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赛利普幅(H44C001004) 比例尺 1:250000【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赛利普幅(H44C001004) 比例尺 1:250000
  • 陶晓风,赵兵,马润则,刘登忠,胡新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9400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区域地质调查-调查报告-中国;区域地质调查-调查报告-西藏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赛利普幅(H44C001004) 比例尺 1:25000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言1

第一节 目的任务和指导思想1

第二节 调查区自然地理概况1

一、位置交通1

二、自然地理和经济概况2

第三节 地质调查研究历史及研究程度2

一、地质调查研究历史2

二、前人工作评估3

第四节 工作概况及质量评述3

一、工作概况3

二、质量评述4

三、完成的实物工作量5

第二章 地层7

第一节 岩石地层7

一、上古生界岩石地层8

二、中生界岩石地层19

三、新生界岩石地层33

第二节 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52

一、上古生界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52

二、中生界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57

三、新生界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62

第三章 沉积体系及沉积相分析64

第一节 沉积体系特征及沉积相构成64

一、浅海陆棚沉积体系65

二、冰海沉积体系65

三、斜坡沉积体系66

四、台地沉积体系66

五、滨海(海滩)沉积体系66

六、三角洲沉积体系66

七、湖泊沉积体系67

八、冲积-河流沉积体系67

第二节 沉积相时空分布及演化67

一、古生代沉积相特征67

二、中生代沉积相特征72

三、新生代沉积相特征83

第三节 构造层序及层序地层88

一、构造层序Ⅰ(泥盆纪—二叠纪)88

二、构造层序Ⅱ(侏罗纪)89

三、构造层序Ⅲ(白垩纪)89

四、构造层序Ⅳ(古近纪—第四纪)90

第四章 岩浆岩91

第一节 火山岩91

一、燕山晚期火山岩(K1)92

二、喜马拉雅中早期火山岩(E1—E2)97

三、喜马拉雅晚期火山岩(N1—Qp2)103

四、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112

五、火山岩的Sr,Nd,Pb同位素组成及其源区性质122

第二节 侵入岩128

一、燕山晚期基性、中性及中酸性侵入岩130

二、喜马拉雅早期中性及中酸性侵入岩142

三、喜马拉雅晚期酸性侵入岩144

四、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146

五、花岗岩类成因类型158

六、与侵入岩有关的接触变质作用161

第三节 脉岩163

一、基性脉岩163

二、中性脉岩164

三、酸性脉岩164

第四节 岩浆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环境165

一、岩浆岩组合及时空分布特征165

二、构造背景分析168

三、岩浆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170

第五章 构造174

第一节 概述174

一、调查区大地构造背景174

二、调查区构造层划分174

三、构造变形单元划分176

第二节 构造变形单元分述176

一、昂拉仁错褶皱构造带(Ⅰ)176

二、仁多断褶带(Ⅱ)183

三、南北向地堑构造188

第三节 构造变形综述191

一、构造变形层次191

二、构造变形期次192

第四节 新构造运动及高原隆升192

一、新构造运动地貌标志192

二、新构造运动的构造地质标志194

三、地热显示与地震194

第五节 地质发展史195

一、革吉-措勤弧后盆地基底形成阶段(D—P)196

二、复合弧后盆地演化阶段(J2—E2)197

三、高原隆升盆地消亡阶段(E3—Q)198

第六章 矿产及其他国土资源概况200

第一节 矿产资源200

一、矿产资源概况200

二、矿产分述200

三、成矿预测及找矿方向205

第二节 生物资源206

一、主要植被类型206

二、主要野生动物资源209

第三节 旅游资源210

一、本区旅游资源类型及特点210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议212

结语213

一、主要地质成果和进展213

二、存在问题217

参考文献218

图版说明及图版2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