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方国瑜与中国西南边疆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方国瑜与中国西南边疆研究
  • 娄贵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2837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49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边疆地区-地方史-研究-西南地区;方国瑜(1903~1983)-人物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方国瑜与中国西南边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选题缘由1

二 学术回顾3

三 研究思路9

四 研究创新之处9

第一章 中国西南边疆危机与方国瑜的学术转向16

第一节 中国西南边疆危机16

第二节 方国瑜的求学经历21

第三节 方国瑜的学术转向25

第二章 《西南边疆》的创办33

第一节 《西南边疆》的创刊33

第二节 《西南边疆》的主编40

第三节 《西南边疆》的作者群体47

第四节 《西南边疆》的征稿61

第五节 《西南边疆》的经费来源64

一 广告收入64

二 销售收入66

三 对边疆问题有兴趣者之赞助67

第六节 《西南边疆》的版面设计69

第七节 《西南边疆》的栏目设置71

一 “论文”栏目涉及区域分析73

二 “行纪”栏目涉及区域分析74

三 “边讯”栏目涉及区域分析75

四 “书评”栏目简析76

第八节 《西南边疆》的出版周期76

第九节 《西南边疆》停刊的原因79

第三章 《西南边疆》的内容90

第一节 《西南边疆》的内容综述91

一 “论文”栏目所载文章内容92

二 “行纪”栏目所载文章内容101

三 “边讯”栏目所载文章内容102

四 “书评”栏目所载文章内容103

五 “附录”栏目所载文章内容106

六 “译述”栏目所载文章内容106

第二节 边疆治理问题107

第三节 民族问题116

一 汉商、放高利贷之汉人、汉官与云南边地民族问题116

二 汉番、汉夷(倮?)关系中的汉人与倮民121

第四节 边疆教育问题125

一 推行边疆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25

二 边疆教育的目的127

三 边疆教育的现状128

四 边疆教育应有的内容134

第五节 跨国移民问题135

一 移民数量136

二 迁徙原因137

三 影响138

第六节 边地货币问题141

一 边民使用货币概况141

二 边民使用外币的原因与危害143

第七节 罂粟种植问题145

第八节 边地瘴疟问题148

一 瘴疟是什么?148

二 瘴疟的成因149

三 瘴疟的消除办法151

四 云南边地瘴疟产生的具体原因153

五 瘴疟对云南边地的危害155

第九节 边地外国教会势力问题157

第四章 《西南边疆》的特点与价值166

第一节 《西南边疆》的特点166

一 注重社会调查166

二 救国意识鲜明172

第二节 《西南边疆》的价值174

一 学术价值176

二 现实意义179

第五章 国立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的创建191

第一节 西南文化研究室的成立191

第二节 西南文化研究室的人员构成198

第三节 西南文化研究室的研究计划与完成情况207

第四节 西南文化研究室的终结226

第六章 国立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的成就237

第一节 编印《云南大学学报》一期238

第二节 出版“西南研究丛书”10种240

一 区域经济地理研究240

二 人类学民族学研究243

三 民族史研究248

四 文化史研究252

五 目录学研究259

六 东南亚史研究260

第七章 从《西南边疆》及西南文化研究室看方国瑜对中国现代学术的贡献270

第一节 推动西南边疆研究由滞后走向先进270

第二节 促进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273

第三节 预示西南边疆研究的未来走向280

第四节 开展中国边疆学构筑的早期实践287

第五节 酝酿“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理论291

一 “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理论酝酿之历史背景292

二 “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理论之酝酿295

三 “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理论的主要观点与主要表现301

四 “整体性”理论对中国历史研究的指导意义306

结论317

附录325

参考文献338

后记3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