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理论经济学 数理分析初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理论经济学 数理分析初步
  • 乔宗寿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50292X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600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6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理论经济学 数理分析初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第一章导言1

第一节经济科学和理论经济学1

一、经济科学的产生和发展1

目录1

二、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

第二节生产、消费、分配、交换5

一、生产5

二、生产与消费7

三、生产与分配9

四、生产与交换10

五、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总体11

一、唯物主义历史观12

第三节方法12

二、辩证方法14

三、抽象方法15

四、数学方法15

五、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16

第一篇社会生产力系统和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19

第二章社会生产力系统19

第一节 自然力与社会生产力19

第二节社会生产力的因素21

一、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21

二、运输系统能源系统信息系统26

三、生产力系统中的“软件”29

第三节社会生产力系统的分析30

一、生产力的源泉与生产力的发展33

第四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规律33

二、生产力的构成与生产力的发展35

三、生产力的结果与生产力的发展36

第三章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38

第一节科学38

一、科学的性质38

二、科学的功能39

三、科学的体系40

第二节技术41

一、技术的性质41

二、技术的功能42

三、技术的体系43

一、科学——技术——生产46

第三节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46

二、科学技术——人类社会——自然环境47

第四章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50

第一节生产力系统的环境 自然环境50

第二节生态平衡51

第三节生态经济平衡52

第四节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54

第五章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57

第一节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类自身的生产57

第二节两种生产的特点和相互关系60

第三节人口规律62

第六章社会经济制度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65

第一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65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人们的经济地位65

二、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民族特点67

第二节 自然分工与社会分工69

第三节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71

第四节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73

第二篇社会主义的直接生产过程77

第七章商品和货币77

第一节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77

一、社会主义以前的商品生产77

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78

第二节商品79

一、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79

二、价值实体80

三、价值量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劳动生产率81

和价值量81

四、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85

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的价值形式)87

五、价值形式(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87

六、商品拜物教97

第三节商品交换和货币的产生99

一、商品交换的必然性99

二、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99

三、货币形成的历史过程100

第四节货币在商品流通中的职能101

一、价值尺度101

二、流通手段贵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一)纸币104

流通规律104

三、贮藏手段110

四、支付手段贵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二)111

五、世界货币113

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114

第五节价值规律114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115

三、价格用纸币表现的“社会总价格”的变化117

公式及其稳定条件117

三、不变资金和可变资金118

四、竞争126

第八章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129

第一节商品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殖129

第二节资金的总公式及其矛盾129

第三节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和劳动创造的价值132

第四节劳动力商品与劳动力价值劳动者的双重经134

济地位134

一、劳动过程140

第一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140

第九章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占有140

二、价值形成过程141

三、价值增殖过程143

第二节剩余价值的占有形式145

一、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的占有形式145

二、社会主义以前的剩余价值占有形式147

第三节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法150

一、剩余价值率和经济效果150

二、剩余价值量与劳动日152

三、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155

四、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157

五、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159

一、产品价值的占有制163

第十章按劳分配和社会主义工资163

第一节产品价值的占有与分配163

二、剩余价值的分配与用途164

第二节按剩余劳动分配166

一、劳动者双重经济地位在分配上的实现166

二、按劳分配“劳”的两种含义168

三、按必要劳动分配和按剩余劳动分配169

第三节社会主义工资172

一、工资的实质成本工资与盈利工资172

二、工资的形式174

三、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175

四、集体所有制农业的劳动报酬形式176

五、生产性企业的工资制度179

一、流通过程的工资180

第四节生产领域以外的工资180

二、复杂劳动的工资181

三、脑力劳动的工资181

四、国家工作人员的工资182

第五节分配领域中平均主义的两种根源和对策182

第十一章资金积累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185

第一节简单再生产185

一、再生产和简单再生产185

二、社会主义简单再生产186

第二节资金积累188

一、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与资金积累188

二、积累率和积累量190

四、资金积累的动因194

三、剩余价值积累率和国民收入积累率194

五、资金的原始积累195

第三节社会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196

一、资金有机构成不变,对劳动量的需求196

二、资金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对劳动量的需求198

资金的积聚和集中198

三、工作日缩短的趋势和劳动力后备201

四、消费水平提高的趋势202

第四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203

一、基本经济规律与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目的和203

手段203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资金价值增值的规205

律社会主义以前的基本经济规律205

三、两种不同含义的生产目的208

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与社会主义生产总过209

程209

第五节生产劳动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210

一、两种不同含义的生产劳动210

二、具体的生产劳动与一般劳动过程210

三、抽象的生产劳动与特定的生产目的 社会主213

义的抽象生产劳动213

四、生产劳动范畴是两重性的统一216

第三篇社会主义的流通过程219

第十二章资金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个别资金的生产租219

流通)219

第一节产业资金的循环是三个循环形式的统一219

一、货币资金的循环219

二、生产资金的循环227

三、商品资金的循环231

四、三个循环形式的统一233

第二节 资金的流通时间(资金循环所经历的时间)238

一、流通时间的结构238

二、生产时间239

三、流通时间241

第三节流通费用243

一、运输费用243

二、保管费用 集中储备和分散储备正常储备245

和不正常储备245

三、商品买卖的费用247

四、簿记的费用249

五、货币的费用250

第一节周转时间、周转次数和周转速度252

第十三章资金的周转(个别资金的再生产和流通)252

第二节固定资金的周转253

一、周转方式的区别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253

二、固定资产的磨损、补偿、维持和修理有形磨257

损和无形磨损折旧和折旧率257

三、折旧基金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可能性和界限260

第三节固定资金的周转周期与危机262

一、预付资金的总周转262

二、固定资金的周转周期265

三、固定资金的周转周期与危机的可能性、周期265

性以及对策265

第四节流动资金的周转268

一、劳动期间268

二、非劳动时间270

三、流通时间272

四、周转时间构成与预付流动资金构成273

第五节可变资金的周转年剩余价值量与年剩余价276

值率276

一、年剩余价值率276

二、从企业角度考察的可变资金的周转280

三、从社会角度考察的可变资金的周转281

第六节剩余价值的流通283

一、简单再生产下的剩余价值流通283

二扩大再生产下的剩余价值流通工资变动与286

物价波动286

第十四章社会总资金的再生产和流通289

第一节导言289

一、研究的对象个别资金和社会总资金289

二、货币资金的作用291

第二节简单再生产租流通293

一、社会总产品及其实现293

二、年总产品的基本交换关系Ⅰ(v+m)=Ⅱc295

三、两个部类的可变资金和剩余价值Ⅱ(c+v297

+m)=Ⅰ(v+m)+Ⅱ(v+m)297

四、两个部类的不变资金 Ⅰ(c+v+m)=Ⅰc+299

Ⅱ c299

五、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必要消费资料和发展301

享受资料301

六、货币流通在交换中的媒介作用303

第三节固定资金的补偿规律307

一、固定资产磨损的价值在货币形式上的补偿307

二、固定资金的实物补偿308

模相对生产过剩的必要性310

三、固定资金补偿规律与机械工业的宏观发展规310

第四节扩大再生产和积累313

一、实际积累与货币积累313

二、第Ⅰ部类的积累315

三、第Ⅱ部类的积累317

四、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318

五、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322

第五节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条件下,两大部类增长速323

度的对比关系323

一、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323

二、生产资料增长较快及其条件324

三、消费资料增长较快及其条件326

四、马克思两大部类平衡模型329

五、两大部类平衡比例332

六、两大部类平衡比例变化335

第六节实现比例关系的形式有计划发展338

一、社会分工与按比例发展338

二、全民所有制与有计划发展 比例关系的破坏339

与危机339

第四篇社会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上)342

——剩余价值的分配342

第十五章价值转化为转形价值342

第一节社会主义生产总过程与转形价值342

一、剩余价值的分配342

二、转形价值与剩余价值的分配343

第二节价值转化为转形价值(价格直接基础)344

一、转形价值(价格直接基础)的质的规定性344

二、转形价值(价格直接基础)的量的规定性346

三、社会主义转形价值(价格直接基础)350

第三节马克思“转化理论”中量的关系及其完善性352

一、马克思的论述与问题的提出352

二、作为解决问题前提的三个基本观点355

三、“转化理论”中量的关系及其完善性358

第十六章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368

第一节成本和利润(赢利)368

一、成本是所费资金的转化形式368

二、利润(赢利)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371

第二节利润率影响和润率的因素373

一、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373

二、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资金有机构成375

和利润率的关系375

三、资金周转速度与利润率的关系378

四、不变资金的节约与利润率的关系379

五、经营技巧与利润率的关系382

第三节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383

一、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差别及其原因383

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385

格385

第四节市场价值和生产价格超额利润389

一、部门内部的竞争市场价值的形成与实现389

二、部门之间的竞争市场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393

三、超额利润394

四、引起生产价格变化的原因395

第五节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396

一、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396

二、对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量的进一步讨论399

第十七章商业资金和商业利润402

第一节商品经营资金是商品资金的转化形式402

第二节商业利润405

第三节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407

一、生产性流通费用407

二、纯粹流通费用408

三、商业劳动410

第四节商业资金的周转411

一、商业资金周转的特点411

二、商业资金周转与价格商业超额利润412

三、商业资金周转与社会商品价值总额的实现416

四、商业资金周转与危机417

第五节商业形式市场418

第十八章生息资金和利息银行资金和银行利润420

第一节生息资金420

第二节利息和利息率企业利润422

一、利息和决定利息率的因素422

二、利息率的变化趋势424

三、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的关系425

四、利息与企业利润监督管理劳动426

第三节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428

一、商业信用428

二、银行信用429

三、信用的作用430

第四节银行资金和银行利润 虚拟资金431

第五节信用制度下的流通手段汇兑率434

一、股份制的基本规则438

第六节股份制438

二、股份制的两重结构与三项功能439

三、股份制与社会主义经济模式441

第十九章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443

第一节导论443

一、土地所有制和地租443

二、地租和租金444

三、剩余价值的存在条件和地租的存在条件第445

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445

第二节级差地租的形成和特征448

第三节级差地租Ⅰ450

一、级差地租Ⅰ的形成450

二、耕作顺序和农产品生产价格的变化451

三、地租总额、平均地租和平均地租率454

第四节级差地租Ⅱ457

一、级差地租Ⅱ的形成457

二、连续投资的生产率与级差地租Ⅱ459

三、级差地租Ⅰ与平均地租、平均地租率和土地价460

格460

四、地租序列肥力差额序列 产量差额序列463

第五节绝对地租465

一、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和绝对地租465

二、绝对地租的实体农产品价值超过生产价格466

的超额利润466

三、农业资金有机构成与农业劳动生产力469

第六节关于地租量的规定470

一、流行的规定是不确切的470

二、《资本论》中的规定471

三、对地租量的进一步确定472

四、结论与《剩余价值理论》中的规定475

第七节垄断地租476

第八节非农业地租土地价格477

一、矿山地租477

二、建筑地段地租478

三、加工工业地租478

四、商业地租服务业地租478

五、运输和邮电业地租478

六、银行地租479

七、住宅地租479

八、土地价格479

一、农民观念中的农产品成本与价格480

期的地租480

第九节农民观念中的农产品成本资金原始积累时480

二、资金原始积累时期的隐蔽地租483

第二十章市场的基础价格486

第一节价格是价值规律的表现486

一、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形成486

二、价值量规律与生产力发展规律487

三、交换过程中的等价交换487

四、按比例规律与价值实现规律488

五、内在的价值规律,外在的竞争强制规律与价格489

波动489

第二节剩余价值分配与基础价格490

一、生产价格规律490

二、土地产品的基础价格491

三、矿产品的基础价格493

四、交通运输的基础价格494

五、加工工业的基础价格494

六、再生资源价格495

第三节住宅的基础价格与租金495

一、住宅的商品性495

二、住宅的流通496

三、住宅的价格住宅的租金497

第五篇社会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下)501

——剩余价值的再分配501

第二十一章国家的收入及其使用501

第一节社会利益和国家财政501

第二节国家财政收入503

第三节国家财政支出505

第四节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506

第五节国债507

一、内债507

二、外债508

第二十二章企业利润及其使用510

第一节企业纯收入的分配510

第二节企业利润企业亏损与破产511

第三节企业利润的使用512

第二十三章个人收入社会利益集团514

第一节个人收入514

第二节个人支出515

第三节企业工资制度社会工资关系516

第四节社会利益集团与利益调整517

应得的收入520

第一节技术商品是特殊商品520

第二十四章 技术商品 技术成果转让费的分配发明者520

第二节技术成果的价格521

一、技术成果价格是垄断价格521

二、技术成果价格的构成522

第三节技术成果转让费的分配发明创造者应得的525

收入525

第二十五章剩余价值的最终分配消费与积累531

第一节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531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533

第三节剩余价值的最终分配社会消费基金与社会535

积累基金535

第四节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538

一、积累率的浮动区间540

第五节合理积累率及其确定540

二、最佳积累率可能区间543

三、“0.618法”和区间中位法547

四、“区间中位法”的合理性548

第六篇社会主义消费551

第二十六章社会主义消费和劳动力再生产551

第一节社会主义消费和社会主义再生产551

第二节消费对象和消费模式552

一、消费对象552

二、消费模式553

第三节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555

一、个人消费555

二、社会消费556

第四节劳动力再生产557

一、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557

二、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558

三、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与劳动力再生559

产559

第五节劳动就业与失业561

一、劳动就业561

二、失业与待业562

三、待业类型563

第七篇社会主义经济与外部环境566

第二十七章经济发展与宏观决策高级赢利国家的经566

济职能566

第一节全民所有制与高级赢利566

第二节国家经济职能的三位一体570

第三节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决策与计划管理571

一、现代管理与管理二重性572

第四节经济发展与现代经济管理572

二、管理的功能574

三、现代管理科学的特点576

第五节经济发展战略与指标体系577

第二十八章经济发展与政治环境587

第一节经济发展与国内政治环境587

第二节经济发展与国际政治环境588

第三节国防经济与国民经济588

第二十九章经济发展与对外经济关系591

第一节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对外贸易591

第二节对外经济技术交流594

一、引进先进技术594

二、利用外国资金595

第三节经济特区595

后记5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