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诗门血脉论 内篇【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诗门血脉论 内篇
  • 季惟斋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52105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古典诗歌-诗歌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诗门血脉论 内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子 诗经通乐脉第一1

人情者圣人之田2

诗门开辟已有三度3

明于乐者可以论诗一5

明于乐者可以论诗二7

习颂雅者须明鬼神义9

诗须以声求之10

诗须以容求之12

诗以文字求之13

沧浪论诗只在半途15

诗以不解解之16

小雅佳什评17

国风名篇评20

古逸诗评26

卷丑 楚骚幽玄脉第二31

皮骨肉说32

少年幽玄之至33

幽玄非一己之私35

楚骚亦通乐德36

四家评楚辞有得失36

楚骚强劲之至德41

穷诘极则应天问42

大悲元成二种关键44

屈宋所作评一46

屈宋所作评二51

卷寅 两汉浑朴脉第三54

楚学及反楚学55

项刘歌诗之异56

安世房中歌58

郊祀歌59

前汉四言诗59

乐府五言析肉还母60

乐府诗选评61

古诗十九首评64

古诗评68

文士诗作选评70

卷卯 魏晋风骨脉第四73

曹孟德74

曹子桓77

曹子建79

思王新乐82

三曹三种渗漏83

魏晋而后辞繁不杀85

孔北海86

建安诸子87

嵇叔夜88

阮嗣宗90

陆潘91

傅休奕92

张景阳93

左太冲93

刘越石94

郭景纯95

卷辰 陶谢直超脉第五97

陶谢中格用趣98

元亮平实之风99

细民职业100

论陶须不即不离100

元亮道足乎102

达生103

评陶评104

陶谢双运单入之别107

大谢奇才横绝108

康乐善用媚字诀109

康乐为五言诗之分水岭111

谢诗选评112

诗画契理114

卷巳 南朝初唐秀逸脉第六116

鲍明远以入世为宗116

鲍诗持平论117

颜延年五君咏119

谢玄晖物哀之心119

沈休文四声八病说121

江文通摹拟圣手123

阴何造句师124

柳文畅125

吴均体126

宫体自具玄奥126

南朝乐府127

庾子山128

隋有卢薛129

王子安家学130

子安诗评131

杨盈川132

卢升之133

骆宾王134

宋之问135

秀逸三昧得气于文136

卷午 盛唐中正脉第七137

陈子昂先知先觉138

张曲江140

复古通变体141

孟浩然清空一气142

孟诗遇景入韵143

李东川144

王龙标诗格评144

王摩诘146

唐人兼备六格147

盛唐蜀人振之148

太白七言律149

李杜同时而实为临界151

宋人非太白者152

论杜五则153

三才说157

高达夫体159

高岑之异160

元次山162

刘文房当以盛唐眼目观之163

韦苏州受用于释教164

卷未 中唐奇奥脉第八166

孟郊中唐第一人167

张文昌淡字诀171

唐人大闲适174

昌黎诗未醇于胜义谛176

昌黎古质178

刘宾客诗得中正脉179

柳州大家材具181

白乐天诗不古而人古183

元微之非次185

李昌谷非鬼才辨186

贾诗清严中见灵妙189

衰世思贾岛辨193

中唐诸贤方便教化众生195

卷申 晚唐高绝脉第九197

晚唐柔輭义197

杜牧之真色真韵199

杜樊川具宰相作略200

古意清新国风遗味201

许用晦自具精神203

用晦不如文昌204

李义山最得风人之旨205

温飞卿评208

晚唐四家七律平议209

皮陆210

杜荀鹤体212

郑都官文脉所接212

韩冬郎214

贯休四种观215

禅月集妙趣217

齐己自得221

晚唐谈艺即诗即理222

晚唐诗画相即224

宋诗胎息于晚唐225

卷酉 释道心性脉第十227

支道林228

寒山拾得230

王梵志232

懒瓒高城233

庞居士235

丹霞236

岑和尚237

道吾238

洞山238

香严241

雪峰镜清243

玄沙灵云244

云门惟劲245

法眼牡丹颂246

洛浦神剑歌247

同安十玄谈247

延寿山居诗248

北宋颂古体249

汾阳天分所限250

雪窦诗功自第一流252

禅林艳诗偈255

圜悟257

大慧利中钝258

颂古佳制259

玄教诗学260

云笈七签261

陶隐居262

吴贞节263

施肩吾264

吕纯阳265

陈希夷268

邵康节269

张伯端271

王重阳272

丘长春273

卷戌 北宋别逆脉第十一274

根器降而别逆生275

西崑体276

梅宛陵别逆之先277

梅诗真功力279

梅诗比郊岛281

苏子美天赋奇高282

欧阳永叔自负其诗284

王荊公诗为大家286

荆公绝句288

荊公诗清而耀直而激289

王逢原怀抱阔大290

诗家三宝论291

苏诗妙评293

子瞻亦涉禅诗脉295

苏诗之失296

卷亥 江西奥衍脉第十二299

一泄而尽遂有黄陈300

大苏亦江西派一宗301

苏黄联手提挈303

山谷诗妙评304

山谷七律体306

涪翁理趣得失307

陈后山硬语309

覃谿论后山之偏310

后山眼力独到311

涪翁五甥312

韩子苍不乐辨313

饶德操314

吕氏宗派图辨315

陈简斋以浑健胜317

陆务观318

杨诚斋320

学诗321

卷末 总论324

十二脉成而诗道备325

通一脉诗门可得而入326

诗门八非一无相义328

诗障新说329

跋(查方兴)3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