
第四节 继承与创新的时代巨子(鲁迅—柳亚子—聂绀弩)385
第五节 毛泽东诗词:诗化哲学的审美奇观395
第六节 意境理论在近代和现代的新发展405
第十二章 综论(唐宋诗与新旧诗之争的艺术透视)415
第一节 关于唐宋诗之争415
第二节 关于新旧诗之争421
后记427
热门推荐
- 3130709.html
- 3675856.html
- 173942.html
- 2623673.html
- 2636495.html
- 2354299.html
- 732500.html
- 2992251.html
- 3447814.html
- 18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72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74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40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84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22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19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79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58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98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5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