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国现代数学教育改革【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美国现代数学教育改革
  • 聂必凯,郑庭曜,孙伟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10722887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41页
  • 主题词:数学-教育改革-研究-美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美国现代数学教育改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标准运动”之前的美国教育改革:“新数学运动”“回到基础”和“问题解决”一、新数学运动2

二、回到基础15

三、问题解决17

第二章 “标准运动”(一):美国数学课程标准的历史沿革一、“标准”的起源29

二、“标准”是什么?34

(一)内容标准(Content Standards)36

(二)传递标准(Delivery Standards)37

(三)资源标准(Resource Standards)37

(四)表现标准(Performance Standards)37

三、“基于标准”的课程38

四、NCTM课程标准对数学教育改革的影响39

(一)资源40

(二)“标准”的明确性和一致性41

(三)教师对数学教育改革有效性的信心41

(四)教育评价的政策与实践42

(五)教师在职培训42

五、课程焦点(Focal Points)44

(一)为什么要明确指出课程的“焦点”?45

(二)什么是课程的“焦点”?45

(三)如何使用《课程焦点》?46

(四)《课程焦点》与《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的区别与联系47

第三章 “标准运动”(二):美国州一级数学课程标准的设置一、以加州课程标准为例的缘由50

(一)始于加州的“数学大战(Math War)”50

(二)加州数学教育改革引发了全美的兴趣和关注53

二、加利福尼亚数学框架54

(一)该框架的基本构想55

(二)教师应达到的目标56

(三)学生应达到的目标56

(四)强调在课程中要寻求数学内部的平衡57

(五)加州数学框架的建议59

(六)加州数学框架讨论的主要内容62

第四章 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一):美国典型的改革型小学数学课程一、小学数学课程(一):《日常数学》72

(一)《日常数学》课程的主要特色和总体目标73

(二)《日常数学》课程的教材结构介绍79

二、小学数学课程(二):《数、数据和空间的探索》88

(一)《探索课程》的总体目标和主要特色88

(二)《探索课程》的教材(教师指导书)结构介绍101

(三)《探索课程》的单元介绍103

三、本章小结108

第五章 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二):美国典型的改革型初中数学课程一、初中数学课程(一):CMP课程110

(一)CMP课程的主要特色和总体目标111

(二)CMP教材一个单元的介绍118

二、初中数学课程(二):MiC课程131

(一)MiC课程的一些主要特征131

(二)MiC课程的总体目标133

(三)MiC课程各单元的构成134

(四)各单元的内容概要和学习目标135

(五)MiC课程的一个代数单元141

三、本章小结146

第六章 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三):美国典型的改革型高中数学课程一、高中数学课程:《核心—强化数学计划》149

(一)《核—强》课程的主要设计思想150

(二)《核—强》课程的主要特点150

(三)关于综合数学152

(四)《核—强》课程的结构153

(五)《核—强》课程的教学设计154

(六)寓于课程之中的评估156

(七)《核—强》课程九至十一年级的课程概要158

(八)案例:《核—强》课程的两个课题163

二、本章小结180

第七章 争辩与反思:美国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些困惑一、困惑之一:只有学生的自我发现才是真正的学习181

(一)困惑的缘由或背景181

(二)理论回顾:发现学习和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要旨182

(三)我们的评析183

二、困惑之二:对数学问题的解答只需一个合理的估算就够了,准确答案不是必需的,因而基本计算技能是无足轻重的184

(一)困惑的缘由或背景184

(二)估算技能的教学是如何设计的185

(三)我们的评析189

三、困惑之三:数学教学存在两种基本对立的方法,通过问题解决加深概念性理解和通过反复练习获得数学技能190

(一)困惑的缘由或背景190

(二)理论回顾: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191

(三)我们的评析192

四、困惑之四: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基于NCTM标准的数学课程对学生的数学学习非常有效193

(一)困惑的缘由或背景193

(二)NCTM如是说:我们如何应对课程标准194

(三)研究文献如是说:如何应对标准及研究的证据或结果195

(四)我们的评析195

五、困惑之五:数学教师乐于参与和使用基于标准的数学课程(项目),并且知道如何使用它们197

(一)困惑的缘由或背景197

(二)现实情况:数学教师与数学课程标准的调查198

(三)我们的评析201

六 困惑之六: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标志着数学教育改革的一种方向202

(一)困惑的缘由或背景202

(二)现实的尴尬:从美国一个学生不会“找零”说开去203

(三)初中数学课程中计算器的使用203

(四)我们的评析205

七、困惑之七:数学概念置于一定的情境时,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而且蕴涵于情境中的数学概念会自动被学生理解208

(一)困惑的缘由或背景208

(二)数学概念与情境210

(三)我们的评析210

八、困惑之八:直观表征能自动发展到概括或抽象的水平212

(一)困惑的缘由或背景212

(二)直面现实213

(三)我们的评析214

第八章 基于实证的研究:美国改革型课程的有效性研究一、寻求课程有效性证据的必要性216

二、寻求课程有效性证据的视角和方法219

(一)分析预期的课程——课程材料219

(二)分析执行的课程——课堂教学220

(三)分析获得的课程——学生学习221

三、课程内容分析和课堂教学分析的案例222

(一)LieCal项目:课程内容分析和课堂教学分析222

(二)以MSMS项目为例226

(三)上述研究给我们的启示228

四、寻求课程有效性证据的典型研究结果230

(一)“基于问题的课程”的研究结果述评230

(二)小学数学课程有效性研究结果述评231

(三)初中数学课程有效性研究结果述评236

(四)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性研究结果述评238

(五)教师和校长的支持与课程的有效性之间的关系242

五、本章小结243

第九章 培养高素质的数学教师:美国教师教育现状及走向一、关于教师素质的一般认识245

二、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制订的《数学教学专业标准》简介248

(一)教授数学的标准249

(二)评估教授数学的标准250

(三)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的标准252

三、美国培养和培训教师的通常做法257

(一)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257

(二)数学教育专业课程简介261

(三)教师培养的标准263

(四)数学教育硕士学位的课程265

(五)从课程设置看教师培养质量267

四、教师的进修269

第十章 思考与建议:来自美国现代数学教育改革的启示一、将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提到国家战略高度,数学与科学教育更是重中之重273

(一)基础教育的投入占政府财政预算的比例很高273

(二)重视数学和科学教师的培养和造就274

(三)政府或非政府基金对基础教育研究的有力支持275

(四)为中小学教师和大学教育研究者搭建交流平台276

二、“自下而上”的数学教育改革诉求277

三、能力培养在课程标准中的明确定位:过程标准280

四、关注数学教育中的平等性和多元化283

五、教育改革有效性研究的必要性和复杂性286

(一)教育改革有效性研究的必要性287

(二)教育研究的复杂性288

六、数学教育改革的功利性、渐进性及长期性290

七、教材理应成为教育改革理念的有效载体293

(一)教材是教育改革理念与教学实施的中介294

(二)教育改革有效性研究应包括对教材的分析和研究294

(三)教材的开发者与使用者之间应有密切的良性互动296

八、教师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决定因素297

(一)一线教师参与教育改革纲领性文件的制定297

(二)教师批判性地实践教育改革新理念298

(三)为教师提供学习教育改革新理念的机会299

(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学习300

参考文献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