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精选千家妙方续 中成药卷 新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精选千家妙方续 中成药卷 新版
  • 刘硕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750770577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63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86页
  • 主题词:验方-汇编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精选千家妙方续 中成药卷 新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中成药基本常识1

服用中成药应了解哪些基本常识1

上卷 中成药使用入门1

中成药的使用应遵循哪些原则2

为什么用中成药前要看懂说明书6

从药名是否能判断中成药的作用8

为什么中成药不能自行滥用9

中成药可以与别的药共用吗12

中成药为什么有时没有疗效14

选用中成药应注意哪些问题16

二、如何选用中成药16

怎样学会初步选用中成药16

怎样查找适合病情的中成药17

怎样记住自己常用的中成药18

如何掌握中成药的基本用法19

中成药也能够治疗急性病21

选用中成药应遵守的五个原则23

三、中成药的常见剂型25

中成药有哪些常见剂型25

中成药丸剂有哪些基本特性27

散、膏、丹、酒剂有哪些基本特性28

酊、露、锭、茶剂有哪些基本特性29

片、颗粒、胶囊、糖浆剂有哪些特性30

合剂、膏、橡胶膏、软膏、注射剂有何特点31

四、中成药的基本用量及服法33

如何掌握中成药的基本用量33

中成药在用量上应注意哪“十别”35

年龄、性别、体质不同服药后有何差异37

如何根据病情服用中成药38

如何根据病位选用中成药40

中成药是否能与西药配伍同服41

怎样把握中成药的服药时间43

中成药的服用应注意哪些问题44

如何克服中成药“用不得法”的现象45

服用中成药要注意哪三点47

怎么理解中成药的温、热、冷服49

为什么中成药不能干吞50

五、中成药的保质及贮藏51

如何贮藏中成药51

十一、理气药53

怎样判断中成药是否过期53

判断中成药变质的11条标准54

鉴别中成药质量的五种方法55

怎样理解中成药的有效期56

六、中成药使用的禁忌58

服中成药时是否需“忌口”58

服用中成药应注意哪些禁忌60

合并用药是不良反应之源61

为什么说滥用中成药也有害63

为什么要禁忌滥用牛黄制剂66

服用中成药也应“中病即止”66

中西药禁忌混用的六种情况67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有哪些原因68

如何预防中成药的不良反应71

中卷 不同病症的中成药疗法73

一、呼吸系统疾病常用中成药73

风热感冒73

风寒感冒76

感冒76

咳嗽79

支气管炎82

慢性支气管炎87

支气管肺炎89

支气管扩张90

支气管哮喘91

哮喘93

肺炎96

久病咳喘96

肺气肿98

冠心病100

二、循环系统疾病常用中成药100

冠状动脉硬化104

心肌梗塞105

心绞痛106

心肌炎110

心律不齐111

心悸111

房室传导阻滞114

脑出血114

脑血栓116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117

闭塞性脑血管疾病120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121

中风122

中风后遗症123

半身不遂125

口眼歪斜127

动脉硬化性下肢血管闭塞症128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29

高血压病130

高脂血症132

胸闷134

胸痹136

衄血137

贫血138

消化不良139

三、消化系统疾病常用中成药139

腹痛142

胃痛143

胃脘疼痛146

胃寒痛148

胃炎149

浅表性胃炎149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150

胆囊炎153

急性胆囊炎155

呕吐156

胆结石156

吐血157

便秘157

五更泻160

泄泻161

痢疾163

肠炎165

四、泌尿系统疾病常用中成药166

尿路感染166

肾炎169

慢性肾功能不全170

肾结石171

水肿172

五、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常用中成药173

糖尿病173

甲亢179

低血糖综合征179

夜寐多梦181

失眠183

癫痫185

癫狂186

头痛188

惊风188

眩晕189

偏头痛190

神经性头痛191

神经衰弱192

高热惊厥193

胸胁胀痛194

甲状腺机能减退195

神经官能症196

失眠多梦197

健忘198

肥胖199

昏厥200

六、传染性疾病常用中成药201

流行性感冒201

流行性出血热204

腮腺炎204

细菌性痢疾205

肺结核205

伤寒207

急慢性肝炎208

急性传染性肝炎210

急性黄疸型肝炎211

乙型肝炎212

肝炎综合症214

七、妇科疾病常用中成药215

盆腔炎215

滴虫性阴道炎216

宫颈糜烂217

宫冷腹痛218

子宫肌瘤218

月经不调221

痛经224

经前期紧张综合症226

带下227

产后腹痛230

产后血虚231

产后恶露232

乳腺增生症232

更年期综合症234

乳汁不通234

性神经衰弱症237

八、男科疾病常用中成药237

慢性前列腺炎239

前列腺增生症240

遗精241

阳痿242

滑精245

滑泄246

精液清冷247

九、儿科疾病常用中成药253

小儿感冒253

小儿流感254

小儿暑湿感冒255

小儿高热256

小儿外感风热257

小儿消化不良258

小儿脾胃虚弱261

小儿呕吐262

小儿泄泻263

小儿疳积263

小儿腹泻264

小儿咳嗽265

百日咳267

小儿急、慢性支气管炎268

小儿咽痛269

小儿流涎270

小儿口舌生疮270

小儿肝炎271

小儿大便不通272

小儿脐风273

小儿惊风274

小儿疮疖278

小儿麻疹279

小儿胎毒280

虫症(小儿蛔虫及蛲虫)280

白内障282

十、五官科疾病常用中成药282

青少年近视283

胬肉攀睛284

暴发火眼285

耳鸣285

鼻塞287

口鼻生疮288

鼻炎289

慢性鼻窦炎291

牙龈肿痛292

牙痛292

扁桃体炎294

咽喉肿痛297

咽炎301

口舌生疮303

声音嘶哑304

十一、肿瘤疾病常用中成药305

癌症305

肝癌306

肺癌306

乳腺癌307

癌性疼痛308

十二、外科疾病常用中成药309

痈肿309

瘰疬310

颌下淋巴结炎311

脱肛312

痔疮313

疮疡315

淋巴结炎316

阴疽(脉管炎及动脉硬化闭塞症)317

疝气317

脑外伤319

疥疮319

脱发320

十三、骨伤科疾病常用中成药322

肥大性腰椎炎322

软组织损伤323

肌肉劳损324

骨质增生325

关节扭伤326

跌打损伤327

风湿痛331

风湿性关节炎332

类风湿性关节炎335

关节炎337

坐骨神经痛338

寒痹339

湿痹340

痹症342

筋骨痿弱343

强直性脊柱炎346

颈椎综合症347

老寒腿349

腰腿疼痛350

四肢麻木351

痱子353

十四、皮肤科疾病常用中成药353

银屑病354

白癜风355

荨麻疹356

痘疹357

神经性皮炎357

牛皮癣358

皮肤瘙痒359

黄褐斑359

疮疖360

十五、其它疾病常用中成药362

中暑362

水土不服364

虚损365

下卷不同功效的中成药367

一、感冒药367

风寒感冒药368

风热感冒药370

解毒泻火药371

体虚感冒药373

清热感冒药375

清热解毒药380

二、清热药381

清热解毒药382

抗炎退热药383

清热泻火药385

清热通便药386

清热利湿药389

清热凉血药391

清热养阴药393

三、解暑药395

暑证感冒药396

清暑祛湿药397

解暑开窍药398

清肺止咳药400

四、清肺药400

宣肺止咳药402

五、化痰药404

燥湿化痰药405

清热化痰药406

滋阴化痰药409

化痰平喘药411

定痫化痰药414

六、通络药416

祛风通络药417

散寒止痛药419

舒经活络药420

祛风通络药425

清热利湿药428

七、祛湿药428

散寒利湿药430

利湿退黄药432

利水渗湿药435

八、通便药437

清热通便药437

行气通便药438

温里通便药439

滋阴通便药440

九、导滞药441

利水导滞药442

消食导滞药444

健脾导滞剂446

十、散寒药447

温里散寒药448

行气散寒药449

温中散寒药451

回阳救逆药453

疏肝解郁药454

保肝护肝药456

和胃理气药460

健胃理气药461

化滞理气药464

十二、理血药465

凉血止血药466

清热止血药468

活血化淤药469

强心通络药471

止血止痛药476

益气活血药476

活血通脉药477

十三、补血益气药479

补气药480

养血药481

补益气血药483

补气固本药485

十四、滋阴壮阳药490

滋补肝肾药490

滋阴泻火药496

补肾益元药496

补肾壮阳药498

养血安神药500

十五、安神药500

重镇安神药502

开窍醒神药504

清心安神药506

镇惊安神药510

十六、调经药511

温经散寒药512

舒郁调经药514

养血调经药516

十七、安胎止带药521

养胎药521

保胎药523

止带药524

十八、小儿药525

小儿感冒药526

小儿清热药528

小儿止咳药529

小儿镇惊药532

小儿补益药533

附1:国家第一批非处方药目录(中成药部分)535

附2:小儿用药剂量按年龄折算法543

附3:本书所收中成药药名笔画索引544

热门推荐